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200000004

第4章 邈远的追索(3)

四温柔敦厚

中国戏剧的姗姗来迟,除了象征性、拟态性因素的流散外,还有另一层的原因。

在精神实质上,儒家礼乐观念提倡情感的调和与满足。这一方面助长了抒情性艺术,使中国的诗歌获得极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抵拒了分裂和冲突,使戏剧艺术赖以立身的审美基石失落长久。

在儒家礼乐中,处处需要温润的颜色,和柔的性情。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孔颖达说:“乐以和通为体。”(《正义》)《管子·内业篇》说得更明白:

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

这些功用,这些追求,可以用“温柔敦厚”一语来概括。现代学者朱自清(1898—1948)指出:

“温柔敦厚”是“和”,是“亲”,也是“节”,是“敬”,也是“适”,是“中”。这代表殷、周以来的传统思想。儒家重中道,就是继承这种传统思想。(朱自清:《诗言志辨》,《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

这种思想,对艺术的要求当然也是明确的,例如:

夫音亦有适。……太巨太小,太清太浊,皆非适也。何谓适?衷,音之适也。何谓衷?小不出钧,重不过石,小大轻重之衷也。(《吕氏春秋·适音》。引文中“小不出钧”之“小”,原为“大”,据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所引陶鸿庆说,改为“小”。)

这当然是一种醇美甘洌的艺术享受,但是只要想一想希腊悲剧中那种撕肝裂胆的呼号,怒不可遏的诅咒,惊心动魄的遭遇,扣人心弦的故事,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种以儒家理想为主干的艺术精神,是一种“非戏剧精神”。

当戏剧繁荣之后,坚守儒家道统的人也会看点戏、写点戏。但是,大凡儒家的宗师巨匠,总与戏剧美保持着明显的距离。严格按照儒家观念写出来的戏也有一些,但大抵不是上乘之作。

据记载,孔子本人,曾对“旌旄羽祓矛戟剑拨鼓噪而至”的武舞,以及“优倡侏儒为戏”,都表示了极大的不满。此事因素颇为复杂,但也可看出孔子对于戏剧美的格格不入。

宋代理学家朱熹(1130—1200),对当时大量寄寓于傀儡戏中的戏剧美也保持了警惕,他于南宋绍熙年间任漳州郡守时曾发布过《郡守朱子谕》,其中有言:“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敛掠财物,装弄傀儡。”

也正为此,中国戏剧集中地成熟于“道统沦微”的元代。

也正为此,就连很成气候的元杂剧,竟也“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

也正为此,对中国戏曲史的系统研究,只能产生于传统思想观念全面衰弱、欧风美雨开始拂荡的20世纪。

也正为此,第一部中国戏曲史专著的作者王国维(1877—1927)一旦在时代的风雨中意识到自己复古返经的使命,便急急地中止了这项研究。

据罗振玉(1866一1940)回忆,辛亥革命后,他对王国维说,士子生于今日,没有什么事情好做,要拯救这个动乱的世道,最好是一门心思钻研“国学”,返经信古,以防止新文化来代替旧文化。王国维听了,深以为然,也深感惭愧,决心改弦易辙,竟把以前的著作烧了。(见罗振玉《海宁王忠公传》。)对于王国维烧书的说法,后人颇有怀疑,但王国维决心以《宋元戏曲史》作一总结之后不再从事戏曲研究则是事实。当时他正“避乱”日本,据他的一位日本朋友回忆,人们问起他研究过多时的西洋哲学,他竟“苦笑着说他不懂西洋哲学”,问起中国戏曲史,他说“以后不再研究了”,因为“当时王君学问的领域,已另转了一个方向”——经学和古史考证之学。(狩野直喜:《忆王静安君》,日本《艺文》第18年第8号,转引自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这说明,即便在中国戏曲史权威王国维本人身上,中国传统的正统思想也没有与戏剧美取得彻底的和解。

取得局部和解的,是在中国戏剧的艺术格局上,中国戏剧正是在这种局部和解上建立了自己的美学特色。

例如,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抒情性特征,本与黑格尔详尽论述过的戏剧的客观性原则大有抵牾,但当中国戏曲终于成型之后,抒情性也就规定了中国戏曲的写意性;

又如,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中和性特征,本与戏剧的冲突本性有很大矛盾,但当中国戏曲终于成型之后,中和性也就规定了中国戏曲“悲欢离合”的完备性,规定了“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式的大团圆结尾的普遍性。

精神传统总会凝冻成美学成果。有时,逆向力量也会转化为正面成果。

当然,这都是遥远的后话。

五慧言利嘴

让我们再回到先秦时代。

在当时,有一种表演形态,既在形式上体现了戏剧美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散落,又在内容上体现了“温柔敦厚”的讽喻格调,那就是优的活动。

优从巫演化而来,仍然是祭祀礼仪的产物,但在美学职能上,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巫既娱神,也娱人,但外层目的是娱神,娱人只是一种“副产品”;到了优,活动的目的已经完全转到娱人上来了。

优的社会地位,明显地低于巫。巫凭借着“通神”的特殊身份,成为古代社会中或大或小的“精神领袖”,优就没有这种便宜了。

优的任务,主要是歌、舞、说笑话。有时候光说笑话不够了,还会来一段滑稽表演。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是身材矮小的侏儒,不得已借此来谋生。遇到比较贤明宽厚的主子,优的活动中可以包含较多直接讽谏的因素。即便是苛严的统治者,一般也允许优在嬉谑滑稽中“谈言微中”,因为在他们看来,卑贱的优,构不成一种政治势力,所以也构不成一种威胁。他们在独断专行的政治运作中,有优的聪言慧语辅佐着思索和选择,觉得有利无弊。更何况,这种讽谏与艺术相伴,与愉悦合一,听来怡性适情,不便抵拒,也很难抵拒。先秦时代有一些特别机智、敏捷、果敢的优,甚至获得了统治者特殊的信任,取得了较大的政治发言权,已成为“殿前弄臣”。例如优孟和优旃,就是这样的人物。

《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述过几则优的故事。其中一则是说,楚庄王所爱的马死了,要以大夫之礼安葬,左右以为不可,楚庄王生气了,说“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别出心裁,入殿门仰天大哭,说仅以大夫之礼葬马,规格太薄,应以人君之礼葬之。楚庄王问他具体的仪程,优孟洋洋洒洒,极言葬礼之隆重,楚庄王听了,自感失了分寸。

优旃打消秦二世“漆城”的荒唐念头,也用类似的办法。他赞扬“漆城”的主意,却又请秦二世考虑漆成之后把油漆晾干的“荫室”该怎么搭。比城更大的荫室搭不成,“漆城”的主意虽好也难于实现,秦二世只好接受这一逻辑。

这类讽谏驳诘,是以机智的反向逻辑达到政治和伦理的目的,其间并不包含太多审美的成分,因此不宜过分地与戏剧拉线搭桥。优能歌善舞,说他们是歌舞演员则可,说他们是最早的戏剧演员则不妥。

只有优孟扮演孙叔敖的一则,具备了戏剧美的因素。楚相孙叔敖死后家穷,优孟得知,“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优孟把一个已死的孙叔敖扮得惟妙惟肖,去见楚庄王,楚庄王大惊,以为复生,欲以为相,优孟说要回家与妇商计,三日后假冒妇言对楚王说,楚相不足为,如孙叔敖为楚相,尽忠廉治,使楚大振,“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楚庄王听懂了他的话,也窥破了他的装扮,立即对孙叔敖之子封赠“寝丘四百户”,并感谢了优孟。

扮演,是优孟对于逻辑辩难的补充和升格。他在怀疑自己的逻辑力量是否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便以扮演来触发楚庄王的感性感受,让楚庄王进入一种“恍见故人”的幻觉之中。

但是,总的说来,戏剧美在这件事上只是援助了逻辑性讽谏,自己并没有充分实现。

总之,“衣冠优孟”的故事并不意味着戏剧艺术的逼近。把优的活动看得过于戏剧化,理由是不充分的。

六小结

与世界上其他古文明发祥地一样,我国戏剧美的最初踪影,可在原始歌舞和巫术礼仪中寻找。在古代,原始歌舞和巫术礼仪往往是互相融合的,古人们便在载歌载舞的拟态表演中走到了戏剧的大门之前。

就在戏剧美有可能凝聚的时刻,希腊的奴隶主民主派把巫术礼仪引向艺术之途,形成了戏剧;作为氏族贵族思想代表的中国思想家孔子则把巫术礼仪引向政治、伦理之途,使戏剧美的因素渗透在生活之中,未能获得凝聚而独立。

与希腊的悲剧精神不同,孔子的儒家礼乐观念倡导和谐调节、温柔敦厚的生命基调,更是延缓了中国戏剧的形成。

因此,屈原《九歌》中早已传出的浓厚戏剧信息,还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发育成整饬的戏剧形态。

同类推荐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校园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校园魔术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和魔术初级爱好者量身打造的魔术全集。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一个个奇妙、有趣的校园魔术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本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选取了生活中简单易学的小魔术,通过直观的图解和明白简洁的语言,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魔术高手,成为朋友中最受欢迎的开心果。
  •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由少年的灰色时光、旧时已逝,天地默然、无语凝噎的史实、趣与意的有致结合、以含泪的爱送别疮痍、没有华丽外衣只有艰难求生、不到死亡不能解脱、“我愿意为你朗读”、一部颇具气质的电影、记录个体对战争的反应方式、于获释中幸存等构成。
  • 造形本源

    造形本源

    本文是对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即中国画造形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性质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所以,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亦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的范畴及与道所相关范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也是一种带有“哲学”性质的画理研究。本文关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拉动中国画造形本体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于中国画“画道”的真正建立,具有关键性与核心性的价值。
  • 重建巴别塔: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重建巴别塔: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重建巴别塔: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从西方现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两方面细致而深刻地论述了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其中,西方现当代艺术选取了21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选取了29篇文章,两者结合而来,将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配以大量图片,图文并茂,是一部难得的学术著作。
  • 凝固不朽的世界雕塑

    凝固不朽的世界雕塑

    雕塑是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通过对雕塑的了解和研究,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一定时期的艺术思潮。本书介绍了世界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雕塑发展情况。
热门推荐
  • 怀星堂集

    怀星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系统之娱乐天后

    系统之娱乐天后

    【新书《快穿:每天都在和男主作对》: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快穿游戏,一个以游戏为借口去深爱的人。1v1,SC】18岁之前的秦暔,身形臃肿,胆小怕事;18岁后的秦暔,完美蜕变,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她是作为歌手永不能被超越巅峰,她是作为演员永不能被打败的奇迹!多钻石唱片、顶级广告代言、时尚宠儿、戛纳影后……背靠顶级造星系统,站上娱乐圈的顶端!她是秦暔,她是娱乐圈的女皇!
  •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左传》。自宋代朱熹编定之后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末世之人类再进化

    末世之人类再进化

    一场突入起来的灾难降临,人类发生了异变…“自然科技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是属于生命进化的…”“不…生命进化是个骗局,生命进化的终点…是灭亡啊!”
  • 丑颜驱魔师:魅惑妖孽殿下

    丑颜驱魔师:魅惑妖孽殿下

    穿越成丑女的她笑看江湖。为爱守护的他等她,爱她宠她。因爱的生恨的他阴谋阳谋各种手段,是他胜还是他胜,只有真爱为大。轻衣带着异能来到异事,先后遇到美男无数,最终哪个一才是她的真爱。是等她成痴魔王,还是护他成痴的妖王,还是算计她的帝王。且爱真爱面前大展身手,这爱守护这一切吧!!
  • 前夫倒插门

    前夫倒插门

    “我们,离婚吧!”说这话的时候,她都感觉到自己的心在窒息,只是,她别无选择。“好。”对于她的请求,他,从不曾拒绝。听到这么简单的一个字,她顿时觉得如置冰窟。原来,是真的不在乎啊!“相爱”两年,结婚五年,最初的她本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二十岁那一年,新婚之夜,本是最幸福的时刻,却听到他低喃着不属于她的名字。后来,她才知道,原来,自己只是一个替身。一个永远都不会翻身的替身。他对她的好,只因为那个失去的她。他宠她,却从不爱她。对于她的要求,他从不会拒绝,就连结婚,他也只是顺从她的意思。呵呵,原来,是自己一直在做着自己编织的美梦。那么既然无法得到他的爱,有了一个替代品,也是不错的。转身,离开。她本以为从此以后两人再也没有交集,可是,为什么,离婚后,他对自己,仍旧不放手呢?“这个孩子?”再相见,她的身子,已经看得出有几个月的身孕了。“是我的男朋友的。”将自己靠在身边的人的肩膀,她的心在颤抖,不能让他知道,一定不能!可是,为什么,他从此纠缠上自己了呢?此文关于破镜重圆,关于遗忘,关于回归,关于很多很多,前面有点小郁闷,乃披着虐文外衣下面的宠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简介无能中,先这么看着吧,不行再改。小爱在这里各种求,求收藏,求票票,求留言,呵呵,你们懂的。。。投票加更已修改,一周票票超过七百,下周一加一更,亲们要积极投票票哦,哇咔咔。。。
  • 你只是来了又走了

    你只是来了又走了

    大四女生童桌毕业即失恋,都说上帝关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开一扇窗,男朋友为了前程放弃了她,可她却意外与一个落魄富二代相识,一个社会新鲜小白,一个被停信用卡的富二代,在生活这个大boss面前,默契的开启了合租组队模式……7月26日/晴/ 醒酒出门,踩到客厅地毯,他吼,住脚!卖了你都赔不起爷的澳洲小羊驼毛地毯!真矫情。7月27日/晴/ 合租入住,美男出浴,他说,没见过我这么风流倜傥的高富帅吧,千万别爱我!想得真美。7月28日/多云/ 出门换衣服,他笑,我一件衬衫就够你一年的房租,还不好好巴结我!要不要这么嘚瑟。
  •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下)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下)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 浪破蛮荒

    浪破蛮荒

    一世嚣张,纨绔二代。再生竟成魔。。,,,
  • 被告无罪

    被告无罪

    4月2日这天,天气出奇的好,总让人想痛痛快快地做些什么。三个10岁左右的男孩,在三平市钢铁厂道口星辰网吧前焦急地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网吧门口有一棵被霜打得不成样子的紫荆树,顶上那些狰狞地指向天空的干枯的树枝像老人没有水分的手。与此不太相称的是枯枝与树干交接的地方却旺盛地长出了茁壮的绿叶,像少年的头发生机勃勃。网吧前环城路上奔跑着的是能够把空气变得很糟的车子,以及人行道上乱穿衣服的男男女女。很显然,三个男孩对眼前杂乱的景物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