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4500000003

第3章 道家代表人物

(一)老子

老子(约公元前604年—约公元前531年),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老子到底是谁,历来说法不一。一说姓李名耳,字聃,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曾子问》有所记载。《庄子》也称其为老聃,书中的内篇《德充符》、外篇《天地》、《天运》、《田子方》、《知北游》等都视老子为前辈。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见之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解释,“于周则老子”,“于楚老莱子”,可见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人。至于太史儋,司马迁说:自老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有周太史儋见秦献公云云。有学者以此认为老子就是太史儋,战国时人。

也有人认为可能“老”是老子的姓或氏,其名为聃,故称老聃。他们提出,先秦旧籍如《庄子》、《墨子》等,对孔、墨等人皆举其姓,称“孔子”、“墨子”,独老子称“老聃”而不称“李聃”,称“老子”而不称“李子”;古有老姓而无李姓,《战国策》中始有李悝、李牧,李姓起源较晚;再者,《庄子·天下》曾综述关于老聃的学说,《吕氏春秋·不二》也称“老聃贵柔”,名字与思想一致,故老聃就是老子。但是《老子》书中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传说中孔子问礼于老聃有矛盾,因而《老子》书是否为老聃所作也有疑问。

据《史记》记载,老子庙堂阶前有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孔子问其背后的铭文“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是何意?老子回答:“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斋已。”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最后不知所终。

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把“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既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又是自然客观规律,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还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利天命”的绝对权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以达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境界。老子的哲学里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如“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还认为矛盾两方可以互相转化,即“反者道之动”,转化的途径是“守静”。

孔子认为老子是神圣:“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缯。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二)杨朱

1.生平

杨朱,字子居,又称阳子居或阳生,魏国(今河南开封)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生平已不可考,大概生活在墨子(约公元前479年—约公元前381年)与孟子(约公元前371年—约公元前289年)之间,行踪多在鲁、宋、梁一带。在当时各家的著述如《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中,其名多次出现,可见其人其说在当时相当著名。杨朱自比尧舜,自称是“得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的贤人,“治天下如运诸掌然”。韩非评价杨朱与墨翟一样有治世之才。

杨朱曾和老子会面,所以曾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后来有感于动乱的环境,困恼于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于是扬弃老子学说中的部分内容,朝着“养生”、“存性”的方向不断深化,发展成以“为我”为中心的思想体系。杨朱之学闻名当时,《孟子·滕文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可知春秋之世,杨朱之学与墨学齐驱,并属显学。惜其作品早已散佚不存,其说散见于《孟子》、《列子》及《淮南子》中。

2.思想

(1)“为我”学说

杨朱以“我”作为自然的中心,认为人的生命,往往由于外界的蒙蔽、组织所拘束,因而无法明察到生命的真相,使个人失去主体性。他希望建立人人为自己而又不侵犯别人的社会,主张探求内在自我安身立命的境界,以摆脱社会的束缚。他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意思是说,社会是由各个“我”所组成,如果人我不相损、不相侵、不相给,那么天下便无窃位夺权之人,便无化公为私之辈,这样社会就能太平,人才能“全生(性)保真”。这种主张与儒家、法家都不同,与墨家的“兼爱”当然更是针锋相对。

既然反对社会的束缚,杨朱在政治上也就反对强权独占的霸道,主张天下为公,要“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那么,治理这个社会的人要“贤”,要有谦虚的美德,“行贤而去自贤之心”,即行为贤德而不自以为贤德。

(2)“重生”、“贵生”、“全生”的主张

在生命态度上,杨朱认为,人生短促,有生便有死,生有贤愚、贫贱之异,而所同者为死,尧舜与桀纣没有什么不同。因此,“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在生时必须享尽人生之乐,充分放纵人欲。

杨朱认为,人生在世,要“轻物重生”,从而“乐生”,以“存我为贵”。其中,轻物,即轻视外在的功名利禄;重生,即全性保真,保持自然赋予人本身的真性。生命是“所为”者,是主体;“物”或“利”是“所以为”者,是服务于“生”的,因而“物”不应有损于“生”。所以,要“自纵一时,勿失当年之乐;纵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纵心而游,不逆万物所好;勿矜一时之毁誉,不要死后之余荣”。杨朱固然以“全生”为人生目的,对人的物质欲望作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全生之道”又不能聚物而累形,为“寿”、“名”、“位”、“货”所累,只要有“丰屋美服,厚味娇色”就够了。人不要贪得无厌,更不要因外物而伤生。“重生”、“贵生”的思想,除了重视个人生命之外,还包括重视个人独立性的思想,即反对屈从外在的权威,只想明哲自保、颐养天年。杨朱充分肯定了个人情欲的自然合理性,但不是享乐主义和纵欲主义,而是在“轻物重生”的范围内。这一轻视富贵利禄的思想在当时不乏赞誉之词,当时的“世主”曾“贵其智而高其行”。

(三)列子

1.生平及著作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战国前期思想家,开道家列子学派。列子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他隐居郑国四十年,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淡泊名利,贵虚尚玄,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隆基封列子为冲虚真人。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即《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经永嘉之乱以后,只留存《杨朱》、《说符》两篇。今传本《列子》八篇由东晋张湛的先人重新搜集残篇编成,其中章节有重复之处,而且混入一些魏晋人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如《天瑞》篇讲天地万物形成的一章,文字全与《易纬·干凿度》相同;《周穆王》篇所载周穆王西游的经历,文字全与西晋汲冢出土的《穆天子传》相同。但是,今传本《列子》并非出后人伪作,如《杨朱》篇为杨朱主要学说一样。杨朱讲到“田氏之相齐也”,“民皆归之,因有齐国,子孙享之至今不绝”,足见确是战国时作品。《列子》有大量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2.思想

西汉刘向认为,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 张湛认为《列子》之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着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

“贵虚”是列子的中心思想。《天瑞》篇解释“贵虚”就是“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即要自己修养到忘记自身的形骸,好像已经驾空乘风而行,列子把这样的境界叫做“履虚乘风”。列子认为,虚静符合自然的本性,可以心意凝聚专一,达到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与状态。这为庄子的“坐忘”、“心斋”学说开了先河。

列子认为,道是生化万物的,但它自己却不生不化。在产生天地万物之前,宇宙已经经历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太易”相当于老子所说的“道”,“太初”相当于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中的“一”,“太始”为形之始,“太素”为质之始,此时“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这种宇宙生成论,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四)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另一说河南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周身世如迷,据说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庄子》记载,庄子住在贫民区,生活穷苦,靠打草鞋过活。他把自己比作落在荆棘丛中的猿猴,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史记》记载,庄子曾做过宋国漆园吏,后来厌恶官职,“终身不仕”,《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函去!无污我。……我欲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他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生成天地与万物。《庄子》载:“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又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要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庄子认为,大道的真髓、精华可用以修身,其余都可用以治理国家,其糟粕可用以教化天下,即“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王篇》)。在政治上,庄子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主张无为而治。为此,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得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庄子看透了世俗不古的人心,崇尚自然,倡导“无为”,敝屣富贵,淡泊名利。庄子追求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追求遗世独立,超然物外,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游心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从而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境界。

庄子的一生,正如他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庄子者,古之博大真人哉!”作为富有诗人气质的哲学家,庄子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为人类思想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庄子被神化而奉为神灵,唐玄宗天宝元年被封为“南华真人”,宋徽宗时被封为“微妙元通真君”。

同类推荐
  • 哈佛逻辑课

    哈佛逻辑课

    逻辑与人类理性思维的关系犹如空气与生命,我们绝不会因为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而否定它对于生命的意义。人类与生俱来的逻辑思维能力,正是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具有超常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走到哪里者是卓尔不群的。请让我们跟随大学的教授和学子们,一同走进哈佛的逻辑思维世界。在领略哈佛风采的同时,带你走进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本书在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和舍勒的感受现象学的背景下,将其新创的道德意识现象学与佛教唯识学和儒家心学特别是孟子的良知学说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对道德意识的三种来源即内心的、外在的和超越的起源,也即对道德本能、社会伦理和神学伦理进行了区分和描述,尤其对道德本能之所以是自然本能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分析,以回答“我们为何以及如何意识到善?”的问题。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为范立本。《明心宝鉴》是一部汇集了儒释道思想精华,荟萃了明代之前中国圣贤有关修身养性、安身立命、言行交友等方方面面处世哲学的人生教科书。全书分为继善、天理、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劝学、训子、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共二十篇,六百余段短小精悍的名言警句。在明代,本书是比《菜根谭》更流行的劝善书、启蒙书,曾多次重刊、重印,万历皇帝还命人重辑修订一遍,是当时最流行的通俗读物之一。
热门推荐
  • 打赌故事

    打赌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旧情难挡,雷总的宝贝新娘

    旧情难挡,雷总的宝贝新娘

    指腹为婚,十八岁领证成为他妻子,三年过去,她依旧孤独一人;初见,她对他一见钟情,惊鸿一瞥,一眼万年;所以,面对他三年来的冷落,婆婆的刁难,小姑子挑衅,小秘来袭,她都忍下;直到那一天,她推门而入,眼前的一幕让她绝望到了极致;三年来,筑起的坚固城墙终于轰然倒塌;她终于签下那份离婚协议,只是,却被他亲手撕碎,“白沫,咱们重新开始。”她没有半秒犹豫,轻轻点头。顾初夏对她咬牙切齿:“白沫,你就这么贱?贱到连自己的自尊都可以不顾!”“我爱他!”白沫爱雷逸辰,爱得卑微,在这份爱面前,她将自己踩进了尘埃里;不过短短一天,机场内,她眼睁睁地看着他牵着一个女人的手,怀里抱着一个小孩,那孩子仿若他的缩小版……
  • 亿万特奖

    亿万特奖

    霉运接霉运的官二代杨通逸,因为霉运,上司厌恶同事挤压,人见人嫌。公司一次大单运作中,他又撞霉运,路上遭小车祸误了期。上司恶毒谩骂,让他忍无可忍,愤然反击,准备离职重新开始。因为想重新开始,买一单彩票,五点八亿的特奖砸中他。从此,世界变了,变得精彩。中大奖,这是一个亿万掏钱买彩票者的梦。杨通逸实现了,便有不同的人生!
  •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苏轼文集3

    苏轼文集3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磨铁外国文学精选集第一季(套装10册)

    磨铁外国文学精选集第一季(套装10册)

    磨铁外国文学精选集第一季,套装10本:《穿过森林的男孩》、《刀锋》、《爱的边境》、《你是我一切的一切》、《长夜漫漫路迢迢》、《夜莺书店》、《树上的时光》、《寻找更明亮的天空》、《个人的体验》、《圣诞男孩》。
  • 中国留守报告:黔南阅读

    中国留守报告:黔南阅读

    这是中国第一部现场记录留守儿童内心成长的非虚构书,本书通过采访留守在黔南平浪,三都的孩子,和他们在福建霞浦下浒渔排打工的父母的生存状态,真实的记录了当下农村农民进城,孩子逼迫留守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留守儿童在今天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是必须解决和考虑的中国社会问题。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医品小农女

    医品小农女

    风华绝代的元婴大丹师,不经意间来到这个鸟不拉耙耙的古代农家,贫穷咱不怕,偏僻也无所谓,谁让咱现在有家人可以依靠了呢?从来没有享受过家人的爱,在这一世她可以肆意接受,这就是家的伟大,家带来的改变,绝非你能想像。看在这么多人疼爱自己的份上,为了能让那只黑乎乎的小奶娃每天叫膜拜自己的份上,既来之则安之吧。翻手为云,覆手为医,以医行路,丹到功成!从几间漏风不抗雨的茅草小屋,到数不尽的连锁商铺,用不完的钱财金银。从田院小试,到万亩鱼塘多国连锁,百家称服,千名奴仆,万顷良田……嚣张之:看看自己面前堆积起来的雪花金银,心里美滋滋的,这才叫人过的日子啊!还没有开心的笑起来呢,就看到来到她身边的几只。暗恨啊:老天,你能不能弄几个能长的过去的银在身边转悠啊,这都一个个的歪瓜裂枣的,实在是有碍观瞻?!你再敢说一遍吗!?某男脸黑黑心里却是乐开了花:既然如此,爷就勉为其难的介绍给你认识,认识……什么?这位是王爷,哦,您是想要请医师去太医院?人家不喜欢和老人在一起,你敢说太医院的人都是年轻的,你敢吗?不敢,一边去!什么?这位是番王啊,长的好委婉哦!外出什么的都是女纸没关系的,这个你们作为高高在上的存在能不知道吗?闪开!哎呦!这位帅锅,你怎么藏起来了啊,给姐姐笑一个,给你小糖糖吃哦!什么?姐姐就是一生一世的糖糖,这个事儿不太好办哦……哎呀,不要走啊,这个好商量的,好商量的……没看到某男的眼睛已经闪现一片的火光,仿佛是想要将她完全的融化!嚣张一:白衣飘飘的男子,似乎是完全看不上她的冷漠,魅惑人的桃花眼里,闪现出一片委屈:“人家不知道娘纸会来到这里,要不也不会吓你的哪?”“咳咳……我是不经意来这里的,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又忘了!”某女很得意的享受着,哼,敢吓她,不让他知道知道害怕,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只是下一句却是让她很抓狂:“听谁说的来着,忘记了,重要的是在梦里上树摘个果子都能摔晕过去了,可真是挺可悲的呢!”“你再说一遍,信不信……”“娘纸,信,信你生生世世!”脸红的女子才乖,每天跟自己唱对手戏多累啊,不是自己怕累,把娘纸累着那可就罪过了哦!
  • 洪荒之平头妖帝

    洪荒之平头妖帝

    九天之上,一尊伟岸的身影端坐于神殿之中,他手持万妖册,威严的宣告寰宇。“诸天万界众生之内,不在神、仙、魔、巫、鬼、人之属,凡有灵者,尽皆为妖,为妖者入我妖籍,受我传承,享我荣耀,天道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