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2600000002

第2章 道德的故事

其一

19世纪末美国纽约有某大富翁。雇华仆一人,名丁龙。数年后将之辞退,但该翁居室不慎失火,翁幸免于难。丁龙闻讯后即自动返来侍候在侧,翁不胜感动,因问曰:“我早将你辞退,为何自愿重返,”丁龙答曰:“家父早有名训,亲邻有难,必助之。”翁听后又问:“令尊是否读过孔孟圣贤书,有以教之,”龙答曰:“家父乃草莽农夫,不识字。”翁继问曰:“令祖父必读过书,”龙又道:“吾家世代皆未读过书,非书香子弟。”翁闻后惊叹不止。丁龙在富翁处又工作多年,辛劳致病而死,死前对翁曰:“余多年来所获薪金未尝多用,悉数积存于此,有一万余元,不如奉还。”翁大恸,遂又捐赠十余万美元,加原数总共约二十万美元,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丁龙汉学讲座”,以纪念这位目不识丁、但集中国伦理道德于一身的华工。该讲座最近由王德威教授担任,德威转赴哈佛任教后,不知为何汉学家所得,然而丁龙精神永在。

其二

厦门附近有一个小岛,叫鼓浪屿。1949年前乃西人聚居之地。各国在此皆设有领事馆。这可能是因为鸦片战争后,厦门得通商风气之先的结果。内中当然有美国领事馆。在解放前就雇用本地人看门。新中国成立后,西人都撤馆归国,美国领事馆也只剩下空屋一幢,矗立山头。妙的是该馆有一个看门人,在解放后照旧上班,白天看门,夜晚关门,像一个忠实的守门犬一样。(如果用当年流行的革命话语,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帝走狗”!)

然而四十年来竟然也相安无事,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美再度建交。美国人回来收馆,却面临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这个守门人多年来欠付的薪水,到底应该由谁来付,怎么个付法,据说此事一路报到华府的美国国务院,各部门官员经多次争论后,竟然没有人愿意受理。最后只好由鼓浪屿的美国领事馆各同仁自愿捐款,凑成一笔钱,算是这位守门人的薪金,就此了结。

其三

到西安去玩的游客,必经的景点之一就是碑林。这个碑林倒真是中国文化的宝藏。刘遵义教授早在1980年就去过。我于1985年左右亦曾到访。记得那个时候博物馆还没有盖起来,西安这个古都还是一个“废都”,到处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就是在这种满目疮庆的废墟中误闯入“碑林”的,只见在一块破乱不堪的荒地上胡乱摆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石碑。我随着导游在“林”中漫步,附近却围着一堆堆的本地人,个个衣履不整,蓬头垢面,令我不觉生厌。就在这众声喧哗的情况下,我竟然碰上一块石碑,原来就是在中学课本上早已读到的《大唐景教碑》把我看傻了,好像自己在做梦,又觉得一千多年前的阴魂依然不散,就在我身边。

原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就是这些蓬头垢面的当地居民,为了保护这些石碑,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块块埋在地下,大大小小至少也有一千多块!

而这些群众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碑都是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我去的时候,可能这些文物刚刚出土。也许我看来生厌的“无知”群众之中,就有不少人是“埋宝”的英雄。

中国文化传统的延续,不见得完全由书本得来,而是与生俱来,从生活习惯的最基层滋养出来的。那么这一代和下一代又如何,我当然又可以以此为题写一篇长篇大论的文章,但写了也没有用。

道德,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描绘出来的,而是用一举一动展现出来的;道德,是一种做人处事的原则。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只是“知书”,却未必“达理”。

不懂文化的人,也可以有道德;相反,知识精英却未必是道德上的模范。高尚的道德,无须用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来体现。一诺千金是道德,乐于助人是道德,忠于国家是道德……

一句话,道德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高山不语,自有伟岸在他人心中;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终会赢得他人、社会和历史的尊重。

同类推荐
  • 公开的力量

    公开的力量

    这是一篇有关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和民主进程的作品,表面琐碎,却包含了对农村政策的深入理解,显示了非同寻常的操作性,对于推进农村政务公开、培养民主意识和发展基层民主有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如今我们都痛恨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但假若山西运城市农廉网的阳光能推广并照射到全国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腐败该何处藏身呢?位于山西省南端的运城市,山川秀美,土地肥沃,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现在是山西省重要粮棉果生产基地,成为驰名天下的农业大市。同时,有一顶“桂冠”如影相随,挥之不去,这顶“桂冠”就是山西省的“信访大市”。多年来,运城市整体信访量、尤其是涉农信访量居高不下。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奔赴岗位

    奔赴岗位

    写下这十天的日记之后,按照编辑部的安排我已从震区返回北京进行暂时休整。今天,当我把十天来的抗震日记整理出来时,我的自我评价是:一位摄影记者震后奔赴岗位的文字写真。我以为,汶川地震发生后摄影记者的岗位一定是在灾区的最前沿,而不应该是别处。所以,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到达现场,否则就是失职。事实上,和我一样无论是先行一步到达现场,还是稍后一点赶到现场的同行们,目前,他们仍然还有成百上千的人继续奔波在抗震救灾的各个角落进行着艰苦的采访。
  • 梁晓声自选集

    梁晓声自选集

    梁晓声的创作风格是现实主义的英雄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平民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寓言化风格。他的文字兼具作家、学者、思想者等多个维度,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与推崇。本书精选和节选了梁晓声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雪城》,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母亲》、《老师》、《黑纽扣》、《白发卡》、《红磨坊》,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鹿心血》、《鸽哨》,以及散文《龙!龙、龙》、《复旦与我》等篇章,全面反映了梁晓声的创作成就。
  • 冲动的青春——逆旅(下)

    冲动的青春——逆旅(下)

    《逆旅》作者精心构思,采用立体的叙述方式,用人称多角度、多视角描写了几个“问题学生”叛逆的生活旅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扣人心悬的社会现实,从宽度和广度上来探究人性的深度,传神地暗示出厚重的思想意蕴,给读者以强烈的思想冲击力和审美快感。
热门推荐
  • 你好不好呢

    你好不好呢

    卷一:如果说,暗恋一个人是酸涩的,是无法言喻的;那么暗恋的小心思被发现,是开心的?还是不知如何是好?高中之间纯朴的感情,小心翼翼又倍加呵护,每天偷偷看一眼已然满足。无堕胎,无小三,有的只是高中间纯朴起来又小心翼翼的“情” 卷二: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感情,该怎么选择?
  • 一条鱼的狂奔

    一条鱼的狂奔

    本书共收录小说家周海亮几年来精选之作。其中绝大部分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各类刊物转载,并被选为中考或者高考试题。全书共分四辑,其中既有表现亲情的如《亲爱的,特雷西》,又有表现人间大爱的如《毛毛熊》;既有表现战争的如《沉默的子弹》,又有表现乡土的如《老爹打工去了》;既有表现荒诞的如《百战百胜》,又有表现生存境况的如《一条鱼的狂奔》。内容丰富,篇篇精彩,字字珠玑。
  • 别让生命太为难

    别让生命太为难

    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培养智慧,发现真理,验证价值,这就是哲学的用处。小故事中有大道理,平凡事物中蕴藏有深刻的哲理。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思维悟人生,这就是本书文章的特色。爱智慧,爱哲学,爱生活,从这里开始吧。
  • 零失败学烘焙

    零失败学烘焙

    《美食天下(第1辑):零失败学烘焙》集结了营养师的权威营养知识,烹饪大师曹广泉等几十年的烹调经验,讲解烹饪知识,介绍家常食材家常菜。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成果,本着有助健康和疾病康复的原则选取菜品,对大众的食疗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不同人群的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生理特点,本着对特殊人群关爱的原则选取营养知识和菜品,给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人群进行饮食指导。
  • 姥爷说过

    姥爷说过

    失去的不会回来,只能在别人的记忆里绽放烟花。
  • 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

    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型领导艺术

    新型领导艺术

    《新型领导艺术》与其他领导艺术类著作不同的是,本书从新的视角出发,对领导科学进行了新的分析与综合;从最新的领导实践中归纳和总结了新的领导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形成了新的领导艺术体系。
  • 执行要到位 落实抓实效

    执行要到位 落实抓实效

    本书通过丰富、经典、精彩的案例,讲述了一种有效的执行和落实模式,给员工提供了一条通往实效的道路:首先从理念上认识执行到位、落实出实效,树立以到位和实效为标准的行动意识,然后从不折不扣地承担责任开始,通过有效沟通、完美复命、跟踪流程确保在执行过程中有效执行和落实。
  • 职场潜规则之小三儿翻身

    职场潜规则之小三儿翻身

    自以为幸福的婚姻遭遇小三儿,我竟然猜不出到底谁埋伏在老公的身边,而欺骗和背叛却在不断的上演。遭遇婚姻危机的我,遇到水瓶座男人若即若离的追求。还是公司菜鸟的我,意外得到他有特殊价值的指点和帮助。我和陈宇的恋情急速发展,却总觉得背后似乎有一双眼睛在暗中窥视。到底是谁给自己下了套儿?我成了一个背叛老公和家庭的最失败的女人。我的眼泪顺着脸颊,在陈宇有规律的激烈起伏中抖落……
  • More Pricks Than Kicks

    More Pricks Than Kicks

    His first published work of fiction (1934), More Pricks Than Kicks is a set of ten interlocked stories, set in Dublin and involving their adrift hero Belacqua in a series of encounters, as woman after woman comes crashing through his solipsism. More Pricks contains in embryo the centrifugal world of Beckett's men and women. She lifted the lobster clear of the table. It had about thirty seconds to live. Well, thought Belacqua, it's a quick death, God help us all. It is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