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1800000002

第2章 丝绸之路的兴衰

中国素称丝绸之国。自古以来,中国人通过海上和陆路,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联系,开展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提起丝绸之路,人们自然会想起张骞通西域后,那条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伊朗和两河流域直抵欧洲的东西贸易通道。如说到海上丝绸之路,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却又似曾相识。但玉米、白薯等,就是经海上丝绸之路从国外引进来的品种。在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曾经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它是一条沟通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东起中国的广州、泉州、扬州等沿海港口,途经东南亚,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天竺,越印度洋、阿拉伯海,最后到达大食。这条重要通道的开辟,不是一朝一代之功。它始于秦汉,之后随着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与西方的海上贸易也日益繁荣,逐渐开辟出一条与西方进行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记载了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纽带,这是一条友好之路、文明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为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今天世界各国人民依然怀念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非常重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发起了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

(一)丝绸之路及其由陆路向海上的转移

中国文明与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文明很早就开始接触,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但这些古文明之间的交往路线一直没有概括性的名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名著《中国》一书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一名称。他对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是:“从公元前114年到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这个名称很快得到东西方众多学者的认同。他之所以把丝绸之路的开通定在西汉使者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之后,是因为张骞说他访问中亚诸国时“其地皆无漆丝”,所以他特别强调张骞通西域的重要性。1910年,德国史学家赫尔曼从文献角度重新考虑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他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提道:“我们应该把这个名称的含义延伸到通往遥远西方的叙利亚的道路上。”他把丝绸之路的西端定在叙利亚,则是因为张骞通西域不久,中国丝绸就沿丝绸之路运到了罗马帝国境内。因此,赫尔曼提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不限于中国与中亚和印度之间,还存在于中国与罗马之间。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不断研究,大量的考古发现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今天,我们对丝绸之路的认识要比李希霍芬时代深入得多,《中国大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丝绸之路”的:“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绵延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了大量的文明古迹,它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陆路的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开始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

19世纪一位德国学者在《中国亲程旅行记》中,描写了中国经西域到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首次在一张地图中提到了“海上丝绸之路”。其后法国汉学家沙畹在《西突厥史料》中具体提到:“丝路有陆、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由此得出“海上丝绸之路”之名。与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中外贸易通道,但后者自秦汉形成一直沿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在这两千多年的中外贸易历史中,中国的主要输出品有时是丝绸,有时是瓷器或其他商品;而外国的贸易商品更是五花八门,因此有的学者也称之为瓷器之路或皮货之路、丝香之路等等。既然丝绸之路的称谓已约定俗成,也就称海上丝绸之路。在隋唐以前,海上丝绸之路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到唐宋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的航路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陆上丝绸之路到了唐朝中后期就开始衰落,除了因为唐朝中期“安史之乱”的影响外,还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致命弱点:

首先,陆上丝绸之路只能通达毗连邻国,再向远运便要穿过一些国家,如果其中有一个国家发生了变乱,或有任何一个国家为垄断丝绸贸易而操纵了这条通道,就会影响全线的畅通。而这样的变故或因战乱而使丝绸之路中断的情况,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其次,陆上丝绸之路位于我国西北,地处内陆,只能向西运输商品,而我国传统的外销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的产区都在东南沿海。陆上西运,既不经济,又不方便。何况,对于环太平洋各国,陆上丝绸之路是无法到达的。

再次,陆上丝绸之路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要越过葱岭和戈壁沙漠,风沙弥漫,行程艰巨,又只能以骆驼运输,运输量有限,而且耗时久、运费高。

最后,随着商品生产和商业活动的发展,商品外运与日俱增,尤其像瓷器这种较重且容易损坏的商品,陆路运输就难以承担。因此,陆上丝绸之路已不能适应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和商品运输发展的需要,这是陆路运输转向海路的关键因素。

而上述陆上丝绸之路的这些致命弱点,恰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优点。我国东南沿海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有许多终年不冻的良港和海港城市。陆路能够到达的国家,海路大都可以到达。陆路不能到达的许多海岛,海路也能到达。海路也不像陆路那样容易受别国的牵制,可以自由通航,越过那些发生变乱或操纵丝绸之路的国家。另外,我国东南沿海是外销丝绸、瓷器、茶叶的生产基地,又是造船、航海最发达的地区。就运输量而言,商船也比骆驼之类的运输工具不知要大多少倍,而且运费低廉,安全可靠。以上这些都显示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巨大优越性。而且在唐朝中期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海和造船技术已经大大提高,人们征服海洋的能力已经大大增强了,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创造了必要条件和可靠保证。

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海上丝绸之路从此日益兴盛,同陆上丝绸之路的日益凋敝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到唐代中期达到高峰。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隋唐时期的四大港口

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来看,它比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还要悠久。我国原始航海活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则始于秦汉,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泉州、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所称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大宗货物主要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做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渐渐成为主要的出口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做“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叫做“海上香料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东海起航线始自周武王灭纣,建立周王朝(前1112年)时,他封箕子到朝鲜,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到达朝鲜,教其民田蚕织作。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由此通过黄海最早传到了朝鲜。秦始皇(前221年)兵吞六国时,齐、燕、赵等国人民为逃避苦役而携带蚕种和随身养蚕技术不断泛海赴朝,更加速了丝织业在朝鲜的传播。南海起航线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是唐宋以后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泉州,所以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取代徐闻、合浦成为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明初海禁,加之战乱影响,泉州港逐渐衰落,漳州月港兴起。清代闭关锁国,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

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过程中,在唐宋时期逐渐形成了比较繁华的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等四大港口,在历史上起着重大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直到今天仍然是著名的港口。

1.广州

广州是唐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唐末曾经遭到战乱的破坏,但不久就恢复旧观。北宋时期,广州仍然是全国最大的外贸港口。11世纪七八十年代,明、杭、广三市舶司博买乳香,共354449斤,其中广州收到348672斤,占总数的98%,可见广州在当时全国外贸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南宋广州贸易仍然繁盛,“宝货钱物浩瀚”,“收课倍于他路”。每年都有来自占城、真腊、三佛齐等国的数十艘海外商船,把大量海外珍物——例如犀、象、珠、香、琉璃,源源不断地输入广州。

宋元时期,大量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以及南海诸国商客进出或居留广州,使这个南部港口充满着异国情调,文化氛围与内地大不相同。美国著名中世纪专家汤普逊在其著作中提到,在9—12世纪的将近四百年中,中国广州的“阿拉伯殖民地”(蕃坊)和中国人间的政治关系,除了9世纪末一度微有裂痕外,其余时间保持着和睦状态。

宋末,宋元双方在广南进行激烈争夺,广州对外贸易受到重创。元中期以后,广州贸易逐渐恢复。大德年间(1297—1307年),广州与世界上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宣称是一个比威尼斯大三倍的城市,船舶数量极其庞大,“整个意大利都没有这一个城的船舶多”。元末,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到中国游历,认为广州是“一大城市”,街市美观,最大的是瓷器市,由此运往中国各地和印度、也门。

2.泉州

五代时期,在闽国统治集团经营下,福建经济有了长足进展,泉州成为东南沿海一个重要港口。北宋中期,泉州贸易越来越旺盛,尤其在对高丽的贸易中占相当大比重。

由于福建没有设置市舶司,泉州船舶出海,须先到广州市舶司呈报,领取公凭,方准出海,回来时也必须到广州市舶司抽解,否则货物将被没收。如此周折,对福建的对外贸易颇为不利。直到1087年,宋朝终于在泉州设置市舶司。北宋末年,官府在泉州设置远驿,专门接待来华外国使节。一些外国商人,聚居泉州城南一带,形成“蕃人巷”。

南宋时期国都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泉州与政治中心的距离拉近了。大批宗室贵族的进入,大大增加了地区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对泉州商业贸易有刺激作用。他们也是商业贸易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泉州因天时地利,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舶货充盈,号称“富州”。13世纪初,与泉州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三十多个,很快又增加到五十多个。

南宋末年,广州的西域人后裔蒲开宗移居泉州,其子蒲寿庚、蒲寿晟平海贼有功,曾任提举泉州市舶司,掌管泉州的对外船务和贸易长达30年之久。1276年,蒲氏降元,得到朝廷特殊关照,泉州贸易继续保持着平稳发展势头。

在元代,泉州是全国最重要的港口。马可·波罗说,印度所有船舶运载的香料及其他贵重货物,都运到这个港口,商货、宝石、珍珠输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议。他估计,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或其他港口运载一船胡椒到欧洲各国,同时必有百余艘船至泉州。

元末,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来泉州,也曾“看到港内停有大艟克(一种能运载上千人的大船)约百艘,小船多得无数”,他因而认为泉州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

3.杭州

江南是中古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唐代杭州虽不及苏州,但作为东南交通枢纽,钱塘江口的海舶可以通行无阻,贸易繁盛,经济地位不断上升。后来吴越国统治浙江时期,保境安民,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特别是与日本、高丽之间的外交、商贸联系有了较大发展。

北宋时期,杭州作为浙江首府,经济发达,风景优美,号称“东南第一州”“地上天宫”。宋朝在杭州设置两浙市舶司,管理浙江贸易。南渡以后,杭州成为首都,聚集了庞大的人口,都城及其附近九县的人口超过124万。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把杭州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14世纪20年代,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到中国游历,认为杭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四周足有百英里,其中无寸地不住满人”。

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距离杭州城东25里的澉浦镇发展成为蕃舶会聚之处,商业贸易成为该地经济的主体。直至元代,澉浦仍然是一个对外通商的要冲,远通诸蕃,近通福广,官府在那里设置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4.明州

明州即今天的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有甬江、姚江通杭州。五代时吴越对日本、高丽的商人使节往来,固定从明州进出。北宋在明州置市舶司,还设有来远亭(一名来安亭)、波斯馆、高丽馆等,为招待外商之处。

明州海外贸易主要面对日本、高丽贸易,与东南亚、阿拉伯诸国也有往来。鄂多立克称明州的船多得“难以置信”,恐怕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要多。

同类推荐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塾师教导幼童的重要教材,是昔日知识分子重要的知识资源,深刻影响着他们成长。合共约二千七百多字,是古人用来识字的书目;同时,涵盖道德、文化及历史基础知识的教育。古人在识字及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写作及研读经典。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 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热门推荐
  • 暗黑之仙剑

    暗黑之仙剑

    暗黑修仙剑,一剑镇群邪。恶魔在人间,仙剑杀群魔。
  •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作家,诗人,因其童话作品而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 洪荒使者

    洪荒使者

    一个没有几万载岁月前世的青年天宇,一生与劫数灾难相伴,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冥冥之中,却巧遇一步古老的穴位神技,独自磨炼,不仅创立了自己的绝学神通,也开始透彻到古老的神秘面纱。
  • 催人泪下的一幕

    催人泪下的一幕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灯笼山的珍·译言古登堡计划

    灯笼山的珍·译言古登堡计划

    《灯笼山的珍》围绕名叫珍的小女孩展开,珍与妈妈、刻薄的外婆及姨妈住在多伦多。家里没有人对珍提起过她的爸爸是谁。突然有一天,一封意外的来信打破了珍单调的生活。她原本以为已经过世的爸爸邀请她到爱德华王子岛度假。珍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了爸爸身边,在充满乡野气息、浓郁亲情友情的氛围里度过了美好的假期。在这里她那孩童的自由天性得到了完全的释放,她的生活也由此改变。作者把这部作品的背景分别放在了沉闷的大都市多伦多和田园色彩的爱德华王子岛,在强烈的反差衬托下更加凸现外部环境与人物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赋予作品更加浓重的诗意色彩。
  • 轮回干预者

    轮回干预者

    前世,轮回,这些别人眼中虚无缥缈的东西,在我这里,就是一个道具~前世的能力我可以随意继承,每一世所掌握的技能叠加起来能让我走到何种高度?前世又是什么身份?科学天才,铁血杀手,纨绔子弟,占卜卦王,还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神灵...世界这么大,只有我可以通晓前世,干预轮回!(第二本作品,粉丝群545699306,欢迎吐槽)
  • 雷米悬疑神作:心理罪之暗河

    雷米悬疑神作:心理罪之暗河

    当红女星神秘失踪,绑架者寄来的不雅影像暗藏玄机。千钧一发之时,如何破解那阻止灭顶之灾的密码?他,是携手并肩的战友,还是心怀不轨的豺狼?测谎仪前,老友叙旧瞬间变成斗智的战场;日夜轰鸣的冰柜中,是地狱般的景象;从未营业的浴宫里,除了站着死去的他,还有另一个微弱的心跳。荒凉寂静的山林里,绝望的呼救声只换来天地间心照不宣的沉默。
  • 女佛子

    女佛子

    般若重生到一本自己只看了几页的仙侠小说之中,成了给女主送机缘的小配角一名。以般若佛系的性子,也只是想着该如何在这个神奇的世界活得更久一些。没想到她的未来从一开始就发生了变化。她最后没有成为一名修仙者,而是成为了一名佛修。最后还做了佛宗的佛子。
  •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一杯清茶,三两知己。不妨坐下来读一读《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哲理,化解你所面临的人生难题。本书共分为七篇:第一篇:心态是成功的关键;第二篇:性格是成功的主要因素;第三篇:选择是成功的前提;第四篇:态度是成功的原动力;第五篇:社交是成功的基础;第六篇:学习是成功的助推器;第七篇:口才是成功必备的能力。
  • 20几岁学点博弈论(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博弈论(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博弈论》内容简介:正所谓世事如棋,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棋逢对手的时候,也有兵败滑铁卢的瞬间,要想料事如神、见招拆招,就要看清楚棋盘上布的每一个子,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在于这每一步走得是不是正确、精彩,无论是在商场、官场,还是在职场,人们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在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中,也都会遇到不同的冲突和竞争,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有策略地思考问题,以理性的角度分析和筹划,预测对方的反应并采取合理的行动,以取得优势,创造对自己有利的结果,这就是《20几岁学点博弈论》要展示给读者的生存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