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5200000009

第9章 向阳湖点滴(2)

我的胆子本来很小,幼时常听见邻舍的老太太们谈鬼说狐狸精的故事,往往吓得躲进母亲的怀抱。八九岁后,又看了一些神怪的小说,胆子更小了,不敢一个人睡在一间屋里。对我来说,这次的“惊险”,不亚于上了一次真刀真枪的战场。几小时,比过一年还长。但是,人是有理智、有弹性的,往往事情到了极限,反弹的力量反而更强。面对着那个死人的铺位,听到埋棺材时的人声,想起刚刚发生的一切,一幕幕惊骇可怕的场面,在脑子里“过电影”。越想越害怕,用“毛骨悚然”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看看表,那个来接班的人不会很快就来的。走出去么?一片漆黑,离那个新坟不过半里地,看见了更会害怕。怎么办?一转念,蓦地想起王阳明贬谪途中的情景:他和两个仆人走到驿站那天,一人患瘟疫很快死了。另一个年轻人,埋葬好那个死人,回到驿站也死了,只剩下王阳明一人守着那间破驿站。屋里没灯火,一片漆黑,他正面临着瘟神死亡的威迫。突然间,听到不远处传来一声老虎的吼叫。驿站的门窗早已破烂,东倒西歪,如果被老虎发现,必死无疑。这时,他害怕,无法摆脱困境,都是肯定的。但他却想到:圣人到此,将何以处之?王阳明是一位想学圣人的理学家,平时对“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动察静存”、“不动心”的修养,有过很深的功夫。他静静地想着这个问题,一动不动,居然度过险境。我想:古人能对待那样的处境,我面前的一点心理上的恐惧,又算得什么?这样,理智占了上风,心里也就坦然了,终于渡过了几小时的难关。

就在接二连三死人之际,队里交了一项新任务给我,要我到离连队本部几里外,翻过堤坝,距湖地工棚约半里、一片荒凉的瓜地上,看守瓜园。晚上就睡在临时搭起的半人高的棚子里,床铺、蚊帐都已安排好。瓜地不过一两亩,种了一些香瓜,长得不好,没人照看也不会有人去偷的。任务派下来,自然要去。这倒没有什么,但晚上去的中途情景,却令人担惊受怕。上文说的接二连三死人的那段时间,迷信色彩很浓厚的猫头鹰(鸱枭)也趁机凑热闹,每晚就在离宿舍不远马路南侧的丛林中,放开嗓门,此呼彼应,大声叫唤不止。那种声音就像大力摇一个破铃铛一样,“格格”不停,让人听了毛骨悚然。传统迷信说法,它叫唤是死人的预兆,听见这种声音的人,也会遇上厄运。听到的,决不是我一人,难道都会走厄运吗?我倒不相信迷信的说法,但那种阴森可怕的气氛,听了也不好受。叫声在空阔的旷野里来回激荡不已,一直把我送过大堤,才慢慢听不见了。巧得很,正在“格格”高潮过程中,我独自一人,一手提一只半明半暗的马灯,一手扛一把铁锹(为了防狼或蛇的侵袭),从连队出发,走过漫长的田埂和两排几十口渔塘间的小路,一步一滑(路上经常是一坑水、一坑泥),稍一疏忽,便有“一失足成千古恨”掉进渔塘的可能。我不会水,距连部已远,四处无人,渔塘很深,掉进去必死无疑。这还不要紧,最让人惊吓的是:手中马灯一摇一晃,惊动了成百上千的水鸟,轰的一声,天崩海啸一般,从所有渔塘里猛然飞起,呼啸而过,一霎间让人丧魂失魄。那份凄惶的情景有谁知道?知道了,又有谁同情?这时,得到的唯一安慰,是一只跟我去的黄犬。它平时睡在我的房门外拐弯处、我给它铺的草窝里。吃食时,我给东西吃。每天下工回队时,它总是摇头摆尾老远跑来欢迎我,很有感情。这时,它看见群鸟骤起,不但不怕,反而兴趣很高狂奔地去追逐。我看了,不觉大笑,惊恐的情绪顿时安定下来。因而想到:“人”几乎都将被迫变成“鬼”的这个世界,到哪儿找真正“人”的朋友?人,远不如一条忠实可靠的狗。又想起两个古人的故事:张俭,到处逃躲宦官制造的“党锢”之祸,无人敢收留他。杜根,他宁肯为人作佣保、打零工去逃难。不知道当时他们是否也有一只黄犬跟着?这时,心潮起伏,很难述说。于是,结合自己和古人的情况,写下在干校的第一首诗,题为《望门》。

望门无处投张俭,

舂保何人识杜根?

漫野枭鸣声格格,

独携黄犬守瓜园。

在干校的三年里,感受的也不完全是压抑和紧张,也偶有一点惬意之时,一二乐趣,那是在后期,会少、闲多的时候。有机会进城,和一位同事一道到温泉洗澡,休息够了,回到县城小饭馆里,喝上几杯,还买点菜带回去吃。来回几十里,边游边聊,颇有兴致。有时还到几里外的湖边渔舍,看他们网鱼,就买下大鱼,在他们大锅里煮食,其味无穷,遇上天朗气清,几位较熟的女同志叫我同她们一起,到不太远的山坡、村舍,采集灵芝、药物、野花,或在桂树下拣点桂花,那里一片桂花香,熏人欲醉。她们还折下茉莉花枝,教我如何放在瓶中让它发芽的方法。说说笑笑,半天的时光,就打发过去了。还有一个女孩子要我教她下围棋,教写毛笔字,或打乒乓球,生活倒也不寂寞。有时,也到临时的图书馆,借阅中华书局送去不全的“二十四史”。这些书,都是年轻时翻阅过的,老友重逢,别具一番情趣。这段生活,回想起来,令人难忘。

那时,队里有了几年的劳动积累,粮食、蔬菜、肉食,供应充分,伙食大大改善,每顿都有鱼肉或鸡鸭供餐。我每顿可吃半斤以上的主食和一大洋瓷碗菜,有荤,有素,白天也只象征性劳动几小时,也不开会,晚上睡一大觉,不忧天,不愁地,倒也乐得其所,悠闲自在。我有诗句云:“……泛泛波中凫,悠悠濠上鱼。静观天趣在,不厌向阳湖。”和刚到向阳湖的心理、情致,已大有差异。

我和舒芜同志,同在古编室和编译所工作多年,1957年又同成为“右派”,多了一层关系。这时,他的爱人在中学当教师,“文革”初期,可能受他的牵连,“右派家属”的身份,成为该校革命派的重点整治对象,惨遭毒手,被打死。他家里上有七八十岁的老母,下有三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凭他早已降了几级的微薄工资,养活一大家人,心情可想而知。幸亏他开朗,还未忧劳成疾。同在干校劳动,对他很自然地有“同病相怜”之感。劳动之暇,如果晚上不开会,我们便常在一起天南地北长谈一气。我在1972年离开干校本部暂时到丹江口分校报到(仅住了两晚就回北京了,算是对干校生活的结束)时,写过一首留别的诗赠他,有句云:“……诗与人俱老,交随患转深。”这两句颇为确切:他的诗,比以前更老劲坚拔多了。人,不仅年龄增长,心情更是苍凉老到。其后多年,朋友们见面时谈及当年的事,还常常诵念这两句诗——似乎已成了名句。

他是安徽人,喜喝六安茶。晚上休息时,我常到他宿舍闲谈、喝茶。有时,天清月净,四面寂静无声,远处湖水澄碧如画,我们就坐在院中桐树下乘凉。各拿一把大蒲扇,坐在小竹椅上,一边闲聊,一边在我们自制的汽油炉上煮水沏茶,谈天说地,道古论今。回想起来,那种生活,也是人生难逢的。谈到人生的穷通荣悴,变化无常而有常,颇有感慨。因而白居易的名句:“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这是白氏悟道之言,颇合庄子《齐物论》之意,值得我辈用来自解。我的干校杂咏诗中,有一首即咏此事,诗云:“漫道还乡未是家,夜凉桐露共烹茶。碧天澄水四山静,妙语清谈到槿花。”

上面谈的全是我在干校的事情,还未谈到对咸宁的感受。古时有位到处化缘的和尚,他有个戒律,在一地点不住三天。一次,在一个四无人烟,仅有一棵大空心桑树住下,觉得很好,颇有留连之意。他马上意识到:他对那里已有了“情”——“情”是佛家最忌的,于是赶紧走了。所以后来有“不留空桑”的说法。佛家说“缘”,不讲“情”,俗人则尤重“情”,按佛家的说法,我到咸宁是“缘”,而且住了三年,远远超过和尚的戒律。又是个大俗人,自然不免要由“缘‘生’情”了。我吃了三年咸宁土地上长出的粮食,对它怎能没有感情呢?

咸宁雨水多、潮湿,那是自然界的现象,怪不了咸宁。全国比它雨水多的地方不少,难道那里就没有生活?正因如此,可能比别的地方生活得更美好。试看广州、深圳,它们的发展,比哪儿都快、都好。因此,不能由于自己习惯了干燥气候,而产生偏见。雨水多,就使它能一年种两次水稻,使它的水产和其他农作物十分丰富。她,山清水秀,到处茂林修竹,桂花飘香,汩汩的温泉,洗涤净红尘的尘垢,等等,都是北国乡土所少有的。农民朴实善良,都是去过干校的人一致的看法。一位曾在干校呆过的老同志,隔了几年,他一个人又自费回到干校原地,在老乡家住了几天,到各村访问、慰劳,班荆道故,畅叙当年的情景,还写了好多首诗,记下那次不寻常的旅游。可见咸宁这块胜地,是让人永久不能忘怀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咸宁日新月异,更不用说了。

同类推荐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吴佩孚(北洋风云人物)

    吴佩孚(北洋风云人物)

    吴佩孚,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第一个中国人。1898年投淮军,后颇得曹锟器重。曾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讨伐张勋复辟。不纳妾、不留洋、不租借,绝不与日本人同流合污。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本书分为岳飞、萨拉丁、成吉思汗等部分。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是领袖还是战士?单枪匹马拯救一个国家!是圣人还是枭雄?用微笑让全世界都爱他!曼德拉作为全世界政坛最知名的文化符号,他何以让所有大国领袖都对他推崇备至?人人都爱曼德拉,他的出生背景和童年生活相比常人又有哪些不同?作为全世界的精神偶像,他是否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强人?在完美而耀眼的圣人光环下,他的个人生活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缺憾?一切的一切,这本书都将为您解答!
热门推荐
  • 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

    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

    美国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国度,不仅是世界上的强国,也常常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潮流。走进美国、了解美国,可以开阔视野和提高个人的认知,可以让每一位读者在短时间内认识美国。本书从签证移民、教育、留学、旅游、历史、文化等十一个方面,系统地介绍美国。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广泛收集美国的相关知识,然后精心遴选,书中所涉及的一些知识点均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在全球化的今天,读这本书,最大的益处是帮助读者对美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大洋彼岸的国度不再神秘,为那些还未做好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及早认识美国的契机,同时为即将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更可靠的行动指南。
  • 沙滩浴场

    沙滩浴场

    镇里要来外国人!一天早上,孤都镇里突然冒出这么个惊人的消息。接着,如同伤寒杆菌爆发了一样,这个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镇子。每个受到传染的人都莫名其妙地激动,急不可耐地发烧,迫不及待地将病菌传染给下一个人。于是,镇子里的人像刚复活的苍蝇一样,没头没脑乱嗡嗡地飞来飞去,传递着“镇里要来外国人”的消息。于是,街道上、马路边、小巷里、大树下,甚至一些厕所的门口,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两人见面后,神秘兮兮地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以严肃的语气说:“知道吧?镇里要来外国人。”另一个人也必定神情严肃地点点头,说:“嗯,是要来外国人。”前一个肯定地说:“真的。是要来外国人。”后一个也符合着肯定说:“真的。是要来外国人。”然后,两人再对视一眼,分道扬镳,各自去找下一个目标。就这样,“镇里要来外国人”的消息不停地被人们不厌其烦地传播。早饭时,消息终于传入了书记和镇长的耳朵。是政府食堂的大师傅老孙告诉他们的。
  • 不能没有你

    不能没有你

    这是一部现代都市言情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夏小草在去盛世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就与公司的总经理秦正相识,几番接触之后彼此感觉都很好。一个巧合让秦正的家人知道了二人的交往,秦家人以二人名不当户不对之由极力阻拦,与此同时,夏小草以前的同学贾志轩对她展开了追求,面对眼前的形势,夏小草该何去何从?
  • 避邪

    避邪

    王茂过年回家,没给老婆孩子带回多少钱,却带来了一皮箱塑料片儿和有机玻璃心脏。他用这箱玩意儿赚了别人几年都赚不到的钱。这王茂怎么有了这么大的本事?1腊月十七王茂从外边回来。他是出去打工的。具体去了哪个城市,怎么打的工,他不说。"远呐那儿。先坐汽车走一天一夜,再坐火车走三天三夜。"他顺手指了一个方向给村里人看,"一共四天四夜脚不沾地。待下了火车那么一瞅,哇,万丈高楼平地起,又红又黄的一个花花世界!"他还没有走进家门,离老婆孩子还有三五十丈远。他把一口皮箱停顿在脚边上,给一些吸烟的爷儿们发烟。
  • 小不点的梦想(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小不点的梦想(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这个故事借着小不点的梦想实现过程,简单引导孩子为什么要赚钱?可以用什么方式赚钱?进而认识理解父母的工作内容和职业价值,孩子从小学就开始练习树立人生志向,大学选填志愿才不会依分数选填科系,最后毕业即失业。没有梦想的人生,少了前进的热情和动能,但是大部份的人却连做梦都不会。让孩子从这个小故事开始,梦想的种子在心中发芽,然后透过理财教育和金钱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一步一步实现其人生梦想。
  • 木槿花西月锦绣(2):金戈梦破惊花魂

    木槿花西月锦绣(2):金戈梦破惊花魂

    21世纪的孟颖出差提前归来撞见丈夫的一夜情,激愤中遇车祸而有缘结识了地府公差牛头马面和冤家紫瞳妖仙,怀着做富贵人家千斤小姐的梦想孟颖被紫瞳挟持跌入了人间。投胎后的孟颖化名花木槿,睁开眼首先看到的是破旧的平房、她号啕大哭,武林前辈字字珠玑啊,这个紫眼妖孽不仅挟着她错投到了东庭的贫民窟成了最简爱版的穿越女主,还让她当上了紫瞳妖孽投胎成的花锦绣的孪生姐姐……现代笑神范伟饮泪怆然替孟颖喊出了肺腑之言:苍天啊,大地啊,哪位天使帅哥救救我啊?无奈的花木槿带着秀色可餐的妹妹花锦绣游走于欲望、野心、杀戮、王位、权利交织着的东庭末年,悲凉凄苦中三位帅男神秘出现,姊妹花的命运之盘由此完全改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公主请上榻

    公主请上榻

    21世纪末……龙家,21世纪世界排名前3的世界首富之一家族,旗下发展的生意遍布世界各地,台面上的钱财据调查是世界第三,只是人们不知道的是还有不少未浮出水面的,若是那未知的钱财加起来,绝对是世界第一首富!当然,龙家最大的秘密不是这个,而是……家族中直系的人才知道,龙家一直有一个传说,龙家是世界引领者,还是平天下的家族!为此,龙家根本笑笑了之,家族上族谱写的东西,看……
  • 北风那个吹

    北风那个吹

    1974年的寒冬腊月,月亮湾闻名遐迩的“铁姑娘”牛鲜花遇见了“臭名昭著”的文艺青年帅子。在监管教育帅子的过程中,牛鲜花被他的多才多艺和顽皮率直所打动,冰封已久的心河悄无声息地开始融化……见知青点的战友像候鸟一样纷纷回城,帅子苦思冥想干出了一件影响他终生的蠢事,险些成了废人。这时,牛鲜花吐露心扉,毅然与他结婚。后来,帅子带着牛鲜花和两个女儿回到城里。帅子初恋女友刘青婚姻不幸,把一切怨恨痛苦都归结到牛鲜花身上。她死缠烂打,胁迫帅子跟她南下广州经商,并设局把自己和帅子生的傻儿子扔给了牛鲜花。
  • 唐年唐年

    唐年唐年

    我6岁时遇到唐年,从此便再没有任何一件事比这更让我开心的了。
  • 魔法是这样炼成的

    魔法是这样炼成的

    天元大陆上一个有着人类,精灵和矮人混合血统的男孩富兰克林创造了自己的魔法世界,一个身负全系魔法的小家伙是如何得到的呢?每一系别的魔法之间的关联是怎么样的,是如何的创造自己的魔法世界的?地下神奇的侏儒文明,一切的一切都在天元大陆,最后的结局都在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