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0900000003

第3章 行为改变思想(3)

威廉·詹姆斯曾向我们详细阐述过大脑半球与行为教育的问题。他提出设想:一个婴儿第一次看见烛光,出于特定年龄的本能反应,他伸出手去触摸了烛火,结果手指被灼伤了。这一系列动作激发了大脑半球的知觉,并且在伸出手的感觉、灼伤的手指、收回手的运动上留下了痕迹,伸展的观念、灼伤手指的观念和收回手的观念在婴儿的记忆里留下了影子。当烛光再一次出现在婴儿的面前,这些影子不管是清晰还是模糊,都会跳出来阻止婴儿再次触摸烛火。所以会有这样的俗语来描述一次被灼伤的经验会使手指永远得到保护的事情——“被灼伤的孩子畏惧火焰”。

对于这个问题,威廉·詹姆斯是这样总结的:“过去经验的痕迹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储存在其中。当被当下的刺激唤起时,它们最先一定是作为对过去的好处与坏处的表象而出现的;然后就进入负责避开坏处、确保好处所带来的利益的运动神经通道。”

后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保罗·埃克曼在詹姆斯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对面部表情与情绪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致力于探索“表现”原理对人身体的影响的奥秘,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埃克曼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在实验前先测量实验参与者的心率和体温,并详细记录下来。接下来,他让实验参与者分别回想自己认为最气愤的一件事以及做出生气的表情。同时,埃克曼分两次测量了实验参与者的心率和体温,并与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他发现,当实验参与者回忆气愤的事情时,他们的心率会提高,体温会降低;而做出生气的表情时,身体上的变化也是如此。埃克曼还从对立面做了实验,即让实验参与者回忆开心的事情,以及做出开心的表情。此时,他得到的结果是:回忆开心的事和做出开心的表情时,人们的心率都会降低,体温会上升。

当然了,这种现象不排除是某一个人类群体的特殊反应。为了确保实验的普遍性,埃克曼带领他的研究团队远渡重洋,来到西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上,对与原来的实验参与者没有任何地域共性的岛上居民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实验的结果与他之前得出的结论惊人地一致。毫无疑问,这种反应是人类的共性。

这一实验结果再次证明了“表现”原理所概括的真理:行动能够直接影响头脑的运作。现代心理学家正在积极地研究如何将这个理论用于实践中,以便通过相对简单的行动让人们从思想上感受到正能量的影响,从而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下面的案例便是“表现”原理实践运用的一个典型。这是来自一位心理医生的详细记录:

一位年迈的母亲忧心忡忡地带着女儿来到心理医生的工作室,请医生救救她的女儿。原来,她的女儿患上了忧郁症,已经四次自杀未遂。这位忧虑的母亲因为害怕失去女儿,只好昼夜不歇地守着她。

当医生问到她,女儿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忧郁症的症状时,她却答不上来,只能告诉医生她的女儿从小就不喜欢笑。医生安慰了这位憔悴无比的母亲一番,然后单独与他的患者聊了起来。

“你现在遇到了什么难题吗?”医生问道,一边暗暗观察她的表情。

女孩想了想,摇了摇头。她摇头的动作十分自然,看不出掩盖的成分。

“那么,你是否经历过什么让你感到特别难过的事情?或是对你打击特别大的事情?”医生接着问。

女孩仍旧摇了摇头,表情不曾发生过任何变化。

此时,医生已经发现,这位女孩从进来到现在,一直板着一张脸,还时不时皱一皱眉,仿佛遇到了十分烦恼的事。医生记得,这个女孩的表情似乎从来没有放松过,她瘦小的身体和尖细的脸颊上,无时无刻不在传达一个强烈的讯息:她很不快乐。

然而,根据女孩的回答,她眼下和在此之前,都没有什么特别烦恼的事。可是,她是如何患上忧郁症并三番五次企图自杀的呢?医生断定,这其中必然有不为人知的原因。他决定继续询问他的病人。

“你是否常常感到很不快乐?”

这一次,女孩停顿了几秒,然后点了点头。

医生的心中闪过一丝惊喜,至少,他的病人不是那种不肯沟通的人。

“你是否一直是现在这样的表情?”医生的话题直接而简单,他的目的是不给患者留下思考的空间,只凭直觉回答他的提问,以确保答案的真实性。

女孩先是愣了愣,也许是医生的和蔼和此刻的环境让她感到安全,她缓缓地说出了一件发生在多年前的事情。当时的女孩只有十三岁,是一个开朗乐观的女孩,喜欢很夸张地张嘴大笑。有一天,她暗恋的同班男生无意中对她说了一句话:“你的嘴巴可真大,笑起来就更大了,像一只猴子。”这句话对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女孩来说,无疑是残酷的审判,瞬间就将她那颗快乐的、爱美的心打入地狱。从此以后,自卑、胆小便如影子般伴随着她的整个成长期。她不敢笑,生怕自己的“大嘴巴”遭到同学的嘲笑,也怕引起心仪男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她上扬的嘴角变成了习惯性下垂,脸上的肌肉也僵硬起来。即使她已经长大成人,客观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嘴巴并不难看,也不再喜欢笑了。

医生怜惜地看着眼前的女孩,充满诚意地告诉她:其实,你的嘴巴长得挺好看的。不仅是嘴巴,你的五官也长得很端正。我猜,你笑起来的样子肯定十分好看,你那个男同学当年一定是跟你开了个玩笑。

女孩的脸色终于起了变化,她半信半疑地、第一次直视医生的眼睛,从医生的眼睛里,她看到了关怀和赞许。她的嘴角动了动。

医生点点头,鼓励她试着笑一笑,并强调他很期待看到她的笑容是什么样子。

女孩尝试了几次,终于露出一个不太自然的笑容。

医生继续鼓励,“看,我果然没猜错,你笑起来的样子真的很好看!”

女孩羞涩地笑了笑,这次,是发自内心的笑。

医生感到很欣慰。接下来,医生告诉女孩一些“小诀窍”——他特意对她强调这并不是治疗方案,因为她根本没有病——回家对着镜子练习笑容,尽量让自己笑得灿烂,笑得神采飞扬。他还鼓励女孩有空多来跟他“聊天”,因为他的工作“十分枯燥无味”,他想跟她“聊一些轻松的话题,以放松由工作带来的疲惫”。

这个方法很快取得成效,女孩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说话的语调也更加的轻松愉悦。从对话中,医生了解到,女孩不再向以前那样莫名其妙感到不快乐,相反地,她常常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快乐的人。

这是一个身体影响头脑运作的例子。快乐的感觉可以被行动制造出来,一个消极自闭的人能够通过练习笑容找到快乐。只要愿意从行动上努力,身体上的积极行动,必定带来思想上的乐观向上。

6.握手与言谈隐含着能量

在我国传统的社交行为中,握手只是社交初级阶段的一个礼节性动作,并未受到多大的关注。在社交行为中,人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社交对象选择先伸手还是后伸手、掌心面向的方向、使出的力度,接下来才是社交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心理学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行为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握手、言谈等社交行为。

心理学家们发现,握手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巨大的奥秘。它不但能传达友好、敷衍、抗拒等基本的社交信息,还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状态,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这类研究起源于威廉·詹姆斯的“表现”原理,他不但提出微笑能使人快乐,而且认为人类行为包括走路和说话方式等方方面面都能够影响人们的感觉。为了探索这个理论所蕴含的实用价值,后来的心理学家们设置了一些实验。

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的:

心理学家们选择了一所大学里的一个班级做实验,当然,这个班级是随机选择的,男女比例均衡。他们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用于行动上的实验,评论组用于信息方面的收集。首先,几位研究人员按照事先预订好的力度等级,一一与实验组的每一位成员握手,并在握手记录单上记录下他们从对方那里感受到的力度。与此同时,评论组的成员要填写一张评论表,这张评论表是关于实验组成员的性格、学习成绩、行动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为了避免评论的主观性,实验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将随机分配给三位评论组的成员分别进行评论。最后,研究人员对一大叠的握手记录单和评论表进行了统计和对比。结果发现,在握手中表现得比较有力量感的人,有95%的人在评论中得到更偏向于“性格开朗”“学习成绩好”“行动力强”“社交能力强”“说话抑扬顿挫”等评论。而在握手中表现得缺乏力量感的人,绝大部分得到了“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来往”“学习成绩一般”“行动力弱”“说话语调平淡”等评论。

接着,心理学家们换了一批学生进行试验。这一次,他们同样是与这些学生握手并评出力量等级,不同的是,这次换成学生自己给自己填写评论表。结果,这一次试验得出的结论与上一次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握手比较有力度的人,对自己的感觉和评价都是偏向于正面的。

这次的实验反映出,人们的握手和言谈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握手和言谈是隐含着能量的,并且这种能量会通过握手和言谈传递出来,被他人所感知。

那么,既然一个人握手和言谈中隐含的能量能够被他人感知,这种能量能否被自己感知呢?美国心理学家萨拉·斯诺德格拉斯做过一个与这个疑问相关的实验。为了减少实验结果的主观性,她假装要做一个关于身体活动对心率影响问题的研究,要求实验参与者用不同的方式走路,并持续三分钟。她将实验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被要求昂首挺胸大步走,并摆动胳膊,让自己的四肢显得更有力量感;另一组则被要求眼睛盯着地面小步走,并尽量用脚底拖地的方式走,好像脚上被人绑上了千斤巨石那般沉重。完成了这些动作后,实验参与者还要给自己的快乐指数打分。

结果,实验表明,大步走路的人比拖着步子走路的人感觉更快乐;拖着步子走路的人并没有什么沉重的心事或是烦恼,却莫名其妙地感到缺乏力量,心情沉重。这正好验证了詹姆斯的“表现”原理:通过身体上的改变,能够创造出快乐,让内心充满正能量。

无独有偶,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艾米特·费尔腾也痴迷于研究制造快乐的简单快捷的方式,并探索人们用快乐和自信的方式说话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于是,他招募一批实验参与者,进行了一组实验。

按照实验的惯例,实验参与者被分组了。这次,是分成两组,并且每组都分配一沓卡片,一共有60张,每一张卡片上面都写上了不同的句子。

第一组实验参与者按照指示,顺着卡片将上面的话大声念出来。第一张卡片上写的是:今天既不比过去好,也不比过去差;第二张卡片写着:然而,我今天感觉确实不错;第三张卡片上的话比第二张更积极。接下来的每一张卡片上的话都比前一张更积极正面。

第二组实验参与者同样也按照要求大声念出卡片上的话。不同的是,他们的卡片上面写的是“东方列车行驶在巴黎和伊斯坦布尔之间”“土星有时候与太阳和地球连成一片,所以我们看不到它”“希望钻石能通过普通的邮政业务从南非运送到伦敦”等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客观句子。

朗读阶段完成后,费尔腾请所有的实验参与者给自己的快乐指数打分。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参与者的得分普遍高过第二组实验参与者。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积极正面的语言可以令人感到更加快乐。这个实验大大地鼓舞了各国的心理学家积极投入到为人类制造快乐的研究中来。

来自德国的心理学家赛比娜·科赫就做了一些关于人类活动与头脑中思想的实验。她先是深入研究了舞蹈动作对人们内在情绪的影响,并发现当人的身体在进行流畅舒展的运动时,人们会感到快乐;而如果让身体从事一些简单枯燥的机械动作,人们则会感到情绪低落,甚至是烦躁抗拒。比如,反复不变的基础性舞蹈动作,会令舞蹈者感到枯燥无味、时间难熬;而活泼多变的舞蹈动作,则让舞蹈者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度过练习的时间。

后来,科赫根据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开始了实践运用的历程。她通过训练人们的握手方式,帮助人们为自己在对方心中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科赫创造出“顺畅”的和“生硬”的握手方式各三种,将他们运用到调查中。前者的方式是握住别人的手,缓慢流畅地上下移动自己的手;后者的方式则是握住对方的手后,突然将手停下,稍后又突然快速地将手抬起来。结果她发现,“顺畅”的握手方式比“生硬”的握手方式给人的感觉要好得多。于是,她开始教人们有意识地练习“顺畅”的握手方式。当练习者的握手达到熟练自然的状态时,再鼓励他们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帮助自己在对方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科赫的握手方法,可以说是对“表现”原理实际运用的又一成功案例,也是值得我们去实践的一个好方法。

詹姆斯提出“表现”原理,绝不仅仅是告诉人们要挤出僵硬的微笑来制造表面的快乐,或是通过大步走路来假装身体里蕴藏着大量的正能量。他只是想让人们领悟到,人们走路的方式、说话的语气,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细小行为,都蕴含着能量,它们是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思想的。如果能从积极正面的方面运用这一点,快乐将不再是可遇不可求的“天堂之花”,而是我们唾手可得的福音。

同类推荐
  •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逃避、嫉妒、紧张、焦虑、抑郁、浮躁、愤怒等坏情绪时时刻刻隐藏在我们身边。它们爆发的那一刻,受折磨的不仅仅是你发泄的对象,最大的受害者是你自己。这些坏情绪会带给你焦躁,让你的生活变得混乱,而且会给健康埋下很大隐患。为了减轻这些不良情绪对生活的影响,请你试着把本书放在枕边,在闲暇或苦闷的时候,打开它,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身的心灵潜力,永葆身心的健康!
  • 心理洞察术

    心理洞察术

    什么是洞察力? 洞察力是人们对相互关系的犀利观察,对行为动机的透彻分?,对大众心理的快速判断,它是一种心灵的能力,一种智慧的升华。 洞察力使我们看清形势,认识困难,权衡利弊,妥善规划,把握机遇,它把我们的思想和注意力引向正确的方向。 大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至一个单位、一个人,我们的洞察力如何,往往能够决定事情的成败,它是做人做事的第一项修炼。
  • 心理学与心理自助

    心理学与心理自助

    本书以大量实例诠释了现代人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并从专业心理医生的角度向读者阐述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帮助被心理问题困扰的人走出困境,重建健康美好的心灵家园。
  • 重口味心理学

    重口味心理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存在很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你看不懂,那么很有可能糊里糊涂地被利用。本书便结合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心理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的同时,让你轻松掌握心理掌控术、读心术和攻心术。
  • 身份心理学

    身份心理学

    以心理学、营销学的观点解析身份和影响力的内在逻辑。吸引高层次人群的人际关系法则。越是好的越多人抢,越多人抢就越是好的,你明白这种不成逻辑的逻辑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场面大了,会吓跑人群中的绝大部分;场面小了,有实力的人又看不上。你明白这个“面子”问题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形象代表人的本质,影响力就是一种生产力,你了解这种名与实之间互相转化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外表漂亮者比不漂亮者更为成功,你知道这种视觉效应背后的心理秘密吗?
热门推荐
  • 异族录

    异族录

    有时候,坎坷的命运在出生时,便已决定。当逃亡结束时,以为就可以过上平静的日子了。但一个变卦击碎了一切。失去的够多了,不能再这样了。那就站在战场上,握住刀,保护人类剩下的一切。
  • 武陵之剑棺

    武陵之剑棺

    大漠之中,南宫羽拉着一口漆黑的棺材来到中原武林,年纪轻轻,却性格怪僻,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接连向各大门派发出来了战书,凡是败在他手下之人,皆难逃一死。
  • 星临诸天

    星临诸天

    凭借来自星海深处的神秘战舰,拥有穿梭时空能力的平凡主角,谨小慎微、默默经营,构建起横跨现世与诸天万界的庞大帝国。“我这个人胃口比较大,除了节操不要,其他一切好东西都想要!”秦烽如是说。
  • 四川文学(2015年第9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9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重生之电子风云

    重生之电子风云

    胡一亭回到了自己16岁那年的春天,不甘再尝平淡,从人生寂寞轨迹中一步步迈出,站在了青春的十字路口。面对千帆过尽怅然落泪的过去,他要如何抉择,才能不留遗憾,在这片天空下,如白日惊雷,点亮人生。半导体产业又称IC产业,是信息革命的发动机,共和国每年进口芯片总值超过石油,仅2012年便进口1900多亿美元,比起1200亿美元的石油进口总值,超出近60%。重生的全栈工程师胡一亭,依靠强悍深厚的研发功底,面对一个个IC业界超重量级巨兽,无可避免的狭路相逢。电闪雷鸣般对撞后,他将是昙花一现被慢慢遗忘?或是抵达彼岸的灯塔?
  • 快穿升级之反派boss通缉令

    快穿升级之反派boss通缉令

    (宠宠宠)作为一个正宗的系统设计师,千叶表示她任务能力有限!一号:啊啊啊……,主人,我们说好的只篡女主的位呢!你干嘛老是要连女主带男主的位都给篡了呀!?某尾巴狼表示媳妇威武霸气,你是我永远的男……,女主角。千叶:明明是我让你做的男主角,咋还成了我是你的了!
  • 从龙记

    从龙记

    无亲无故的晓冬成了回流山的弟子,他时常能在梦中看到一些人,一些事。更让他惊异的是,有的事情与现实之中发生过的一模一样,但那些事情他根本不曾经历过,又如何在梦中见到?有的事情则与现实之中截然相反。就象他的师兄,明明那么好的一个人,在梦中却成了杀人如麻的恶人,不,也许根本就不是人。
  • 总裁深情不负:娇妻你别逃

    总裁深情不负:娇妻你别逃

    盛传,柳家那位矜贵无双权势滔天的大少爷爱慕着家刘大小姐,然而,转眼间,却听闻柳少和一个无权无势无背景的小演员闪婚了?!原本以为只是小明星蹭人气炒话题,谁知从此以后,柳少化身宠妻狂魔,宠起妻来,简直令人发指,“少爷,少奶奶今天和男一号有场吻戏。”“恩,把男一号绑了,我去做替身。”“少爷,少奶奶打了刘小姐。”“派几个人去帮忙,别让她打疼手了。”“少爷,少奶奶……跑了……”柳少拍桌而起,一通电话后全城封锁捉拿小娇妻,不出一个小时就将她咚在床上,“柳儒笙,我要和你离婚!!”男人邪魅一笑,“可是我想和你生猴子……”
  •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婚到底,首席御妻好计谋

    一婚到底,首席御妻好计谋

    结婚之时,易潇觉得自己终于熬出头了,嫁了一个疼爱自己,可以依靠一辈子得男人,谁料,这个曾和她海誓山盟的男人竟然为了别的女人要和她离婚!易潇:离就离,顾明哲,你可别后悔。数月后……顾明哲识破了一切阴谋后,迫不及待的寻找易潇的下落!顾明哲:我的好媳妇,跟老公回家吧!老公知道错了!易潇:呵呵,小鲜肉小狼狗比比皆是,吃什么回头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