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9400000015

第15章 救国必须走“乡村自治”的道路(1)

梁漱溟虽然在京郊闭门读书,但对国家时局还是很关心的,而且还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和主张。正因为如此,李济深、陈铭枢、张难先等人于1925年邀请他南下广州共商国事。然而,他对当时的局势还未有意见,故未能成行。到了1927年,根据他的观察,对多年来困扰人的民族前途问题,悟出了一些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简而言之,便是要“否认一切西洋把戏,相信我们自有立国之道”。这便是他的文化观念在政治上的表现。由于他有了政见,因此,同年5月他应李济深等人前年之约到了广州。

李济深时任国民革命军的总参谋长,兼后方留守总司令及第四军军长。他与梁漱溟过去在北京早已认识,而且交往甚密。所以两人见面时,梁便问道:“你看现在中国顶要紧的事是什么?”李很持重地回答说:“现在最要紧的是统一,建立一个有力的政府。”梁又问:“怎样才能统一呢?”李说:“我是军人,在我们军人而言,其实就是要军人都拥护政府。这所谓政府自然是党的政府,非个人的。”梁听了冷然地说:“国家是不能统一的,党是没有前途的,凡你所希望的都是做不到的。”李听了以后,感到出乎意外,无言以对。后来梁回忆说:“当时我南游之意,实没有想去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因为那时正是中国国民党处在兴旺发达的时期,岂能容得别人有异样的言论。我在广州只住了一周便去乡间歇暑去了。”

梁、李二人这次见面,关于时局的谈话,彼此没有达成共识,但李对梁的学识与为人,还是敬重的。故电请南方国民政府发展他为广东省政府委员。梁则认为既不合时宜,又无轻就之理,于是坚持不去上任。这年年底,李济深再次请梁出山,向他请教政治方略。梁到广州后与李进行彻夜长谈。梁很坦率地对李说:“中国在最近的将来,不能不是一些分裂的小局面,而在每个小局面中,大权仍然是集中在个人手里。我期望你能替中国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开出一条路来。”李听后不甚了然,便问如何开这条路。梁坚定不移地回答说:“这条路就是我所谓的‘乡治’。”紧接着梁对自己的上述主张作了一番讲解,大意是:宪政应以地方自治为基础,而地方自治又应由基层乡村入手,即从乡村自治入手,改造旧中国,建立新中国。李济深听了讲解后表示同意,便请他在广东试办“乡治”,并委任他为广东省建设委员会委员,兼省立一中校长等职。

1928年,他在广州开办“乡治”讲习所,分10个题目讲述,听众千余人。是时梁的意思,仍不出英国式的宪政范围,但有鉴于英国式宪政在中国往往流于一纸空文,于是他便竭力主张从地方自治入手,将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结合起来,搞成一个自治体,即上述的所谓“乡治”是也。但如何把理想变为现实,这时他心中还没有什么底细。

梁漱溟的表弟郑天挺(著名历史学家,曾任南开大学校长)于1928年5月至8月,应梁漱溟之邀,任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建设委员会秘书,梁漱溟任代主任(主任为李济深)。两人相处四个多月,梁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给郑留下很好的印象。

在郑天挺的日记里,自5月14日至6月3日,分七次记录了梁漱溟做“乡治十讲”的讲演内容。特摘要如下:

14日晚:

……个人政治主张与诸前人异。数十年来谈政者皆喜法西人,而迄无殊效。盖中国人有中国人之天性,中国之文化未可强效不同文化、不同天性之西人。

……然而数十年终无成就者,则以不合于中国之实况。

22日晚:

略谓:西洋文明系有对的,中国文明系无对的。因有对,故凡事皆向对方求解决,政治亦然。而中国正相反,此根本不合也。西洋政治精神在彼此监督,互相牵制,所谓三权鼎立是也。而其动机,实在彼此不信任。中国不然。彼此尊崇,彼此信托,皆相待以诚。倘一存猜疑,必至于糟。今欲仿效西人政治,势必降低固有精神,绝难有所创获,此其一也。选举制度为西洋政治之中心,西人皆用自炫手段以求当选,而中国以自炫为可鄙,必欲仿效,则必弃自尊之美德,先自轻贱。然此最高之精神一落,则不可复振矣,此其二也。西洋政治以欲望为本,中国则于欲望外更有较高之精神,如舍欲望外不计其他,必不能行于中国。

29日晚:

……在今日欲振兴工商业实不可能。社会不安定,易于破坏,一也;受不平等条约之束缚,难与西人竞争,二也。或谓由国家经营之国家资本主义其法较善。不知政局不定,国家亦无力经营。且若由国家经营,则政权、财权皆聚于政府,恐谋之者益多,而政局亦益不能安定矣。故可以挽救中国近日之局面者,唯有振兴农业。

31日晚:

……法律仅能使人做事合理,而不能使人做合理事。做事合理是谓法治;做合理事是谓人治。在法治派之政治理想以为,政权人人有份,政治自下而上,是为原则。而在人治派观之,因人类理智之有高下,则政权必交之理智最高者。人类理智不同,则政治不妨自上而下。中国自来为人治的政治,而非法治的政治。又谓:中国近日政治上经济上皆陷绝境,非从农村入手,无从整顿。一方面使农业发达,一方面使农民知识提高。

6月2日晚:

……法律是假的,风俗习惯是真的,吾辈应创习惯,唯乡治能创习惯。欲人民之问公众事,必须使之现有此意志、兴趣、能力、习惯。今之所以欲先行乡治者,以乡之范围小,利害切身,引其注意易而力强,一也;活动力之所及以范围小为宜,二也;中国固有之精神,城市已丧失殆尽,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三也;城市之心理习惯已近外国,唯乡村不然,四也;工商业为个人主义的,而农业为合作的、互助的,五也;乡里间尊师敬长,尚德尚齿,六也。有所信赖,有所信托,此吾人建筑新政治之基础。

……吾之改造经济注意点在以私有经济制度为一切罪恶之源泉,私有经济制度为生存竞争之起源,因之人人敌对,人人时在危险情状之下。今若逆社会罪恶产生道理而思改革,终必无成,故改造私有经济制度必自改竞存为共存,始乡治之意即在此。先从消费享受求合作,渐至生产之共营。

在郑天挺6月3日下午梁漱溟演讲后的日记里,梁先介绍日本河西太一郎《农民问题研究》一书的大意,然后分析中国近代以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主观、客观因素,如:天然制约、经济上的原因、收获后的原因、不能大经营的原因,又将农业与工业经济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工业上,阶级观念甚盛,故工人团结以对资本家,而在农业上适相反,又有中农之介于劳资之间。在工业上,工人皆思生产机关公有,而农民仅望分得少许土地,两者目的不同,故求改造经济之心理亦不同。今就经济目标为改造办法,必先使小农之私人经营渐改至合作,使私有为公有,分作为合作……总之,我国之精神文化皆与工商业无缘,除此文化已无前途外,今后局面必为农业复兴,而政治亦除乡治外无他路。必先发展乡村而至城市,先兴农业而至工商,农业之兴,必自合作社始。

从郑天挺的日记中,可以看到,梁漱溟的“乡治”思想,与其在这一阶段的著作、演讲是一致的,如:制度的建立的关键因素是人民的习惯而不是法规制度;民族精神有高低不同,不能以高就低,无益于中华民族的前途,应坚持新的开悟;注意吸收进步的意见和方法(设想了一种新的农业合作方式,源于恩格斯)。

同类推荐
  • 索罗斯传

    索罗斯传

    书中描述了索罗斯的思想对2004年美国大选的作用,他在2006年《纽约时报》上对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裴卓斯中将的抨击,以及他对慈善和政治活动的宏大计划。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家,同时也是自由政治活动的代表人物,乔治索罗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吸引人、最具极端性的人物。他最初的声誉来自他非凡的投资才能,而最近十几年,索罗斯开始关注国际政治领域。这是一本对投资大师的思想进行深入探讨的作品。
  •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自述性散文、师友交游、自述性质的序言及后记等几部分,对进一步了解余光中先生生平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书系余光中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本书,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学会如何守护内心无穷无尽的力量,如何在躁动的世界建造温润的生活,在繁杂的世事中锻造超然心境。
  •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本书选取了一百多个名人故事,并将其划分为品德篇、求知篇、智慧篇、励志篇,名节篇、交往篇、成功篇、天才篇,让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智慧、有现实启迪意义的佳作。全书故事情节完整连贯,场景细节生动丰富,人物对话和独白口吻传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史专家陶文鹏作者对传主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深入的了解,因而能以翔实的史料、舒朗的叙述、畅达的文笔,描述了一代名相管仲虽出身低下,却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不朽功业的辉煌经历:助齐称霸、诸侯结盟、晚年荐才,以及整饬吏治、推行法治、重视商业、发展经济、民本思想等,凸显了管仲作为一个改革家兼思想家遗泽后世的风范,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名相形象。
热门推荐
  • 肖复兴 天堂兄弟

    肖复兴 天堂兄弟

    本书为随笔作品集。本书涵盖了肖复兴先生以往音乐随笔集的全部精华和他近几年对音乐更深层次的沉淀,可以说是其音乐评论中里程碑式的总结。
  • 总裁驾到,萌妻难逃

    总裁驾到,萌妻难逃

    传说林家的小女儿被绑架过,跟别人私奔过,还抢过自己的姐夫,反正坏事做了一箩筐;一场合作,让她认识了这个站在云端上的男人。“凭你的臭了整条大街的名声,给我儿子当后妈,不委屈你!”男人说的风轻云淡,女人笑得花枝乱颤:“老娘刚成年,不干!”躲不过就闹,闹不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到底是曲终人散,还是再续前缘……
  • 刀剑风雪录

    刀剑风雪录

    看不到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武林名门惨遭灭门,杨傲一步步死里逃生,可是仇人是谁却毫无头绪,看他如何生存。以前的他已经死了,现在的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为了复仇而活
  • 沙畹的译事内外

    沙畹的译事内外

    但小伙子对文字迷宫感兴趣,对埋在地下的历史感兴趣,一种偶然性把他推入汉学界,但没有谁能够再把他推出来。他迫不及待开始工作,在清朝驻法使馆参赞唐夏礼协助下,从中国的古老祭礼“封禅书”开始。翻译是两种文字的转换,而沙畹的翻译首先是探索,一边翻译,一边研究作者曾经参考过什么文献,利用过什么资料,其可靠性如何,然后他又去追踪那些文献,探讨其真实性,再将各种线路重新连接。难得的是在追索过程中,不用砸门撬锁,轻易将所有大门都打开了,所搜索出的资料的数量、宽广度,事无巨细,令人吃惊。你等着这个西洋小子闹出故事,谁知没有事故,且出手不凡,四年后已经注译了全书的一半,由基督教会主办的北堂印刷厂出版了。
  • THE SEVENTH LETTER

    THE SEVENTH LETTER

    You write to me that I must consider your views the same as those ofDion, and you urge me to aid your cause so far as I can in word anddeed. My answer is that, if you have the same opinion and desire as hehad, I consent to aid your cause; but if not, I shall think morethan once about it.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酷王爷妖娆妃

    冷酷王爷妖娆妃

    "她是武功独步天下的玲珑少主,为救心爱的男人,她化身城破家亡的冷家小姐,只为了成为他的王妃,得到他那块可以让死人复活的赤血玉玦。温软缠绵之中,她伏在他的胸膛,“嫣儿此生只做王爷的女人...”皇宫晚宴之上,她一曲曼舞,技惊四座,而她却只是那般深情地看着他,“王爷,嫣儿为你而舞……”他终于放下防备,许她一世恩宠。而她,竟带着他的传家玉玦,背离而去。他恨极成魔,开始一点一点地摧毁她的一切,可有谁知,他要的,无非是她的心。
  • 穿越成为原始人的神

    穿越成为原始人的神

    穿越为只有12个原始人的部落图腾,帮助部落发展,抵抗野兽,制造工具,一步步强化部落实力,有点儿像荒野生存不过会有比较轻松一些,比较搞笑一些,欢迎大家阅读哦
  • 废土世界绿洲

    废土世界绿洲

    当灾难再次降临,已有的规矩再次被打破。如何在狂暴的混沌之中再建立起来新的秩序,在失去人性的废土找回善良。父与子的对决,是新老异能者的交锋,人类政府与反叛军的对决,也是父子之间的相互理解之路。一个在废土中迷失的少年是否能够找到最后的绿洲,救赎在废土中丧失了一切的新人类。
  • 爱在摩氏7点8度

    爱在摩氏7点8度

    本书为一部浪漫爱情小说,以玛瑙石头为文眼,描述一段值得纪念的情感。正如作者所言,大漠上,有一种东西,带着千万年的讯息存在,沉睡着,却又等待着被唤起,蠢蠢欲动。距离让我们越发无瑕剔透,“刚好来不及”让我们在回忆中尤其璀璨。遗憾永久存活在最初动人的悸动里,彼此的心里。我将继续爱着大漠的玛瑙石块,犹如爱着你一样。在你永恒的闪闪发亮中,折射出最蠢蠢欲动的挂念。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一书,是作者不断思考中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自然规律的发现和总结,是一把试图解开人类生存、生活、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钥匙。是为了使人类全面认识、充分利用资源,尽量减少灾源,甚至消灭灾源,使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而写的经济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