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5600000004

第4章 遍访九州(1)

一、生日言志

公元前一二六年(汉武帝元朔三年)二月初八日,是司马迁二十岁生日,按照那时的习俗,在生日的当天,一般要举行隆重的加冠礼。大户人家过生日那天是宾客满堂,有大的排场,同时还请来有身份地位的人为孩子加冠以示成人。这天,司马迁家请来了两位有名的先生——董仲舒与孔安国,他们在上午九点时就相约来到了司马迁的家。

司马谈让司马迁来拜见二位尊师。司马迁奉命匆匆奔向客厅,只见他腰间挎着宝剑,手上拿着书简,对着两位尊师一拜再拜。

接着两位先生共同给司马迁行成人礼。礼毕,司马迁再三拜祖宗。然后到两位尊师面前,毕恭毕敬,接受教诲。

董仲舒首先向他表示祝福,并说道:“希望你勤奋学习,好好钻研《春秋》这部经典名著,发扬光大,让它的精髓流传万世。”

孔安国也谆谆告诫司马迁,只听他说道:“《尚书》成书较早,语言难度很大,一般人难以读懂,你要使其变得浅显易懂。同时这书内容丰富,意义深邃。希望你能深入研读,反复考证,并力图能够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司马迁听得很认真。待两位先生讲完之后,他先拜自己的父亲,感谢他二十年的养育之恩;后拜两位尊师,感谢他们的谆谆教诲,并表示一定要勤奋学习,立志继承祖先遗业,好好研习典籍,并撰写史书。

司马谈打断了儿子的话,颇为严肃地说:“欲写史书,谈何容易!有道是‘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欲写一部有价值的史书,单凭读万卷书,远远不够,还必须行万里路,考察核实,并不断思考,方能有所成就。”

听了父亲的一番教导,司马迁如梦初醒,他深感父亲讲得有理,父亲的意思就是说读书与行路二者是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的,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还需行万里路,考察社会民情,探求历史遗迹,开阔视野,增广见闻,勤奋思考,不断有新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学问上日积月累,成就一番事业!

董仲舒和孔安国十分赞赏和支持司马迁漫游大好山河,实地考察,以增广见识。

就在这时,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就是张骞回来了。原来十三年前,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以联合北方的大月氏来对付匈奴。张骞带着一队人马出发了,在途经匈奴属地时被抓住了,他们中的很多人丢掉了性命,张骞后来历尽千艰万险,终于从另一条路回到了都城长安。

张骞回到长安的那天,司马迁的父亲回到家里后,不停地赞叹说:“张骞真是个有勇有谋的英雄!虽然他没有完成皇上交给的任务,却带回了很珍贵的资料,那就是沿途各地的民情风俗、地理情况。这对我们了解别国风土人情、进行外交和防御匈奴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让人大开眼界:天下不只有大汉朝及其文明,还有别的国家和其他文明。”

司马迁对父亲带回来的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他很想知道关于张骞及其出使西域的详细情况。于是就要父亲给他谈谈张骞出使西域的详细经过。父亲很耐心地讲道:张骞是个人才,也是个英雄!他很注意从国家的需要出发来收集沿途的资料,对西域各国的人情风俗、人口地理和社会状况以及军事实力等都有很详细的记录。在张骞看来,西域各国都是可以联合交往的对象,不仅是在军事上的联合,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经济贸易方面的合作。这些对大汉朝是非常有用的。

司马迁听父亲这么说,就更想见见张骞。因为他有一个想法,他认为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可能就是汉朝到达西方的最佳路线,他的见闻和经历,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改变中国人的唯我独尊的天下观念。

司马迁通过父亲向张骞发出请求,没过多久,张骞就答应与司马迁见面,愿意跟他谈谈他的见闻。

一见面,张骞就发现司马迁对西域各国很感兴趣,并且表现出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因而乐于将自己的见闻都与司马迁分享。司马迁对张骞所讲的一切都感到惊奇和新鲜,他很想自己亲自去看看。通过这次与张骞的谈话,司马迁非常受启发,一个更大愿望在他的心中产生:自己一定要漫游全国甚至更远的西域各国,要做实地的考察来弥补他在书籍中看不到的知识。

二、实地寻访屈原投江处

公元前一二六年(汉武帝元朔三年)春天,司马迁收拾好行李,告别了亲人,迈出家门,开始了他的漫游实地考察的生活。

司马迁没有舍近求远,他首先游览考察了三秦名胜和阿房宫遗址,来到黄帝陵和秦始皇陵墓凭吊。之后向南,经过河南、湖北,自襄阳乘船沿汉水到达江陵,再顺长江来到洞庭湖南岸。

一路上,司马迁餐风露宿,但还算顺利。司马迁每次遇到了那些年长的人,都很有礼貌地上前行礼,与他们交谈,向他们请教一些问题,通过他们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和历史遗迹,并对交谈的内容做详细的记录和整理,以此不断增广自己的知识。就是在茶余饭后,只要有人的地方,司马迁都会有一些问题提出来请教当时在场的人。他对沿途见到的名山大川进行描绘,对各种历史遗迹尤其感兴趣,把看到的每一处每一点都仔细地做了笔记。

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司马迁就来到了汨罗江边,那里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地方。汨罗江在湖南的罗县境内,那里偏远人稀,但这块地方却因为屈原的到来在历史上成为很多人向往一游的地方。司马迁也是带着好奇和敬仰的心情来到这里。他要在这里进行实地考察,到汨罗江边悼念诗人屈原,这是他很久以来的心愿。在来之前,他从书上读到了一些关于屈原的历史记载:

屈原,名平,战国时期楚国名臣,伟大的爱国诗人,很有才华,做过楚国的三闾大夫,曾辅佐楚怀王。他主张国家应该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他曾对楚怀王进谏说,楚国很大,但是国力其实是很弱小的,这是因为一直以来,国家不按法律办事,没有很好地维护国家的制度,任何事情都没有一个准则,任何人办事都是随心而为,政府用人不是任人唯才而是任人唯亲,日积月累,人们互相都不信任了,民风败坏,国家的实力受到很大的消弱。现在面临其他强国的威胁,楚国无力反抗。因此要想在当世各国争霸中生存下来,必须尽快实行改革,修订法律,严明法度,规定用人的制度,将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为国家服务。

同时,屈原还在外交、军事和经济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主张。在外交上他提出了联合齐国以对抗强大的秦国。这些主张都得到了楚怀王的赏识,楚怀王刚开始将国家的重要事情都与他商议,并任命他为三闾大夫,相当于后代宰相的职位。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勤恳敬业,为楚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一代名臣。

然而,由于他的改革主张触动了当时保守的贵族势力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强烈抵抗;加上同朝官吏的嫉妒,不与他配合,这使得屈原陷入了孤立的境地。于是,贵族势力和朝廷官吏相互勾结,联合起来,在楚怀王面前不断讲屈原的坏话。

一开始,楚怀王还是很相信屈原的,但是时间一长,加上有人不断上奏说他的坏话,楚王最终听信谗言,罢免了屈原的职位,废除屈原提出的改革主张,再也不相信屈原的进谏,特别是不听屈原的劝告,自己冒险前往秦国商谈议和之事,为秦国所扣留,最终客死秦国。

怀王一死,襄王即位。那些反对屈原的人就趁机在新王楚襄王的面前说他的坏话,楚襄王也听信谗言,将屈原放逐外地。

屈原非常伤心地离开了楚襄王,很快就来到了汨罗江边。在荒凉的江堤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还吟唱着悲歌。他披头散发,容颜憔悴,一副消瘦悲凉的神情,这是他以往不曾有的。但是江边的一个渔夫还是认出了他,吃惊地问他道:“这不是三闾大夫吗?你不在朝中做官,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屈原很悲伤地应道:“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污浊的,唯独我一个人保持着清白;世人都是沉醉不醒的,而我一个独自保持着清醒,所以我被大王赶出朝廷,遭到放逐。”说完,他仰天长笑,那笑声令人心酸,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那渔夫似乎理解他的心情,安慰道:“你没有必要这样一个人坚守,你要像别人一样能够变通、随波逐流才能生存下去呀!所有的人都是污浊不堪,你也可以同流合污,你也可以跟世人一样沉醉昏迷不醒,这样你不就可以和他们相处得融洽,大家相安无事该有多好呢!”

然而,正直善良的屈原怎么可以同意这样的劝说呢,这是同流合污,自甘堕落呀!他正气凛然地对渔夫说道:

“我问你,一个刚刚把头洗干净的人,在戴上帽子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将帽子上的灰尘掸干净?一个刚刚洗完澡的人,是不是一定要换上一件干净的衣服?这样看来所有的人都是不愿意将干净的身体弄脏的。所以我宁可投入这汨罗江中,葬身鱼腹,也不愿意跟那些小人们同流合污!”

屈原面对着汨罗江水,作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诗,就是那感人泪下的《怀沙》,写完后抱起一块大石头投江而死了。那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后来这一天成为后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的日子,就是现在的端午节。每当这一天到来,当地的人们就用竹叶或荷叶将糯米包成粽子投到江中,以此不让江中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一直到今天,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要齐聚江边,在那里举行最隆重的庆典,以此来怀念屈原。

对于司马迁来说,这些只是从书上得来的知识,一直以来,他都很想亲自到汨罗江边看看,悼念这位先辈英雄。他现在终于站在屈原当年投江自尽的地方,面对平静的江水,心中充满无限感慨。在他看来,屈原虽然早已葬身江水,可在后人的心中,他仍然活着,并将永远活着!

司马迁坐上一只小船,自由地在江上漂流,然而他的心中在不断地升腾着书上描绘的屈原的悲苦的神情,默诵着屈原所写的《离骚》、《天问》、《招魂》和《怀沙》等诗歌中的句子,泪流满面。

望着远处的江水,司马迁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汉朝前期,他想到了前辈贾谊。贾谊是汉朝文帝时期的重臣,文章写得很好,深得汉文帝的宠信,但是也跟屈原一样,遭到奸臣的谗言,被文帝放逐到长沙。后来他也来到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投水而死。历史的悲剧多年后在这里重演。

司马迁一边乘船漂流江中,一边默诵着屈原的诗句和贾谊的名句,内心充满无限感伤和悲凉,并深深叹息。

这时在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将为这两个旷世奇才写一个传记,最好合在一起,让他们的伟大人格光辉照耀后人。这就是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就的那篇《屈原贾生列传》。

三、寻访大禹和舜帝遗迹

到汨罗江畔屈原投江处凭吊后,司马迁乘船越过洞庭湖,进入长江,顺流东下,登上庐山,寻访大禹治水、疏通九江的遗址。

司马迁来到庐山脚下的时候,也是江南的盛夏时节了,天气变得很湿热了。他冒着酷热,登上了香炉峰和汉阳峰。山上气候瞬息万变,有时云雾弥漫,仿佛置身于天宫仙界一般。山下九江,相传为大禹率众所开凿,全都流入彭蠡泽中。眺望着这苍苍茫茫的九江,司马迁不由得想起前不久所考察过的会稽山、汨罗江,大禹、屈原等古圣先哲一同涌入他的脑海。司马迁生于龙门山,自幼为大禹凿龙门等传说故事所感染,所以此番漫游考察,他不怕多走一些路,多考察一些地方遗迹,于是决定在考察完庐山后就上会稽山探访禹穴。

说到禹穴,司马迁就想起曾经读到的有关夏禹的历史记载:原来大禹即位五年后,有一年,到南方去巡察,来到了会稽山。这会稽山原名苗山,当年大禹奉舜帝之命防治九州水患时,曾在这山上招集诸侯,共议治水事宜,从此改名为会稽山。禹到处考察,然后于山上大会诸侯,举行会议。次日,大禹命人备齐禅礼,率领诸侯在会稽山举行封禅大典,以庆贺大功告成。

然而,大禹因过度劳累而病倒了,且病情越来越重,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就早做吩咐,没有得到他的召唤,任何人不得进入他的房间,因而谁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等到第二天一早,人们进到里面一看,发现禹冠服整齐,仰卧在床上,早已停止了呼吸。于是,人们遵照他的“死于山者葬于山,死于陵者葬于陵”的遗嘱将他葬在会稽山旁,同时还取来一块大石,石上刻有古文字,以作墓碑。葬后又在墓旁建了一座祠庙,庙内刻大禹之像供奉。在墓葬的东边有一口深井,见不到底,这就是禹穴。传说禹穴就是禹陵,司马迁登会稽山时,曾亲自探寻禹穴,细细察看,最后发现此穴是井,而不是陵墓。

又过了一天,告别了会稽山,司马迁来到云雾缭绕的九嶷山,那里有舜帝的陵寝。

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内,因其九个峰头相似,难以辨识,故有此名。九峰的名字分别为丹朱峰、石城峰、楼溪峰、娥皇峰、舜源峰、女英峰、箫韶峰、纪峰、纪林峰。舜帝陵在山的南面,女英峰下建有舜庙,庙前竖有一块石碑,文字有些早已缺失,后人难以辨识。

相传尧帝传位给舜,同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也嫁给舜,娥皇为皇后,女英为妃子,让姐妹二人共同辅佐舜将天下治理的很好,所有的老百姓都很感激和爱戴她们。然而,舜帝在南巡视察时由于疾病死在苍梧之野,被葬于九嶷山上。娥皇和女英在得知舜帝已死的消息后,二人来到湘江岸边遥望着埋葬舜帝遗体的九嶷山,相拥而泣几天几夜不停止。最后她们二人一同投入湘江而死,她们滴落在江边竹叶上的泪水留下斑痕永久都不退去。人们被她们的爱情和忠贞所感动,为了纪念她们,将娥皇的名字叫做湘君,女英叫做湘妃。

同类推荐
  •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是以晚清重臣左宗棠为主角的人物传记,从他出生前后的中外格局说起,沿着他的生命轨迹,记述了他一生的不凡经历,历数他所作的贡献。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柳井正全传

    柳井正全传

    无论是经营理念、管理手法还是商业思想,柳井正都是值得人们探索的一座高峰。《柳井正全传》落实于细节,用事实做基础,让你从每一个转折中领悟商业之道。柳井正,被称为日本战后继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的新一代“经营之神”。
  •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本文围绕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一生展开论述,夹有诗词的点缀,把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里面有耳熟能详的关于苏东坡的轶事,通俗易懂。
热门推荐
  • 责任关键在于落实

    责任关键在于落实

    全面升级企业的落实力,打造负责高效的执行者。没有落实,最简单的工作任务也不可能完成,没有落实,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没有落实,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没有落实,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所以,落实便是关键所在。
  • 一往情深0a

    一往情深0a

    事实证明,一眼万年是真的存在的。“容惜晴,我的温柔只对你一人。”“容惜晴,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你为毛只看见外人了呢?””晴晴,你是我心底的珍珠“。他们之间没有波澜,就这样顺着时光静静地走下去。看我们的慕少是如何一步步拿下小书虫容大小姐,走向妻奴的不归路的!瑾家小七首部创作,1V1无虐,十足的宠文。
  • 一生三万

    一生三万

    这本《一生三万》阐述了以人为主旋律的世界,在家有亲人缘,在校有师生缘,在外有朋友缘,在单位有同事领导缘,在陌生的环境里,有萍水相逢缘……面对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人缘,我们怎能不懂一点观人之法、识人之道呢?正所谓“人海茫茫,各有各的心肠”;又有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还有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爱人乎?防人乎?避人乎?交人乎?……其尺寸把握皆源于一个“识”字。识人方能鉴人、方能交人、方能用人、方能远人……识人之用大矣哉!
  • 待嫁新娘:夜歌

    待嫁新娘:夜歌

    【本文慢热】《原名:待嫁新娘:夜歌》自她重生那日起,便已注定情海路上,桃花嫣然,风波不断。夜,“若不曾遇见你,我的心,只会属于自己。”季夜“若不曾遇见你,王侯之位,又与我何干。”幽冥境主,“若不曾遇见你,我怎会动了凡心,祸了江湖。”无尽涯主,“若不曾遇见你,我便不出无尽涯,不灭沧海阁。”前世今生恩怨纠葛,扯不断理还乱!朝堂江湖波诡云涌,逃不脱斩不断!几番纠葛,几番破灭,衣袖轻擦胭脂泪!且看红颜如何逆天而行,又如何倾绝天下!
  • 东林始末

    东林始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染指天下:逆天三小姐

    染指天下:逆天三小姐

    她,相门三小姐,机敏、聪慧。却在遇到他之后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阴谋,无法脱身。他说:你如果松开我的手,便可全身而退。夕阳之下,她露出甜美的微笑,却坚定的摇头。这次,可否换我牵你的手,一直跟我走。
  • 一梦潇湘冷清秋

    一梦潇湘冷清秋

    青云出岫眉蹙愁,点绛唇香透,娇指拈女红,愁肠何释,黯责昨夜忧;寒塘绣帘鹤影渡,枯荷闻雨宿,暮霞怜春絮,心事溢胸,自化泪眼流。有一种美丽,叫作玉洁冰清;有一种风度,叫作目下无尘;有一种才情,叫作孤标傲世;有一种豪华,叫作有凤来仪;有一种知己,叫作高山流水;有一种爱情,叫作至死不渝。她是天上的绛珠仙子下凡,绝美脱俗,空灵飘逸,才华横溢;他是天上的真龙天子转世,墨香如画,俊美清逸,文韬武略。当仙子遇到天子,又会引发怎样的千古佳话,万世流芳呢?另借新文的平台,吆喝一下自己的其他文文:完结红楼V文《红影黛姿潇湘月》:(看从大荒山学成归来的妹妹,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美好!)正在连载的正剧《倾歌天下》:(瑜自己很喜欢的文,不过亲们貌似不喜欢,汗……)完结红楼公众文《穿越红楼之我是迎春》:(瑜的网络处女作,文笔虽然还很生涩,窃以为情节还可以哈,米看过的亲们不妨移驾一看。)——★★★★★—【推荐:脂砚斋出品的精彩美文】—★★★★★——《一梦潇湘冷清秋》瑾瑜地址:《挽红楼之玉亦狂》落花楼主地址:《穿越红楼之黛倾天下》雁无痕地址:《红楼尘梦》林梦儿地址:《红楼寻梦之情满潇湘》沧海明珠地址:《红楼之禛心俜玉》梅灵地址:《颠覆经典之黛玉传奇》君幻凤地址:——★★★★★—【脂砚斋出品·绝不抄袭·绝对完文】—★★★★★——强力推荐亲爱的珠珠的红楼新文《红楼惊梦之云殇》地址:(此文从玄幻处落笔,绘大清王朝一幅酣畅淋漓的写意画卷,爱恨情仇,生杀予夺,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黛玉湘云情归何处?这是黛玉,湘云同大清的龙子凤孙之间的爱情纠葛,穿越而来的湘云,轻灵美丽的黛玉,圆滑世故的宝钗,棱角分明的探春,八面玲珑的凤姐,大智若愚的李纨……每个人都有她们的美丽和无奈,且看珠珠给她们什么样的花样年华和动人的故事。)
  • 悠然而情深

    悠然而情深

    遇见他才知道高冷原来不只出现在小说中,徐悠然写了那么多关于爱情小说可是连谁又知道她没有谈过恋爱呢z
  •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传家风(成风化人)

    传家风(成风化人)

    “成风化人”系列丛书,从机关作风、家教家风、行业行风、学校校风四个角度,记录了和平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承载了和平人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和平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榜样力量,发挥了讲述和平好故事、传播和平好声音的文化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