登陆注册
2344300000019

第19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2)

不久,一个推着三轮车的老人来到他门前。她驼背,走路一跛一跛的,用手比画着,想为他提供蔬菜和鲜肉,绝对新鲜,价格还便宜。老人是个哑巴,脸上满是灰尘,额角和眼边的几块疤痕让她看上去面目丑陋。妻子不同意,老人的样子,看上去实在不舒服。可他却不顾妻子的反对,答应下来。不知怎的,眼前的老人让他突然想起了母亲。

老人很讲信用,每次应他要求运来的蔬菜果然都是新鲜的。于是,每天早晨六点钟,满满一三轮车的菜准时送到他的饭馆门前。他偶尔也请老人吃碗面,老人吃得很慢,很享受的样子。他心里酸酸的,对老人说,她每天都可以在这儿吃碗面。老人笑了,一跛一跛地走过来。他看着她,不知怎的,又想起了母亲,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一晃,两年又过去了,他的饭馆成了酒楼,他也有了一笔数目可观的积蓄,买了房子。可为他送菜的,依旧是那个老人。

又过了半个月,突然有一天,他在门前等了很久,却一直等不到老人。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小时,老人还没有来。他没有她的联系方式,无奈,只好让工人去买菜。两小时后,工人拉回了菜,仔细看看,他心里有了疙瘩,这车菜远远比不上老人送的莱。老人送来的菜全经过精心挑选,几乎没有干叶子,棵棵都清爽。

只是,从那天后,老人再未出现。

春节就要到了,他包着饺子,突然对妻子说想给老人送去一碗,顺便看看她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个星期都没有送菜?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妻子点头。

煮了饺子,他拎着,反复打听一个跛脚的送菜老人,终于在离他酒楼两个街道的胡同里,打听到她了。

他敲了半天门,无人应答。门虚掩着,他顺手推开。昏暗狭小的屋子里,老人在床上躺着,骨瘦如柴。老人看到他,诧异地睁大眼,想坐起来,却无能为力。他把饺子放到床边,问老人是不是病了。老人张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他坐下来,打量这间小屋子,突然,墙上的几张照片让他吃惊地张大嘴巴。竟然是他和妈妈的合影!他5岁时,10岁时,17岁时……墙角,一只用旧布包着的包袱,包袱皮上,绣着一朵梅花。

他转过头,呆呆地看着老人,问她是谁。老人怔怔地,突然脱口而出:儿啊。

他彻底惊呆了!眼前的老人,不是哑巴?为他送了两年菜的老人,是他的母亲?

那沙哑的声音分明如此熟悉,不是他母亲又能是谁?他呆愣愣地,突然上前,一把抱住母亲,号啕痛哭,母子俩的眼泪沾到了一起。

不知哭了多久,他先抬起头,哽咽着说看到了母亲的坟,以为她去世了,所以才离开家。母亲擦擦眼泪,说是她让邻居这么做的。她做工的爆竹厂发生爆炸,她侥幸活下来,却毁了容,瘸了腿。看看自己的模样,想想儿子进过监狱,家里又穷,以后他一定连媳妇都娶不上。为了不拖累他,她想出了这个主意,说自己去世,让他远走他乡,在异地生根,娶妻生子。

得知他离开了家乡,她回到村子。辗转打听,才知道他来到了这个城市。她以捡破烂为生,寻找他四年,终于在这家小饭馆里找到他。她欣喜若狂,看着儿子忙碌,她又感到心痛。为了每天见到儿子,帮他减轻负担,她开始替他买菜,一买就是两年。可现在,她的腿脚不利索,下不了床了,所以,再不能为他送菜。

他眼眶里含着热泪,没等母亲说完,背起母亲拎起包袱就走。

他一直背着母亲,他不知道,自己的家离母亲的住处竟如此近。他走了没二十分钟,就将母亲背回家里。

母亲,在他的新居里住了三天。三天,她对他说了很多。她说他入狱那会儿,她差点儿去见他父亲。可想想儿子还没出狱,不能走,就又留了下来!他出了狱,她又想着儿子还没成家立业,还是不能走;看到儿子成了家,又想着还没见孙子,就又留了下来……她说这些时,脸上一直带着笑。他也跟母亲说了许多,但他始终没有告诉母亲,当年他之所以砍人,是因为有人污辱她,用最下流的语言。在这个世界上,怎样骂他打他,他都能忍受,但绝不能忍受有人污辱他的母亲。

三天后,她安然去世。医生看着悲恸欲绝的他,轻声说,“她的骨癌看上去得有十多年了。能活到现在,几乎是个奇迹。所以,你不用太伤心了。”

他呆呆地抬起头,母亲,居然患了骨癌?

打开那个包袱,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崭新的毛线衣,有婴儿的,有妻子的,有自己的,一件又一件,每一件上都绣着一朵鲜红的梅花。

包袱最下面,是一张诊断书:骨癌。时间,是他入狱后的第二年。

他的手颤抖着,心里像插了把刀,一剜一剜地痛。

梦里依稀慈母泪

苗棚

母亲离开我们整整40年了。

近日,我翻阅了哥哥当年寄给我的几封家书,查看了我当时写下的日记,怀念母亲的心绪再次被激起来。

40年前,我还在北京大学读书,母亲病重时我无法守护在她身旁,去世时也无法为她送终。为此,我常常感到痛苦。40年来,母亲的音容笑貌无时不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一个普通农家妇女的形象久久挥之不去。

母亲姓何叫等娘,出生在粤东客家山区。她三岁就来到我们家当童养媳,六岁起就开始做家务,以后逐渐成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在我看来,一生中对母亲打击最大的莫过于我父亲客死泰国了。在旧社会,广东福建很多穷人的孩子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漂洋过海侨居海外。我父亲于1939年在我出生前便去了泰国东北小镇做小生意。我母亲总是盼望着能重新见到父亲的一天。然而,等呀等呀,20年过去了,等来的却是噩耗。记得那是1958年夏天,泰国一位乡亲来信了。信里说,我爸因急病送医院抢救无效而辞世,希望我们节哀。我妈顿时晕倒了过去,好久好久才缓过气来。

母亲勤劳一生,辛苦一生,在她身上体现了客家妇女勤劳刻苦的传统美德。由于父亲常年侨居海外,母亲上要孝顺年老的祖父祖母,下要养育我们弟兄,一切繁重的农活都由她承担。解放前,我家无田可耕,只是代耕华侨留下的几块山田。山田离家有4里多路,我母亲经常一个人到那山上去耕种,早去晚归,中午没饭吃,照样干。有时我看到天色晚了,母亲还未回来,便点个火把去路上等她,她又高兴又心疼,安慰我说:“没事,妈干完了活就会回来的。”有时我没吃晚饭就趴在地上睡着了,母亲回到家,顾不上歇息,马上给我煲粥煮咸菜。饭做好了,她匆匆扒了几口,碗筷一放,又挑水浇菜去了,回来又得喂猪和准备猪饲料,到忙完已是晚上10点多钟了,此时我已进入了梦乡。

解放后,哥哥参加了工作,结了婚,我也上学了。母亲脸上有了笑容,说共产党来了,我们穷人才能出人头地,当家做主人。她干活更有劲了,为了集体,为了子孙,她从未闲过一天。村里人选她当生产队长,她说,她没有文化,当不好。话虽这么说,但她每天还是带头出工干活,把队里的农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记得在三年困难时期,我偶尔到阁楼上翻东西,赫然发现谷坛里装着上百斤稻谷。我问:“妈,现在家里吃糠咽菜饿肚皮,坛子里的谷为啥不拿来吃呀?”妈听了一本正经地说:“那是生产队的谷种,一粒都不能动!”我想了想,又说:“那我们先借来吃,等以后有了谷子再还回去,又不会有人知晓。”

妈一听就有点火了:“公家的就是公家的,我们不能做对不起大家的事。”母亲当过劳动模范、人民代表、牧牛模范,她总认为,有了共产党才会有今天,要我们兄弟俩听党的话,好好工作和读书。

由于长年累月拼命干活,母亲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病魔缠身。1964年发现她得了癌症时,已是晚期,到5月便离开了人世,享年才55岁。乡亲们感于母亲的为人,那天前去送葬的人很多。哥哥写了挽联:“生我够劳悲莫极,亲朋来吊痛难酬。”给母亲起的谥号为“勤睦”,以纪念母亲毕生勤劳刻苦,待人和睦。

4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我们兄弟亲如手足,同甘共苦,以抚育子孙为己任,从未提起过分家之事。我来深圳工作已经20年,为特区建设尽了一分力。然而这大好时光,家庭好景,母亲再也看不到了。逢年过节,我们总要到母亲墓前拜祭,母亲的容颜永远在我们心中。

母爱没有具体的内容

胥加山

有个女孩,她生性胆小,见到毛毛虫也会吓得大喊大叫,更不必说宰鸡杀鸭、走夜路了。然而,有一个人走进女孩的世界里,她奇迹般地胆大起来。女孩婚后两年,度完了三个月的产假期,又回到了车间上三班倒。产后第一次上夜班,丈夫怀抱婴儿看看室外漆黑的夜,用商量的口气说:“让孩子一个人在家睡一会儿,我送你上班!”她一口回绝:“不,你照看宝宝,我自己走!”说完旋风似的推着车出门了。午夜,路上行人极少,她骑车飞快,脑中早忘了做姑娘时的胆怯。开门进家时,丈夫惊讶地问:“夜这么深了,你怎敢一个人回来啦!”“想到要给儿子喂奶,什么也不觉得怕了!”

丈夫出差,他们请了个保姆,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她需要催乳,就叫小保姆买回只鸡。鸡买回来了,小保姆磨蹭了半天,鸡还扑着翅膀。小保姆哭丧着脸对她说:“我从来没杀过鸡!”看着小保姆宰鸡担惊受怕的样子,她笑了,三下五除二杀了鸡。她把杀好的鸡递到小保姆手中,笑嘻嘻地说:“总有一天,你会胆大起来的!”

这个曾经胆小的女孩就是我的妻子。

有一对年轻的农民夫妇,为了让儿子受更好的教育,他们一家搬到乡镇租了一间房子,儿子就读于全镇最好的一所学校。丈夫跟一家装潢公司到外地打杂,妻子则在家洗烧缝补料理家务。然而丈夫挣的钱是有限的,支付儿子的学费和家庭开支十分吃劲。于是妻子趁儿子上学的时间,摆了小摊卖起蔬菜。一天,妻子发现镇上的人十分爱吃泥螺,于是趁儿子星期天,她回老家罱了两麻袋的泥螺,骑着自行车,连夜驮到镇上。第二天一早,她的泥螺卖得很快。她把挣回的钱,像镇上人那样特意为儿子订了一份牛奶。儿子喝到鲜牛奶,幼稚地对她说:“妈,真好喝,如果能天天喝上有多好啊!”一下子,她摸着儿子的脑袋,双眼有些湿润了。又一天,她听人说离镇50里外有个村专门罱泥螺供蟹塘用,听说罱到大的全扔掉了,因为蟹塘要小的供蟹吃。于是她利用一个下午专程骑车去打听,果真如此。于是,她向罱泥螺的村民说明了她的想法,村民一口同意。接下来,每天晚上,儿子做完作业上床熟睡后,她一人悄声离家,骑车到50里外批发泥螺。200斤的泥螺骑回来已是午夜1点多钟,她累得浑身像散了架,可一想到儿子喝牛奶的可爱相,她的疲意顿时化为乌有……

这个年轻的农村妇女就是我的姐姐。

有一个中年农村妇女,她的28岁的儿子去年春天相上了一个对象,她高兴得直掉眼泪。在农村,28岁的青年男子再找不到对象,这意味着日后必定光棍一条,这难怪她乐得直掉眼泪。不过女方家也是有条件的,结婚前,必须砌上三间大瓦房,而且房子还要砌在居民点上。原来女方嫌她的房子在舍上,不够热闹。她犯愁了,砌三间瓦房的钱,东凑西借还能凑合,可砌到新宅地上,哪来这么多钱呀!虽说这几年儿子在外打工也挣了点钱,可对于迁址建房相差甚远。于是她苦思冥想了一夜,第二天就为儿子的新房奔波了。

她先找村长,好说歹说,村长出于同情,同意了一块宅地,说是照顾大龄青年。有了宅地,还要填土加高,若是出钱请人至少要4000元,她实在舍不得,更何况,建房要钱,儿子彩礼要钱……

接下来的日子,人们发现她一连4个月独自一人挑泥上船再撑船到新宅地,挑泥上岸填宅地。4个月无论刮风下雨,她从未间断过,宅地填好后,她又忙着找瓦匠动工,又一月有余,在她的操劳下,儿子的新房按女方家人的要求砌成了。

儿子成婚的那天,她忙前顾后照应着,直至累倒在灶台旁。等她醒来后,她躺在儿子的怀中,儿子在大喜的日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说着:“妈,难为您了,村长告诉我了,我打工在外,您一人为新宅地足足挑了百船泥,一船泥足有200担,一担4锹泥,一担要走50米……”她擦着儿子的泪水,轻声地安慰儿子:“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别哭,妈不是挺过来了嘛!”

这个中午妇女就是我的舅母。

写完这三则故事,我止不住问自己:母爱到底是什么?恍惚中才感知:原来母爱没有具体的内容,不同的母亲有着不同的母爱方式,不同的母爱方式却有着一个共同的情怀——无私奉献爱的全部。

母亲的声音

卫宣利

父亲去世那年,她10岁,弟弟8岁。生活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刚刚露出幸福的颜色,便被突然袭来的暴雨打湿,一切快乐和安宁,都被浸染得一塌糊涂。

温柔贤良的母亲,从此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狂躁,暴戾,她不小心打碎一只碗,也会被母亲声嘶力竭地训上半个小时。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讨厌母亲的声音的吧,那种尖细而干裂的声音,粗暴地打磨着她的耳朵,一点点地浸透到她的生命里去。她想不明白,母亲原来甜润柔美的声音,为什么一下子全变了味儿了呢?

其实那时候,母亲也才30多岁,成熟饱满如一枚盛夏的果实。许多人来提亲,都被母亲泼妇一样给骂跑了。母亲像一只全副武装的刺猬,逮着谁刺谁,甚至包括她和弟弟。

母亲在菜市场争到一个摊位,每天早上四点起床,蹬着三轮车,从城北的家到城南的蔬菜批发市场,再到城北的菜市场。这样的路程,等于把整个城市绕了一圈。风里雨里,饱满成熟如一枚盛夏果实的母亲,很快便风干成了一枚瘦小干瘪的干果。

16岁,她长成一个沉默而内敛的姑娘,读高一,成绩优秀。每天中午,她从学校跑回来,飞快地做好饭,提着饭盒,骑自行车穿过5条马路,去给母亲送饭。常常,在人声嘈杂的菜市场,母亲一边飞快地往嘴里扒饭,一边用粗大的嗓门和买主讲价钱。有一次她去的时候,母亲正和人吵架,母亲尖锐的声音,充满了她的耳膜。对方是个骄横的女人,吵不过,便叫了丈夫来,那男人,蹦跳着要去打母亲。阳光下,母亲飞舞的唾沫星和着眼泪,一点一点,濡湿了她的青春。

22岁,她大学毕业,没有继续考研,因为小弟也在读大学,而母亲,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第一个月的工资交到母亲手上,厚厚的一撂,在母亲干裂粗糙的手中抖动,如一群飞舞的蝶。她静静地望着母亲,轻轻地说:“以后,不要去卖菜了。”

母亲笑,声音不再尖锐,而是沙哑和厚重,满是艰辛和沧桑的味道。第二天早上,她仍然是在菜市场找到母亲。隔得老远,就听见母亲响亮的声音在说:“我女儿大学毕业了,在一家外国人开的公司里上班。”她从母亲的声音里,听出了扬眉吐气。

28岁,她有了自己的女儿。月子里,孩子整夜整夜地哭,母亲便也整夜不睡,抱着孩子,悠着哄着。有一天晚上她从梦里醒来,忽然听到母亲在唱歌,她没敢睁眼,静静地听,是摇篮曲,竟然是那般甜美柔和的声音,她呆呆地听着,18年的时光,仿佛一下子倒流过来。她用被子蒙住脸,泪水却如潮水一样涌了出来——她终于找回了母亲的声音,找回了从前的母亲。

可是幸福,从来都是那么短暂。

同类推荐
  • 贾宝玉论

    贾宝玉论

    1986年3月,我敬爱的忘年之交,也是许多人所热爱的作家聂绀弩去世之前,他生病并发烧到三十九度。家人要送他上医院,他却死死地抓住小床的栏杆,怎样也不肯走。他的夫人周颖老太太急了,求我帮助,说“你去劝劝,也许说得动他。”我立即跑到他的寓所。那时聂老很平静地对我说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他说:“只要让我把《贾宝玉论》这篇文章写出来,你们把我送到哪里都可以,怎么处置都行,送到阎王殿也可以。”说完,仍然紧紧抓住小床。他去世后我写了五篇悼念文章,第一篇题为《最后一缕丝》,写的就是这个瞬间的事。
  • 文学体验导引(名家文学讲坛)

    文学体验导引(名家文学讲坛)

    这部批评经典,如同一场精彩的文学史之旅,从古希腊戏剧家到当下,一路陪伴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博雅的智慧之一。阅读这本书,也就相当于聆听哥伦比亚大学最著名的文学教授讲授的一门英语系概况课程。
  • 召政诗

    召政诗

    本书共分四辑,第一辑是我的乡思抽穗了;第二辑是楠竹林中静坐;第三辑是在另一个夜里;第四辑是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
  • 沙畹的译事内外

    沙畹的译事内外

    但小伙子对文字迷宫感兴趣,对埋在地下的历史感兴趣,一种偶然性把他推入汉学界,但没有谁能够再把他推出来。他迫不及待开始工作,在清朝驻法使馆参赞唐夏礼协助下,从中国的古老祭礼“封禅书”开始。翻译是两种文字的转换,而沙畹的翻译首先是探索,一边翻译,一边研究作者曾经参考过什么文献,利用过什么资料,其可靠性如何,然后他又去追踪那些文献,探讨其真实性,再将各种线路重新连接。难得的是在追索过程中,不用砸门撬锁,轻易将所有大门都打开了,所搜索出的资料的数量、宽广度,事无巨细,令人吃惊。你等着这个西洋小子闹出故事,谁知没有事故,且出手不凡,四年后已经注译了全书的一半,由基督教会主办的北堂印刷厂出版了。
  • 伎乐诗魂

    伎乐诗魂

    本书以璀璨流丽的笔触,书写了妓与士创造的秾华繁采、簸风弄月、讽喻呐喊、热烈率真的唐诗、宋词、元曲、吴歌小调等风骚浪漫、生红话绿的迷人时代。进而叙写名妓在歌舞、音乐、服饰、化妆、交际、书画、环境等方面的卓绝创造和独具一格的美学修养。细细品读本书,领略传统文学艺术博大精深、雍容华贵的同时,辨析古代艺术的光点与胎记,赏悟名妓与士子的倜傥风姿、潇洒逸韵,无疑是不可多得的高雅享受。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之异界人生

    我的世界之异界人生

    我的名字叫轩叶,年龄15岁(大嘘),住在MC世界的某个平原上,未婚,但是有不少妖精女朋友。我没有工作,经常外出别的世界不回。我不抽烟,酒仅止于浅尝。每天晚上约9点睡,每天睡足8小时。睡前,我一定要打50个僵尸,然后跑酷30分钟。上了床,马上熟睡。一觉到天亮,像个婴儿一样,决不把疲劳和压力,留到第二天。医生都不敢不说我很正常。-------看正经写mc的请在重置后观看
  • 黑礼羊

    黑礼羊

    兴旺赶着羯羊(阉羊)在前面急急地走,老福祥一步三挪地跟在后面。兴旺着急地说,大爹,看日头都到后脑勺了,你快点嘛!老福祥不悦了,说,好席不怕晚,你娃急个啥。兴旺说,我咋不急,晚了赶不上宰,村长又要骂人呢。老福祥说,那天他骂你,是你浑球乱来,该骂!没给你两巴掌就算饶了你哩。你给大爹实说,现时肚子里又打啥鬼算盘了?兴旺让老福祥说破了心思,嘿嘿地咧了咧嘴,用手里的柳条抽了下羯羊说,今个早些到,这羊他就得宰,当着县里当官的面,他当村长的不好杀价。再者,上回那只羯羊的钱一分都没给,还挨了顿骂。
  •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生活中任何地方都有心理学的影子,心理学正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心理学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和摄入的能量一样,是一种深深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同时又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事物。本书作者用精彩的文字、真实的故事和专业的观点来讲述心理学,让读者朋友通过他人的经历来梳理自己的人生。此外,“拓展苑”栏目主要介绍心理学史上一些经典的实验研究,如“个体受暗示性研究”等。“另眼看电影”栏目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从人格分裂、梦境、孤独症、偷窥等各个方面重新解读电影,让读者朋友感受电影和心理学的双重魅力。
  • 阎途

    阎途

    “一殿……”熟悉的声音在奕尘的心中环绕,这不是他能挣脱的,因为那心中的人便是他
  • 生死博弈(连载五)

    生死博弈(连载五)

    说起来也是一个偶然的场合,大前天晚上,也就是苏俊华和张琼到工商银行西关支行和中国银行新街口支行去的8月11日晚上,中国银行新街口支行那个接受苏俊华和张琼调查询问的银行职员徐定国当时并没有完全讲实话,其实徐定国早就认识皇朝大酒店的老板周洪泉,周洪泉凡是在银行里的一些具体的小事情也都找他帮忙,比如过年过节时送红包要换个新钱什么的不便麻烦行长,就找徐定国帮忙搞定了。当然,周洪泉也给他一些好处,给他也送过红包,请吃过饭。
  • 极道金丹

    极道金丹

    年轻不得志的少年人,机缘之下继承了独孤求败的毕生功力,并且获得了修道的机缘,开始了他跌宕起伏的修道生涯。修道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说清的道既不是道,大道无形,不一样的悟道,不一样的修道!
  • 北大经济管理课

    北大经济管理课

    经济学和管理学本身都是研究人的学问,是世间最简单也最复杂的学科。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视角,一种方法,人们通过它观察现实、分析现实并生产出现实中所必须的种种观点、策略。管理学是典型的智慧积聚地,教人怎样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个人永远只能望洋兴叹的丰功伟业。学了经济学,你应该有自己的观点,而学了管理学,你应该再也不会对现实有所恐惧了。否则你就是还没学到家或者说根本就学错了。北大经济课、管理课实际上就是要达到这两个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观点”“不会对现实有所恐惧”。
  • 带着空间养包子

    带着空间养包子

    萧筱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在2012世界末日的时候存活了下来,还活蹦乱跳的,没死!这是个好现象,但是能不能告诉她,为神马会从21世纪蹦回几千年前?而且……就算是穿越,但也用不着“买一赠二”吧!!!这两个小包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一个女儿身带着两个小包子,身无分文,这……这日子还怎么过啊!!!站在野地里手里抱着两只粉嫩嫩咬着手指、流着口水的小包子,萧筱仰天长叹……初来乍到没关系,咱融入社会,人生地不熟,咱努力的让它熟,女儿身,也没关系,最近不是流行‘女扮男装’嘛!身无分文?咱——空间在手,吃穿不愁……但是,只有一条……觊觎我儿子者——杀!!!→_→————————————谢各位亲赠送礼物:泪雨蝶云送了5颗钻石s2s2s22009送了1朵鲜花ccf1984送了1朵鲜花waitrevert送了1颗钻石waitrevert送了1颗钻石————————————一对小包子由╭(╯3╰)╮叶鱼小盆友领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卖萌宝宝:带着妈咪找爹地》
  • 梳娘囍事

    梳娘囍事

    一梳梳到尾, 二梳白发齐眉, 三梳儿孙满堂 给小伙伴梳妆,给官府娘子梳妆,给独宠一生的许皇后梳妆...... 一双巧手,让娘子娇,夫人媚,新嫁娘欢喜上花轿 只是到头来, 谁为她挽起青丝? 谁为她巧画远山? 又是谁与她鸳盟誓白头? 且看漾水河畔,小家碧玉巧梳装,梳出花团锦绣,千古佳话 新书《暖玉种田》,求支持,求包养~~~
  • 校草的萌妹小女友

    校草的萌妹小女友

    哇塞!新晋的帅锅转校生,战斗值完胜灌篮高手,美颜值秒爆学院美男榜NO.1?!花痴萌妹眼冒桃心,摩拳擦掌,誓要折下这绝版校草!“妹控”亲哥做后盾,闺中损友成军师;打探身份,制造浪漫,趁机扑倒……奸笑,学长这回保你无窗可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