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600000003

第3章 婚姻恋爱——为爱撑起保护伞 (2)

第一章 婚姻、恋爱——为爱撑起保护伞 (2)

对于诉讼离婚,离婚诉讼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诉讼;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诉讼离婚,只能由其代理人按诉讼离婚的方式提出,解决婚姻关系问题。这就考虑到某些案件的特殊情况,法律在原则规定外,允许有例外。比如,当事人是精神病人,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志,要其出庭没有意义,不仅可以不出庭,而且用不着提交书面意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事人正在患传染病,或正在国外不便亲自到庭,可以不出庭,但是当事人必须要有是否同意离婚的书面意见提交给人民法院。

因此,本案例中,阿芬的父母可以代替阿芬出庭,但是必须由阿芬向法院提交同意离婚的书面意见,也就是说,阿芬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申请离婚必须是阿芬的真实意思,必须有同意离婚的书面意见提交给人民法院,这个真实意思不能由父母代替决定,不能由父母代替申请离婚,但是父母可以代她出庭。

妻子“捉奸”拍照举证,合法吗

【案例】

白某因丈夫段某有外遇,二人感情不和长期分居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且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段某在庭审中承认了双方感情确已破裂,但是否认了白某所述与别人同居的说法,而白某此时确没有相关证据来证明。后来一次,白某谎称出差,中间突然回家拍下了丈夫和情人同床共眠的照片。但是段某却认为白某侵犯了他的隐私权,认为证据不合法,那么,白某拍下的照片能否作为合法的证据呈于法庭之上呢?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三条……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评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案例分析】

夫妻之间相互忠诚是婚姻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之一,夫妻双方对彼此都有忠诚义务,不得有婚外性行为,以保持婚姻操守。白某的丈夫段某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婚姻法规定的义务,而且严重伤害了白某的感情。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在民事官司中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即“谁主张,谁举证”,这就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般举证规则。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评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本案中,首先,白某作为段某的配偶有权了解段某与情人之间的关系,她“捉奸”拍照的本意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非主观上要侵犯对方的隐私或者侮辱对方,后来白某也确实没有将照片进行恶意传播,只是呈交给法院作为支持自己主张的证据。其次,照片系在自己家中所拍,并没有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隐私场所。综合上述,虽然白某捉奸拍照的行为与丈夫和他人的隐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但是白某的做法是维护自己权利的可行行为,法律应该优先保护白某的取证权益。

根据法律规定,证据收集是限制在是否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上。比如,在什么场合:为了调取证据,而侵入第三住宅,是侵权行为,当然取得的证据不具备合法性。但如果是在自己家取证,不存在此种问题,本案中的白某正是在自己家中“捉奸”拍照,并没有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再者,如果取证的目的已达到,却又另行对第三人的人身或精神进行侮辱,则又构成了侵权行为。本案中的白某只是将照片作为证据呈交法院,并没有进行恶意传播等。类似的合法取证,再如,安放录音设备是在自己家里,不构成侵权。但如果是安放在第三人办公室,则就不具备合法性。再如,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在第三人居室内的两人亲昵的照片就不具备合法性,但如果是在公共场合获取的两人亲昵的照片,就具有合法性。再如,通过法律禁止出售的窃听设备获得的证据就不具备合法性,因为收集证据的手段就不合法,等等。

丈夫下落不明,妻子要离婚

【案例】

小云的丈夫小龙两年前南下打工,自此后的两年里杳无音信,小云和家人多方查找都没有找到,家乡以及打工地的两地警方协助寻找也始终没有结果,小云于是想要离婚另组家庭,小云丈夫的家人却都说小龙一直找不到,人都找不到怎么离婚?那么,小云能否离婚呢?

【法律依据】

《民法通则》第二十条公民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案例分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二十条的规定,公民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例如配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夫妻一方如果离家杳无音信满两年,另一方想要离婚,可以按照宣告失踪程序宣告其失踪后,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如果对方杳无音信满四年,另一方想离婚,可以按照宣告死亡程序宣告死亡后,两人的婚姻关系自然消灭。

本案例中,小龙外出打工,两年时间里杳无音信,下落不明,小云可以依法宣告小龙失踪,宰相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人民法院应准予离婚。

【律师链接】

宣告失踪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对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的人宣告为失踪人的制度。宣告失踪的条件和程序:(1)须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包括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其他与被申请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无顺序上的要求。(2)须被申请人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2年)(3)须由人民法院经过法定程序宣告。

宣告死亡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下落不明的满一定期间的自然人为死亡的制度。宣告死亡的条件和程序:(1)须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申请人包括:(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必须按此顺序申请,顺序在先的申请人有排他效力,有在先顺序的排除在后顺序,同顺序的权力平等。(2)须被申请人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a:下落不明满4年;b: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日满2年;c:意外失踪且取得死亡证明的)(3)须由人民法院宣告。

妻子出轨怀孕,丈夫可以提出离婚

【案例】

妻子李某马上就要分娩生产了,此时丈夫于某得知妻子所怀系为他人骨肉,且妻子李某对此说法并没有反驳,于是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离婚,妻子正值怀孕,法院会受理丈夫于某的离婚请求吗?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第三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

第三十四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案例分析】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向法院提出离婚的,法院应当说服男方撤回诉讼。如果男方坚决要求离婚,不肯撤回诉讼,法院应当作出不受理案件的决定并通知男方。这是《婚姻法》为了保护妇女、胎儿和婴儿的利益所作的特别规定,但这一限制有两点例外:(1)如果女方在此期间提出离婚,不受此限制。(2)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受此限制。

本案例中,妻子李某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导致怀孕,这本身违背了夫妻间相互忠实的义务。于某起诉离婚的请求,属于”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范围,所以法院应当予以受理。至于是否准予离婚,取决于两人的夫妻感觉是否确已破裂。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经调解无效,法院应当准予其离婚。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根据婚姻法原理和相关法律规定,女方婚后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而导致怀孕,使女方丧失保护的必要,法院可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例如,女方出轨,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而怀孕的,这种情况下,男方提出离婚时,如果出轨怀孕的事实女方所不争执或经查明属实的,法院应该受理。

丈夫被判刑,妻子能否要求离婚

【案例】

小余因多次入户盗窃、抢劫并致人重伤被判处十二年有期徒刑,小余的妻子小张觉得丈夫品行不端,屡教不改,实在不想再这样和他一起生活下去,而且丈夫又被判了十二年,这对她打击太大了,于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这遭到了公公婆婆以及小姑等人的极力反对,还对小张指指点点,造谣生事,说小余只是被判了刑,又没有做什么背叛小张的事,小张提出离婚是因为有了外遇。面对这些情况,小张实在感受不到一点生活的幸福,那么在丈夫被判刑的情况下,小张能否要求离婚呢?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同类推荐
  • 京师法律评论(第七卷)

    京师法律评论(第七卷)

    本书以“经济发展与法治保障”为研讨主题,探索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问题。经济与社会协调、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发挥规划法、税法、金融法、企业法等的功能,共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关注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 消弭冲突:解决边疆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机制

    消弭冲突:解决边疆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机制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猛推进,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剧烈变动,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也随之深刻调整,由此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日益增加,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急剧增多,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且其频率和烈度仍在呈上升趋势,这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成果,以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机制研究为主线,以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保障为视角和切入点,以田野调查为重要手段,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诉讼法学的严谨和周密,对这些事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总结相关机关处置措施的利弊得失,挖掘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特性及引发这些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并从群体性事件的事前法律预防、事中法律化解控制到事后法律处置三个阶段深入探索并提出了符合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需求的法律机制。本书以社会法学的广袤视野、人文关怀的博大胸襟和宽厚理论的坚实基础探讨和拓宽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思路,力求从根源上消弭社会冲突,达到解决个案兼惠及整个社会的辐射效应。
  • 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是侵权损害赔偿的三种损害赔偿类型之一,也是司法事务中引人关注的损害赔偿。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在《民法通则》中确立下来的。在这个制度建立之初,尽管提出了人身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但是在采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问题上,还是极为慎重的。2001年3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以精神损害赔偿对人身权进行保护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
  • 金融市场典型案例法律研究

    金融市场典型案例法律研究

    本书选取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四大金融市场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及其法院的判决进行介绍,从法律的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热门推荐
  • 请你留在我身边

    请你留在我身边

    爱好写作的文艺女生何语星,大三暑假,因无法忍受父母的争吵而离家出走。下车后,她却将装有钱等重要物品的包落在了车上,回去找时,车已离开,工作人员让她第二天再去。她饥肠辘辘地在街上走,无意中,发现一“偷车贼”,她用力举起拉杆箱将“偷车贼”打倒在地。一会儿,警察来将俩人带去了警察局,结果是一场乌龙事件。原来,“偷车贼”是位大律师。出了警局,语星因饥饿和低血糖晕倒了,恰被顾惜救起。顾惜得知她的情况,让她去自己家借住。一件事接着另一件事情,让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相识、相知,慢慢地相爱了。热恋当中,顾惜被查出了癌症,他不愿意让语星跟着自己受苦,提出分手。被抛弃的语星选择了出国。五年后,语星以著名作家身份归来,同时,也知道了顾惜和自己分手的原因,她愧疚不已,但顾惜已有照顾他五年的未婚妻。带着深深的苦痛,语星又一次离开了。然而,婚礼当天,顾惜却出了车祸,语星又一次回到了顾惜的身边。
  • Old Fritz and the New Era

    Old Fritz and the New E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控力成就杰出少年(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自控力成就杰出少年(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杨略经过人生规划,确立了目标,却遇到了种种新的问题:空有雄心万丈,却只有三分钟热度,稍作坚持就偃旗息鼓;作业总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哭着做完;不懂时间管理,做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忙忙碌碌,效率却很低下……面对高考的重压,杨略陷入了极大的恐慌,父亲及时地告诉他:要取得好成绩,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具备强大的自控力。
  • 有酒十章

    有酒十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 爱上傻丫头

    爱上傻丫头

    冬青是东九和阿婆收养的傻瓜,一场车祸让冬青失去了记忆,一次意外夺去了东九的生命,阿婆受不了刺激心脏病发也死了。当冬青无路可去的时候遇到了杨道杰,并且在她家里当保姆,日子一直安静的过着。直到杨道杰的朋友梁逸飞看到冬青和自己朋友长的一模一样,疑心她们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偷偷拿了她们的头发去做DNA……
  • 怎样一眼把人看透

    怎样一眼把人看透

    从别人的举手投足之间看透其心意,从别人的小习惯、小细节中识别其才干和为人,从眼神和话语中判断出隐含的动机。本书教会你如何看人、识人,还告诉你如何随机应变,相机行事,让有才能的人为你所用,并可轻松绕过人生路上的陷阱。
  • 子在川上

    子在川上

    本书收入阿袁的9个中短篇小说,《长门赋》《郑袖的梨园》《鱼肠剑》《汤梨的革命》《顾博士的婚姻经济学》《姹紫嫣红》等。作品多反映高校教师,尤其是女教师的情感与生活,女博士、大龄女、恨嫁女……揭示她们学术之外世俗生活的,为我们撬开象牙塔的一角,展示不一样的高校人生与情感。浓厚的古诗词功底,在作品中应用得恰到好处,机俏的语言,活泼中透露着古典之风,文雅之气。深得评论界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与喜爱。
  • 花儿的冬天

    花儿的冬天

    董书敏,女,1968年12月生于沈阳。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辽宁文学院学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生死之间》《界线》。中短篇小说《 远去的蝴蝶》《债》《乌云塔娜》《真相》等。有作品被小说选刊选载。其中《远去的蝴蝶》入选《2006中国小说排行榜》一书。谁也没想到大厅会塌,但大厅真的就塌了。没有一点征兆。大厅倒塌的确切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四十三分,这一点老姜记得很清楚,因为他刚刚看了时间,是鸡架让他看的,鸡架还有一趟货没有送,手上又正忙着,怕误事儿,就喊老姜给他看看几点了。
  • 最强装逼直播系统

    最强装逼直播系统

    “一天不装逼,我浑身难受!”王野无意中载入装逼直播系统,一路装逼一路飞,一路翱翔到天黑。“主播v587!”“主播这个逼装的我给八十二分,还有十八分以666的形式给你!”“主播这个逼装的我给一百零一分,多出一分不怕你骄傲!”“主播我要给你生孩子……”……看着满屏幕的观众弹幕,各种礼物刷的飞起,王野含笑不语。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装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