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800000004

第4章 官衙与市井(1)

导读:

百年前,一位聪明的县官在财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修建了一座气派的县衙,他是用什么方法修建了这座县衙?一座县衙为何比高它一级的府衙还要气派?小小县衙,为什么能融大江南北的建筑风格于一体?也是在南阳这片土地上,丹河流域还有个荆紫关小镇,镇上有座比县衙还要低一级的衙署——总爷府,这座小小衙署为何竟然占据着无法取代的位置?

官衙与市井

提到官衙,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这句话,最先在脑海中闪现的画面可能就是在 “明镜高悬”的牌匾下,一位头戴乌纱帽的七品县官假模假式地把惊堂木一拍,两边的衙役们拖着长腔高喊“威——武——”,跪在大堂上的被告立刻吓得魂飞魄散,大呼:“青天大老爷饶命啊!”这个熟悉的画面在影视剧中经常出现,因此官衙在人们心中也形成了固定模式。那么,真正的衙门到底是不是这个样子呢? 让我们一起到河南南阳去看一看。府衙、县衙、总爷府,在南阳保留了这三种不同级别的中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完整建筑形制,让今天的人们能够通过它们去了解过去的历史。

聪明县官与气派县衙

被海内外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的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重建于清代,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也是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它为人们留下了封建社会县级衙门的实物标本和历史见证,同时又是一座珍贵的文史资料库,被誉为“一座清县衙,半部官文化”。内乡县衙内现存的建筑群均为清代重建,县衙在重建时,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这座保存完好的县衙,会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一百多年以前。

19世纪末,清朝光绪年间,正是中国的满清政府走向衰落的时候。1892年,在工部任职的章炳焘以钦加同知衔正五品官的身份来到河南省南阳的内乡县任县令。由于兵荒马乱,当时内乡的县衙门已经被捻军烧毁三十多年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三十多年后,这个擅长土木工程建筑的章炳焘竟然在财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修复了这座县衙,而且比以前历代县衙的规模都要大,功能也更加完备。

当时的清朝政府内忧外患,对地方的财政资助极其有限。为了修复内乡县衙,章知县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那就是命令每个打官司的人,赢了官司要捐一笔钱,输了官司要罚一笔钱;告状的要交钱,被告的也要交钱……其中缴费的名目之繁多,在章炳焘编写的《关于修建衙门期间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可以看到,其中明确规定:告也要钱,诉也要钱;锁也要钱,开也要钱……这真应了那首《息讼歌》:“听人教唆到衙前,告也要钱,诉也要钱。差人奉票有捕签,锁也要钱,开也要钱。地邻干证车马连,茶也要钱,酒也要钱。三班丁书最难言,审也要钱,和也要钱。自古官廉吏不廉,打也要钱,抄也要钱。……”

这个方法很快就奏效了,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募集到了大笔的资金。从1894年开始动工重建,直到1897年完成,历时三年,建成了这座庞大的县衙。由于内乡县位居承东启西的关键位置,章炳焘这五品官的官衔也不小,所以这内乡县的衙门也就比南阳当地其他的七品县衙要气派好多。县衙占地共二万四千多平方米,共有房屋近三百间。整个建筑设计得体,布局严谨,中央殿堂,前衙后邸,主从有序,错落有致,前庭后院,廊道衔接,融大江南北的建筑风格于一体。民间传说,正当县衙修建历时三年将要告竣之时,章炳焘邀其父从浙江远道而来。章炳焘陪父亲观看县衙,喜悦溢于言表,问道:“父亲大人,此衙何如?”其父思索片刻,幽默地说:“房舍虽好,可惜缺少一样东西。”章炳焘一愣,随即追问:“父亲,缺少什么?”父答:“不是缺少四个轮子吗?”“此话怎讲?”“好在你卸任时将它推回咱浙江老家,供你终生享用。”

龙头在故宫,龙尾在县衙

在中国的清朝有文官回避制度,原则上县级以上的官员任职时,都要远离他的家乡500里以外上任,因此到河南南阳任职的官员中有许多是南方人,章炳焘就是其中的一位。章知县是浙江绍兴人,他本人又精通土木工程建筑,这使得他在修建县衙时,引进了许多江南的建筑要素。

在内乡县衙内,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风火墙交相辉映,北方常见的单体硬山式建筑又被具有江南特色的回廊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建筑在风格上追求多样化,大多是为了与它自身的实用性功能相匹配,内乡县衙也不例外。它在建筑上的整体布局,服从于它作为封建社会基层行政单位的基本职能,体现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狱房居南”的传统礼制。在这一点上,全国从大到小的衙门都是完全相同的。这些相同的建制,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行政管理结构和政治统治理念。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文史专家说:“如果说北京故宫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那么,内乡县衙就是封建社会一个基层政治权力的象征。”怪不得在南阳一直流传着“龙头在北京(故宫),龙尾在内乡(县衙)”的说法。

从北京的故宫到内乡的县衙,在这“龙头”和“龙尾”之间,人们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一致性。最直观的就是大门。在“龙头”的朱漆大门上有狰狞的兽头门环,它体现了政权的强制性特征;而在“龙尾”——内乡县衙,它的黑漆大门上也同样有一对狰狞的兽头门环。实际上,“衙门”的“衙”通牙齿的“牙”,“衙门”的原义是指带有獠牙的门。

在基本的建筑布局上则体现了封建统治的权威。在古代,中国人崇尚中央、中庸这样的价值观念,在《孟子》这本书里就有“立中国而抚四夷”这样的说法。古代中国认为自己居于世界的中心,所以中国人非常重视居中的位置、重视中轴线,并在兴建宫殿屋宇时将主要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对称建于两边。北京故宫就是典型的“中轴线对称”建筑结构。

无独有偶,在内乡县衙的中轴线上,也建造了重要的功能性建筑。首先是黑漆大门,“衙门、衙门,一衙之门”,谁能进入这扇大门,谁不能进来,都是有讲究的。所以在大门左边竖立有“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的条碑,右边有通报冤情的喊冤鼓。由于衙门是一个受理官司的场所,所以官衙的大门只对与官司相关的人敞开,百姓平时是不能任意出入的。进入大门后就看到了第二道门——仪门,地位低一些的官吏和其他人等只能从仪门右边的小门出入,只有在上级或同级官员来访的时候,这扇仪门中间的大门才能打开。

中轴线上,仪门之后的建筑是大堂,也叫公堂、正堂、公庭、正厅等,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级官员的地方。后面的墙上,绘有一幅重要的象征性图画——海水朝日图。图上象征县官的仙鹤正在向代表封建皇权的太阳飞去,显示了县官手中的权力来源。公案上有一些办公用品,其中最重要的是绿头签和红头签。绿头签是批捕签,红头签是惩罚签。当这些签“掷地有声”的时候,便意味着一项重大案件正在审理之中。

大堂的后面,便是县令日常办公的场所,叫二堂。外人如需进入二堂是要向门房禀报的。内乡县衙的二堂又叫琴治堂,桌上陈设的笔墨纸砚营造出一种沉思的氛围。“琴治堂”得名于《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讲的是古代上谷县的一个县令俞子建善于用德政来治理地方,平时只在二堂上鸣琴鼓瑟,不用事事操心就将地方上治理得井井有条。内乡县衙二堂取名“琴治堂”, 寄托了封建时代官员们以德治国的最高理想。

二堂后面,位于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便是三堂了。三堂是知县日常起居之所,但凡会客、商议政事、处理一般公务都在这里进行。有些涉秘或不宜公开的案件也在这里审讯处理。三堂也是知县的一般生活区,知县可以在这里更衣或品茗、读书。三堂的东西两边院落里居住着知县的夫人与子女,知县可以在这里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三堂的后面有后花园,是县令和家人游玩的地方。

顺着中轴线一路看去,从大门到后花园,呈现出衙门 “前朝后寝”的结构。前为办公区,后为生活区,一县之令的生活与工作都集中于这尊贵的中轴线上。

除了中轴线上的这些重要建筑外,在仪门和大堂的中间,中轴线的两边还对称地排列着吏、礼、户、刑、兵、工六房,对应着中央政府的六部,是辅佐知县处理专门事物的机构。六房的排列为,左边是吏、礼、户“文三房”,右边是刑、兵、工“武三房”。前述的三堂和这六房构成了县衙最基本的功能性场所。

内乡县衙是一座大型的衙门,除了三堂六房之外,还按照左尊右卑的顺序修建了许多辅助性的院落。大堂的左边为县丞衙,右面为主簿衙。二堂和三堂的两边又有东西账房、东西花厅等。东西账房是衙门里处理钱粮的地方,而东西花厅是官员的妻子和儿女分别居住的场所。中轴线旁的这些辅助性建筑体现了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与伦理意识,即中央厅堂,两侧辅助,左文右武,左尊右卑。

在旧日的县衙中,县官统领着立法、司法和行政之责,掌握着子民们的生杀大权。大堂内陈设的刑具和兵器,显示着县令作为一县之长在这块土地上享有的无限权威。看着这些刑具和兵器,感受着官衙内肃穆森严的气氛,人们不难想象过去县官审案的情形。

同类推荐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在理论论述和探讨的基础上,作为声景生态史料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北京的声音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包括老北京的叫卖声、老北京的响器声、天安门广场的声景、北京的交通声景,以及北京的音乐厅与音乐生态等。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热门推荐
  • 浮世·妖之书

    浮世·妖之书

    一次惨烈的妖界动乱,部分妖族流落人间。如果被除妖师遇见,则将记录在人类的《妖之书》里。一张传承千年的幻形面具,在古老的舞会家族中遗失后再次出现。一张从爱的思念与鲜血中诞生的塔罗牌,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一面记载人类女孩美好童年的镜子,被抛弃后再也不相信友谊的存在。一个游走三界的货郎,向纯真的少女兜售能实现梦想的香水……世上唯一的除妖师,带着一只自恋属性爆棚的猫咪和她生命中的美丽意外,一起寻找那些失落的妖族,抚慰一颗颗受伤的心灵。《浮世·妖之书》中人与妖的故事,最后该何去何从……
  • 红颜惑千古

    红颜惑千古

    "纠葛千年的爱恨情仇,终于再度掀开帷幕。江山、美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爱情、责任,她的选择又是什么?一个身系天下命运的女人,到底谁才是她的有缘人?千年之缘,只因一人执念,才有了再次携手的机会。真的是机会?还是再一次的肝肠寸断?"
  • 感悟智慧:拈花一笑间的96个灵感

    感悟智慧:拈花一笑间的96个灵感

    成功主要是因为态度。你有怎样的信念,就会有怎样的成功。感悟智慧,成功人生。
  • 致青春:当爱已成往事

    致青春:当爱已成往事

    穆晓曼从小收家庭的影响变得自闭、忧郁,谁知自己的“小丈夫”也跟随自己搬了家,可是被穆晓曼的好朋友抢了爱情的果实,穆晓曼一气之下想结束这段虐缘,谁知世事难料,五年后……
  • 打开孩子智慧门的108个好故事

    打开孩子智慧门的108个好故事

    这套书既包括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如唐诗、寓言等,又有小朋友喜欢听的智慧故事、童话故事和民间故事;既有英语、数学,又有安全常识等等,我们编写的目的就是要开拓小朋友的知识视野,促使他们全面提高文化科学素养,使小朋友在快乐的阅读中能增长知识…
  • 每天只想抱紧四爷大腿

    每天只想抱紧四爷大腿

    【新文《败家福晋又又又坑我了》已发~】穿越清朝,作为四爷的脑残死忠粉,顾悠然懵比又惊喜!原本还是个格格,却被腹黑四爷轻易贬为了侍妾。擦!梁子结大了!她身份卑微,又没倚仗,任谁都能踩一脚,乌喇那拉氏笑里藏刀,李侧福晋明目张胆,宋格格心狠手辣,还有各种暗箭难防……无奈,只能抱紧四爷大腿,卖萌扮猪吃虎,斗智斗勇!还好她脸皮够厚,演技够高,只是貌似四爷更高一筹——四爷转了转扳指,“爷帮你,你就没点儿表示?”顾悠然:“……”不要这么直接嘛~【轻松搞笑宠文,不想搞事情的宠妃VS非要搞宠妃的四爷】
  • 一封遗书隐藏的秘密

    一封遗书隐藏的秘密

    清晨六点,忙碌了一晚的省城电视台新任主持人方圆才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自己的阁楼居所。这间阁楼是她和男朋友共同居住的“家”,充斥着淡淡垃圾味的楼道里静悄悄的,方圆掏出钥匙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门,蹑手蹑脚走了进来。一股浓浓的酒气扑进了鼻腔,方圆一眼瞥见沙发上一个熟悉的桃红色皮包,这是好朋友黄青丽的,怎么她的皮包会在这里呢?卧室门打开了,眼前的一幕却叫她几乎停止了呼吸——只见床上一条大被裹着两个人:男朋友李阳和好友黄青丽。天!
  • 喜你成疾终难愈

    喜你成疾终难愈

    (原名偏执)乔又夏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回去找被她抛弃,冷暴力对待的老公!前世,她烦他厌他,对他避如蛇蝎,直到死才知道这个男人对她的爱究竟有多深沉。一朝重生,虐莲花打脸绿茶,看着人神共愤,狂霸拽的老公,她不禁陷入深思……果断抱大腿,可她上辈子太混蛋,给自己挖的坑太多,从此进入了无尽解释模式!“亲爱的,我们只是普通朋友。”“薄先生,那是我表哥。”“小鱼儿,我和我闺蜜正常关系!”薄少心理阴影太大,一脸不信!她心累的放弃解释:“算了算了,离婚吧。”谁知,他二话不说帮忙把行李搬出去,指着门口:“走,你现在就走,我马上死给你看!”“…怕了怕了。”【双强+甜宠+沙雕搞笑风。】
  • 爱是逃不掉的劫

    爱是逃不掉的劫

    她本该是他哥哥的女人,却因为对他一见钟情,她不顾反对,执意要嫁与他。商业联姻,他纵有千般不愿,还是娶了她。三年无实的婚姻,她对他的爱未曾减少半分,但当初不顾天不顾地的棱角被慢慢磨光,爱有多深,痛就有多刻骨。在他终于拿到她“出轨”的证据要求她离婚的时候,她只是平静接受,“但,至少给我三个月作为补偿,三月里,我们要做一对正常的夫妻,三月后,我会净身出户,你也……自由了……”王宣宜以为这三个月是这段痛苦婚姻的结束曲,但对于宋庆而言,似乎预示着他们之间别样的开端……
  • 泰山王

    泰山王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从河东逃出来的秦风,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