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0900000002

第2章 行为改变思想(2)

比如,我们常常并不是因为快乐而微笑,而是因为我们做出了微笑的表情,进而才通过表情牵动神经,经由肌肉和神经的运动痕迹,感觉到了那是属于快乐的表情,于是我们判定自己是快乐的。当我们快乐时,会通过跟快乐有关的表情或动作体现出来,来表达我们的感觉和情感。当快乐的表情得到持续,进一步刺激我们的神经系统,就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同样地,我们心跳加快也不是因为原本就恐惧或紧张,而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的心跳在加快。这种非正常节奏的心脏跳动让我们感到害怕或紧张,于是我们判定自己正处于恐惧和紧张的情绪中。

在这两个例子中,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中间牵引着,前者令人更加快乐,我们称之为正能量,后者则让人愈发恐惧和紧张,我们称之为负能量。正能量会让人觉得愈发的积极向上,反过来刺激人的行为,使之更加积极,带人进入行为与心理的良性循环;负能量则使人颓废消极,在行为上也表现得如此,因此它会引诱人走向行为与心理的深渊。如何让人类的身心沐浴在正能量中,激发出伟大的创造力,成为了心理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作出了很好的表率。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这些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但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他并未作任何挑选。测试完成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都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人们不知道的是,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他挑选名单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20%的学生。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不仅如此,这些孩子还变得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他们的身上,像是被人为地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正能量。

其实,罗森塔尔的实验并不复杂,而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的确有着非比寻常的潜力,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在平时的教育中不由自主地通过言行给予孩子们更多的信任和鼓励。这些孩子在受到鼓励后,更加努力地学习,他们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因而比其余80%的孩子进步得更快。

“表现”原理的实用价值非常明显,它能够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思维、行为、情感,改变自己的性格特征。“星座”学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星座”学说本身并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但其中列举出的一些性格特征、运势却非常吸引人,令人不由自主地对号入座,希望自己就是那样的人。然后,在潜意识里,人们就会默默地朝着那个方面去做,使自己表现得像星座理论中所描述的那样。通过行动上的潜移默化,人们在内心里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那样的人。当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就会转化成“自我”的一部分,这时候,行为上就不再是模仿,而是自然的表现了。

让我们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位心理学家曾跟踪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外表和性格都比较普通的男生,在某一天突然对照着星座图得出一个结论:他是狮子座的。他仔细地阅读了狮子座的一切特征,并且自动过滤了那些不好的特征,记住了好的特征,比如决策果断,有很强的领导能力。他深深地相信这一点,尽管现实中的他不无优柔寡断的一面。然后,在实际的行为中,他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狮子座理论中所描述的特征。当他为一个决定纠结不定时,想到自己是果断的狮子座、王者星座,他便能比以前更快地做出选择;当他面对一件新事物,犹豫着要不要尝试时,“狮子座的人主要特点是思想开放,竭尽全力冲破自己能量的极限,战胜艰难险阻,去开创光辉灿烂的新局面”这句对于狮子座的描述像神谕般召唤着他,使他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勇敢,富于挑战;在与人交际中,“你的内心沸腾着强烈的激情,浑身充满活力和生机”这句话像神奇地太阳鼓励着他改变内向羞涩的性格……

毫无悬念,这位男生变得越来越自信果敢。不仅他自己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连周围同样相信星座学说的人也说他很像狮子座的人。这样一来,他这辈子再也不可能是优柔寡断的双鱼座或者是多情花心的双子座。他很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在星座学说里,其实白羊座的优点之一是当机立断,水瓶座的优点之一是富于开拓精神——每一个星座都多多少少带有与“决策果断”“勇于挑战”等类似的特征。

这个例子正好印证了詹姆斯的话——“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表现得像是已经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约翰·华生在某种程度上沿袭了威廉·詹姆斯的观念。他以狗为实验对象,做了一些实验,然后得出结论:狗可以通过训练建立某种条件反射,人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我们经常给人的某种行为施以正面强化,即鼓励或奖励,那么这种行为就会持续并巩固下来;如果不给强化或予以负强化,即漠视或惩罚,该行为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强化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华生提出,人们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再加以强化,一旦二者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就可以预测、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这种理论的发端,其实还是威廉·詹姆斯的“表现”原理。

人的身体和思想是两个太奥妙的组件,任何一方面都与我们的未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决定着我们的命运。如何认识行为与思想之间的微妙关系,让身心沐浴正能量,不仅仅是心理学家研究的学术课题,也是我们普通人应该研究的人生课题。

4.假装开心收获开心——角色扮演的结果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根据“表现”原理,人们的快乐并不是起源于心中的某种情绪,而是起源于一种行为。通过这种行为,我们再感知到内心的情绪,并将它定义为“快乐”。简言之,我们不是因为快乐而微笑,而是因为微笑而快乐。

既然如此,那些不快乐的人,是否可以通过假装开心让自己真正开心起来呢?也就是说,我们要尝试的是从行动上表现出开心的行为特征,以此让内心滋生出开心的情感。

日本心理学家在收集案例的过程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例:

两位性格迥异的女中学生成为了一对好朋友。美沙看起来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性格开朗,喜欢哈哈大笑,看待事情很乐观,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她感到烦恼。而且,美沙非常善于交朋友,她的身边从来就不缺少可以一起快乐玩耍的伙伴。真纪则大不一样,她性格内向,不苟言笑。并且似乎由于家庭的关系,她的眼里总是有一抹挥之不去的忧伤,更别说遇到一点烦心事的时候了。美沙和真纪是很好的朋友,美沙很照顾真纪,常常带着她一起玩儿。在美沙的影响下,真纪似乎渐渐有了一些笑容,就好像被美沙传染了快乐。

后来,这一对好朋友高中毕业去了不同的地方上大学、工作。自从美沙和真纪各自奔赴了不同的地方,彼此之间的联系就越来越少了。奇怪的是,尽管这对好朋友并没有生活在一起,真纪却越来越像美沙,不仅是穿着打扮方面,连性格也非常像。

心理学家对真纪的变化非常感兴趣,经过进一步的了解和调查,终于揭开了谜底。

原来,真纪早就认识到自己的性格很内向,也很忧郁,并且时常觉得自己很不快乐,只有跟美沙在一起的时候,她才会感到轻松一点。后来,与美沙分开令习惯了跟着美沙情绪走的真纪很不适应,没有了美沙的带动,她似乎又变得不会笑了。真纪太害怕不快乐的自己,只好鼓起勇气求助于大学里的心理辅导老师。

心理辅导老师仔细聆听了真纪的叙述,末了,她给真纪一个令人吃惊的建议:尝试着扮演美沙的角色,假装自己就是美沙。心理辅导老师对真纪强调,不但要模仿美沙的衣着打扮、语言和行为习惯,还要模仿她处理问题的方式,甚至去研究她想问题的思路。当然,这当中的模仿一定少不了美沙那副总是开开心心的样子。

一开始,真纪还真有些不习惯。她总是记得自己是在扮演别人,即使那个人是她最好的朋友,她也难免感到别扭和生硬,心里有点怪怪的。不过,她太渴望变成美沙了,于是咬牙坚持了一天又一天。她提醒自己每天都带着笑容走进人群,硬着头皮要求自己主动向周围的人微笑着打招呼、闲聊。有时候,她还怂恿自己像美沙那样夸张地、高分贝地哈哈大笑。遇到一件事,她总是不忘告诉自己要像美沙那样,看见好的一面,忽略坏的一面,或者,干脆做个没心没肺的傻姑娘。渐渐地,真纪发现,自己扮演美沙越来越轻松了,有时候,她甚至忘了自己是真纪,而是认为自己就是美沙本人。她不用找理由也能感觉很开心,可以捧着漫画书哈哈大笑,可以讲笑话给别人听然后在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笑得前俯后仰,可以热衷于服装、护肤品、美食,热情地拥抱生活中的一切……

真纪的改变,可以说是角色扮演的极大成功,也是对“表现”原理的进一步验证。

另外一个案例来自“过家家”游戏。或许很多人在小时候都玩过“过家家”游戏,即在游戏中扮演家庭中不同的角色,并在语言、行为等方面模仿这些角色。心理学家们曾经让一些儿童玩“过家家”游戏,然后对他们进行一项新的实验,即让所有的儿童进行一些需要互相协作并且涉及到付出和索取的游戏。心理学家们发现,那些在“过家家”游戏中经常扮演“家长”角色的儿童,会在后续的时间里表现得更加成熟和更有责任心,更乐于付出,就好像他们真的是“家长”一样。而那些在游戏中经常扮演“子女”角色的儿童,则会表现得更加任性、更加幼稚和缺乏责任心,也更倾向于索取。

这个实验则再一次证明了角色扮演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性格特点。

威廉·詹姆斯的“表现”原理无疑是天才的发现,并且这个发现超前了半个多世纪。后来的心理学家不断验证了詹姆斯的见解,比如,他们测试一些人做出不同表情时相应唤起的情绪,如果一个人愁眉苦脸,他就会真的沉郁忧伤;如果一个人总是春风满面,他就会真的轻松愉快;假如一个人无缘无故在脸上挤出快乐的表情,他就会毫无理由地感到快乐;假如一个人笑呵呵地假装自己遇到了喜事,他就会真的像遇到了喜事一样开心。总之,开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要愿意去尝试,快乐很快便可以被创造出来。

文学家们将人生比作一个大舞台,将人们比作戏子,这个比喻再恰当不过。在生活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形象和性格,也展现出各不相同的心理特质。宿命论者认为,命运是不可改变的,更是不可抗拒的,渺小的我们唯有遵循着命运的安排,兢兢业业地上演属于自己的戏份。快乐着我们的快乐,悲伤着我们的悲伤,一天一天将日子过下去,直到到达生命的终点,从舞台的角落悄悄隐退,再也无法返回。人生就此结束,走向命定的目的地。

很显然,这是个错误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无数成功人士或者平凡的人都在用行动改写着命运,向我们证明:行动不但能改变命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动决定命运。

所有人都是人生舞台上的戏子,不管是悲剧、喜剧还是闹剧,都得由自己来演。并且,演出方式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每一个戏子不仅仅可以演戏,还可以做自己人生的导演、编剧,主动改编剧本,调整戏码,直到将人生编成喜剧。

既然舞台是自己的,既然戏子可以身兼编剧,既然目前的戏份不太好,不妨换一个角色来扮演,也许,转折很快就会出现。人生是场复杂的旅途,我们不可能总是很开心。当发现自己的情绪长时间处于郁闷、忧郁的状态时,不妨尝试着做一个戏子。假装开心,扮演开心的人,说不定,演着演着就入了戏,扮着扮着就扮出了真的开心。

5.身体与头脑运作的神秘联系

一个溺过水的人可能终生不会再下水学游泳,一个被电击过的人看到电线便忍不住浑身一颤,一个被刀子割伤过手的人,即使伤口早已愈合多年,看到刀子仍然会感到来自曾经被割伤的指尖部位的疼痛……

这一切是为什么?是梦靥,还是咒语?其实都不是,这只是储存在身体上的记忆时刻在提醒人们避免伤害,是铭刻在头脑中的恐惧感反过来控制着人的行为。

同类推荐
  • 学会和领导面对面说话

    学会和领导面对面说话

    《学会和领导面对面说话》是一本上下级之间高效沟通的实用手册,它不仅能提升上下级之间沟通的质量和效率,还能让员工掌握一套有效的与领导沟通的技巧,使员工更容易理解领导的意图,更好地执行领导的指令,从而赢得领导的关注和赏识。本书涉及了和领导沟通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初出茅庐的“职场菜鸟”,还是混迹职场多年的“老油条”,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 心理学的陷阱

    心理学的陷阱

    生活中的人们常常习惯于用自己的行为模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后果,却忽视了行为模式背后的动因才是让他们走入陷阱中的主要驱动力。为了避免读者陷入抽象的理论思维束缚中,笔者通过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故事,以及历史上经典的人物、故事剧情等生动地对每一种心理效应进行了通俗易懂的阐述。由故事引出效应,分析效应的背后动因和深陷效应中的人们的行为,并提出借鉴与规避的策略,这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尽管有诸多的压力,尽管有诸多的苦闷,生命的长河都是无止境的,用你的人生阅历,用你对人生的睿智感悟,来正确面对你处的任何一种困境。本书在于让人们认识抑郁和抑郁症的特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学会自我诊断,更重要的是掌握消除它的方法。
  • 预见最真实的自己:梦的心理学

    预见最真实的自己:梦的心理学

    《预见真实的自己》通过对梦境的探究,揭示心理的秘密,从而帮助我们认知内心真实的自己。本书使用生活中丰富而鲜活的例子、启发性的引导来梳理出梦境中潜藏的象征与逻辑。作者是知名心理学家大卫?方特那,他在荣格、弗洛伊德等心理学界先驱人物的成就的基础上向我们揭示梦境世界的心理规律。他向我们解释梦境的原型,揭露梦境如何用丰富的象征词汇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映我们日常的欲望、紧张甚至焦虑。同时,他训练我们掌握记住梦境的技巧,以便叙述出梦境的故事、细节乃至情绪,从而联系起我们的个人环境进行解释。
  •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本书正是教给你这样一种洞悉人内心的方法。无论是面对同事还是朋友、男人还是女人、上司还是下属、陌生人还是老熟人,你都能具备一双慧眼,衡量话语探索的尺度,从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捕获他们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从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了解他们的气质秉性、所思所想,达到可以透析他们的目的。
热门推荐
  • 卿本佳人之离玉歌

    卿本佳人之离玉歌

    柯伽沫本是柯府遗弃的大小姐,却被“父”寻回,代妹出嫁,嫁给了天水国的痴傻王爷。在后来的生活中,柯珈沫早已经对痴傻王爷董桦铯芳心暗许。但是在天水国的太后的生辰宴上,柯珈沫却被自己的夫因为国家利益而放弃,此后才知,柯珈沫本是蓝水国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只是因为要替母亲寻找药引,才来到了天水国。后来的柯珈沫便改回原名楚玉离,随哥哥楚眸晗回到蓝水国。在楚眸晗的婚礼上,柯珈沫又见到了阔别已久的董桦铯。现在的董桦铯已经恢复了本来面目,不再是痴傻王爷。
  • 恋恋四季

    恋恋四季

    栖霞山庄住着一户林姓人家,男主人退休后工作由大女儿接替。二女儿考上了师范学院,在凤城扎根;小儿子则在山庄务农,三人不同的生活道路成就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生活环境对她们的生活和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 我本女儿身:王的男人

    我本女儿身:王的男人

    【本故事纯属虚构】悲剧的女穿男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让他的周围围满了样式不一、品种齐全的各种美男?这不是存心让谢小宁这个大龄剩女心痒痒么?游园惊梦,梦醒竟是男儿身,和他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师哥是个有点傻有点天然呆的大帅哥,和他一起逃亡一起进宫的是腹黑的凌国太子,天天守望他的是个邪魅不羁的御前侍卫……且看大龄圣女悲剧女穿男后如何在成群美男中斡旋……
  •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 里院

    里院

    里院,里取隐藏之意,为暗影之中的医院。从里一院,到里十院,这样的医院,在华夏大地之上,共分布着十座。里院以医院为遮掩,镇守在十座鬼门关之前,他们阳间秩序守卫者自居,同鬼门关之后的地府一道,维护着各自不同世界的规则,防止出现百鬼夜行之类的重大灵异事件发生。然而,一个巨大的阴谋犹如遮天蔽日的黑幕从天而降,没有人意识到阴阳秩序的混乱,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 重生贵女成长记

    重生贵女成长记

    作为贤妻时被嫌弃。而现在,徐楹一鞭在手,将军,您确定要娶一个悍妇?
  • 重生之嫁个将军

    重生之嫁个将军

    李雅34岁时被迫自杀,死后重回到她11岁,一切悲剧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依靠预言般的前世记忆开始了复仇之路,一步一步将敌人算计到蛊中踩死……
  • 盗梦笔记

    盗梦笔记

    一名退伍军人因为一连串的怪梦被认定为精神病,就在大家质疑他的同时,他的妻子和孩子却一夜之间凭空消失,为此他背上了莫名的罪名,开始逃亡生涯。此后的三年却让他成为身价上亿的房地产商人,其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一番事……
  • 城市经营新论

    城市经营新论

    《城市经营新论》在经营城市过程中,城市规划被摆上了前所未有的位置。站在经营城市的角度,优秀的规划确实给社会创造财富,给政府带来效益,给百姓送去实惠。
  • 风雪伴君眠

    风雪伴君眠

    她一直记得,那人在她耳边低语:“待我君临天下,便以江山为聘,许你一世安乐,如何?”只是,她那时从未知晓,这世上,会有一人,愿为她角逐天下。如若时光不曾辜负,且与他穷尽眼中欢意。罢了,此生负他太多,但求来世,远离朝堂,生于寻常人家。年岁正好,与他携手,漫步于风雪,直至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