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2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余读《孟子书》,至《万章篇》:“颂其诗,读其书。”《周礼·春官·大师》注:“颂之言诵也。”“颂其诗”,即“诵其诗”。于诗曰诵,于书曰读,而知诵与读之有别。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讽,诵也。诵,讽也。读,籀书也。”《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周礼》经注析言之,讽诵是二。许统言之,讽诵是一。《竹部》:“籀。读书也。”《庸风传》曰:“抽,读也。”《方言》曰:“抽,读也。”盖籀抽古通用。《史记》“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字亦作抽。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故卜筮之辞曰籀。谓抽绎易义而为之也。太史公作《史记》,曰“余读高祖侯功臣”,曰“太史公读列侯至便侯”,曰“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余读谍记”,曰“太史公读《春秋谱谍》”,曰“太史公读《秦记》”;皆谓绎其事以作表也。然则孟子之为学也,盖读与诵异品,诗以诵,书以读。《荀子·劝学篇》:“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杨倞注:“经,谓诗书。礼,谓典礼。”诗书可诵,典礼则读而不诵。诵者玩其文辞之美,读者索其义蕴之奥。《乐记》曰:“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诵之法也。《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读之法也。古人之所谓诵,今人曰读。古人之所谓读,今人曰看。曾涤生《谕儿子纪泽书》云:“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得其深远之韵:二者不可偏废。”是曾氏之教其子,亦看与读并重。而今日之谭国文教学者,只言读本而无看本,譬如两轮之废其只,双足之刖其一,则甚矣其为跛形不具之国文教学也!窃以为读之文宜主情,看之文宜主理。读之文宜有序,看之文宜有物。读之文宜短,而看者不宜过短。读之文宜美,而看者不必尽美。鼓之舞之之谓作,情文相生者,读之文也。长篇大论,善启发人悟,而条达疏畅者,看之文也。余承乏此校,诸子劬学者多,乞正于余。余因最录五十四家文八十篇,杂记七十八则,言非一端,写成此编,而析为二部:曰文学通论,凡自魏文帝以下三十七家文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曰国故概论,凡自唐陆德明以下二十家文三十六篇,杂记三则,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先之以文学通论者,曾涤生有言:“古圣观天地之文,兽迮鸟迹而作书契,于是乎有文。文与文相生而为字。字与字相续而成句。句与句相续而成篇。……古圣之精神语笑,胥寓于此。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词气之缓急,韵味之厚薄,属文者一不慎则规模立变!读书者一不慎则卤莽无知!”故知舍文学无以为通国学之邮矣。题之曰国学必读,而不曰国文者,盖国文不过国学之一;而国学可以赅国文言之也。曰必读者,谓非籀读此编,观其会通,未足与语于国学也。虽然,我则既言矣:“古人曰读今人曰看。”胡为生今反古,不题曰必看而曰必读?曰:按之《说文》:“看,睎也。睎,望也。”《孟子》:“望望然去”。《释名》:“望,茫也。远视茫茫也。”则是看之为言望也,有远视茫茫不求甚解之意焉!未若读之为好学深思,籀绎其义蕴至于无穷也!而弁之以作者录,以时代先后为次;可以知人论世,觇学风之嬗变焉。其不知者,盖阙如也,余文质无底,然自计六岁授书,迄今三十年,所读巨细字本,亡虑三千册;四书五经之外,其中多有四五过者;少亦一再过;提要钩元,厪乃得此!然则此一编也,即以为我中国数千年国学作品之统计簿也可!曾涤生曰:“书籍之浩浩,著述者之众若江海;然非一人之腹所能饮也;要在慎择焉而已。”余则慎择之矣!太史公曰:“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杜元凯曰:“学者原始要终,寻其枝叶,究其所穷,优柔自求,餍饫自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古之读书者盖如是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民国十二年二月十八日无锡钱基博序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文学通论

同类推荐
  • 静默的旋律:学术史与文化研究

    静默的旋律:学术史与文化研究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20世纪俄苏文学理论框架下的高尔基巴赫金进行了理论梳理,更加清晰的突出苏俄文学的世纪理路;第二部分是“文化研究”,采取补充、接续的立场阐述了中国“文化研究”与欧陆学术传统的关系。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古都与城市

    古都与城市

    本书围绕中国古代古都和城市,系统阐述了古都及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并介绍了城市的经济、交通及对外交流等诸多问题,语言自然流畅,内容大气厚重。能够帮助读者学习和了解古代城市的相关知识,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又可以“古为今用”,为现代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相当的借鉴,进而对建设“和谐城市”、实现“和谐居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普洱溯源

    普洱溯源

    近年来,普洱茶经历了一个非常时期,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业界业外人士也是莫衷一是各有见地,有褒扬者,有贬抑者,这很正常。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框在框子里去统一,但不管怎么说,商业炒作也好,市场规律也罢,毕竟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了一股普洱茶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普洱茶,使普洱茶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为还普洱茶之真正面目。
热门推荐
  • 人世沉沦爱你

    人世沉沦爱你

    相爷家的小姐,得皇帝赐婚。性格刚烈泼辣的小姐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
  • 天嫁

    天嫁

    现实告诉我们:擅于装傻、扮无辜的美公子是不靠谱的。世人都以为彪悍无比的监国公主,遇上腹黑全角度隐藏无耻的顾三公子,也只能傻傻的为他卖命养家,终于发现真相后——你给我起来,哼,卖萌也没用!其实就是公主重生被坑爹的悲惨史。
  • 至尊在江湖

    至尊在江湖

    玩网游靠技术?靠走位?靠钱?他将告诉你,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那些都可以忽略……因东方豪被断一指,为了不让家族绝技阴阳指失传,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小一辈的东方杰身上,可老天似乎和他们开了个玩笑,带东方杰离开的大长老被人杀害,东方杰下落不明。所有人都绝望了,直到17年后,《江池》的问世,带给了他们希望……
  • 私窥江湖

    私窥江湖

    江湖文化在中国社会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几乎人人都认为自己“身在江湖”,必须遵循一些江湖规矩,却又普遍将江湖想象为一种遥远的武侠社会,对它的神秘和快意恩仇欣羡不已。本书作者认为江湖是一个游离于皇权统治的主流社会之外的体系,有自己的江湖规矩、江湖习气和江湖仁义。它隐身在传统社会的灰暗角落,依靠自己固有的逻辑,潜行在黑白之间,影响着主流社会的走向。
  • 石钟山自选集

    石钟山自选集

    石钟山的作品,大多与军旅题材有关,在作者笔下,其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入木三分。他善于创作主旋律作品,把老百姓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本书精选了石钟山的代表性作品,包括中篇小说《激情燃烧的岁月(父亲进城)》、《幸福像花儿一样》、《快枪手》、《当过兵的二叔》、《关东镖局》、《文官武将》、《幸福的完美》,短篇小说《国旗手》、《小镇》、《最后一个士兵》等重要篇章,全面展示了石钟山的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
  • 瞬间一眼看透人心

    瞬间一眼看透人心

    具有一眼看透人心的本领,就意味着你可以在瞬息之间,一眼看透周围发生的人与事,看清一个人的真伪,洞察其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利地窥探出情绪变化的温差,辨别出气色蕴藏的内涵,使你在人生的旅途上左右逢源;具有一眼看透人心的本领,就可以看透他人的长短优劣,辨人于弹指之间,察其心而知其人,现人于咫尺之内,识其言而审其本,做人做事抢占先机,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足坛大赢家

    足坛大赢家

    足球胜负场,我是大赢家。李逸,足球场上的最大赢家PS1:已有两本两百万字完本作品《超级足球巨星》《足球之娱乐巨星》PS2:书友群473097865
  • 某暴食之蛇和六个兄弟的日常

    某暴食之蛇和六个兄弟的日常

    某条可以吞噬天地的蛇和他其余六个头的故事
  • 温病正宗

    温病正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弦索西厢

    弦索西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