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中央政治局举行两次会议,在讨论民族统一战线纲领时,周恩来说:整个统一战线的原则,第一,要有共同纲领;第二,要有联合的组织,才能行动,可以设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像大革命时代一样,这种形式也有许多困难,不容易实现,另一种是参加联合战线,比较好活动;第三,在承认我们纲领的条件下,可以承认蒋介石为领袖。周恩来又强调,中共在谈判中,要坚持三个原则:第一是组织的独立性,无论如何不能混合;第二是国际性,不能断绝同国际的联系;第三是阶级性,是代表无产阶级的。由此可见周恩来对于这次十分复杂的谈判,头脑异常清醒,把中国共产党的独立性放在很重要的地位,既坚持了原则,又能灵活对待,又一次显示了他高超的谈判艺术。
4月9日,周恩来打电话给蒋介石说:“归肤施后述及先生合作诚意,均极兴奋,现党中央正开会计议纲领及如何与先生永久合作问题。”
这次他在延安,停留了三个星期。
周恩来后来同我们谈过杭州谈判中的一个插曲。谈判是连续进行的,但有一天,蒋介石忽然通知今天不谈了,要张冲陪同周恩来到莫干山风景区去游览。周恩来心中纳闷,琢磨是否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游览中,才打到听到蒋介石要给夫人宋美龄做生日。他暗自惊奇,怎么宋美龄的生日同他是一天?(周恩来生日是1898年3月5日,宋美龄生日是1897年3月5日,是同一天,但蒋介石为什么在3月底给宋做生日,一直没搞清楚)他高兴地游玩了一天,并同张冲闲谈了许多事情,心情轻松舒畅。
4月25日,周恩来乘卡车前往西安,准备再次南行与蒋介石会谈。没有想到竟在劳山遇到土匪的袭击。这件事情已有许多文章谈到,这里不赘述了。
劳山遇险的当天晚上,周恩来给西安红军联络处叶剑英发急电,简单说明劳山遇险现已安全回到延安,要叶剑英立即向顾祝同交涉,26日派军用机到延安接他。当我译出“劳山遇险”几个字时,不觉一惊,不知结果如何,赶快往下译,待译出“已平安回延安”几字时,心中一块石头才落了地。我立即把电报送到叶剑英住房,把他叫醒来看。他看完电报,又惊又喜,说了一声:“胡公真命大,是马克思保佑!”时已凌晨,因顾祝同他们还未起床,只有等到八时以后才能交涉飞机。当时邓颖超正在办公处养病,叶说,不要惊动她,等明早交涉飞机后再告诉她。叶剑英穿好衣服,给我讲胡公的故事。他说,胡公遇险不是只这一次。战场上打仗,上海地下党工作不算,坐汽车遇险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的时候,国民党右派派人暗杀了廖仲恺先生,当天晚上8时起广州戒严。后来把戒严时间提早了,口令也变了,周恩来不知道,他在原定的戒严时间从黄埔带一个警卫员乘汽车到市内去,哨兵问口令,警卫员以原定的口令答复,哨兵因口令不对,就对车开枪,司机和警卫员都负重伤,周恩来立即高声叫:“我是周恩来。”哨兵看到是周恩来才停止射击。你看多危险呵?这次土匪预先埋伏,火力更猛,胡公安全脱险,岂不是马克思在天保佑吗?我说,对。我听后,对胡公的临危不惧、沉着应付的精神十分钦佩。
26日清早,叶剑英亲自给顾祝同的参谋长打电话,告以周恩来昨天在劳山遇险已安全回延安,他带有中共中央谈判方案,请今天派飞机去接。赵立即表示,请周先生在延安等,上午就可以派他坐过的军用飞机去接。叶剑英打完电话,又立即发电报给延安周恩来:军用机(只能乘一人)上午即到,起飞后即电告。电报发出后,我告电台,要连续同延安联络,待延安来电。我就将延安来电和刚才发的电报送给邓大姐看。她开始一惊,接着就安静下来说,安全脱险就好了。又把电报送给李涛(办事处主任)看。约11时,延安来电,飞机已起飞。我立即报告叶剑英。因为机小,约一个半小时才能到。叶剑英要李涛和警卫员、司机先吃饭,12时前赶到机场接周恩来。我很想去机场,但因只一部小车坐不下,只好和大家一起赶快吃饭后站在大门口等,邓大姐也和大家站在一起。大约下午1时,车子回来了,周恩来依然神采奕奕地走下车来,他先同邓大姐亲切握手。邓大姐高兴地流下热泪说:“又一次遇险,回来就好了,真是马克思在天之灵保佑你!”接着又和大家一一握手。我们都为周副主席的安全回来而热泪盈眶。
周恩来休息不久,就到客厅找叶剑英、李涛谈工作。他先讲了大家最关心的劳山遇险和脱险经过,又讲中央政治局讨论国共谈判的情况,介绍了他带来的《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主要内容。叶剑英汇报了西安最近的情况。他特别提到蒋介石已下令撤销杨虎城为主任的西安绥靖公署,逼迫杨虎城离开十七路军出国“考察”和分化十七路军,引起十七路军将士和西安各界人士的很大不满。杨虎城一再要求率部队准备对日作战,都被蒋介石拒绝。杨只得服从,正作出国准备,但思想苦闷。他们商量了一会儿后,周恩来就去新城见杨虎城,把中央提出的《纲领草案》内容向杨虎城通报并征求他的意见。杨表示完全同意。杨说,他出国考察一时期,如果对日作战,他一定回国参战。周恩来看到杨虎城出国已不可改变,就希望他在出国前多做十七路军的团结工作,并表示中共方面将尽量协助,希望杨先生早日回国参加抗战建国工作。周恩来对蒋介石扣留张学良后还要报复杨虎城,早有预料,但这次同杨虎城的见面成了永诀,则是他始料所不及的。蒋介石3月29日在杭州召见杨虎城、于学忠时,曾说:“我待人一向宽大,不计旧怨。”可是,过了一个多月就撤了杨虎城的职,逼他出洋,可见蒋介石是个阴险的两面派。抗日战争爆发后,杨虎城抗战心切,于11月回国请缨杀敌时,蒋介石将他囚禁达12年,最后令特务把他残酷杀害!“千古功臣”竟蒙受了“千古奇冤”!
27日,周恩来把从延安带来准备同蒋介石谈判的内容告诉顾祝同、张冲,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以后又同张冲谈判,坚持在确定共同纲领的基础上由国共两党共同发表宣言;和顾祝同谈判及早解决红军经费和夏衣等问题,并商定派红军供给部长叶季壮到西安行营办理领款、领衣和运输问题;要求释放西路军被俘人员等。
5月,周恩来派张文彬、彭加伦到兰州筹建红军办事处,进行对外联络和营救西路军被俘人员,特别要寻找失散的领导人。
7月,中央派谢觉哉为代表去兰州同国民党当局贺耀组等联系,领导办事处工作。他们营救了不少同志送回延安。
劳山事件后,中央军委组织部队和西北保卫侦察人员,动员当地群众,对劳山一带的土匪进行清剿,很快就把他们消灭了,他们有几股,共200来人。主要的土匪头子是河南人李清伍。他在劳山作案后,怕红军抓他,离开匪股到一处隐藏,在群众揭发下,这个作恶多端的匪首,和为他在延安打探消息的坐探,一起被处决。自消灭了土匪,加强警戒以后,延安到跃县一带的公路,便畅通无阻了。
5月中旬,同周恩来一起在劳山遇险的张云逸、孔石泉等,又乘汽车到西安红军联络处同周恩来见面。他们互称是“战友和难友”,我就利用机会给他们三人照了一张相片做纪念。
中央考察团到延安
国民党为了了解苏区和红军的实际情况,5月中旬,顾祝同、张冲向周恩来提出派人视察边区问题。周恩来报经中央同意,但提出了两条原则:(一)不能称视察团,应称考察团;(二)不能让康泽(康是搞特务的)和中共叛徒参加。周恩来同张冲谈后,他们只得同意。接着就组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行营考察团”(简称中央考察团)。团长涂思宗,副团长萧致平、邵华。团员包括黄埔军校教官胡公冕等,全团21人。周恩来派叶剑英、陈赓陪同,我作为秘书和副官邱南章随行。恰好我刚学会照相,就背上李克农从上海买来的一架德国照相机,和考察团一样戴上一顶巴拿巴草帽,同志们都说我像一个摄影记者。考察团于5月28日从西安乘两辆大客车出发,经三原到中部(现黄陵)县祭黄帝陵。这是国共两党的代表第一次同祭黄帝陵,象征着炎黄子孙的团结合作。自此以后,每年清明节,西安、延安的国共双方代表即同到黄陵祭奠,这次考察团开了个好头。祭完黄陵即到洛川宿营。29日,考察团一行到富县道草铺,进入苏区,沿途受到红军和群众的欢迎。随后,考察团又经过甘泉县,于当天下午五时到达延安城南门。考察团团员们看到延安古城门墙上写有“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和“停止内战”的巨幅标语,城门上面挂了红布白字“欢迎为国共合作而努力的中央考察团”大横幅,城门上和城门外站满了前来欢迎的红军和群众,大家都很兴奋,下车后手拿巴拿马帽向欢迎群众致意。一进延安南大街,两旁站满了欢迎的人群。中共中央代表博古、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等早就站在街头热烈欢迎,然后一同进入延安大礼堂(这原是个天主教堂,1936年4月9日。周恩来就在这里同张学良进行秘密会谈)。稍事休息后,即由边区政府设宴招待,国共代表欢聚一堂,都预祝第二次国共合作成功。接着,又举行欢迎晚会,毛泽东、朱德、张闻天、博古、林伯渠、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同志,红军大学校长林彪以及罗荣桓、罗瑞卿、刘亚楼、萧劲光等红军将领都到会。林伯渠宣布开会,毛泽东致欢迎词。毛泽东说:“今天这个欢迎会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因为第一次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干起来的。现在比那个时候更不同了,民族比那时更危险。两党一致团结,在今天比以前合作的意义与作用是更增加了。”“应巩固两党的团结,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若干必须解决的矛盾,结成坚固团体去对付我们的敌人……,今天这个欢迎会,就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充分表现。”中央考察团团长涂思宗讲话时,也表示国共两党要团结合作,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会后又表演了文艺节目。这天的集会,就表现了国共双方,在民族危机大敌当前的时刻,是可以掘弃前嫌团结对敌的。大礼堂大门上方交叉挂着青天白日满地红和红星镰刀斧头旗,就是国共重新合作的象征。考察团负责人讲话中,公开承认“红军的抗日情绪与艰苦卓绝的作风,共产党领袖团结的诚恳,至所钦佩。”
考察团在延安三天。团长、副团长和毛泽东、朱德举行了单独会谈,交换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救国的意见。毛泽东重申了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的精神,希望国民党实行中共的五项要求,中国共产党坚决执行四项保证。针对考察团有人提出共产党是否执行三民主义问题,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曾经因为孙中山与共产党合作加以坚决执行而取得人民的信仰,成为1924年至1927年革命胜利的旗帜。但是1927年国民党实行反共战争,招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三民主义也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仰。现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全国人民和国民党内的爱国分子,又有两党合作的迫切要求。因此,要重新整顿三民主义的精神,在对外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主义、对内实行民主自由的民权主义和增进入民幸福的民生主义之下,两党重新合作,并领导人民坚决地实行起来,是完全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要求,而应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所明白认识的。我们不但不拒绝三民主义,而且愿意坚决地实行三民主义。我们认为,共产党、国民党、全国人民,应当共同一致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这三大目标而奋斗。这一席话,使得考察团的负责人点头称是。
考察团在延安参观了抗日军政大学、边区政府等,都受到热烈欢迎,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接着又到三原云阳红军前敌总指挥部考察,受到总指挥彭德怀、政治委员任弼时、参谋长左权等热情招待,并开了欢迎大会,战士剧社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以后又到关中富平、陇东的庆阳等红一、二、四方面军驻地考察,刘伯承、贺龙等将领亲自陪同,参观了红军部队的装备、训练等情况。历时半个月才回到西安。在考察中,团员态度一般都表示友好,都认为“百闻不如一见”,看到了红军和苏区人民的真实情况,收获很大。有些团员私下对我们说,过去只听说,红军是衣衫褴褛没有文化的“土匪”部队,参观以后,认为是有组织有纪律也有文化的部队。他们在同红军将领交谈中,同战士的谈话中,都感到共产党是真正要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救国的。当然也有个别的在交谈中散布一些错误的言论,如“共产主义不适合于中国”等。
总之,通过这次考察团的活动,沟通了国共双方的理解,增强了国共合作的信心,对于国共和谈,也起了促进作用。
毛泽东在1937年7月写的《实践论》中以这次考察为例说:“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够作出‘共产党的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话,那末他们就能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
我本人在这次行动中,也得益匪浅。在叶剑英、陈赓的领导下,第一次同国民党的官员直接接触,做了一些统战工作,增长了见识,交了朋友。而最大的收获是,拍摄了一批红军时期的照片。现在已成为宝贵的革命历史文物了。
庐山谈判陷入僵局
周恩来在西安和顾祝同、张冲进行了多次谈判后,于5月底飞抵上海。
在上海和南京,周恩来繁忙地和各方面人士接触,争取中共的公开合法地位,并酝酿筹办宣传抗日的刊物,还会见部分秘密党员。
6月4日,周恩来抵达庐山,但直到6月8日才见到蒋介石,随后进行多次会谈,蒋介石态度大变。本来他提出要中共商量出一个纲领,现在纲领拿出来了,他又撇开不谈,另外提出一个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的主张。这个同盟会由蒋介石指定国民党的干部若干人,共产党推出同等数量的人组成,由蒋介石任主席,有最后决定权。两党对外行动及宣传,统由同盟会讨论决定,然后执行。关于纲领问题,亦由同盟会讨论。同盟会如进行顺利,将来可扩大为国共两党合组之党,也可代替共产党与第三国际发生关系。蒋介石的真实意图,就是要把共产党溶化在国民党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