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5000000004

第4章 《吴子》

(一)《吴子》的作者

《吴子》一书的作者是战国初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吴起。吴起,约生于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元年),卒于公元前381年(周安王二十一年),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与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齐名,历来被人们并称为“孙吴”,有人称他为“盖世英才”。

吴起出生于富裕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父亲早逝,吴起由母亲一人抚养成人。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为人豁达、开明,这深深影响了吴起。青年时期的吴起就有远大的理想,但苦于没有施展的机会。为了功名,他不惜花掉重金,结果却遭到拒绝,而且受到乡邻的讥讽。一气之下,他与母亲诀别,发誓不做卿相,不回卫国。于是,他逃奔到鲁国。拜于儒学大家曾子门下。不久,其母亲过世,而此时的他还没有卿相之名,就没有回去奔丧,这引来了老师的不满,与他断绝了师生关系。离开曾子后,他刻苦研究兵书,侍奉鲁穆公。后赶上齐国攻打鲁国,鲁穆公听说吴起善于用兵,便想任他为将军,但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穆公觉得吴起不可靠。吴起听说之后,杀死了妻子,以表示他对鲁国的衷心。于是鲁穆公任命他为大将统领鲁军,使吴起正式登上了军事舞台。吴起为鲁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而鲁穆公听信了小人的谗言,辞退了吴起。

离开鲁国后,吴起来到了魏国。魏国的魏文侯是贤明的君主,求贤若渴。吴起经李悝的推荐,被任命为大将。据记载,吴起在军营中,与战士同吃同住,行军中绝不独自骑马,自己的粮食自己背,因此受到了士兵的拥护,是一位爱兵如子的好将军。有一次,他部队中的一名战士生了毒疮,他用嘴把脓血吸出来。后来士兵的母亲得知后,不禁痛哭起来。大家都很奇怪为什么她不感谢将军,反而哭呢?老人说当年吴起曾为她的丈夫吮吸毒疮,结果他奋勇杀敌,战死沙场。如今将军为她的儿子吮吸脓血,她怕自己再失去个儿子。魏文侯看到吴起善于用兵,就将他调到西河地区,这里易受到攻击,而且较难防守。吴起到任后立刻实行改革,赏罚分明,言必信,行必果,屡建奇功,成为当时著名的军事家,也因此遭到了不少上层统治者的嫉妒。文侯去世后,武侯即位。尤其是在公叔痤任相之后,他一直想铲除吴起,就联合自己的妻子魏公主欺骗武侯,使武侯对吴起产生怀疑,慢慢疏远他,吴起怕惹祸上身,于是离开了魏国,投奔楚悼王。

楚国曾经称霸中原,但到了战国时期,统治阶级的腐朽使楚国日益走向衰败。楚悼王即位后,大权掌握在昭、景、屈三大奴隶主手里。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楚悼王一心寻求改革之路。听说吴起来到了楚国,他便设宴招待,拜他为国相。从此吴起在政坛上大展拳脚。他首先裁定官员,废除授爵制度,扩充兵力。改革不到几年,楚国国力大大增强。南胜百越,北吞陈、蔡,西伐秦国,击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由于他的改革,使许多王公贵族受到了牵连,因此,很多人图谋害他。楚悼王死后,怀恨在心的人联合追杀他,他无处可逃,就跑到了楚悼王的寝宫,伏在悼王的尸体上被乱箭射死。肃王即位后,彻查此事,捉拿乱党,共有七十余人被处以极刑。

吴起将军,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不仅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还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他的卓越才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年轻时期的杀妻求将、母死不葬引起了众多非议。他一向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然而对待自己的亲人,他却没有实现他在政坛上的道义,也给他的一生蒙上了阴影。

(二)《吴子》的地位及影响

《吴子》继承了《孙子兵法》的思想,对当时的战争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军事主张。在《汉书·艺文志》中记录《吴子》共48篇,现已失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吴子》是后人根据吴起的军事思想整理出来的。《吴子》问世以后,曾经风靡一时,成为秦汉时期许多军事家必读的经典。宋元年间,《吴子》被纳入《武经七书》之中。

《吴子》不仅在国内久负盛名,其影响也早已流传海外,得到各国军事家的重视。仅在日本,有关他的著作就有六十多部。后来法国、英国、俄国等都出现了它的译本。他将自己的军事思想记录其中,对后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吴子》的内容

《吴子》共分: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被西方人称为是“无价的真理”。

1.图国

吴起认为君主要想治理国家,必须先教诲百姓,亲近百姓。有四种不和睦的情况:国内意志不统一,不能对外出兵;军队内部不和睦,不能布阵;阵型内部不统一,不能作战;战场上不和,不能取得胜利。所以,贤明的君主都是先使民众和谐统一。并且参考天时,才能使军队上阵杀敌。圣人用道安定天下,用义治理国家,用礼教化民众,用仁安抚百姓。这四德,施行好就可以使国家兴盛,否则就会衰落。治理军队,要用礼来教育士兵,用义来激励士兵,这样才能使他们懂得耻辱。然而打败敌人容易,保护胜利果实却很难。取得五次胜利的可能招来祸患;取得四次胜利的可能使国力衰退;取得三次胜利的可以称霸;取得两次胜利的可以称王;取得一次胜利的可以做皇帝。凡是发起战争,原因不过五种:一是争名;二是争利;三是长期有仇;四是内乱;五是受饥荒。兴兵有五种:一是义兵;二是强兵;三是刚兵;四是暴兵;五是逆兵。治理军队要严守君臣之间的礼节,团结官员和百姓,按习俗教化百姓。如果能让贤能的人居高位,让平庸的人居低位,国家可以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尊敬他们的长官,防守可以稳定。百姓都能拥戴国君,战斗就能够胜利。

2.料敌

吴起认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防守是最重要的。当时魏国所处的形势:齐国兵力众多,但是官员俸禄不公,人心不齐,所以兵力虽然集中,但是不稳定。攻击齐国要兵分三路,以攻击其左、右侧翼,另一路乘势追击,就可以瓦解他们的阵势。秦国人性格强悍,国家地形险要,重赏罚,战士好胜,因此,在战场上可能会各自为战。攻击秦国应该先施小利,引诱士兵,使他们脱离将领,然后乘乱攻击。楚国民众天性懦弱,政令不严,人民疲倦,所以楚军不能打持久战。攻打楚国应先扰乱他的阵地,挫败民众的气势。突然进攻,快速撤退,使战士疲劳,就可以打败他们。燕国人民性情淳朴,民众谨慎,但少欺诈,因此攻击他们要先扰乱他,然后远离,使将领们疑惑,士兵们恐惧,同时严守敌人逃跑的路线,就可以俘虏他们的将领。韩国和赵国地处中原,民性温和,士兵们厌烦战争,战场上布阵统一但行动不统一,攻击韩赵两国,要用更加强大的阵势压倒他,他若前来就与他对峙,他若逃跑就乘胜追击,使他的军队疲惫不堪。况且在魏国的军队里,一定存在精兵强将,善待这样的战士及其家人,这样就可以攻击两倍的敌人。凡是攻击敌人不经过占卜便行动分为八种情况:一是敌人在严寒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跋涉,战士疲惫;二是在盛夏炎热的天气,任务紧急士兵无法正常休息;三是敌军长期驻扎在外,粮食供给不足;四是军需不足,加上天气恶劣;五是敌军兵力不足,内部疾病流行,远兵不能前来相救;六是敌军饥饿困乏,卸甲休息;七是敌军将领威信不足,军心涣散;八是布阵没有完成,隐蔽的士兵没有完成任务,一半隐蔽,一半暴露。还有六种情况是不经占卜也避免与敌人交锋:一是敌人土地广阔,人民富足,人口众多;二是国君和官吏爱民如子;三是将帅赏罚分明;四是重用有贤能的人;五是敌军兵力众多,装备精良;六是有强大的邻国作后盾。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如敌国,就不要轻易和他们发起战争。

3.治兵

吴起认为指挥作战首先应该明确“四轻”“二重”“一信”。“四轻”是指要选择适合战马奔跑的地形;注意按时喂养马匹;准备好膏油锏铁,减少车轴的摩擦;保持兵器的锋利,铠甲的坚固,战士才能轻装上阵。“二重”是指勇敢拼杀的有重赏,胆小落后的有重罚。“一信”是指遵守承诺,赏罚守信。军队可以靠严格治理取胜。将领要严格执法与士兵同吃住、共生死,这样士兵就会团结一致。行军中不能违背行军的节制,不要忽视饮食的安排,不要使士兵疲劳过度,这样就能使士兵听从指挥。两兵交锋,死伤不可避免,如果抱着必死的信念倒可能有活路,如果存在侥幸心理反而更加容易死亡。吴起认为将士往往死于没有打仗的本领,军队往往因为不懂战法而失败。所以首先应该重视训练。各种战斗队形都熟练后,就应该授予他们武器。让身材矮小的士兵使用矛戟,高大的使用弓弩,强壮的扛旌旗,勇武的敲战鼓,体弱的负责后勤工作,睿智的作为谋士。用鼓声作为战场上的信号,第一次击鼓要整理武器,第二次击鼓要操练阵法,第三次击鼓要迅速吃饭,第四次击鼓急令整装,第五次击鼓要站好队形。听到鼓声齐响,用旌旗指挥行动。军队要避免在山谷的谷口扎营,不可在大山顶端驻军。军队左面用青龙旗,右面用白虎旗,前面用朱雀旗,后面用玄武旗,中军在高处摇旗指挥。对于驯养战马,一定要按时补给食物和水,节制饥饱。使它们生活舒适,避免让它们受惊。人马熟悉之后才能用于作战。不能让马过度疲惫,使它们保持精力充沛。

4.论将

吴起认为只有文武双全的人才能作首领,刚柔并济的人才能指挥打仗。将领必须具备五方面的条件:一是理,即统领大军如同治理小部队一样。二是备,即军队行动中时刻保持戒备状态。三是果,即面对敌人不考虑生死。四是戒,即虽然取胜要像战斗刚开始一样戒骄戒躁。五是约,即军纪简明而不繁琐。接受命令不推辞,攻破敌人之后再谈返回,这些都是将领的行为准则。带兵打仗有四个关键的问题:一是掌握士气,二是利用地势,三是运用谋略,四是增强军队战斗力。这些是对将领最起码的要求。除此之外,将领还要有威严、品德、仁爱、勇敢,做士兵们的表率。小鼓大铃是使士兵们听的,各种旗帜是给士兵们看的。各种惩罚是用来使士兵们心理服从的。如果这三者不清晰的话会为敌人所击败。指挥战争最重要的是先考察敌人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引诱愚笨的人上钩,买通那些贪图财物的人。如果敌人没有什么谋略就可以不断扰乱他们,使他们疲惫。如果敌人上下不统一,就可以离间他们。如果他们将领犹豫不决,就可以用强大的气势逼走他们。如果士兵不服从上级,厌战思乡,就可以给他们让开险路,截击他们。如果进来容易,退出去难,就应该引诱他们前行。如果敌军前进的道路坎坷,后退的道路平坦,就应该采取进逼。如果敌军的位置低洼,又无法排水,而且经常下雨,就应该放水进攻他们。如果敌军驻扎在荒芜的沼泽,又时常刮风,就可以放火烧他们。如果敌军很久没有移动,将士们容易疏忽防备,就可以偷袭他们。如果对敌军的情况不了解,就可以派少部分人去试探,如果对方的阵势有条不紊,无视我们的小利,就不要轻举妄动。如果对方乱了阵脚,就可以将他们的首领擒获。

5.应变

魏武侯问吴起:如果我军的装备精良,将士勇武,一旦遭到敌人突击,乱了方寸怎么办?吴起回答道:作战经常白天用旌旗,晚上用金鼓笳笛作为号令,一切听从指挥。第一次吹笳笛战士们要准备武装,站好队形,第二次吹就要集合,不听从指挥的要严惩。这样就没有打不胜的仗。如果敌众我寡,在平坦的地方要避开敌人,在地形险要之处要截击他们。如果只有几个士兵在险要的地方击鼓鸣金,即使敌人的队伍再大,也会惊慌失措。

魏武侯问:如果敌人部队精良,地形有利,怎么办?吴起回答:这不仅要有勇猛的车骑,还要有贤才的谋略。如果能有足够的实力,就将其编为五支队伍,分五路攻击。敌人如果坚守,就应该派使者试探他。一旦他们杀掉我们的使臣,就分五路和他们交锋。打胜了不要追击,失败了立刻撤退。一支军队假装败阵,如果敌人不上当,就派一支队伍从正面牵制他们,一支队伍从后方截断他们的后路。另外两支队伍袭击他的两翼。

魏武侯问:敌军逼近,我军无路可退怎么办?吴起回答:如果敌寡我众,就分几路合击;如果敌众我寡,就合力出击。

魏武侯问:如果敌众我寡,地形对我不利怎么办?吴起回答:必须急速前进。如若在山谷与敌军突然相遇,就要击鼓呐喊,乘势攻击。

吴起认为谷战时,必须挑选精兵良将,把兵力隐蔽在四周,不能暴露。派出战车和骑兵向敌人挑战,使他们无法休息。如果是水战,一定要掌握水情,知道水量和深浅,就可以制胜。敌军如果渡水,就等他们行军到中间时袭击。通常战车作战要在晴天进行,阴雨天休息,并选择高地作战场。如果遇到凶猛的敌人来袭,必须坚守,不要轻易与他们决战。敌人在夜里撤走,由于装备和粮食沉重,队伍可能不统一,这时再追击他。通常攻敌围池,攻破以后,部队要有秩序地进入宫府,所到之处,不要砍伐树木,不能毁掉房屋,不准抢夺百姓的粮食、杀他们的牲畜、烧他们的仓库,以向人们表示没有残害之心。如有投降者,要准许并且安抚。

6.励士

吴起认为战争的胜利不能完全靠赏罚分明。发号施令人们乐意听从,出兵作战人们乐意奋战,战场杀敌人们乐意献身,这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这些,就要挑选有功之臣用丰富的宴席款待他们,无功之臣用此激励他们。将将士分为几个等级,用不同的奖赏犒劳他们。武侯便给功臣的家属颁发赏赐。对于战死沙场的士兵家属,派使者慰问其父母,予以奖赏,表明国家没有忘记他们。秦军压境,士兵们没有等到命令就与秦军大战结果大败而归。而后,吴起带领五万无功之人与秦军五十万大军交战。出发前,吴起下达命令:如果车战没有缴获敌人的战车,骑兵没有缴获敌人的骑兵,即使胜利,也不算有功。果然大获全胜。

同类推荐
  • 锋芒无双

    锋芒无双

    日月不易,永照华夏!
  • 抗战之血战华中

    抗战之血战华中

    当日军的铁蹄已经迈入华中土地当武汉的上空飞过数百架战机当宜昌的军舰沉没于浩浩长江之中川军喊出誓不还乡的口号桂军会师东进湘军严阵以待华中之地,早已不分派系,不论老幼,不辨男女只有中华子孙和荒岛倭奴!抗日的斗志绽放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华中之地,战斗一触即发!书友群:701738477
  • 1人情结

    1人情结

    讲述了主人公的从军经历,从一名士兵成长为一名军官和指挥员,转业到地方的故事。
  • 待机而动

    待机而动

    每一段岁月都会给人们留下不同的时代印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风云再起,纷争不断,日本军队进驻中国,刀冷血热,多少无辜的老弱妇孺成为了日本军人刀下的冤魂,他们鲜艳的血液静静的流淌在地上,它让整个中国大地都染上了一抹红,变得格外的刺眼,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战争是人类最野蛮和最愚蠢的行为,日本野心家为了满足私欲,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日本人的侵略,更是如同一场充满血腥的梦魇笼罩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头顶,人们在害怕惶恐中度日。战,破阵杀敌永不言败杀,驱逐日寇保卫河山这是时代永远无法磨灭的口号。
  • 孙子兵法(全集)

    孙子兵法(全集)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简称《孙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今存共十三篇。全书以谋略为经线,以战争的一般进程为纬线编织而成。十三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内容博大精深,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部署作战的理论,既有对战争规律的总结,又有对具体军事谋略的阐释。每一篇都各有特色相对独立,而其整体又相互依托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孙子兵法全集》分别从军事、处世、商战三个方面将原著中的一些谋略思想重新透析、阐释,让各行各业的人士都能从中领受到智慧和财富,为您释疑解惑,排除障碍,为我们的生活、事业和学习点亮一盏智慧的明灯。
热门推荐
  • 成年孤儿

    成年孤儿

    直到父母离开,我们才真正长大成人。一部帮助成年孤儿找到归属的心灵读本!近20年口碑流传经典,美国《图书馆杂志》特别推荐。“我不再是谁的小孩了……”当那一刻来临,为什么要坚强以对?为什么不敢放声哭泣?剥去成年的外壳,我们只不过是没有了爸爸、妈妈……的孤儿。成年丧亲,其实是极普遍的现象,那种失去归属的感觉,需要受重视、受疼惜,却往往被社会避而不谈,更被我们自己刻意视而不见。可是,如何为失亲之痛找到出口,面对身边关系的转变,并重新定位自我,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失去了爸/妈,我要如何自处?悲伤,又能如何面对?不去想,它会自己消逝吗?”
  • 斧凿世界(中)

    斧凿世界(中)

    小说以湘赣及萍乡地区为故事场景,生动地记叙了从一九二七年到全国解放初这个动荡历史年代人们的生活和斗争。以饱满完整向上的笔墨,写出那个苦难年代人们在生存路上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其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戏剧变化。作品通过刻画李尚明、喻雪香、王丝婷、谭淑云等人物所历经的战争、逃亡、毁灭、解放的曲折故事。讲述几个家庭以及所串起的近两百多个人物的生活场景,犹如一幅地域历史风景画,展示南方一定地域风貌、生活习俗,人与社会变革的场景及历程。通过形形色色人物的爱恨情仇,赞美善良、鞭挞邪恶。小说时间跨度长,情节曲折、埸面宏大、人物众多,描写细腻。深刻揭示不同的人生追求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是一部记述普通人历程的作品。全书分三部,本书为“中部”。
  • 白金护照

    白金护照

    F大学语言学院两年里跑掉了三个年轻女教师。“跑掉”一词在语言学院有其特定含义,那就是利用公派出国学习或工作机会一去不复返,滞留国外不归。这三个女教师都是单身,被派往美国的“孔子学院”教汉语,其中一人工作期满后不愿回来,寄回一纸辞职申请与F大学“拜拜”。后两位继任者更绝,临行前就分别写好辞职信,到了浦东飞机场各自寄出一封特快专递,待学院领导收到快递信件,她二人已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假若时光倒退二十年,这几个年轻女教师的行为似乎很容易让人理解,因为那年月一个“穷”字便能解释诸多与此情节大同小异的故事。
  • 寂寞而又美丽的九十年

    寂寞而又美丽的九十年

    从中国散文诗作家自觉用“散文诗”这一文学体裁发表作品至今,已经90年了。对人而言,90岁已是垂垂暮年;可散文诗,90年后依然风采迷人。我曾用这样一段话描述散文诗:“在雅文学的殿堂里,有一位远离显赫地位,然而却令人倾倒的美丽混血儿。她,便是散文诗。”这段话包含两个关键词:寂寞、美丽。这两个词伴随散文诗走过了90年。文学有雅俗之分,诗与小说都有雅俗之分。小说有通俗小说,诗有传单诗、打油诗。可散文诗无法入俗。她美丽的天性限定她只能属于高雅文学的一种。
  • 运河天地之运河武工队

    运河天地之运河武工队

    1942年,苏运昌奉冀东军分区之命,回到日伪严密防范的通县、香河和武清等地组建敌后武工队的工作,在通县,与日伪集团进行了严酷而激烈的交锋,最终建起了纵横三县的运河武工队。
  • 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精选了弗洛伊德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Tropic of Capricorn

    Tropic of Capricorn

    Banned in America for almost thirty years because of its explicit sexual content, this companion volume to Miller's Tropic of Cancer chronicles his life in 1920s New York City. Famous for its frank portrayal of life in Brooklyn's ethnic neighborhoods and Miller's outrageous sexual exploits, The Tropic of Capricorn is now considered a cornerstone of modern literature.
  • 大臣与海鸟

    大臣与海鸟

    《大臣与海鸟》是作者发表的首部寓言童话集,其中14篇为1992年作品,其余183篇作品为近几年创作。作品多以一个个曲折离奇、匪夷所思的却又似合乎情理的动物幽默故事体现世间百态。很多故事短小精悍、惟妙惟肖。有些作品通过故事主人翁命运及生活状态的起伏来表达作者对当今世界某些社会问题的关切和忧虑;有些作品赞美了弱势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和高度智慧;很多作品在曲折荒诞的情节中富含哲理,发人深思。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讴歌,体现了作者平等博爱、崇尚自然和科学生活的思想。不少故事情节曲折,高潮迭起,主人公在绝望与失望中辗转,在悲哀与喜悦中翻腾,让读者在故事中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 天价小妻:爵少的独家婚宠

    天价小妻:爵少的独家婚宠

    新婚第一天,他在嫩模别墅里招摇过夜。新婚第二天,分房而居。他极尽温柔的缠绵诱惑里潜藏着致命的毒,然而藏在温柔背后的秘密,终是让她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多少年后,再到樱花纷飞时,她一手牵着个小女孩,一手挽着另一个男人,深深的刺痛了他。“宝贝,乖,叫叔叔”叔叔?nonono……“小宝贝,乖,叫爸爸!”“粑粑”“是爸爸!”“papa…”
  • 痞徒当家:师父,天黑请吹灯

    痞徒当家:师父,天黑请吹灯

    她一朝穿越,身负灭门惨案,女扮男装,只求报仇护家人。他因不祥传言,男扮女装,只愿活命保父亲。后去和亲,徒弟变相公,亲上加亲!从此,他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秒杀妖鬼,甜宠萌徒。这么高能又妖孽的师父,你们也想要?不好意思,本王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