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4900000002

第2章 汉初岁月与黄老之学

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可是连年的战争,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产和生活无法正常进行,社会动荡不安。汉初上层领导集团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稳固自己的统治,于是崇奉黄老之学,努力推行清静无为的政治方针。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宽刑简政,从而避免苛烦扰民,使社会生活在自然的状况下得以安定。此政策的推行确实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使得社会安定、生产发展,财富逐渐增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文帝、景帝时,无为而治引起不少新的社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诸侯王势力恶性膨胀,终于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同时对匈奴的和亲政策,虽带来了缓和的局面但并不能阻止其侵扰,所以后来才有了汉武帝出击匈奴。而汉初的政策与秦的暴政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秦王朝是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制国家,可是由于其残暴的统治使得人们纷纷揭竿而起,最终在汹涌的起义浪潮中被推翻了。此后出现的以西楚霸王项羽为首的楚军和以汉王刘邦为首的汉军,展开了长达四年的争夺天下的战争。在战争初期,刘邦的军队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战斗力上都明显处于下风,可是刘邦胸怀大志,做事不拘于小节,善于发现人才,并能够委以重任,在战争过程中逐渐扩大了自身实力。最后刘邦终于战胜了称雄一时的西楚霸王项羽,天下又归于统一,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建国后不久就于公元前195年在长乐宫驾崩,享年62岁,被尊为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死后,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惠帝即位时仅17岁,而且为人仁弱。刘邦曾因其不像自己,几次想要废他,改立宠姬戚夫人之子刘如意,由于吕后和大臣们的力争,才没有执行。刘盈即位后,实际朝政大权都在太后吕雉手中。

吕后有强烈的权力欲,刘邦死后,她同亲信审食其合谋,秘不发丧,企图将刘邦手下诸将全部杀掉。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告诉了郦商,郦商去见审食其,说:“我听说皇帝已经死了,而且四天都没有发丧,是因为吕后想要诛杀朝廷重臣。陈平、灌婴等将领率十万人马守荥阳,樊哙、周勃率二十万坚守燕代,听说皇帝驾崩了,而且还要诛杀大臣,他们肯定会联合起来,攻打汉中的。”吕后觉得郦商的话有道理,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尽杀诸将,这才中止计谋,为刘邦发丧并大赦天下。吕后为独揽朝政,彻底除掉有可能与刘盈争夺皇位的隐患,首先动手将曾受宠于刘邦的戚夫人砍掉手脚,戳瞎她的双目,熏哑她的嗓音,成为“人彘”,同时又将其子赵王如意召入京师,用毒药毒死。吕后把她的家侄吕禄、吕产等封为王,吕氏及其亲信从此执掌了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汉惠帝做了七年名义上的皇帝,于公元前188年忧郁而死。惠帝死后,吕后又先后立了两个小皇帝,没过多久就都被废掉了。从公元前187年到公元前180年,朝廷无皇帝,实际的皇帝就是吕后。

汉初最高统治阶层主要由三大集团构成:宗室刘氏集团、外戚吕氏集团、功臣集团。刘氏以天下唯己有,非刘氏不得王。刘邦死后,吕后连杀赵王、燕王,而以诸吕代之,又四分齐国以削弱其势,所以刘氏与吕氏之间的矛盾尖锐。刘邦死后,吕后曾想尽杀功臣,吕后临终又将中央行政和军政大权由功臣之手转到吕氏集团之中,所以吕氏集团与功臣集团也有矛盾冲突。公元前180年吕后一死,冲突随即爆发。吕禄、吕产怕为大臣所制,就先发制人,调集军队,想胁迫大臣,假托天子之诏以令天下。朱虚侯刘章之妻是吕禄之女,因而得知吕氏计谋,就秘密派人去见其兄齐王刘襄,让其发兵西进。朱虚侯刘章及其弟东牟侯刘兴居欲联合诸大臣,在长安为内应。吕禄、吕产听到齐王起兵的消息后,不敢离开皇宫亲往迎敌,只得派大将军灌婴率兵前往迎击。灌婴到达荥阳后就屯兵不进,派人与齐王和其他诸侯王联系,要联合起来共诛吕氏。

在长安城内,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等经谋划,诱骗掌管北军的上将军吕禄交出兵权,而授以太尉周勃。周勃掌握了北军之后,派刘章率兵千人入未央宫,名义上说是保卫皇帝,实际上是让刘章伺机杀相国吕产。刘章入宫后,当机立断,杀死了吕产。随后又派人杀死吕禄和吕后的妹妹,捕拿吕氏族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部杀死。此后,周勃、陈平等大臣控制了长安的局势。

诛灭吕氏集团后,朝中大臣秘密商议政局,认为汉少帝不是惠帝之子,又是吕氏所立,不如视诸王最贤者而立为皇帝。有人提出立齐王刘襄为帝,但多数大臣不同意。因为刘襄的母亲非常恶毒,吕氏刚刚乱了天下,如果又立齐王为帝,其母就会成为第二个吕氏。群臣认为代王刘恒是理想的人选,因为刘恒的母亲薄氏老实厚道,刘恒本人又以贤圣仁孝而闻名于天下。而且此时刘邦的儿子活在世上的仅有代王与淮南王,而代王又比淮南王年龄大。只有立刘恒为帝,大臣们的权力和地位才能不受到威胁,天下诸侯王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于是派人迎代王刘恒入长安未央宫,承继大统。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

黄老之学形成于战国,其学说吸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无为思想,主张实行无为而治。黄是指黄帝之学,老是指老子的学说,这是先秦道家学派中的两个支派。反映老子思想的著作就是《老子五千言》。黄帝之学形成于战国时期,其中《十大经》《经法》《称》《道原》四篇为黄帝之学的代表著作。老子之学与黄帝之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老子仅讲道,黄帝不仅讲道,也讲刑名法术。汉初把二者杂糅在一起,成为黄老之学。这个黄老之学的重要特点,就是要在肯定新建立的统治秩序和已形成的君臣上下关系的前提下,实行无为而治。与老子“无为”的目的在于实现“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不同,黄老之学的“无为”,是一种维护封建统一国家的政治思想。

汉初之所以选中黄老之学作为基本统治思想,表面上是对秦朝暴政的反思,而根本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汉初的天下,满目疮痍,一派凋敝惨景。长期战乱之后,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汉初的人口只有秦时的十之二三。面对这样一个残破的社会局面,任何人要想维持自己的统治,都必须给社会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因此,汉初统治者以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为统治思想,不但是必须的,而且也是极易为整个社会所接受的。

汉初提倡黄老思想的主要人物是曹参。曹参是沛县人,在辅佐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刘邦称帝后,曹参被封为平阳侯,食邑万户,被派往刘肥的齐国为相国。曹参在秦时是个狱吏,虽说有点文化,但并无治国治民的经验。为了治理好齐国,他尽召长老诸先生,求教治国安民的办法。齐地的老先生有数百人,而且所说的都不一样,曹参不知该听谁的。后来听说胶西有一位盖公,善治黄老之学,便派人以厚礼去请。盖公认为:“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曹参采纳了他的建议,在齐国为相九年,齐国人民安居乐业,曹参亦被称为贤相。

汉朝相国萧何死后,按刘邦生前的遗嘱,由曹参接替萧何为汉相国。曹参继续推行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汉代另一位极力提倡黄老思想并非常有影响的人物是窦太后。窦太后本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时为太后,一直到汉武帝当政六年后才死去,左右政局达四十余年。她强令景帝及窦氏子弟都读《黄帝》《老子》,并尊其术。由于她的提倡,黄老思想更加风靡,甚至贵族妇女们也以言黄老为时髦。

高祖曾让陆贾总结秦亡教训,陆贾撰《新语》十二篇,其中大力提倡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刘邦接受了这一原则,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但在刘邦统治的数年中,朝廷忙于封王、废王、东征西讨,对为政方面顾及甚少。明确以“无为而治”作为一种施政原则是从惠帝时开始的。

汉惠帝、吕后当政时,身边有一批鼓吹和信仰道家学说的近臣,拜曹参为相,曹参推行“举事无所变更”,于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就顺理成章地被奉为指导思想。到景帝时,窦太后“好皇帝老子言”,黄老学说在汉初政治舞台上占据统治地位,盛行了半个多世纪。从惠帝至景帝这段时间,统治阶级有意识地推行“无为而治”和贯彻“与民休息”的政策,这是道家思想在政治上的运用。不过,它不是一般的道家思想,乃是“老”“庄”之学和“黄帝之学”的结合。所以,历史上都把这一时期的政治称为“黄老政治”。汉初实行的“黄老政治”既不同于法家实行的一味的严刑酷罚,也不赞成儒家的繁文缛节。所谓“无为而治”,乃是立足于“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所以,其为政“宽缓”并非放弃刑罚,“与民休息”更不是否定对人民的剥削,只是把刑罚和剥削限制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而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达到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目的。黄老政治表现出它自身的特点:“顺民之情与之休息。”皇室带头躬身节俭,轻徭薄赋,奖励农耕,轻刑慎罚。文帝、景帝时期,由于清静无为,国家少事,政治清平,赋税徭役较轻,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都有了显著变化,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同类推荐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人的蛮狂是执著坚忍,同时也是僭越否定。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性格结构。靠着怀疑、否定和浪漫的少年品质。楚人为中国贡献了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世界、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世界、一种标新立异的价值传统。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 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

    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

    孔子不是真理发言机,他会开玩笑,他有自己的生活,有活在那个时代的种种矛盾与痛苦。本书以《论语·先进篇》为主,配合部分其他篇章作为选读的内容,通过对这些篇章的阅读,力图显示出这样一个价值和倾向:与其将《论语》当作抽象的道理来吸收、背诵,还不如藉由《论语》看到特殊的“春秋”时代状况,看到极有个性的孔子在面对时代变局时,提出的种种主张,以及这些主张所赖以统合的基础信念。孔子以独特而高远的眼光看待人生、理解世界,留下许多充满智慧的语言。
热门推荐
  • 魔鬼蓝

    魔鬼蓝

    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呼吸,是冥想,是放纵,是收敛,是情人,是敌人,是疯狂,是恬静。是玩弄和被玩弄、是游戏和被游戏。是阴天、是雨天、是玻璃、是水,是男人、是女人、是情人的后在我身体上游走,是我作为一个女人向最爱的人全面打开那一刻。本书收有“水晶蝴蝶”、“独处的女人”、“旧男友与新裤子”、“逝去的老歌”、“关于旅行”、“夜太黑”等散文。
  • 笑了

    笑了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御前心理师

    御前心理师

    虽然撞得头破血流,虽然眼看自己并不比敌人高明,但还是要向着一切不可能直撞过去。即便站在眼前的敌人拥有千军万马,但在她的脑海深处,还有一千一万个业已逝去的人类群星,这些在历史的星河中闪耀的英灵就是她的武器即便孤身一人,她依旧势均力敌——这是一个穿越者在古代治愈人生的故事
  • 风月帝国

    风月帝国

    天雷降世,在雪山老神仙的精心养育教导之下终成大器,恰逢强敌入侵,数十万大军溃于朝夕,圣子为力挽狂澜于危难,在一众兄弟好友的帮助下受命出关,少年英雄们,视百万敌军如无物,连战连捷,终成一代贤臣名将。
  • 斩天

    斩天

    东方安乃是岚武大陆红叶城城主东方啸林的第三个孩子,自小体弱多病,无法修炼武道。在一次外出散心的过程中,东方安不慎失足坠下山崖,待他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山洞之中,身上也没有任何伤痕。随后,他看到了一名麻衣老者出现自他的面前。一番交谈之后,东方安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这名老者乃是天道盟太上长老天云子,他在追捕以为名叫无相老祖的初级武帝的过程中,发现了挂在树上奄奄一息的东方安。天运子在救下东方安之后,发现东方安乃是难得一见的纯阳体质。随后,天运子将无相老祖的灵魂以太古纯阳大阵封印在东方安体内。
  • 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世界我知道)

    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世界我知道)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 欢喜田园之彪悍小娘子

    欢喜田园之彪悍小娘子

    一觉醒来,身边围满了人老实巴交的父母,饿得面黄肌瘦的弟妹身心受虐的大哥一双双眼睛满含悲伤的看着她一家六口人,住着一间破旧的茅草屋,上无半片瓦,下无一分田。更加悲催的是,每个人竟然只有一套破旧的衣服,连换洗的都木有!要不要这么穷啊?老天爷,你有木有长眼啊?!好吧!看她如何带着家人发家致富,扬眉吐气调教包子爹娘弟妹,教训贪婪可笑的二婶点醒妻管严二叔,反击势力张狂的堂兄堂姐拨开迷雾,让迷信又势力的奶奶,擦亮眼睛大丫的奋斗目标:吃饱穿暖,住上青砖大瓦房!大丫的斗争方针是: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不怕你来闹,就怕你不闹!只要敢来闹,就打到你怕为止!
  • 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