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3500000005

第5章 作家和故事艺术(3)

一名软件推销员从机场的一堆行李中得到了一种“能够毁灭我们当今所知人类文明的东西”。这个“能够毁灭我们当今所知人类文明的东西”非常小。事实上,它被隐藏在一支圆珠笔内,而这支圆珠笔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我们这位倒霉的主人公的口袋里。于是,他成为了影片中三十多位登场人物的追杀对象。这些人都具有双重或三重身份,为铁幕的两边工作,他们自“冷战”结束之后彼此认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杀死我们的主人公。剧本充斥着汽车追逐、枪战、令人毛骨悚然的逃跑,还有爆炸场面。在爆炸或杀人间隙,则是密集的对白场景,因为主人公要搞清这些双重身份的人物,找出到底能够相信谁。剧本在一片喧嚣嘈杂的暴力和亿万美元的特技场面中画下句点,其间我们的主人公设法销毁了那一“能够毁灭我们当今所知人类文明的东西”,从而拯救了全人类。

“个人故事”结构性欠缺,只是对生活片断的呆板刻画9,错误地将表象逼真当成生活真实。作者相信,他对日常事实的观察越精细,对实际生活的描写就越精确,他所讲述的故事便也会越真实。但是,无论被观察得如何细致入微,这种“事实”也只能是小写的真实。大写的真实位于事件的表面现象之后、之外、之内、之下,或维系现实,或拆解现实,不可能被直接观察到。由于作者只看到了可见的事实,反而对生活的真实茫然无视。

另一方面,“保证商业成功”的剧本却是一种结构性过强、复杂化过度、人物设置过多的感官刺激,全然割断了与生活的任何联系。作者把动作误以为娱乐。他希望,撇开故事不谈,只要堆砌了足够的高速动作和令人目眩的视觉效果,观众便会兴奋不已。就目前如此之多的暑期档影片全靠电脑生成影像(CGI)驱动的现象而言,他似乎并没有全错。

这种类型的奇观场面用模拟现实取代了想象。它们只是把故事当作一个幌子,来展现迄今为止尚未见过的特技效果,将我们带入龙卷风、恐龙的血盆大口或未来世界的大浩劫。毫无疑问,这种炫目的奇观确实能引发围观马戏团般的兴奋。但是,就像游乐园的过山车一样,其愉悦只能是短暂的。电影创作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一旦新鲜惊险的感官刺激达到风靡的顶点,很快便会面临一种明日黄花的冷遇。

每隔十年左右,技术创新便能孵化出一批故事手法低劣的影片,其唯一的目的只是为了开发奇观场景。电影发明本身作为对现实令人惊叹的模拟,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兴奋,随之而来的便是多年的乏味可陈。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声影片发展成为一种辉煌的艺术形式,结果却被有声影片——一种对现实更加真实的模拟——所毁。三十年代早期的电影,正是由于观众为聆听演员说话而对平淡无奇故事的甘愿忍受,而倒退了一大步。后来有声影片终于在力与美的层面上大有进阶,结果彩色片、立体片、宽银幕以及现在电脑生成影像的发明又将其大步击退。

电脑生成影像既不是瘟疫也不是万应灵药,它只不过是在故事的调色板上增添了几抹新鲜的色彩。多亏有电脑生成影像,我们所能想象的一切都能够达成,而且惟妙惟肖。当CGI为强有力的故事引发,如《阿甘正传》或《黑衣人》,其效果便会消失在故事后面,强化出它所要烘托的画面,而免去了哗众取宠之嫌。然而,“商业片”的作者往往被奇观的光焰迷住了双眼,看不到持久的娱乐只有在蕴藏于影像之下的人生真谛中才能找到。

无论是刻板故事还是奇观故事的作者,事实上所有的作家,都必须明白故事与生活的关系: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一个讲故事的人即是一个生活诗人,一个艺术家,将日常生活事件、内在生活和外在生活、梦想和现实转化为一首诗,一首以事件而不是以语言作为韵律的诗——一个长达两小时的比喻,告诉观众:生活就像是这样!因此,故事必须抽象于生活,提取其精华,但又不能成为生活的抽象化,以致失却实际生活的原味。故事必须像生活,但又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生活,以致除了市井乡民都能一目了然的生活之外便别无深度和意味。

刻板故事的作者必须意识到,生活事实是中性的。试图把所有事件都包罗在故事内的最脆弱借口是:“可是这确实发生过”。任何事都会发生,任何可以想象的事都会发生。实际上,不可想象的事也会发生。但故事并不是实际中的生活。纯粹罗列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绝不可能将我们导向生活的真谛。实际发生的事件只是事实,而不是真理。真理是我们对实际发生的事件进行思考后的想法。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关于众所周知的“圣女贞德的生活”的一系列事实。几百年来,知名的作家已经将这位不凡的女性送上了舞台,写入了书页,搬上了银幕,他们所刻画的每一个贞德都是独一无二的——阿努伊的精神的贞德、萧伯纳的机智的贞德、布莱希特的政治的贞德、德莱叶的受难的贞德、好莱坞的浪漫勇士,以及莎士比亚笔下疯狂的贞德——这是一种典型的英国看法。每一个贞德都领受神谕,招募兵马,大败英军,最后被处以火刑。贞德的生活事实永远是相同的,但每当其生活“真谛”的意义被作家发现时,整个样式便随之改变了。

同理,奇观故事的作者必须意识到,抽象的东西是中性的。我所谓的抽象,是指图像设计、视觉效果、色饱和度、音响配置、剪辑节奏等一系列技术性的策略。这些东西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用于六个不同场景的完全相同的剪辑模式可以得出六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电影美学是表达故事生动内容的手段,其本身绝不能成为目的。

◎能力与天才

尽管刻板故事和奇观故事的作者讲述故事的能力低下,但他们也可能天生具备两种根本能力之一。倾向于刻板描述的作家通常具有知觉能力,一种向读者传达肉体感官知觉的能力。他们的视觉和听觉是那样的敏锐和精微,读者一旦被其栩栩如生的精美形象触及,都会为之心动。另一方面,长于动作场面的作者通常具有一种超凡的想象力,可以将观众从现实空间提升到虚拟空间。他们能够将不可能的假设变为令人惊叹的现实,也能令观众怦然心动。无论是敏锐的知觉能力还是生动的想象能力,都是令人钦羡的天赋,不过,就像一段美满的婚姻一样,二者必须相辅相成。如果仅具其一,便只会在孤独中萎顿。

现实的一端是纯粹的事实,而另一端则是纯粹的想象。在这两极之间存在一个变幻无穷的“光谱”,所有风格各异的小说故事便游移于这光谱之间。强有力的故事讲述便是在这光谱之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如果你的作品飘向了其中一个极端,那你就必须学着将作品中人性的所有方面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你必须置身于这一创作的光谱之中:拥有敏锐的视觉、听觉和感觉,并与强大的想象力达成平衡。双管齐下,利用你的洞察和直觉来感动我们,表达你对人生事物的理解:人们如何以及为何做他们要做的事。

最后,除了知觉力和想象力是创作的先决条件外,还有两种超凡的基本天才是写作者必须具备的。然而,这两种天才却没有必然的联系。具备其一并不等于拥有其二。

第一是文学天才——创造性地将日常语言转化为一种更具表现力的更高形式,生动地描述世界并捕捉人性的声音。然而,文学天才是很普通的东西。在世界各地的每一个识字人群内,都有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人能在某种程度上将属于其文化的普通语言转化为超凡脱俗的精品。从文学意义上而言,他们的写作堪称美妙,有些甚至壮美。

第二是故事天才——创造性地将生活本身转化为更有力度、更加明确、更富意味的体验。它搜寻出我们日常时光的内在特质,将其重新构建成一个比生活更加丰富的故事。纯粹的故事天才是罕见的。试问,有哪一位作家能够全凭本能和直觉年复一年地创作出优美的故事,而且从来不用思考如何才能写出这样好的故事、怎样才能写得更好?本能的天才也许偶尔能够炮制出一部优秀的作品,但完美和多产却不可能仅来自那无师自通的本能。

文学天才和故事天才不但各不相同,而且毫无关联,因为故事并不一定非要写下来才能讲给人们听。故事能够以人类交流的任何方式来表达。戏剧、散文、电影、歌剧、哑剧、诗歌、舞蹈都是故事仪式的辉煌形式,每一种都有其娱人之长。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中的某一样式会走到前台而已。十六世纪扮演了这一角色的是戏剧,十九世纪是小说,二十世纪则是电影——所有艺术形式的宏伟融合。银幕上最有震撼力和说服力的瞬间并不需要言语的描述来创造,并不需要人物的对白来演绎。它们是影像,纯粹而无声。如果说文学天才的材料是话语,那么故事天才的材料则是生活本身。

◎手艺能将天才推向极致

故事天才虽然罕见,我们却常常碰到与生俱来拥有它的人。比如,那些街头的说书艺人,对他们来说,讲故事就像微笑一样轻而易举。当同事们聚集在咖啡机旁,故事的讲述也会自然展开。它是人际交往的流通货币。在这一上午工间的休息仪式上,只要有五六个人聚在一起,至少会有一个具有这种天赋。

假设我们的故事天才今天上午向她的朋友们讲述“我是怎样把孩子们弄上校车的”。就像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一样,她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听众就像中了她的魔法一般,全神贯注地手捧咖啡杯,半张着嘴。她时而明快、时而徐缓地编织着她的故事,令他们或笑或哭,将所有人的心高高地悬在半空,直到以一个炸药般的尾声戛然而止:“今天早上我就是这样才把那帮小捣蛋鬼弄上校车的。”她的同事们满足地伸了伸欠着的身子,喃喃道:“上帝,没错,海伦,我那帮孩子也是这样。”

再假设下面轮到她身边的一个男同事,接着讲他母亲周末去世的伤心故事……结果听得所有人烦得要命。他的故事全部停留在表面,从烦琐的细节到陈词滥调,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她躺在棺材里的样子还是很好看的。”当他讲到一半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回到咖啡壶边去续咖啡,对他的伤心故事充耳不闻。

如果要在讲得精彩的琐碎素材和讲得拙劣的深奥素材之间进行选择的话,听众总是会选择讲得精彩的琐碎故事。故事大师懂得如何从最少的事件中挤出生命力,而蹩脚的讲故事的人却会使深奥沦为平庸。你也许具有佛一般的慧眼,但是如果你不会讲故事,你的思想将像白垩一样枯燥无味。

故事天才是首要的,文学天才是次要的,但也是必需的。这一原则对电影和电视来说是绝对的,对戏剧和小说来讲也比大多数戏剧家和小说家所愿意承认的要重要得多。故事天才尽管罕见,但你必须掌握一些,否则你便不会有写作的热切冲动。你的任务是从中拧出所有可能的创造力。只有充分利用你所掌握的一切故事技巧和手艺,你才能将你的天才锻造成故事。因为,只有天才而没有手艺,就像只有燃料而没有引擎一样。它能像野火一样暴烈燃烧,但结果却是徒劳无功。

一个讲得美妙的故事犹如一部交响乐,其结构、背景、人物、类型和思想融合为一个天衣无缝的统一体。要想找到它们的和谐,作家必须研究故事诸要素,把它们当成一个管弦乐队的各种乐器——先逐一精通,再整体合奏。

同类推荐
  • 阳光下的葡萄干

    阳光下的葡萄干

    “一个未能实现的梦想会有什么下场?/它会不会干瘪枯萎,/像阳光下的一颗葡萄干?”《阳光下的葡萄干》表现了一个非裔美国家庭对美国梦的追逐。亲情、理想、现实在逐梦的旅途中相互冲突……梦想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对每一个人都触手可及?此剧在百老汇上演时一举成名,连演530场,被多次改编为电影、音乐剧等。
  •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以培养色彩思维为目的,从色彩理论基础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提高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兴趣。通过理论的融入,使学生认识到色彩造型规律的来源和过程;通过技法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用色能力。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舞蹈与传统文化

    舞蹈与传统文化

    中国舞蹈源远流长.它和古老的中华文明同生共存。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每走一步,都有舞蹈的足迹。中国的文明因舞蹈而多姿多彩、熠熠生辉,舞蹈又以它独特的文化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与活力。在舞蹈中看文化,在文化中观舞蹈,作者以生动流畅的笔触,结合流传的历史故事和经典的舞蹈佳作,深入探析中国舞蹈与传统文化之间密切而又微妙的联系,从中我们既能获悉古代的乐舞风尚和舞人传奇,感知中国舞蹈的辉煌与美妙,又能领略华夏礼乐之邦的非凡风采和气象,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在本书中,田艺苗以她“穿T-shirt听古典音乐”的态度,从最经典的、大家最熟悉的音乐和音乐家写起从巴赫(m.wkkk.net)到勃拉姆斯(Brahms),从1685到1897年以12位巨匠的故事为入口,系统讲述了古典音乐最辉煌的岁月。在这本小书里,古典音乐不再正襟危坐,听古典音乐也可以穿T-shirt。
热门推荐
  • 腹黑总裁霸宠小白妻

    腹黑总裁霸宠小白妻

    一场交易将他与她的命运纠缠。再次意外邂逅,他是腹黑狠辣的G财团总裁,他诱她入局,宠她入骨。但甜蜜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骗局。两年后,她华丽归来,一步步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主持人,但却已是别人的未婚妻。他怒意滔天,霸道的把她绑回家。从此,世间便有谣言疯传,G财团总裁撬了别人的墙角,还从此沦为妻奴。
  • 情倾后宫

    情倾后宫

    世上万物,稀奇古怪,无奇不有,往往令人匪夷所思。前世今生,通天神灵,幂幂中是不是自有安排?一条颜色独特,晶透诱人的白水晶吊坠项链却在泪水滴在水晶上头时,水晶发出了耀眼的光,才一会儿时间,整个环境都不同了。转眼间她竟被水晶带到了一个没听过的朝代。本性里有点可爱调皮的她在一个无情的环境里,被迫得将自己内心的纯洁慢慢的丢去,天性乐观的她也慢慢变得猜忌,多愁善感.遇到一个痴情的人却不敢回报感情;面对一个名正言顺的丈夫,却又不敢放下感情;在感情世界乱得一塌胡涂的时候,心爱的封刚却又出现了。叫她最后情归何处呢?上天跟她开的玩笑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卓寒轩:天朗王朝的一国之王,冷酷的他总是带着坏坏的色眼看她,死也不放她离开皇宫,说送了他就是他的。卓天恩:三皇爷,长得与她意外死去的男友封刚一模一样,让她的视线总是没办法从他的身上移开。余剑希:年龄最轻的相爷,聪明狡猾的他是皇上的最爱助手。聪明才智的他总是气得她说不出话来,坚持说不介意取她这个身份卑微的宫女为妻。只是当他知道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宫女,而是他们皇上的贵人时又会是怎样呢?三个同样让她心动的男人,她最终该是如何的决择?想知道吗?收藏着看吧!~~~~~~~~~~~~~~~~~~~广告时间:系列文《权倾后宫》:这文已完成,风格跟《情》是完全不同的,读者朋友们可以去看看。敛心新开了一个群,喜欢后宫的朋友欢迎加入。群号:29359876
  • 快穿之寻觅今生

    快穿之寻觅今生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又将要如何?我将要寻找什么?
  • 情深不及白首

    情深不及白首

    新婚之夜,她老公在酒店偷情。夏悠以为姜源是个值得托付终生的男人,却不想被背叛的最彻底。一朝梦破,她不再信爱。索性用钱换情,与叶瑾澈成了饮食男女。却不想是步入了他早就埋好的陷阱,成了他复仇的棋子。还发现了他心中忘不了的伤。夏悠受够了伤害,决心离开,却被他困住不放。他说:相遇是错,相离不能再错。这场游戏若一定要有输方,他宁愿是自己输。但必须在,在她爱上他离不开他完全属于他之后。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 太上净明院补奏职局太玄都省须知

    太上净明院补奏职局太玄都省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蠲戏斋诗话

    蠲戏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闲庐文钞

    闲庐文钞

    本书所选29篇文章,分赋、记、序三种,作者试用古文写时代之事,抒今人襟抱。
  • 白雾

    白雾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纳尼亚传奇:银椅

    纳尼亚传奇:银椅

    少年尤斯塔斯和少女吉尔在一次躲避校园恶霸的行动中,被神奇力量召唤到纳尼亚。此时纳尼亚国王卡斯宾垂垂老矣,已走到人生尽头,唯一的儿子瑞连走失,音讯全无。尤斯塔斯和吉尔接受狮子阿斯兰的任务,在沼泽人的帮助下,前往巨人族的废墟寻找王子踪迹。他们一路又饿又累,被一位绿衣美女欺骗,到了哈方城,差一点成为巨人秋祭上的盘中餐。慌乱之中,他们逃往地底躲避巨人的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