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1800000001

第1章 “七七”事变(1)

“七七”与卢沟桥,注定会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恒的数字与地名。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以血肉之躯反击了日寇的侵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终于在卢沟桥爆发!

日本侵占东北、热河、察哈尔、冀东以后,一直想占领平津,侵吞华北,并进而灭亡全中国。早在这年五六月间,驻丰台一带的日军就频繁地进行军事演习,妄想挑起事端。与此同时,日军不断派人到华北视察、“旅行”,搜集情报,刺探虚实,并作好了向华北增兵,沿平汉、津浦铁路及向山西、绥东方面作战的计划。

当时,日本在北平至秦皇岛一线驻有中国驻屯军5700多人,其中一个步兵大队驻丰台。中国驻守平津地区的是宋哲元的第二十九军,其中第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第一一○旅(旅长何基沣)第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第三营(营长金振中),驻守宛平城及卢沟桥一带。

卢沟桥气势如虹,横跨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是进出北京的咽喉要道。桥东的宛平城建于明末,是拱卫北京的军事要地。日军深知“卢沟桥之得失,北平之存亡系之宛平之得失,华北之存亡系之西北,陇海线乃至长江流域,亦莫不受其威胁也”。于是一场重大的事变在这里发生了。

卢沟桥的战火及全国人民的声援

1937年7月7日,驻丰台的日军未经中国方面允许,即在宛平城北中国卢沟桥守军阵地附近的回龙庙至大瓦窑一带,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深夜零时许,日军以“仿佛”听到宛平城发出枪声、一名士兵失踪为理由,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中国驻军理所当然地拒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第二十九军司令部为防止事态扩大,同意与日方联合派人进行调查。不久日方得知“失踪士兵现已归队”,但仍然提出城内中国驻军必须向西门外撤退,日军进至城内再进行谈判的无理要求。与此同时,驻丰台日军第三营营长一木清直率全大队主力赶到卢沟桥。中国第二十九军司令部也发出“确保卢沟桥知窃平城”的命令向前线官兵提出“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受命率一营部队加强了卢沟桥的防御。

7月8日凌晨天刚破晓,日军一木清直率领第三营主力,排成四路纵队,气势汹汹地向回龙庙及铁路桥的中国守军扑去,扬言要在中国驻军阵地搜寻“失踪士兵”。守卫卢沟桥的两个排的战士,面对数百名日军的攻击,毫不畏惧。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申仲明排长浩然正气,立于桥头阻止日军的进攻,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倒在血泊之中。

申排长的鲜血激怒了第二十九军的战士,6挺机关枪和六七十支步枪一齐射出了复仇的子弹。当敌人冲上阵地后,战士们又抡起大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15分钟后,终因寡不敌众,陷入重围,两个排的勇士几乎全部战死于桥头。吉星文团长曾这样夸耀自己的战士:“士兵们含垢忍辱,已非一天,这一口郁积在胸中的气,无缘发泄,所以大家听见说打日本,个个都纵身跳起来。士兵们看了阵亡的同伴,一点也不悲伤,只是咬紧牙关,急步向前,带伤的就是命令他后退,也不掉转头来。”

与此同时,日军用大炮轰击宛平城,并向城内发射炮弹,3营指挥部被炸毁,许多民房亦被炸塌。6时,日军再次炮轰宛平,经过3个小时的猛烈轰击,专员公署被炸成一片废墟,大批民房被炸得东倒西歪。接着,日军出动9辆坦克向我军阵地冲来。英勇的二十九军战士,迎着敌人的坦克毫不畏惧,他们用手榴弹、步枪将敌人的坦克全部打退。但卢沟桥铁路桥及其北侧的我军阵地,被日军占领。

入夜10时,吉星文团长带伤组织成一支由150人参加的敢死队。每人除佩带枪支和手榴弹外,还有大刀一把,潜入攻击位置。12时,敢死队员如猛虎下山,从两面突入日军阵地。一时间,枪声、手榴弹声、喊杀声连成一片,日军被突然袭来的子弹打得蒙头转向。一位敢死队员事后曾这样叙述他的战斗经历:他冲进日军的战壕,先用刺刀扎死一个敌人,还没容他将刺刀拔出,身旁的一个日本兵也用刺刀刺伤了他的左臂。他放开手中的枪,用右手拔出背上的大刀,立即把刺他的那个日本兵的头劈成两半,接着,又用大刀连续砍死两个敌人。另一位年仅19岁的战士,挥动大刀,一连砍死13个日本兵,生擒1人。金振中营长在战斗中腿部负了重伤,但还要再去冲锋陷阵。吉星文团长费尽口舌,才将他拖下战场,送后方医院治疗。

中国军人表现出的“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大无畏英雄气魄,使侵略者为之胆寒。日军不得不停止进攻,退出阵地。

经过交涉,中日双方于9日晨2时达成三项口头协议:1.双方停止射击;2.日军撤至丰台,中国军队撤到永定河西岸;3.宛平由冀北保安队接防。但是,日军并没有遵守这项协议,在9日、10日两日内连续发起进攻,再次占领铁路桥和回龙庙地区。中国守军忍无可忍,于10日夜展开反击,经过反复争夺,终将失地夺回。日军不得已退至大枣山及其以东地区,等待国内援军的到来,准备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

这次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团结一致奋起抗战的起点。

卢沟桥的枪声激怒了中国守军,也激怒了四亿五千万炎黄子孙。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立即通电全国:“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同一天,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林彪、刘伯承、徐向前为日军进攻华北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并表示“红军将士,感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同时,红军将领还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称其兵“处国防最前线,不畏强暴,奋勇抵抗,忠勇壮烈”,表示“誓为贵军后盾”。

7月13日,延安的共产党员,机关干部召开紧急会议,愤怒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毛泽东到会向各界群众发表演讲,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和抗日的革命者,应该沉着地完成一切必要准备,随时出动到抗日前线”。

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定立场和鲜明态度,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华北人民的抗战决心。

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面前,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男女老幼同仇敌忾,救亡运动蓬勃发展,支援抗战的热潮迅速掀起。

处在抗战前线的北平人民,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野蛮屠杀自己的父老兄弟姐妹,义愤填膺,怒火中烧。事变一爆发,中共北平市委立即领导组织起北平各界抗敌后援会,发动群众开展各项救亡工作,援助第二十九军抗战。

首当其冲的宛平县、长辛店等地,战争开始之后,居民们自动起来为第二十九军战士挖战壕、抬担架,运送弹药、物资。老年人冒着枪林弹雨,为部队当向导,给城楼上的哨兵送茶送饭;妇女们忙着为战士们蒸馒头、烙饼、烧开水、洗衣服;小学生组织起募捐队,沿街招募,支援战争。甚至连六七岁的娃娃,也端着水盆,供士兵们磨战刀。具有光荣斗争历史的长辛店工人,为修筑工事把大批铁轨、枕木、麻袋送往前线;附近的农民为部队出粮、出草、出柴、出民工……正是有粮出粮,有力出力,战端一开,不分男女老幼,皆显示出守士抗战之责!

7月8日下午,北平救亡团体一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北平各界救国联合会、北平市学生联合会等各派代表,冒着生命危险到前线慰劳抗日勇士。站在宛平城头上的第二十九军官兵为之感动不已。一位军官用颤抖的声音向城外的代表们说:“诸位能够不怕敌人的炮火和枪弹,冒着这样的危险来看我们,此种不怕死的勇敢精神真正可佩。”

7月9日清晨7时,北平学生救国联合会冒雨慰劳守卫北平的第二十九军官兵。在各校抗敌后援会领导下,同学们积极参加情报、战地服务、募捐、慰劳等工作。当得知前线需要麻袋时,学联立即发起捐集万条麻袋运动,很短时间内就超额完成了任务。还有许多爱国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毅然投笔从戎,加入抗日武装队伍,奔赴抗日前线。

北平市民支援抗战的热情如火如荼。市民们将茶水、暑药、毛巾、食品,日夜不停地供应守城军警。北新桥、绒线胡同、灯市口等地的居民,发起蒸馒头、煮绿豆粥的运动,慰问夜间值勤的军警。北平职业妇女会,缝制白布小衫慰问军队。其他妇女团体,组织救护队加紧训练,并为前线士兵做布鞋。北平的茶商也发起为前方将士捐献一万包茶叶运动。就连小学生也行动起来,掀起每人节约“一大板”(铜元)的运动。人力车夫主动运送伤病员,不收任何报酬。日军尽管用高价招聘汽车司机,他们也坚决不给日本人开车。被日军抓去挖战壕的郊区农民、小商贩,中途打死押送他们的敌人和汽车司机后全部逃跑。

从北平城到卢沟桥一带十几公里的大道上,支援抗战的人群络驿不绝。北平红十字会、红万字会、灾民救济会等26个团体组成的救护队,赶到前线,护送伤员,安置难民。北平各界代表,手执花圈、大旗,在宛平城里为阵亡将士开追悼大会。在送给战士们的慰问袋上,北平人民印上“诸位弟兄,尽忠保国,北平市民,誓为后盾”的字样,以表达他们愿与第二十九军官兵共同抗敌的决心。

北平人民轰轰烈烈的抗击日寇的运动,振奋了全国人民。各地人民群众纷纷动员和组织起来,支援北平的抗日斗争。

中国工人阶级一马当先,积极开展抗日活动。上海日本工厂的工人、洋行职员,日本轮船上的中国海员,甚至日本人家里的雇工,都纷纷罢工或离职,以此表示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抗议。

各地的青年学生,组织起游击班,学习军事,难备随时加入前线作战。许多大学教授也发表“国存与存,国亡与亡”的宣言,要求奔赴抗日前线。以“民先队”为骨干的许多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纷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远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也打电报给国民政府,请缨抗战。

全国性的文化、新闻、学术、宗教及其他救亡组织,积极开展抗日募捐活动。上海市各界抗敌救援会发表的征募救国宣言表示:“保卫中华民族的神圣战争,已在古都揭开序幕。时至今日,有敌无我,有我无敌。五千年之祖宗庐墓,亿万年之子孙命运,均将于此最后关头决其荣辱。吾人如不甘为奴隶,不甘作牛马,不甘永受鞭挞,不甘常被宰割,则在此干钧一发之时,当有毁家纾难之精神,捐款救国……”

在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南京国民政府于7月31日将无理关押8个月之久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七君子”释放。他们的胜利出狱,进一步鼓舞了各阶层人民的抗日救亡热情。

卢沟桥的枪炮声震撼了祖国大地,也震动了千千万万魂系中华的海外侨胞。各国华侨迅速组织起“华侨抗敌后援会”、“救灾总会”、“华侨筹饷会”等团体,捐款、汇款、捐输财力,征集药品、衣物,发行、购买救国公债或亲自回国,支援祖国抗战。在美国,仅纽约一地,每月参加救国募捐的华侨就达3万人,不到6个月就募集了100万美元和大批军用物资。在马来亚地区,仅半年时间,华侨就创捐款2000万元国币的成绩。他们高唱:“你一角,我一毫,涓涓滴滴积成江河变怒潮,只要你有多少捐多少……寄到前方去,买子弹、买枪炮,赶走强盗。到那时,吐气扬眉,誓把中国保。”巨商富贾,既不吝金钱,小贩劳工亦尽倾血汗,甚至连乞丐也不辞劳苦,“乞钱为祖国难民请命”。旅泰华侨技术人员,包括机械工人、护士、汽车司机等数百人,组织了回国服务团,直接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据统计,从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2月,仅从广州口岸回国参战的各地华侨就达30批,近2000人。

平津的失守

同类推荐
  •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公元一六五八年,明代最后一个小皇帝,南明小朝廷由广西贵州退入云南,在吴三桂,卓布泰的围追下,逃往滇西边境,晋王李定国在贡山伏兵,不料大理寺卿卢桂生告密,李定国大败,高文贵等四将战死。永历帝退入缅甸,后被缅方执拿,送给吴三桂。公元一六六二年四月被吴三桂杀于昆明。时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仍率部转战滇西,闻永历死讯,李定国病故,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部将杨容将蜀王刘文秀所献的十六万两黄金藏在道人山,欲图东山再起。多年后吴三桂反清,杨容下山投吴三桂......寻朱明后人。南明王朝始建于广东,流转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在马背上流亡,至永历帝死,前后近二十余年,史称“马背王朝。”
  • 蜀汉之庄稼汉

    蜀汉之庄稼汉

    这里讲的是一个平凡的苦逼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努力种田的故事。
  • 大宋王朝再出发

    大宋王朝再出发

    改变,在原来的地方开始,在原来的地方结束。
  • 三国之召唤时代

    三国之召唤时代

    新书无上神话天庭已发布,搜索名字都可阅读。
  •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穿越成皇,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於手中,哪个敢多说话?……顽石刻,存汗青,传颂我如何叱咤……
热门推荐
  • 忽变的身份忽变的权力

    忽变的身份忽变的权力

    南国玄帝十五年冬,大雪三日不止。路面上虽有人打扫,却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 宠爱

    宠爱

    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她的文字,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 知识与爱情(黑塞作品09)

    知识与爱情(黑塞作品09)

    这本书是黑塞经过青年时期的摸索与成年之后的自我追寻之后所创造的杰作。此文笔法优美抒情,情爱清新动人,通过追求完全相反的两个人的经历描述了潜藏在人类心中的两个灵魂——知识与爱互相抗争与吸引的过程。
  • 剑域神王

    剑域神王

    一滴血,点燃生灭轮回,一卷经,屠尽诸天万界,一柄剑,横行玄穹宙宇。落魄少年楚天策生死之间觉醒剑王血脉,得到无上传承,破强敌,杀仇寇,横斩天下、剑霸九霄,从此踏上一条热血无尽、狂放霸道的神王之路。我之剑,不分胜败,只决生死!……………………书友群:365421101完本老书,《绝世刀皇》450万字,欢迎大家一阅!
  • 崛起于锦绣

    崛起于锦绣

    穿越到一个叫大宣的朝代,原本他只想在广陵城的青楼中做个安静的小厮。命运却偏偏安排他崛起于市井,造就一副锦绣盛世。
  • 我的经济适用男

    我的经济适用男

    何小君,一个四处寻找爱情的女子。年少无知的她爱上第一任男友在为了捍卫爱情离家出走的时候当着她的面与人劈腿,第二任男友冯志豪英俊多金浪漫完美,却是与人有了婚约的,白白牺牲了她三年的青春时光,直到她幡然醒悟的时候只剩筋疲力尽。正在她为了逝去的感情黯然神伤的时候,一直为之努力的工作又给了她当头一棒,双重打击之下,何小君最终决定放弃恋爱,与身边出现的经济适用男陈启中结婚,不求爱情,只求结果。结果,她却发现自己却在无意中,找到了真正“需要”的爱情。
  •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血压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高血压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高血压饮食与防治:高血压的医疗常识、高血压的日常保健、高血压的饮食保健等。
  • 海雪堂峤雅集

    海雪堂峤雅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里

    梦里

    梦里的他,她,它还是他们原来都只是我的假想?我会不会有那么一天迷失在这不真实的世界里再也回不去了。那么我也该明白:我,是不应该对着一切有所动情的。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