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7300000003

第3章 楚汉相争与相生

梨园行楚汉相争由来已久,不是牙齿和舌头的关系能说得清楚的。重要的是这种相争在市场竞争的机制下,促进了相生、相融,共同发展,其中,有很多值得再认识的东西。

汉剧须生大王吴天保的高足程良美,在看了李雅樵的《三打金枝》以后,向李罗克院长请求,汉剧也排个《三打金枝》。李院长和李雅樵在解放前就相识,建国初期曾和李一起赴朝演出,留下很多故事。他没有正面回答程良美,但说了一句话:“你演这个戏,演不演得赢李雅樵?演得赢,你就排。”

相传,一位汉剧同仁在看了李雅樵的戏之后,幽了一默:“个把妈,是哪个发明的迓腔。”这友善一骂所包含的内容还真不好解读,但语气里明显地感到李的唱腔给同行带来的挑战!“迓腔”经李雅樵一唱,极大地加强了它的表现力,成为直逼汉剧“皮黄”声腔的一个新品种,它的旋律、格式、行腔布局,有“皮黄”的元素,但又不是汉剧。一个剧种骨干腔的表现力,决定着这个剧种的兴亡。你的表现手段愈丰富,你的财富就愈充足,有“钱”好办事。李雅樵有“钱”,他有本事把别人的“钱”弄到自己口袋里来,并且还能“钱”滚“钱”、“钱”生“钱”,他要生在金融界,一定是个大资本家。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汉剧日渐式微。1934年5月28日,驻湖北麻城的57军军部秘书胡萍秋,谈到在宋埠看当地楚剧演出的盛况说:“楚剧颇为人所重,虽大雨倾盆,亦可满座。而楚剧之组织仍在孵化时,一人唱而众人接,胡琴场面均甚简单,而上座反佳,此实戏剧真谛‘通俗’二字。有以致之,盖通俗则大众化也。”

这位军部秘书所见所闻绝非妄言。1932年,汉剧的戏窝子满春戏园,由范明山代表,许宝山、涂文清、肖容卿、曹老四、夏荫悟六个老板出面接沈云陔、李百川的楚剧班子。由此,沈、李一班人从1932年至1936年,在满春戏园整整演了五年。由于演出场所的长期稳定,生意兴隆,经济有较大的积累。此间,他们结交了很多全国著名的艺术家,学得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在艺术发展上作了很多尝试和创造。以致除了外来的京剧著名演员在武汉能和满春竞争外,其它剧团的营业都很难超过满春戏园和另一位楚剧大家余文君的美成戏园。而在此10年前,武汉三镇30多家戏园茶楼皆是汉剧的一统天下。

其实,九省通衢的汉口,藏着一个中国戏曲的大宝库。汉剧在19世纪初,已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自成体系的表演手段,尤其是以“西皮”、“二黄”为代表的声腔系统,早在一百年前就由汉剧定型并完成了。可惜,汉剧的从业者们,没能把这些宝贝变成活的竞争力,而是守着财富挨饿。1934年,正是锐意改革的须生泰斗吴天保遭到保守势力责难的时候,少年李雅樵无意间闯进了这个大宝库。他感到新奇、兴奋,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要。不出10年,他就把汉剧唱得有模有样。汉剧的一些大艺术家,如李春森的济公戏,吴天保、陈春芳、尹春保的三生、红生戏,都曾直接影响过李雅樵,有的戏如《打鼓骂曹》,他甚至直接拿来就演。

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探索、借鉴、融合、嫁接,李雅樵的声腔,明显地增强了楚剧声腔的叙事功能和情感表现力。从李派声腔里,你既能感到“皮黄”的开合自如,又能品味浓郁的地域风情。他的著名唱段《薛礼叹月》,“离绛州,别汾河,神伤五内”,前两句就是汉剧“半空中又来了牛头马面”的反二黄唱法,一到“神伤五内”又很自然地过渡到迓腔慢板,毫无拼凑的痕迹,平稳过渡,和谐共存。再如,在《打金枝》中,“骂郭暧小奴才”一段,他借用汉剧流水板,但起板不消眼,顶板唱,后一句再消眼。这样一来就明显有别于皮黄味,而流水的表现力则丝毫未减。接着唱“王定要传圣旨斩儿的首级”,又用上迓腔的刹腔。

人们知道李雅樵在唱段中常打破七言或十言常规的唱词词格,有效地添加一些复句来强化效果和气氛。其实,汉剧吴大王早就匠心独运做过尝试。例如他的《哭祖庙》,有一句是“那时节,我的父皇,睡在怀中,昏昏沉沉,睡梦之间,直到如今,我的父皇他睡了数十年”一句就有33个字。还有一句是“直到如今,我父皇,焚符弃玺,反缚舆榇,率领着军民人等、文武百官,匍匐尘埃,投降邓艾,比那刘璋王更惨不堪”长达43字,吴天保唱得跌宕有致,顿挫得宜。李雅樵广为借鉴,把你的变成我的,其融会贯通的功力,有效地成就了李派声腔的发展。后来,汉剧大师陈伯华在其回忆录中披露,1952年,为参加中南地区戏曲观摩会演,在时任文化部文艺处处长兼中南文艺学院院长崔嵬的导演和领导下,陈伯华排了《宇宙锋》,汉剧的吴天保则和楚剧的李雅樵合演了《战樊城》。这是两代人、两个剧种的握手!也是古老汉剧对新兴楚剧友好的祝福。

汉剧和楚剧有师承,是没有争议的。陈春芳是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1919年,少年陈春芳入满春戏园汉剧“春”字科班学戏,工“三生”。坐科期间,学习前辈的红生戏很有成就,后因“倒仓”,改习司鼓、操琴。以后,受主事人器重,聘为在班鼓师。1923年毕业时,嗓音仍未恢复,为谋生计,他搭花鼓班操琴,将汉剧的京胡、笛子、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以及曲牌移植到花鼓戏中,成为花鼓戏使用胡琴伴奏的创始人之一。1929年出版的《新汉口》第二卷上,刊载了市政当局对当时花鼓戏艺人从业状况的调查。陈春芳的名字和以后成为名角的楚剧艺人罗小全、王艳云等,列在“首义公园”组,上面有“陈春芳,20岁,嘉鱼人,月薪30元”的记载,这为我们了解这位艺术家和楚剧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他一边靠为花鼓戏操琴伴奏为生,一边不间断地调嗓,逐渐练出宽而亮的边音(假嗓)。1933年,重登汉剧舞台,成为极受欢迎的汉剧大家。李雅樵和这样一位大家做邻居获益匪浅。1956年在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中,陈饰演《水擒庞德》的关羽,荣获表演一等奖,李雅樵主演《白扇记》的小渔网,同样荣获表演一等奖。两个剧种两代人,20年后在一个赛事上,双双荣获一等奖,这是概率极小的偶然,既反映了两个剧种里两位大家的艺术天才,也反映了两个剧种间,在传承和发展上的密切联系。

由于诸多原因的限制,加上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汉剧的宝贝成了公共资源,楚剧“偷”汉剧的玩艺成了公开的秘密。同样的原因,40年代末,汉剧艺人也唱楚剧。著名的汉剧花衫万盏灯老师,把楚剧的《大辞店》、《白扇记》就唱得相当好,那是1947年在嘉鱼。从总体上讲,凭实力楚剧是比不过汉剧的,为什么楚汉相争常常楚剧票房占先呢?沈云陔到“满春”时,汉剧仅有“长乐”一个演出场所了。其实,楚剧是在艺术形式上、表达方式上占了先机,通俗易懂更利于普通人接受。老百姓流传的顺口溜说:“吃鸡要吃鸡胯子,看戏要看陈哈子”、“不吃盐不吃油,省两个钱看张凤楼”、“不怕你唱得喉咙出血,唱不赢李雅樵的《董永分别》”就是很好的写照。

李雅樵不善言辞,他对汉剧的感情是很深的。从高月楼开始,他们家的客人有一半就是汉剧同仁,他晚年的《三打金枝》,编剧就是学生辈的汉剧演员,剧中大段的仙腔、思儿唱段,就明显地吸收了汉剧反二黄的表现手段。至于吴大王和沈云陔,他们的交往更是过从甚密。只有这些大师们知道,同行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同类推荐
  • 无情何必生斯世:那些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无情何必生斯世:那些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122篇爱情美文,122段让人豁然开朗的爱情感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纯爱心灵。不需要模仿,只要感悟就好,在感悟中它们就会在你心灵的土壤中成长,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一支扣针的故事

    一支扣针的故事

    本书精选陈衡哲小说、散文、书信及自传作品,陈衡哲对中西文化都有突出造诣,形诸笔端,思辨意识浓厚却不失之抽象,她的作品兼具较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附有亲人述说陈衡哲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陈衡哲。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热门推荐
  • 猎杀虫族

    猎杀虫族

    没有感情,没有信仰,没有智慧的文明,简称三无文明。一个普通人如何从小山村走进大都市,在人吃人的星际时代,如何从一个普通人变成基因强者。在人类面对外星三无文明的时候,切看一个小人物,如何步步高升掌握大权,最后登顶王座。
  • 盛华

    盛华

    一路拼搏通关而过,代子监国十余年的李太后,一头跌回了五岁那年;好吧,只好重来一遍喽。新书《暖君》连载中。
  • 像狗一样奔跑

    像狗一样奔跑

    常驻高赞作者,萌怪青年里则林的首部作品集。当中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有叛逆不羁的雷人行径,有年少生活的种种记忆,有迷茫,有思考,有成长。你有可能被他的冷酷不羁所折服,也有可能因为他的种种恶搞捧腹大笑,然后在紧接着的下一秒,得到长足的温暖与感动。一直在遇见,也一直告别。看一个昔日荒诞不羁的少年,如何在经历和思考中成长为一个平和宽容的青年。或许从中,你可以看到过去和现在的自己。给所有不遗余力坚持自我的纯真少年。
  • 天生bug惹不起

    天生bug惹不起

    堂堂一届大神居然在玩游戏的时候猝死,这说出去还得了顾安肆在死后绑定系统,居然重生在娱乐圈的一个小透明身上 。 #论一代天骄的堕落史# 今天又胖了! 今天不想起床! 今天不想去学校! 前世因,今生果,后世缘。 待一切水落石出,江某的追妻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智障系统与白痴宿主的二三事##一系一人的日常互怼#
  • 爱情在时光里掩埋流逝

    爱情在时光里掩埋流逝

    兜兜转转还是你,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你,我就不会错过~~~~~~~~~~~~~~~致最爱的你们
  • 商用智慧点子库

    商用智慧点子库

    商战中被人们传颂的点子无不暗事“三十六计”。这种现象不能简单认为是一种巧合,而应该认为是一种智慧交汇的必然。本书以“三十六计”为纲、商战点子为目编著而成。本书将“商战点子”与“三十六计”做了一个有机的结合,试图理清其中的脉络,以此窥破商战点子的天机。商海无涯,谁主沉浮?多少人夜暴富,多少人一夜赤贫!市场的神话,商战的传奇,总是那么令人心悸魄动、神驰不已。如果我们骑上战略的宝马,挥动点子的利剑,一定会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 重生之带娃开黑

    重生之带娃开黑

    吴大光重生了,家徒四壁不说,还有个四岁闺女叫杏花。要闹哪样?书友群:643111759,密码为书名
  • 快穿:2520,世界男神

    快穿:2520,世界男神

    (1V1)陶陶活了很久,在她生命的过程中全是一个人,后来阴差阳错下投胎转世,成为了一个被妹妹害死的可怜姐姐陶悦书。等帝渊临赶到的时候,只剩下陶陶破碎的躯壳,慌乱之下,帝渊临抽取狼王白皇的一丝灵魂,让狼王陪着她找到他的灵魂……无血缘叔叔冷清学霸丧尸王…
  • 竹马暖暖青梅甜甜

    竹马暖暖青梅甜甜

    【爆笑甜文,超宠1V1】外人眼里,他是家世强大,相貌倾城的尊贵校草,对她来说,他,却是一个恶魔!还有什么冰山男神,学院神话,学姐学妹们的Superstar……“我呸!他就是个坏人!贼坏!坏到掉渣!”她忍无可忍爆料。“听说有人在说自己男朋友坏话。”坏人将她按在墙上,微勾起嘴角的样子帅得一塌糊涂,“对你男朋友有意见?”“你一口一个男朋友,不想让我活着走出学校是吗?”“不用你走,你男朋友今天想抱你回家。”坏人笑得邪气,最后果然说到做到。“你!够!狠!”所以,不小心惹上了一个超级恶魔,该怎么办?
  • 续灯正统目录

    续灯正统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