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9300000007

第7章 第一课经济学是一种生活态度(7)

经济学家把包括企业家在内的所有人都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即他们行为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个人作为居民提供生产要素是为了收入最大化,作为消费者购买物品与劳务是为了效用最大化,作为企业家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从现实中看,企业家的经营活动也许有不同目标,但作为共性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如前所述,经济学分析是把某种假设作为分析的前提的。在分析企业行为时,基本假设是利润最大化。

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利”是受到排斥的,“唯利是图”是一个贬义词。长期以来,我们也习惯于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对立起来。好像“利己”必定“损人”。经济学家强调个人的利己,实际上是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也就是贡献社会、增进社会利益的过程。

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有这样几条途径:

——按消费者的偏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向消费者和社会提供充分的好产品。这样的产品市场欢迎,能卖出好价格,利也就在其中了。

——进行创新活动,不断提高生产率。首先进行创新的企业,产品成本低于其他企业,又可按市场价格出售,其余额就是利。当其他企业为利而进行模仿或再创新时,整个社会受益。

——承担经济活动的风险也会得到作为“风险贴水”的利。社会需要有人承担风险,利就是对风险承担者的报酬。

——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获利。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成功的企业获利,这正是社会进步的过程。

——按最优化原则利用和配置企业拥有的资源。如果每个企业都做到了这一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

企业这些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活动哪一项不利于社会?企业言“利”必然对社会有“义”,为何不敢公开言“利”?企业利润增加,向政府交纳的税收增加,企业用利润去投资扩大了就业,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企业唯利是图何罪之有?一个只言“义”,口口声声“为人民服务”的企业如果亏损还要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去养活,这种“义”有什么意义?这种“为人民服务”,岂不是让人民为它服务?

人们往往把当前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结为企业唯利是图,其实市场经济首先必须是一个法制社会。每个人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从事自己认为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活动。企业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为利润最大化而经营。那些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甚至坑蒙拐骗以谋利的行为不是我们所说的理性经济人行为。犯法的行为最终是要受到法律正义之剑惩罚的,哪有个人利益或利润最大化?现在一些个人或企业为谋私利而从事非法活动的现象存在(甚至还相当严重),并不是因为经济人假设或利润最大化假设不对,而是因为执法不严。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范围。

原计划经济各国的经济改革往往是从承认利润的作用开始的。60年代中期,苏联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从经济学家利别尔曼一篇强调利润作用的文章开始。70年代后期,中国的经济改革也以重新评价孙冶方把利润作为引导企业经济活动“牛鼻子”的观点启动。今天,唯利是图不应是一个贬义词,利润挂帅也不是什么修正主义。企业追求“利”、“义”也就在其中。中国所需要的正是大胆言利、敢作敢为的企业家。

信心来自未来预期

“9.11事件”后人们对美国经济的未来做出3种预测,有悲观者,也有乐观者。“9.11事件”摧毁了纽约世贸大厦,给民航业、保险业和相关行业带来惨重损失。但更重要的是,“9.11事件”冲击了人们的心理——人们对未来经济的信心。经济信心对一个经济的未来至关重要,我们只有从“9.11事件”对美国人心理的影响入手,才能正确判断这一事件的未来影响。

未来是不可预期的,人们对未来经济是否有信心直接影响各种经济决策,尤其是消费和投资。这个道理人们早就知道。但在现代经济学家中认真分析这个问题的第一人还是凯恩斯。

凯恩斯庞大的理论体系是以三大心理规律——心理上的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心理上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心理上的流动偏好(利率的下降有限度)——为基础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心理上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经济中严重衰退(或危机)的发生源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这种崩溃的根源则在于对未来信心的突然丧失。凯恩斯把这种信心的丧失归因于“动物的本能”(animalspirit),即由于某种说不清的原因(例如早上起来偶感胃疼)引起的本能性冲动。这种解释自然是过于简单,但他对信心的重视是有见地的。

现在人们总谈论消费信心指数或投资信心指数,可见都知道信心之重要性。信心来自对未来的预期,因此,研究人们信心的大小还必须了解预期的形成方式。信心对经济的重要性,也就是预期对经济的重要性。

例如,在发生通货膨胀之后,如果人们预期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对政府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无信心,那么,无论这种通货膨胀最初是由需求还是供给引起的,即使这些原因消失了,通货膨胀也会由于预期而作为一种惯性存在下去。这就给反通货膨胀带来了困难。假设由于总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上升5%,人们预期这种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就按这种预期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比如,劳资双方按5%通货膨胀率签订工资合约。到下一年,即使引起通货膨胀的总需求原因不存在了,也会由于工资已上升5%而发生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甚至说得极端一点,即使经济中本来没发生通货膨胀,也没有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但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会发生通货膨胀,并按这种预期调整自己的行为,那么,最后真的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相反,如果人们对政府的反通货膨胀信任,预期也有助于通货膨胀治理。沃尔克作为美联储主席决心制止当时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沃尔克的决心和强有力的紧缩政策使人们对治理通货膨胀充满信心,他们修改了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这是沃尔克以比预想的小的代价获得反通货膨胀成功的重要条件。

人们的信心来自哪里?从根本上说来自制度。我们经常讲投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坚定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十分重要,但这种投资环境不是来自某些领导的恩惠、特批或临时性政策,而是来自一套制度,一套有法律程序批准的成形制度。信心来自法治而不是人治。人相信法律,但不相信个人——哪怕是极有权势的个人。从制度的角度看,“9.11事件”对美国的冲击并不大,因为美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这种制度是美国长期繁荣的保证。

政府的各种政策对人们的信心也有重要影响。如果政府政策多变,人们无法掌握其规律,人们就会做出错误的预期,动摇信心。理性预期学派证明了政策的无效性。这就是说,如果政策是有规律的,人们会做出正确预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失效。如果政策是随机的,可以靠欺骗起到一定作用,但欺骗不能总起作用,这种政策最后只是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因为俗话说得好,你能一时欺骗所有人,也能永远欺骗少数人,但不能永远欺骗所有人。政府的政策还是要以取信于民为本。人们信任政策,会据此做出正确预期,对未来有信心,经济就能克服各种困难而实现稳定。

“9.11事件”对人们的信心有相当大的冲击。过去美国人相信自己是强大的、安全的、不会有什么大灾难,但这次严重的恐怖行动打破了美国人的这种信心。人们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是:“美国还安全吗?”如果这种担心扩散、漫延,就会改变美国人对未来的预期,对美国经济有不利影响。

不过美国人的这种担心并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是一种随机性外部冲击。美国政府重要的不是去弥补这次事件的物质损失,而是恢复美国人的信心。这正是美国政府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消灭恐怖分子的战争(小布什总统强调这次反恐怖主义是一场战争)进行到底的原因。反恐怖战争不是一种报复行为,而是要重新给美国人一个安全感。这场战争的胜负对美国人未来的信心举足轻重。

我不相信罪恶的恐怖活动会成功,也不相信恐怖分子可以横行无阻。这世界毕竟是有正义的。从这种意义上看,“9.11事件”对美国人信心的打击也是暂时的。美国政府正努力取信于民,信心会恢复。“9.11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也只是暂时的。

同类推荐
  •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讲述了:《国富论》,在这部写作历时六年、修改三年的巨著中,亚当·斯密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道德情操论》,它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作了探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倘若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不了解,则不可能理解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和西方近代文明的进程。
  • 制度改变中国: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

    制度改变中国: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

    《制度改变中国》是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结合自身经历和学术生涯,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全面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力作。《制度改变中国》从经济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和事件入手,深入探讨了市场经济制度变革、国家职能转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文化意识改变等中国社会和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樊纲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更是观念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型。在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以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制度改变中国》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解读,为改革2.0时代的新一轮制度变革和社会变迁提供了别样的视角。
  • 破局:资本和创意的厮杀

    破局:资本和创意的厮杀

    潮流商业模式看点:共享、合围、并购、速度战、技术壁垒……打破和重建,互联移动时代下商战厮杀。这些改变将如何影响我们?我们也可成为改变者!
  • 全球性博弈

    全球性博弈

    本书以人性讨论为基准,分别研究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典型国家,重点分析了大量时代性问题,使读者对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作者以人性的讨论开篇,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哲学伦理的基调。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国际进行了全方面的透彻解读。中国篇中,作者针对中国国情,详细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现在,过去三种层次的透视中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国际篇中,作者详细讲述了美、日、俄、新、韩、印等国,对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挖掘和阐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球化的过程。
  • 全球大趋势2:被债务挟持的世界经济

    全球大趋势2:被债务挟持的世界经济

    在美国两轮量化宽松和中国4万亿的刺激下,人们普遍预期世界经济将如期复苏。但正如米塞斯所说:“信用扩张确实能导致一时的繁荣,但这种繁荣迟早会归于破灭,导致新一轮的萧条。”世界经济衰退的阴影于2011年年中再次橫扫全球。引发这次恐慌的是再度出现的类似于2008年秋季的违约危机,只不过上次麻烦的制造者是那些金鬲机构,而这一次则是政府债务。 更为麻烦和棘手的是,世界逐渐“老”去,创造财富的人将越来越少,但需要赡养的人口却越来越多。当前的债务问题只能曰益恶化,世界经济被债务挟持……
热门推荐
  • Flip-A California Romance

    Flip-A California Rom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不可不知的365个健康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365个健康常识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与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容易被忽视的365个健康常识。居家细节、养生保健、美容减肥、人体排毒、足部按摩、职场健康、科学饮食、合理用药、健康心理、防病治病、两性健康等方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应的健康指南。
  • 天使长谜案

    天使长谜案

    一桩谋杀案,将情报局要员迈克尔拉进了诡计与情劫编织的谜网——这将产生致命的后果!这部“紧张刺激的惊险小说”(《出版人周刊》)在美国亚马逊已经获得130个以上五星好评(300多条评论);作者特地进一步修改润色,以便让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都能读来极为过瘾。
  • City Woman⑤:无敌情人来按铃

    City Woman⑤:无敌情人来按铃

    他这怪胎是打哪冒出来的?哪有人三更半夜不睡觉跑来应征工作,只不过是征工读生,他有必要这么积极吗?“人不可貌相”这话用来形容他恰恰好,大熊般的身材却有颗玲珑心和一双巧手,修水电、换地板、煮饭打扫他样样行,一副无所不知的模样更是让人把他当神崇拜。为抵挡长辈的相亲攻势,她情商与他假扮情人,谁知她演得太入戏,假戏真做的爱上他。但在好友眼中,她对他的感情很“盲目”,只因她压根不知亲密爱人究竟是何来历……
  • 滴血的红盖头

    滴血的红盖头

    刘财从王大娟子身上滚落下来,一边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一边咂摸着刚才的快感。他冷不丁地坐起,想起了他妈妈交代的事儿,便急三火四地一把拽出事先垫在王大娟子屁股底下的草纸,贴着眼睛看。抽抽巴巴的草纸只是洇湿了一大块儿,并没有见到他和他妈妈期望的血迹。刘财的胖脸瞬间扭曲,突然大叫一声,狠劲儿把草纸摔到王大娟子的脸上,声嘶力竭地叫道:“你说,你他妈的啥时候跟三牤子有的事儿?”
  • 一线春风透海棠

    一线春风透海棠

    苏起的人生信条向来只有一点,只要是认准了,就一定要抢到手。地盘是这样,叶迷棠也是这样。自从知道叶迷棠是女扮男装后,这个男人,心心念念的就是把这个女人变成他的所有物。哪怕是强取豪夺,不择手段,也在所不惜。因为他认准了,就是他的。不管他的情敌是谁,也不管叶迷棠愿意与否,只要他想要就行了。去他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他这里,就是个屁!‘我是你的苏起,你是我的叶迷棠。’不用华丽的辞藻,却是最永恒的誓言。
  • 王者归来:揭开普京密档

    王者归来:揭开普京密档

    2012王者归来,普粉必读。来自俄罗斯一线材料,资深俄文翻译,留学俄罗斯多年,全面揭秘普京的心路历程,关于成长,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个性,最有料的内容丝丝入扣解读谜一样的普京,读懂全球最具魅力的天枰座铁腕男人。
  • 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

    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

    作为美国最大的执法调查机构之一,“FBI”这个名号向来很拉风,FBI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它不仅负责打击国内的犯罪,打击恐怖主义,还配合CIA完成情报、反情报工作。司法部长是FBI局长的顶头上司,FBI局长却更像是美国总统的超级警察。本书将为您解密FBI的前世今生。
  • 贤愚因缘经

    贤愚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见你就笑

    一见你就笑

    女追男,难!“哑”女追男,更难!“哑”女追男神,难上加难!患有社交障碍的冉夏凉知道,从她打定主意追求学长晏弋的那天起,便踏上了一条披荆斩棘、血泪横飞的不归路——迎战各路美女,拼不过身材脸蛋,就拼人品智商;拉拢男神伙伴,必要时还得两肋插刀;遭遇男神“反追求”,好惶恐,好无助;听说男神也曾情路坎坷,不小心还发现了男神不为人知的“大秘密”……晏弋:你知道的太多了……冉夏凉:既然这样,男神,求收留求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