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7500000015

第15章

就在张作霖决计告别古老的北京,率部退回奉天的前夕,他把心爱的长子张学良唤到身边,习惯地叫了一声“小六子”,不无伤感地说:

“这次,咱爷们是败在蒋介石和日本人的夹击中,这口窝囊气到死我也咽不下去!我这个臭皮囊老了,很可能无力重整旗鼓,率部挥师入关了,只有靠小六子你给我出这口窝囊气了!”

时下的张学良,并不完全赞成父亲的这番话语,但他看看父亲那无限伤感的表情,作为孝子,又把到嘴边的话送回肚里,违心地点了点头。

张作霖似得到了某种慰藉和补偿。他沉吟片刻,突然把头一抬,分外郑重地问:

“小六子!你知道唐朝有个李世民吧?”

张学良闻声感到有些愕然,再一看父亲那严肃的表情,轻声地答说:

“知道!”

“你知道这位李世民多大岁数登基坐殿的吗?”

这下可把张学良给问住了!虽说他很早就知道李世民以弱冠之年随父李渊起事,打下天下,很年轻就当了皇帝,但具体是多大年纪,他的确不知道。

“你怎么连这样大的事都不清楚呢?”张作霖说罢伤心地叹了口气。

“父亲,”张学良愧疚地说,“原谅我无知,我回去一查历史就知道了。”

“不用去查历史了,他在二十八岁那年就当上了皇上。”

张学良深知父亲虽是草莽出身,却很想早日登上九五之尊的皇位。为此,他经常研究汉刘邦、唐李世民、明朱元璋等人的发家史,对他们起事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和掌故如数家珍。对此,张学良的记忆总显得不如父亲。相反,他对华盛顿、林肯等人的历史却了如指掌,而且不需要特殊的用心,也永远忘不了。

“小六子,你今年多大岁数了?”

“再过几天——也就是六月四日,我就二十八岁了。”

“对!和李世民当皇上的时候一般大。”

张学良闻之又是一怔,他有些茫然地看着父亲那铁青的脸色,真猜不出父亲说这些话的真正用意。

“小六子,这些天来我想了许多,看来打天下的事和坐天下的事,我这个臭皮囊恐怕都不行了。”张作霖说罢异常伤情地叹了口气,旋即又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他憋了好一阵子没说话,突然像是下命令地严肃地说,“从现在起,你就要做当今的李世民!”

“不!我不做李世民。”张学良近似本能地反对着,当他看见张作霖就要暴怒的样子,又坚定地补充说,“父亲,你也不要做当今的李渊!”

“为什么?!为什么……”张作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他腾的一下站起来,活像是一头被困的野公牛,大声地吼叫着。

张学良很少看到父亲对自己发这样大的火。诚如他晚年所说:“我同父亲可以说有特别的父子关系。我生下来时父亲头一次打了个胜仗,换句话说:我父亲就是因为这个起来的。我父亲很喜欢我。”他为了不使就要退回关外的父亲过于伤心,没有说出自己的理由,并把头缓缓地垂到了胸前,做出一副认错的样子。

“没有大志的东西!”张作霖余怒未消地又大声质问,“你知道日本裕仁天皇今年多大岁数了吗?”

“知道。”张学良复又抬起头,“裕仁天皇和我同庚,二十八岁。”

“算你有记性,还知道日本的裕仁和你同庚。”张作霖操着恨铁不成钢的口气说罢,又喟叹不已地摇了摇头,“你若是我的儿子,那就应该立志当今天中国的裕仁天皇!”

“我不当!我不当……”张学良再次本能地反对着。

“为什么?!为什么……”张作霖又再次怒不可遏地大声质问着。

是啊!张学良为什么不做李世民,也不当今天中国的裕仁天皇呢?这要从张学良的思想成长过程去寻找原因。

张学良虽然生在草莽出身的大军阀、一代军政府首脑之家,但他的思想却远远超越了其父亲张作霖先做东北王、最终要当中国的皇上的境界。究其思想核心是爱国主义。用他最近在美国反复说的一句话来说:“我年轻时可以说是‘爱国狂’。”对此,他的原任机要秘书郭维城曾做如下论证:

他的思想的根源,是坚定彻底的爱国主义。这一思想的形成基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的孔孟老庄的忠君体国,民为国本,和无我的思想、侠义的思想;一是西方民主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和民有、民治、民享的思想。他承认“受西方教师与朋友的影响超过本国的师友。”

张学良的爱国思想,是以其民主主义思想为基础的。他把“以民意为准则”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

另外,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对张学良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张学良和孙中山先生曾有过一次间接交往和一次相见晤谈,为一般读者所鲜知。现简介如下:

一九二二年六月十六日,孙中山先生蒙难广州观音山,后避居上海。为了击溃暗中支持陈炯明发难的吴佩孚,他曾构想和相继败在直系手下的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结成孙、段、张反直大三角联盟。其间,他意外地收到了张学良纵论天下的信牍,令他惊叹不已。当他获知张学良尚不满二十二岁的时候,他似乎看到了东北未来的希望。因此,他当即挥毫写了如下这封信:

汉卿仁兄惠鉴:

顷诵手书,借悉一切。所论奉省暂指冷静态度,以俟时机,实为特识。文顷致书尊公,述此后军事进行,宜由西南发难,据险与敌相持,使彼欲进不得,欲退不可。然后尊公以大兵直捣北京,略定津保,以覆其巢穴,绝其归路,敌必可灭,正与高明之见不谋而合。望力持定见,他日运筹决胜,可望预期也。韩芳辰君来,连日讨论,悉东三省整军经武,养锐待发,曷胜忻慰。兹特请汪精卫先来谒,一切代述。希赐接洽为荷。专复。

敬颂台绥

孙文九月二十二日

孙中山先生阅罢这封信后,大概想到了张学良是“胡帅”之贵公子,唯恐这种聪明用错地方,遂又当即写下了“天下为公”的横幅匾额,由亲赴关外的汪精卫和孙科面交张学良。

弱冠之年的张学良,收到一代革命宗师孙中山先生的墨宝,除去受宠若惊之外,一定会想到孙中山先生对自己的无限期望——一定要“天下为公”。不久前,年逾九十高龄的张学良回忆起孙中山先生——尤其是孙中山先生扶病北上,在天津病榻旁召见张学良的往事,他还真诚地说了下边这段话:

“我很佩服他。他有头脑,在病床上对我说:东北处于两个帝国主义中间,东北青年责任重大。”

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之后,张学良自然清楚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以三民主义思想统一中国。加之,他清楚地认识到:“我自二十二岁领兵打仗一直打内战,所以我对内战厌恶到头了。一次我去河南,老百姓痛苦得不得了。我问老百姓,他们说儿子去当兵,到哪儿去了没人知道,没活劲儿了。自己打自己,只剩下老弱妇孺,我看了心痛极了。从那时起,我下了决心,一旦我能掌权决心要尽量避免无意义的战争。”因此,他断然对父亲说了这样两段掷地有声、史有所记的话:

“父亲!你让我做李世民,说明你这是旧脑袋。现在时代变了,不是封建时代了,中国不能再有皇帝了,我决不能当太子,你也决不能当皇上。”

“父亲!你让我当中国的裕仁天皇,你也错了,我也不可能学裕仁,日本有日本的国情,你也不要希望我学裕仁。我应该做一个为人民拥护的公仆。”

……

正当张学良陷入痛苦的凝思而无法解脱的时候,于凤至夫人由内室走了出来,她望着张学良那悲苦的表情,心中不禁一阵绞痛。她关切地说:

“小爷!不要生气了,这样会把身体搞坏的。”

张学良闻声转过身来,当他看见于凤至那双饱含泪水的眼睛,禁不住地叫了一声“大姐!”双手紧紧抱住了于凤至的身躯,泪水猝然冲开了闸门,无声地淌了下来……

于凤至从那颤抖不已的身躯知道,张学良正在向她倾泻憋闷多时的悲愤。待到她认为心爱的“小爷”渐渐平息了怒潮,方取出洁白的手帕,边揩去张学良满面泪痕边说:

“土肥原要你当满蒙皇帝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

“从眼下说,利用皇帝这一钓饵,遏制我易帜,保住日本在满蒙的特殊权益;从长远看,他要我当日本人的儿皇帝,把满蒙变成日本帝国的殖民地。”

“你做得对,拒绝得好!”于凤至不无自豪地说罢,又有些担心地说,“土肥原是日本出了名的特务头子,他对今天的失败,会善罢甘休吗?”

“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那……他又会玩什么新花招呢?”

“天晓得!”张学良鄙夷地笑了笑,“还是那句老话:以不变应万变!”

土肥原贤二低估了张学良的爱国心,在触了一个不小的霉头之后,遂又改弦易辙,支持林久治郎以杨代张的计划。他在积极扶植亲日元老派杨宇霆、常荫槐等人的同时,在暗地里利用一切卑鄙的手段,离间张学良和杨宇霆等人的关系,妄图在奉军中引起内讧,进而导致关东军出兵干涉,达到占领所谓满洲的目的。首先,土肥原贤二怀着报复的心理,精心策划了一场旨在倒张学良的舆论攻势。正如当事人记述的那样:

这时日本人在奉天所办的《满洲报》,突然想出一个举办一次东北民意测验的花样,将张学良、杨宇霆、张作相、万福麟、常荫槐等数十人列为一表,下面印有选票,要读者每日填写东三省军政长官一人及辽、吉、黑三省主席一人,剪下寄该报馆。杨宇霆利用这一机会,派人大量购买该报,将选票填上杨的名字,陆续寄给报馆,每日几达数千份之多。杨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要借此表示他是民意所归的人。事后,由杨府卖出的废报纸达数千斤之多,这一秘密始为外间所知晓。张学良知道这件事后,心情如何,是可以想见的。

其次,阻碍同南京政府合作,反对悬挂青天白日旗的杨宇霆等元老派们,人为地加剧了和张学良的矛盾,使得局面愈加紧张。杨宇霆“俨然以父执自居,同常荫槐勾结一起,拉拢文武官吏,多方阻挠张的政治主张,企图操纵整个东北政治。张学良先后要他接替吴俊升遗下的黑龙江军务督办,征求他担任吉林方面重任,他都表示不从,只是整日在小河沿杨公馆接纳各方面官僚政客,指手画脚,气焰逼人,大有‘今日天下舍我其谁’之概。一时奔走钻营的人士从之如云,小河沿杨府无形之中成了东北的政治中心。而且杨是日本士官出身,同日人一向有接触,此时更是信使往返不断,因而引起外间种种揣测,张学良自然也完全明白”。“杨宇霆此时,除军队未能如愿掌握外,在政治、交通各方面已获得颇大的伸展。他为了实现夺取东北政权的野心,处心积虑要将辽宁全省警察权掌握在手。”同时,妄图把张学良的亲信调离左右,逐步掌握东北的人事大权。“凡是当时新发表的县局长以上的官员,他都一律召见,优礼有加,进行拉拢,言语之间且流露出东北军政大计今后要靠他来决定的意思。这样,自然使张学良察觉到杨宇霆内心深处究竟是要做什么打算了。”

由于“张学良这时已染有嗜好,每次参议官会议开会,他都不能经常坐在会议席上,离开时均由杨宇霆担任主席。每当张学良随时下楼询问情况或有所主张之际,杨动辄加以制止,说:‘你不知道,你不要管。’此外,杨经常在背后对人说:‘他每天注射毒针甚多,将来必会自毙。’张对此岂能容忍!”

夫人于凤至也越来越焦虑不安了。每当张学良私议杨宇霆的时候,她依然是从好的方面予以解劝。正如她自己述说的那样:“他(张学良)从前方回来以后,我们两人几乎每天晚间都到杨督办公馆去,这不很明显嘛,同人家去联络感情呗!以后他又让我和杨的三姨太太拜干姐妹,他亲自给我写的兰谱,又备了一份厚礼,派人送去,这位杨三太太倒还愿意,可是她同杨督办一商量,却说不行,行辈不对(杨自居前辈,实际上是对张蔑视)。结果,只收一部分礼物,将兰谱和大部分礼物退回。你看,杨公馆的门槛有多高啊!”那天,她屈辱得暗自哭了一场。张学良获悉此事以后,生气地说:“你呀,烧香也得找对了庙门和菩萨,杨宇霆视我为掌上玩偶,他的妻妾会把你放在眼里?”

是夜,张学良再次陷入了痛苦之中。他由杨宇霆的举止,想到了自己境遇的危厄;由杨宇霆和日本人的关系,再次想到了东北向何处去的问题,东北易帜后的政局将会发生何等的变化呢?当他估计日本是否会出兵干涉的时候,他又想起了端纳的话语:“如今的日本……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双十节的庆典和阅兵,就是这一见解最好的注脚。他望着愁眉难舒的夫人于凤至,一时想不出能说服她的理由。这时,他突然又想起了东北军撤离北京的前夕,吴俊升之子吴泰勋扶乩“大帅归矣”的往事,他灵机一动,商量地说:“大姐!我记得家乡有这样一句俗话,叫‘人的命由天定,胡思乱想不顶用。’在对待杨宇霆的事上,我们是否可以问天、听天的旨意,由天来安排呢?”

于凤至的思想中,存有很多的迷信色彩,十分相信“卜以决疑”的。加上今日她在杨府受辱,遂默然地赞许了。但是,当她想到自己和张学良均不长于扶乩一道,又为难地说:“不行!这样的机密大事,绝不能随便请人占卜决疑的,搞不好……”

“没关系,我们自己来扶乩问天。”张学良边说边取出一枚袁大头银元,“我想这块银元向高处掷三次,落地时,假如三次银元的袁大头都在上面,我们就决定把他们杀掉;否则,我们就不杀。我来掷,你来看,怎么样?”

于凤至稍许沉思了一会儿,有些慌乱地点了点头。

张学良当即将银元抛入空中,颇为迷信地微闭上了双眼,待到银元触地的清脆悦耳声消逝以后,他才小声地问:“大姐!结果怎样?”

“袁头在上面。”

张学良急忙睁开双眼,望着于凤至那苍白的面色,伸手接过银元,再次向空中抛去,一俟银元平稳落地以后,于凤至慌忙俯身拿起了这块银元,注目一看,愕然大惊。张学良虽说全然明白了,他依然在问:“又是袁头在上面,对吗?”

“对……”于凤至哆嗦地说完,颤抖地伸出了握着银元的右手。

张学良一把夺过了银元,蓦地掷向了空中。这时,于凤至的眼神似出现了幻影,她觉得这枚银元飘然而下的速度是那样的缓慢;可是落地后的响声又是那样的悦耳动听。她望着平稳地落在自己面前的银元,怎么也没有勇气去捡、去看……

“大姐!快拿起来看看吧。”张学良有些焦急地催促着。

“我、我……”于凤至的嘴巴有点不听使唤了,她依然是站在那里不动。

“怕什么,又不是让你动手杀他们!”张学良真的生气了,如不碍于所谓占卜的灵验,他早就跨前一步,哈腰拿起了那枚袁大头银元。

于凤至终于颤颤巍巍地俯下了身躯,那只哆嗦的右手尚未触到银元,她那昏花的双眼看见了鼓起的袁大头像,惊得“啊”了一声,遂又抽回了这只手。

“还是袁大头在上面吧?”

“嗯哪……”

“哈哈……”张学良猝然大声笑了起来,而且笑得时间又是那样的长,笑得神态又是那样的得意,充满着一种恐怖感。

于凤至突然想起了张学良不止一次说过的话语:“我在要杀人时,总是笑着的。”她倏地拾起袁大头银元,特别严肃地说:“这不可信,因为银元两面有轻有重,袁大头面轻,可能在上面。”

张学良终止了笑声,接过银元仔细地看了看,似觉得于凤至说得在理。他思索了一会儿,郑重其事地说:“既然你以为不可信,那么我现在重掷。要三次有字的面在上,我们就可以做最后的决定。仍然由我来掷,你来看。”

同类推荐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他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杯酒释兵权”,他逼迫手下将领交出兵权,建立中央集权。“烛影斧声”,他的死因天道玄远,难以祥说。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敢冒天下之大险的江湖浪子,以其沉稳果断的手腕,老谋深邃的远见,克己敛淫的秉性,义字为先的执著,收服着一块块已被血泪浸透的神州大地,拉开大宋王朝辉煌的帷幕。让我们揭开五代十国那个动荡黑暗的历史面纱,演绎一段风云变化的传奇大剧。
热门推荐
  • 凤霸江山

    凤霸江山

    她是古往今来最可怜的皇后,出嫁当日夫君病亡,太后谋权,她被迫成为怀孕工具,却被告之生产日便是她的死期。十月辛苦却做他人嫁衣,她化身狠毒女人,血染锦衣,白骨为阶!她从权利旋窝中涅磐重生,执掌天下。
  • 择天记之渐行渐远渐无书

    择天记之渐行渐远渐无书

    归来的陈长生,经历了师兄的磨炼,记忆的缺失,他能够重拾信心再创辉煌?
  • 林家传奇

    林家传奇

    一者通阴阳吉凶,一者晓寻龙分金,一者身份莫测,三者聚合,开启林家传奇。神秘洞窟,一块铁牌,半卷羊皮卷,引出惊天秘宝!槐树成精,民间避忌,恶鬼附身,邪门外道,这里是你想不到的怪诞世界!
  • 亚玛战纪之黑暗

    亚玛战纪之黑暗

    本书是亚玛战纪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梦的战纪》后续篇,讲述了林凡在北境大婚十年之后所发生的全新故事,亚玛大陆在经历了相对和平的十年时光之后风云再起,随着老一代的英雄前辈们逐渐隐退,许多已经成年的青年俊彦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而一些不甘心蛰伏的野心家和冒险家也相继露头,掀起了亚玛大陆上的又一场腥风血雨——主人公是一位出生卑微的穷苦少年,悲惨的童年经历和艰苦的生活环境铸造了他的黑暗之心,而若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出人头地就唯有施尽各种手段,那些所谓的仁义道德和善良怜悯都不过是他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而已——
  • 校雠通义

    校雠通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泣血:倾城颜

    凤泣血:倾城颜

    她只是和亲公主的小跟班,除了把晟王府那些女人斗得鸡飞狗跳外,真的没其他本事了。可是,那个臭王爷为什么让她出谋划策?好吧,如果非要承认,她还是有那么点小小的医术啦,只不过,来到古代后英雄无用武之地,最多就是纸上谈兵而已,谁让人家曾经学的是西医呢!原本很欢声的生活,在公主意外死亡后变得不一样,臭王爷怀疑她,为了洗刷冤屈,查找真相,她历经千辛万苦。然而,真相却是更大的阴谋……
  • 厦门志

    厦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鹰巢

    鹰巢

    “鹰巢”是巴萨尔穴居之地,也是“巴萨尔集团”的神经中枢。巴萨尔带领集团从事非法勾当,但同时也是许多弱小平民的保护神,深得人们爱戴。巴萨尔父亲文革中被害,他的成长历尽沧桑。改革开放后,巴萨尔下海经商,当他蓄积的木材被大木材商田成祖借助官场势力强行剥夺,巴萨尔开始报复,使其整个团伙彻底覆灭;当他有了巨额资产积累,决定进入高速公路建设市场和汽车销售与配件供应市场,又同崔风景、赵子强两个黑恶势力团伙展开了激烈的市场博弈,几乎死于非命;为创建太阳山野生动物森林公园……在这里我们看见官场的政较量、商场的利益黑幕、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黑恶势力团伙之间的殊死较力,充满了惊险与变数、阴谋与算计、欺诈与杀戮。
  • 陌上花歌(下)

    陌上花歌(下)

    十年后,帝京空前繁荣,国富民强,再无战祸,史称“帝京盛世”,百姓欢欣地称他们爱戴的皇帝为“鹰帝”。只因他的衣着纹饰上,总有一只金色的鹰孤独而骄傲地飞翔。多年前,他含笑对着自己所爱的女子说:“比起龙来,我或者更喜欢鹰一点。”她看着他,她的眼睛亮如繁星,他毫不怀疑地伸出手,她就会陪他走完一生。又怎知此后经年,苍山负雪,浮生未歇,终有变故。只因那一年,陌上花开,正妖娆,阳光独好。
  • 小侦探福尔摩斯:夺路缉凶

    小侦探福尔摩斯:夺路缉凶

    "本书收录了12个福尔摩斯短篇探案故事。其中包括《波西米亚丑闻》、《红发会》、《身份的确证》、《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杀人的桔子核》、《歪唇男人的人命官司》、《谜样的蓝宝石》、《致命的斑点带子》、《工程师大拇指案》、《失踪的神秘新娘》、《绿玉皇冠之谜》、《铜山毛榉案》。全书故事惊险刺激,情节跌宕起伏,12篇故事各有风格,或神秘,或诡谲,或恐怖,或蹊跷,在充满异域风情的英伦背景下,带领读者拨开迷雾,直面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