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7800000016

第16章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渲染有方

上课铃声响了,张老师步入课堂,刚要讲授《木兰诗》第三段,李萌同学便举手提问:“木兰代父从军自备鞍马弓箭等物,到一个集市就可以买到了,为什么要分别‘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呢?’李萌同学提出的间题,犹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池水之中,整个课堂激起了圈圈议论的涟漪。有的认为,东市只买到了骏马,其余的战具当然要到西、南、北三市去买了;有的认为这种写法太嗦,不够简洁;还有的认为这种写法不但读起来顺口,而且写出了木兰准备战具的忙碌气氛,使其替父从军的形象更加鲜明。

就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候,张老师笑着说:

“同学们,你们的争论很有意思。在回答李萌同学提出的间题之前,我先给同学们画一幅山水画。”课堂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张老师随即取出一张宣纸,贴在黑板上,拿起毛笔,蘸些淡墨,画了一座近山,同学们并未看到这座近山好在哪里。就在这时,张老师又对近山由淡而浓地层层染色加彩,描形绘态,几经润染之后,这座明暗相间、生气盎然的近山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整个山色郁郁葱葱,那微露的红檐富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山中的一条瀑布仿佛从天而降。这时,张老师又在宣纸的上方用淡墨轻轻一抹,一座淡淡的远山便出现在画面上。全班学生看到这幅虚实相生的山水画,个个拍手称赞。

张老师指着国画说:“画近山,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层层添色加彩,反复润染?”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能使近山形象更加突出”的见解。“是呀,”张老师加强语气地说,“层层添色加彩,反复润染,是为了使近山的形象更加突出,加强艺术效果。国画的这种技法,叫做渲染。”张老师说到这里,取下国画,又把话题转到李萌同学的提问上,“其实,写文章与画国画亦有相同之处。为了突出形象,可以对场面、景物或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的某一方面不厌其烦地加以描绘或形容。比如,按照常理,木兰本来可以在一个集市上买到鞍马弓箭等战具,为什么却要让她分别到东、西、南、北四市购买呢?”

李萌同学高高地举起小手,说:“这也是运用的渲染手法渲染木兰购买战具时紧张而又忙碌的气氛,从而使木兰代父从军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张老师肯定了李萌的意见,接着说:“渲染属于正面描写。往往从正面一写再写。《木兰诗》中还有几处渲染的文字,请同学们找一找。”有的学生举出木兰返回家里之后,怀着欢快的心情“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亦属于渲染。张老师同意了同学们的看法。有个学生问:“木兰出门共伙伴的时候,‘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否也是渲染?’张老师说:“这个问题提得好。我认为,这几句话属于烘托(侧面描写),诗歌通过伙伴之眼,烘托木兰女扮男装的成功,未露出任何蛛丝马迹,我们将列专题进行论述。”

有位作家说过,文章如果缺乏艺术感染力,就显得苍白无力,运用渲染手法是弥补苍白无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写景中运用渲染,可使景色更加引人入胜。朱自清在《绿》中,面对梅雨潭写下了“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一句话,如果就此停笔,亦未尝不可。然而,仅此一句,不但难以抒发作者热爱自然、勇于进取的激情,而且难以引人入胜。所以,朱自清不惜笔墨,对梅雨潭的“绿”进行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润染:

她松松的皱撷(xie)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在这段景色描绘中,作者仿佛一位高等画家,拿起绚丽的彩笔,对梅雨潭那醉人的绿,一绘再绘,先绘它的动态,那泛起的波纹仿佛带着皱褶,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再绘它的色泽和性状,像“明油”一般名滑而明亮,像鸡蛋清那样“软”而“嫩”;最后绘出它的质地,犹如一块碧玉,没有一点儿“尘滓”。由于作者极力地进行渲染,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不能不“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运用渲染手法写人,既有助于突出人物的鲜明形象,又有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在《灌园史晚逢仙女》(高中语文第四册)中,作者冯梦龙不惜笔墨,着力写出了花农秋先(自称灌园臾)“觅花”、“买花”、“扫花”、“浇花”、“祭花”、“伴花”、“护花”、“惜花”、“赎”、“医花”等几个细节。在“扫花”、“浇花”、“祭花”和“伴花”这四个细节中,作者以渲染的笔墨写出了如下文字:

秋先每日清晨起来,扫净花底落叶,汲水逐一灌溉。

到晚上又浇一番。若有一花将开,不胜欢跃。或暖壶酒儿,或烹,(au)茶儿,向花深深作揖,先行浇奠,口称“花万岁”三声,然后坐于其下,浅斟细嚼。酒酣兴到,随意歌啸。

身子倦时,就以石为枕,卧在根旁。自半含至盛开,未尝暂离。

这里的渲染之笔,不仅将秋先爱花如命的“花痴”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而且还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正因为秋先是个“花痴”,当恶少张委“欺邻吓舍”,肆意毁坏花木时,秋先才勇于出来为了护花与其拼命;也正因为秋先是个“花痴”,感动了花仙,所以当他被张委诬陷入狱时,才有花仙出来相救,并且杀死了张委。假如作者不对秋先爱花如命的个性着力进行渲染,造成蓄势,那么面对张委毁坏花木的罪恶行径,秋先就不会与其拼命;又假若秋先不与其拼命,就自然不会被诬入狱;秋先不入狱,花仙的出现也就形同虚设了。所以,作者的渲染之笔,不仅突出了秋先爱花如命的“花痴’,形象,而且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为了把人物、景物、场面写得生动形象,在渲染中,通常运用各种辞格进行充分描绘。在《明湖居听书》中,作者刘鹦为了表现白妞(王小玉)高超的演唱技艺,除了从“初不甚大”、“越唱越高”、“陡然一落”、“忽又扬起”几个过程进行渲染外,又在每一个过程的渲染中,“邀请”了一些修辞格参与,从而把白妞的演唱艺术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请看白妞“越唱越高”的表演:

唱了数十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哪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嗽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切,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作者在描绘白妞的演唱时,饱蘸通感辞格的色彩,把作为声音的听觉化为看得见的视觉(像钢丝抛入夭际;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进行渲染。这里的通感辞格,打开了读者想像的视野,仿佛看到白妞的声音向白云蓝夭飞驰而去。至此,白妞的形象经过作者运用的通感进行渲染,已经跃然纸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除了运用通感辞格构成渲染之外,运用反复辞格亦可以在一唱三叹中构成渲染。这种运用反复辞格构成的渲染,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它有利于强化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李瑛在他的《一月的哀思》这首诗里,将“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一句,几次重复,渲染了夭安门广场庄严肃穆的气氛和人民对周总理无比真挚的感情,收到了回肠荡气、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对某些细节进行反复描写,亦可以构成渲染。这种渲染既可以引起读者的密切注意,又可以收到突出中心的作用。茹志鹃在她的小说《百合花)中几次写到通信员枪筒上的花枝,表现了主人公(通信员)对生活的热爱和难能可贵的献身精神。这里的反复,不但不会让人感到累赘和压抑,反而会因为这种反复构成的渲染激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为了把事物描绘得更有艺术感染力,在正面进行渲染的同时,有时还要从侧面进行烘托。再以《明湖居听书》为例,作者写白妞那双眼睛时,先从正面渲染“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当这双眼睛向台下一盼时,作者立即从侧面进行烘托:“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得多呢”,就是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白妞)看见”了他。“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

这里的正面渲染与侧面烘托结合起来,就把白妞的一双眼睛写得相当传神,相当迷人了。

同类推荐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二十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

    二十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

    沈炎选编的《二十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以( 短篇)小说基本要素,如描述(deion),叙述 (narration),情节(plot),人物与人物塑造 (character&characterization),背景(setting) ,叙事角度(point of view),主题(theme),和象 (symbolism)等为轴线,选取经典英美短篇小说介绍小说阅读技巧,以提高学生文学阅读和欣赏的能力。本教材由两部分组成:①理论讲解;②23篇短篇小说。本教材为全英语教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北二人转(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北二人转(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北二人转》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 青少年必读著名作家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青少年必读著名作家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客房管理

    客房管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客房产品的概念、种类及设计,客房部的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管理,客房价格决策和经营效益分析,客房预订与销售管理,客房对客服务与客服清洁保养及管理等。
热门推荐
  • 在修仙世界开店

    在修仙世界开店

    一步错踏,已是沧海换桑田……喂,等等,谁错踏了!人家不过是跨进家门而已,怎么就被扔到这种奇怪的地方来了!有人追杀!有人在飞!还有哥斯拉!天,好可怕!好在咱有随身空间,里面有田有地有房。就算在这异世界里,也能过得风生水起,滋润乐翻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神天道

    大神天道

    新书《悍武神尊》已经发布,求个收藏,求票票,求五星好评。 修者?尘埃也,四方宇宙,六道如蝼蚁。寿龄?浮云也,万载之后,七界终除名。永生?唯吾大神天,踏九天之上,掌十方生死!举手间,建极道乐土,万物生灵欣欣向荣。覆手间,毁天地乾坤,亿万蝼蚁无处可生……PS:请加《大神天道》读者QQ群:210348245!
  • 十五少年漂流记

    十五少年漂流记

    《十五少年漂流记》描述了一艘载着十五个少年的帆船在暴风雨中遇难,漂流到荒岛上,坚强的十五个少年团结一心,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勇敢地面对并战胜残酷的自然环境,打垮凶狠的敌人,经历两年的时间,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故事。这套世界少年文学名著按照语文新课标指定阅读书目进行了精选,集中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
  • Gorgias

    Gorgi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谣集杂曲子

    云谣集杂曲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精选了2006年度全国法院审理的部分大案要案,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展开了他讲述的案件故事和审判故事。这《解密中国大案2006》中所收集的案件都曾经在国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所有的纪实文章都是丁一鹤亲自采访案犯或是案件当事人后写成的,这些文章也都经过了案件的承办法官或审判长的审阅,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因为是真实的,也就保证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同步,呈现着非常实在的生活面貌。
  • 淮海原肇禅师语录

    淮海原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娃神助攻

    萌娃神助攻

    穿着公主裙的小天使从天而降,让一向冷静的墨骁措手不及。“爹地爹地,我要去找妈咪!”墨骁一脸冷漠,“她不是你妈咪。”“爹地,让妈咪搬来我们家住吧!”墨骁再次重申,“她不是你妈咪。”“爹地,妈咪要跟别的叔叔吃饭,她不要你啦!”墨骁脸色一黑,“走,带你去找妈咪。”
  • 爹地,妈咪还未婚

    爹地,妈咪还未婚

    A市最年轻的新晋权贵高调示爱,非卿不娶?那女人竟是已有四岁宝宝的未婚妈妈?未婚生子?单亲妈妈?是真爱抑或是作秀?五年前,还是小小员工的他求婚被拒;五年前,尚是大学生的她表白未果。同样的时间地点,他和她,各自失意着;阴差阳错,酒精燃烧着情欲。五年后,他是新任权贵,她是未婚妈妈;意外邂逅,爱情将会怎样进行?总而言之,就是深情男主俘获未婚妈妈的童话爱情故事。亲们,还在犹豫神马?请尽情收藏阅读之…
  • War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War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The War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is one of the great modern historical novels. Inspired by a real episode in Brazilian history, Mario Vargas Llosa tells the story of an apocalyptic movement, led by a mysterious prophet, in which prostitutes, beggars and bandits establish Canudos, a new republic, a libertarian parad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