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类推荐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热门推荐
好医生
二十年前保罗·法默决心医治这个世界,今天,他仍然相信自己能够。一在海地的地图上,三号公路看上去像是一条主干道,事实上,它是横穿整个中央高原最宽的路。各种超载的卡车嘶喘着闷闷的引擎,颠簸在坎坷不平的路上,扬起阵阵尘土,而更多的驴子和行人步履沉重地跋涉在这条路上,其中包括一些求医的病人。他们向C村走去,那里有“赞米拉散特”,在海地的克里奥语中就是“健康伙伴”的意思。在这样一片光秃秃的开阔地,一群水泥建筑半隐于热带绿阴中,像一些靠山的堡垒。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为什么有人会持刀闯进幼儿园砍杀儿童?为什么有人会为盗取一枚戒指切下别人的手指?为什么纳粹科学家会在俘虏身上做活体实验?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对“恶”进行的系统思考,他借助科学家擅长的调查、实验和分析,以“共情腐蚀”取代了“恶”:某个人作恶时,他的共情遭到了腐蚀,共情水平较常人要低很多。但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共情水平不会导致极端恶行发生,虽然人们常常会不顾他人的内心感受。这一替换看似简单,却能帮助我们摆脱价值偏见,给出预防恶行发生的思路。本书也许会改变你思考“恶”的方式,甚至会改变你对待“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