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0700000001

第1章 码字生涯(自序)

早就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一下,一直未动手。这回算交差了,当然是为自己。

起了个名:《笔耕留痕》。似乎显得文雅点。其实,说白了,我不过是个码字的,像手执瓦刀码墙的匠人一样,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墙圪垛儿。这些“墙垛”的“砖”有的还算齐楚,有的缺棱少角,差火候。这,我心知肚明。

说来惭愧。40年了,码字生涯不短,像样的东西不多。放在首篇的小说《周铸寻钉》是我40年前写的。那时20岁,在解放军的熔炉里锤炼,在新疆大山里打坑道,当卫生员,和器材员小周(四川兵)十分要好。我就以他为原型写了个小说,呈送新疆军区政治部。

新疆军区政治部藏龙卧虎,一位大作家看中了这篇小说,将我调去文化部举办的战士文学创作培训班改稿子,一遍又一遍地过不了关。

那位大作家十分严厉。我就是在他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叱骂声中,学到了一点写作知识。正因为此篇创作过程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又是当时在全国颇有名气的《延河》上发表的小说,所002以我把它作为首篇。在此之前,我主攻小说,写了几十篇稿子往杂志社投,次次是讨回一篇打印好的退稿签完事。

好在我锲而不舍地写,加之《周铸寻钉》给了我信心,又加上后来在部队从事专业创作,到地方后还没有脱离这一行。于是我就延续着码字生涯,一不留神,竟写了40年。

由于工作需要,我只好放弃了小说创作,把舞台作为码字的地盘,整理完毕发现40年中有一个断档期,即文革十年时期。我从1966年起到1978年,当了12年部队文化干部,当创作员、文化干事、俱乐部主任、文艺宣传队队长,写了大约和现在辑录的数量相等的东西。可是我不能将它垛在一起,因为太“左”了,太错误了,净是些批判***、邓小平、彭德怀、罗瑞卿等的内容,还有不少歌颂林副统帅的。反映战士生活的,也是只有革命,没有人性化的东西,因此只能付之一炬。

这些个“墙垛儿”,主要是转业回地方25年来,在高平这块土地上经营我的“一亩三分地”时留下的痕迹。(当然扔掉的不少我认为太歪的“墙垛”)这其中除注明的变成铅字的东西外,全是发表在舞台上的。把它整理出来,我有一个意料不到的收获,竟然能从这篇和那篇中,回忆起当时产生的经过:酝酿此篇时绞尽脑汁的苦恼;晚上睡觉时居然梦见好情节而欣喜若狂;和导演争得面红耳赤;某些当官的不懂装懂的卖弄;排练时对演员一顿训斥;上演后博得掌声笑声;获奖后在宴席上碰杯庆贺……其情其景,记忆犹新。

这也许就是整理这些东西的价值吧。

码字生涯四十载,苦乐酸甜尽在其中了。

同类推荐
  • 惟愿我与你岁月静好

    惟愿我与你岁月静好

    以经典诗词为脉络,写尽了诗词背后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铸就一场悲欢离合,有笑有泪的文字盛宴。从诗经到宋词,从情深不寿的元稹到满腹才情的纳兰容若,横跨漫长的数千年岁月,深度挖掘名句中裹藏的情感内核,带读者领略不一样视角的经典名作。
  •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精装版)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精装版)

    本书包括了林徽因文学作品中的小说、散文、诗歌和书信。林徽因兼诗人与建筑学家于一身,本来就是林徽因个人的文化特征。《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尽可能地收集了她的书信,尽管远不完全,却也涵盖了她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的一生,而且全部是纯粹的私信,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以及把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生活中的心路历程,有血有肉有泪地反映了那一段历史。有的段落,看得出写的时候是多么急切和激动,不仅字迹潦草,甚至有点语无伦次。对于那些有意研究林徽因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人来说,这是真正可靠的原始材料。
  • 春天里的四季

    春天里的四季

    从少年时代的故乡河北大名县写起,一直写到2000年退休以后的家居生活。从中充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师尊的感恩之情,以及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血肉之情。
  • 郁达夫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热门推荐
  • 超级军工科学家

    超级军工科学家

    重生平行空间成为超级军工科学家。
  • 慵懒的魔王系统

    慵懒的魔王系统

    穿越到异世界之后的可雅‘莫名’通过了所有的试练,终于获得了传说之中的二代魔王养成系统,但……“系统,我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两天了,为什么还不给我奖励?”“千年果石懒得去找,你自己从我宝库挑一个别的吧。”“系统,为什么我的日常任务已经大半个月都没有出现?”“每天都发布任务好麻烦,我改成月常任务了。”“到底为什么我会有你这么一个懒蛋系统?”“已经到睡觉时间了,让我再睡一会……”“现在可是大中午唉!系统你怎么能够这么懒?”“zzz……”
  • 2009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

    2009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

    本书主要收录了2009年中篇小说卷。 当代人不能代替后人命名当代“经典”,当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对过去“经典”的缅怀和回忆。这种错觉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经典”问题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没有人敢于理直气壮地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经典”的命名,甚至还有人认为当代人连写当代史的权利都没有。
  • 绝地男神不好惹

    绝地男神不好惹

    推荐新文:《学神他苏炸了》校园甜宠文,保证不虐,欢迎入坑哦~“你叫老公,我就放过你。”时容这个“小萌新”一局游戏调戏了电竞大神?!乔临表示,此仇不报非君子!时容来他们俱乐部报名青训,乔神想靠近了好报仇,结果却把自己搭进去了。一次直播,乔神一枪蹦了自家小队长,心中高兴,终于报仇了!“叫老公,我带你吃鸡怎么样?”时容冷脸:“乔临,你死定了。”后来乔神变成了妻奴,不要问为什么,好不容易撩到手的老婆,再暴力也要宠着!
  • 道门大门道

    道门大门道

    门道不门道,修了才知道。道门证大道,方为成仙道。无论正读反读,顺读逆读,前读后读,左读右读,里读外读,都是道门大门道!且看在道儒释玄融汇、古语今言交织的架空世界里,男女主配们如何经历人世间的波澜起伏岁月,度过人间世的霹雳弦惊生涯,体会世间人的似水流年味道,最终勘破天地万象得大自在!
  • Resurrected (Book #9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 傲娇帝君是神坑

    傲娇帝君是神坑

    为了逃避追杀,贺兰玖躲入水底,一不小心看见了某妖孽果体。她嘴贱说:“哥哥,你……没啥看头?”一句话引发血案,她被妖孽重伤!这下梁子结大了!等妖孽落难了,她又狠阴了他一把。妖孽反击:“那……我们就凑成对吧。”“!!!……”(妖孽宣言:本王可以欺负你,但,别人不行!)
  • Ride The Nightmare

    Ride The Nightmare

    At 32, Chris Martin lives a conventional life. He's married with a daughter, runs his own small business, and is working to save up money for a bigger home with his wife, Helen. He is happy and content with this staid but comfortable existence—until a late weeknight phone call turns everything upside down.Chris hasn't always been the model family man he appears to be. And when his past catches up to him, the terror comes into his home—just where he thought he was safest. As Chris finds all that he loves under attack, he must go to heroic lengths to keep his family and his life together.
  • 另一半

    另一半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存在总是为了另一个人。一个人,不管她有多好,不管她有多坏,总有一个会对她视如已出。爱情不是缺了就找,爱是等待,只要耐心等待,那个最正确的人,就会在某个地方,为你而出现。
  • 晋人援蜀记

    晋人援蜀记

    春去夏来,日子平常。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月十二日前晌,京城里是个麻阴天儿。我匆匆赶往人民大会堂,从西门进了吉林厅。军旅作家徐剑一部新作,讲今年春季里,南方发生特大冰雪灾害,国家电网十万将士拼死抗灾送电,艰苦卓绝。在大会堂举行作品首发式进而展开研讨,规格甚高,是为了表达对死难英烈和家属们的敬重。座中时闻泣泪声。文学界人士都在发言中谈,国家多磨难,民众有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