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2400000007

第7章 托钵乞僧(2)

昨天,他到了山上,哪里也找不到千柴,正急得眼泪汪汪,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棵枯树。他动手就砍,不一会儿,就砍了一大担。等到走了十多里山路,回到庙前,早已天黑多时。上前推一推,庙门大关,里面鸦雀无声。他翻墙进到庙内,轻轻开了山门,把柴禾悄悄挑到柴房里,又把山门关上,然后在干柴上胡乱睡了一宿。等到众人质问,他又编了个神佛相助的故事。等到他做了皇帝,这个故事被添枝加叶流传开去,说他打从一出生,就有神灵在身边护佑。不然,四大金刚怎么会来相助?这足以证明朱皇帝是货真价实的真龙天子。

不幸的是,思惠和尚编造的故事,只能给他带来一时的好处,却不能改变多舛的命运。平静的日子没有过多久,灾难又降临到他的头上。

两年,大旱、蝗灾、瘟疫三灾并至。钟离县的灾情,更是愈演愈烈。皇觉寺的佃户大都逃亡异乡,没有逃走的也无力交纳租米。催讨、索逼,无济于事。皇觉寺里近二十名和尚,眼看就要饿肚子。高彬着了急。他的老婆撺掇说,宁添半斗,不添一口。何不用“减口”来度过眼前的难关?高彬一听在理,先把吃闲饭的“挂单”和尚撵走。又把徒弟们相继打发出去游方。游方又叫云游,俗话叫化缘、叫化。高彬不指望他们化来银钱修庙、建塔、塑神像,只希望他们混个肚儿圆,不给庙里留下个饿死和尚的坏名声。等到年景好了,再回来修行。重八出家不到半年,也被打发出去云游,实际上是做一名乞讨和尚。

身穿破衣烂衫,手握打狗棍,臂挎破条篮,挨门逐户,声声乞怜,一面还得向饿狗开战。打狗要看主人的面。手中的打狗棍,只能防身,却不敢真的去打狗。不然,任你哀求乞怜,不但讨不到一星半点残羹剩饭,还要遭主人的冷眼。有的拉着个沙哑的破胡琴,沿门唱曲,直到主人听乐了,或者听烦了,赏赐一点果腹的东西为止。也有的敲着竹板,说着“莲花落”,大爷大娘随口淌,富贵荣华堆成垛,吝啬鬼也能被打动得露出笑容,把手伸进饭盆甚至锁紧的钱柜……

这就是灾荒年司空见惯的光景。

沿门叫化的僧侣,则与这些乞丐不同。他们不恳祈,不说唱,只是坐在人家的大门外,笃笃地敲着木鱼,咦咦唔唔地念着经文,等待好心的主人前来施舍。

摆在思惠和尚面前的,就是这样一条乞讨路。自幼挨饿饿怕了,想到乞讨的艰难,木鱼敲得再响,怕也有敲不出果腹干粮的时候。他要做些准备。

临走的前一天夜里,思惠和尚偷偷地溜进大雄宝殿,把释迦牟尼披风上的一块玉佩解了下来。他知道,这是善男信女奉献给佛祖的一颗心。这个翠绿色、像小荷叶似的玩意,一定是个值钱的东西。与其让宝物在木雕菩萨身上接灰蒙尘,还不如带在自己身上。在危险当头或者饿得不行的时候,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他心安理得地把玉佩拴到自己的裤腰带上。

一领破袈裟,一顶箬笠,一个木鱼,一只瓦钵,十七虚岁的朱重八,走上了漫漫云游路。

临行之前,他到父母的坟上大哭一场。从此之后,他要独自去闯世界,再也没有一个人疼惜照看。此刻,他甚至怀念起拿着自己当牛马使唤的寺院。在那里,虽然累死累活,到处是冷漠和白眼,可是到了开饭的时候,总有一碗现成斋饭吃。如今,皇天后土,菩萨神佛,统统把他拋弃了!抬头四望,黄尘漫漫,荒村寂寥。不知今日的午餐,夜里的宿场,又在何处?家乡和皇觉寺已经远远落在背后,只有拂面的寒风、路边的枯草伴随着自己。朱重八真想坐到地上大哭一场……

听说南面的年景好,一起脚,他便朝巢湖方向走去。

重八忽然意识到经文的用处。出家半年多,活路干了无其数,却连一篇经文也念不到底。好在他的肚子里缺饭,头脑里并不乏聪明,很快便想出了应付的主意。

来到前面的村子,村口有一个大户人家。他踅到黑漆大门前,坐到石阶上,“笃笃笃”敲起木鱼,装出念经的腔调,胡诌乱扯一通。时不时地念出一声“阿弥陀佛”,酷似是正儿八经的经文。不大一会儿,“吱呦”一声大门开了。没等重八站起来,一条大黑狗“嗖”地扑了出来,一口咬住了他的脚脖子。重八一面用木鱼阻挡,一面喊“救人”。这时,门内走出来一位老者,厉声把恶狗喝开,近前客气地说道:

“对不起小师傅,我忘了这畜生下口咬人。咬疼了吧?”

“哼,疼是小事!”重八看看鲜血直冒的脚脖子,瞪大双眼要发脾气。忽然想到,这里没有自己发脾气的份儿,颓丧地答道:“想不到,你家的狗这么凶。看,咬出这么多的血。”

老人将手中的三个铜板放到他的面前,安慰道:“呶,快到前村药铺买贴裔药吧。走得慢了,再让狗咬着可不合算。”

“不用你老人家费心啦。”重八接过铜板揣进怀里。从地上抓起一把干土按在了伤口上。爬起来,一瘸一颠地离开了。

难怪人们常说,二和尚念经,迷离马啦。原来念糊涂经骗人并不难,难的是对付这些欺负人的恶狗。俗话说,“人敬富的,狗咬穷的。”有些大户人家的恶狗,见了衣衫褴褛的人,便猛扑猛咬。一开头,就遭恶狗咬,肯定是身上的破袈裟招来的麻烦。乞丐们,手里都有根打狗棍可以护身。他手中的木鱼却吓不走恶狗,被咬得鲜血淋漓的事,重八遇到了不止一次。

!夕阳已经衔山,该找个宿程了。可是;问了好几户人家,没有一家愿意收留一个年轻和尚在家里住宿。重八的劫数到了。原来,只要走到富庶地方,向人们讨口充饥的干粮,要几个小钱,不算太难。打发瞌睡虫,反而比打发肚子困难得多。没办法,他只得到村外找了一个柴禾垛,盖着柴草,胡乱睡了一宿。从此之后,野外的柴堆,村边的草垛,都成了重八黑甜一觉的福地。

天气渐渐冷起来。凌厉的西北风,铺天盖地的严霜,常常在半夜里把他冻醒。他只得围着草垛柴堆走到天明。有一次,他找错了睡觉的地方,竟然惹出了一场大祸。

月初的一天,北风呼啸,霰雪纷飞。重八溜进一户人家的牛栏里避寒。墙角恰好堆着一大堆牛草,他扒了扒,钻到里面去。不久,便沉沉地睡去。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忽然被人惊醒了。睁眼一看,双手被绳子紧紧捆上了。

原来,主人半夜起来给牛加草,听到草堆里有细微的声音,仔细一听,是有人在打鼾睡。误以为是有人藏在里面,等到夜深人静之后偷牛,便悄悄喊来邻居,将“偷牛贼”捆了个结结实实。重八连忙解释自己是游方和尚,并让人们看他的袈裟、木鱼。人们哪里肯信,眼下兵荒马乱,盗贼蜂起,村里常常有人丢牲口。不是打牛的主意,藏到牛栏里干什么?分明是为了掩饰,故意装扮成游方和尚。不打不招,不管他怎么解释、求饶,—顿乱棍,劈头打下。

喊叫声惊动了一位老者。老人闻声来到牛栏,见被打的是一个和尚,立刻惊呼道:

“可了不得,怎么可以打慈善的出家人呢?”

牛主人嚷道:“什么出家人?分明是个装成和尚的偷牛贼!他这身袈裟骗不了人!”

“喂,你们先住手,等到弄明白了他的身份再打不迟。倘若真是偷牛贼,还可以送官府问罪呢。”

在老人的劝说下,众人终于停止了殴打。

老人打贵了重八一阵子,近前说道:“和尚没有不会念《金刚经》的。你能念一段《金刚经》,就证明你真的是个和尚。”

重八本来就是个夹生和尚,《金刚经》只会开头几句,要叫他念全文,无异于打着鸭子上架。犹豫了许久,仍然不敢开口。见人们举棍又要打,只得开口念起来。开头还清晰,到了后面,只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胡诌乱念。不料,老人挥手制止道:

“不要念了。看来,真的是个出家人。小师傅,误会了,让你挨了冤枉打,还望多多原谅。天明了,你赶快去别处化缘吧。”

像罪犯遇到了大赦一般,重八哪里等得到天明。磕了个响头谢过老人,一瘸一拐,逃出了牛栏。令人不解的是,他从老者的眼神中,明明看出他怀疑的神色,为什么却说他真的是个出家人呢?不用说,是看到自己被打得可怜,故意善言开脱。看来,世界上好人还是不少的。这老人,就像汪妈妈一样心地善良。

其实,老者端详他的时候,见他眼神凶狠,面带恶相,根本不像出家人,便断定他不是越狱的罪囚,就是个开小差的军犯。这年月,什么人都得罪不起,有的人家因为惹恼了乞丐,偷偷放上一把火,家产被烧得精光。至于罪囚或者军犯,不但能放火,杀人、抢劫也不在话下,更是万万惹不得,方才假装听到的是真经。他逃走了之后,老人方才向乡邻们说明真相。

经过这次历险,重八深深感到,做游方和尚并非是十全之计。和尚不会念经,无异于引火烧身。今夜不是遇到善心相教的老者,一把瘦骨头非交代在牛屎堆上不可。

半个月后,重八流浪到巢湖。索性收起木鱼,脱下袈裟,装扮成外出觅食的庄稼汉,雇给渔家打短工,学习撒网、撑船。这里有人习武,他也跟着学了许多耍枪弄棒的本事。

自从元世祖先后征服金人,消灭了南宋,把神州大地变成“元朝”以来,便把国人分成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蒙古人最高贵:帮助征服中国的色目人次之,金人统治下的百姓称“汉人”,是下等人原南宋治下的子民称“南人”,被视为贱民。蒙古人害怕汉人和南人造反,禁止民间练功习武。巢湖是水乡,天高皇帝远,人们不管那一套,照练不误。朱重八在这儿学到的武功,后来从军后,竞然派上了大用场。

因为嫌东家拿着自己不当人,半年后,重八离开巢湖,再次朝西北方向流浪。

这天,他来到固始县一个叫剩柴村的地方。这里多次遭到乱军的抢掠烧杀,四处不见一户人家。重八已经两天没讨到充饥的东西,饥肠辘辘,心口火辣辣,两腿像灌了铅。夕阳眼看就要下山,一大群乌鸦在头顶上聒噪。他心焦似火,不知如何打发饥饿的夜晚。

忽然,重八双眼一亮。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墙壁崩颓的园子,园子的东北角,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上面还挂着一些被霜打过的柿子。他不顾一切直奔颓园而去。越过矮墙,放下包裹,麻利地爬到树上,狼吞虎咽,一顿大嚼。足有二十个大柿子,被他吞进了肚子里。多少天没有吃过一顿饱餐,不是这棵柿子树救了命,说不定要饿死在这荒芜人烟的地方……十年后,他领兵打仗路过这里,老远便看到了那棵救过自己性命的柿子树。急忙来到树下,长揖跪倒,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左右不解,问他为什么向一棵老柿子树跪拜施礼,他凄然一笑,并不回答。为感谢老柿树的救命之恩,他将身上穿的红袍脱下来,挂到了枝杈上。郑重地向老树说道:“咱封你为凌霜侯。”

来到定远地界时,有一天,遇上了两个穿黑道袍的同路人。一问,乃是云水漂泊的道人。于是,三人结伴同行。一路上说些世风人情,所见州县风光,以及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刘邦、刘秀,如何成大事;卧龙、凤雏,如何有计谋等,倒也减却不少困顿中的寂寞。看看天色将晚,奔不上有香火的道观禅院,便一同歇在一座破旧的山神庙里。

不料,刚刚躺下不久,重八便浑身恶寒,牙关“得得得”敲响不止。紧接着,又大呕大吐起来。到了后半夜,竟然呼吸急促,谵语喋喋,病势十分凶险。年老的道士懂些医术,说他得的是“寒气症”。这种恶症,只要耽误上几个时辰,便有性命之忧。老道士取出身上带的银针,在重八的人中、天枢、脾俞、足三里等穴位又挑又扎,他才渐渐停止了呕吐,病势稳定下来。第二天一大早,老道士让另一位道士给重八挖来芦根、荆芥、柴胡、葛根等草药,用泥钵煎好,让他服下了。病情果然好转。然后,两个道人又到附近村舍,化来些面饼、米饭,让他果腹。两人一直照顾了重八两天,看看他已经无恙,方才与他告别。

多亏两位道士相救,逃过了一场死劫,重八千恩万谢。与两位恩人分手后,他一个人高高兴兴地往芦州府地界走去。

后来,朱重八当了皇帝后,那些捧场的吹鼓手们,把这件普通的道士治病救人,描绘成神人护佑,说由于他是真龙天子,苍天要降大任于他,特地派两位黑衣仙人暗中保护,从而化险为夷,成就了大业。

日令已是初夏,上路时却分外凉爽。天空一碧如洗,偶尔有几片薄云从头顶上匆匆飞过,仿佛有什么紧急事情,要赶着去办理。西南风温煦地吹着,附近的山坡上传来几声鹧鸪的啼鸣,仿佛是在哀哀哭泣:“光棍夺锄……光棍夺锄……”

幼年的时候,重八听老人说,这俗称“光棍夺鋤”的大鸟是一个姑娘变的。她在锄地的时候,被一个光棍夺下鋤欺负了,她喊破嗓子也没有人来救,气死后,变成了这种鸟。难怪,每当听到这凄凉的悲啼,他总是感到心头有几分悲凉。

路边的柳树上,传来了蝉鸣声,似乎在提醒他,离开家乡已经快两年了,还要流浪到哪儿去?重八不知道还要流浪到几时,在前面等待他的,又会是怎样的饥寒和凶险?

白花花的太阳越升越高,西南风也变得燥热起来。重八索性将袈裟脱下来,搭在肩膀上,大步往前赶路。

前面走着一个老人,斜背着个长方木箱子。不知是箱子太重,还是因为走了很远的路,老人肩背伛偻,脚步蹒跚,一副吃力的样子。重八紧走几步追上老人,扭头见老人银须拂胸,双目有神,宽额准鼻,气宇不凡,不由肃然起敬,伸手去接老人肩上的箱子,一面说道:

“老丈,你走累啦。俺帮你背一程吧。”

“不可,不可。”老人连连摆手,“你我素昧平生,怎好给相公添累呢。”“嘿,这有啥。常言道,在家靠亲人,出门靠朋友嘛。”一面说着,他把箱了接了过来。

“那就多谢相公了。”老人抱拳施礼,“咳,老汉今日遇到了好人。这年头,横征暴敛、杀人越货的强盗比比皆是,陌路相逢、拔刀相助的好人,却是少之又少了。”

“谁说不是呢。要不,怎么到处反了白莲教呢!”

老人一听,不由一愣,长叹一声说道:“这教,那教,多如牛毛——谁知哪家是匡扶社稷、搭救苍生的正主儿?”

“老丈的意思是,白莲教是邪教?”重八小心地问道,“可,横征暴敛、杀人越货的事,都是蒙古鞑子干的呀!听说,白莲教一心要把鞑子赶出中国,难道他们的主张不对?”

“鞑子骚扰华夏子孙,人人当诛之。赶走他们自然没错。可是,要那帮乌合之众治理国家,只怕就难了。”

“为什么?”

“明教也好,白莲教也好,无非是佛、祆、基督等教的大杂烩。充其量只能惑乱人心。而不能治国平天下。”

“那,什么教门能够治国平天下呢?”

“儒教。”见对方露出不解的神色,老者解释道,“儒教就是孔孟之道。

你念过《论语》没有?”

“念过。”

“那上面是圣人的话,是治国安邦的至理,除此之外,都是怪力乱神那一套!”

“噢。”重八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俺念过《论语》和《孟子》,只是不太懂。既然这么有用处,往后俺还得好好地念呢。”

“相公说得极是。熟读孔孟之书,不但能够修身齐家,而且可以治国平天下。”

来到一棵老槐树下,老人提议歇歇脚。两人并肩坐下后,老人眯起双眼久久地打量重八。只见陌路相助的后生,宽额前突,下巴上翘,眉骨高耸,鼻宽孔方,双眼有神……整个脸形线条明晰,峰峦起伏,宛如一个竖放的大元宝。在平常人眼里,这张脸奇丑无比。可是,老人却发现了其中的不平凡处。他仔细询问了重八的生辰八字,闭眼掐了一阵子手指尖,睁开眼睛,神色庄重地说道:

“年轻人,老汉不是相面先生,只是一个教书匠。但,我看相公的面相,非同一般……”

“可不是嘛!老师、同学,师叔、师兄都嫌俺丑。连俺的亲爹,也不喜欢俺这副丑模样,俺一出生就要把俺摔死呢。”

同类推荐
  • 宋文骢传

    宋文骢传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歼10飞机总没计师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界一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宋文骢传奇的人生。本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 徐世昌(北洋风云人物)

    徐世昌(北洋风云人物)

    本书以真实史料为依据,用较为凝重的笔触描绘了徐世昌从九年翰林到小站练兵,再到总督东北、出任袁总统的国务卿,一直到当上民国总统,最后直至卸任后的生活起居及志趣。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徐世昌风云起伏的传奇人生,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缩影。
  • 少年毛泽东

    少年毛泽东

    从8岁到16岁,毛泽东先后在韶山一带的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乌龟井、东茅塘等多处私塾读书。在私塾里毛泽东接受的是旧式教育。他对枯燥难懂的经书、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都不感兴趣。但是,在这里他打下了最初的文化基础,培养了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浓厚兴趣,也接触到了一些新的思想。多位塾师对他后来的成长与发展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影响,也留下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
  • 勃朗特姐妹(走近世界文豪)

    勃朗特姐妹(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谋帅刘伯承

    谋帅刘伯承

    刘伯承是震撼20世纪中国军界的一代名将,早在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时期就以“军神”闻名;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将领中,他的资历也少有人及。他不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参谋长、红军时期的总参谋长,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的司令。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过彝区、千里跃进大别山,他一生经历战事无数,长于谋略,深得对手的敬畏。另外,在十大元帅中,刘伯承的特色是从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当到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是名副其实的“将军的校长”。毛泽东曾感叹:“刘伯承是条龙”。朱德称赞刘伯承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是“军事的奇才”。蒋介石则长叹手下无人堪比刘伯承。
热门推荐
  • 爱过头,难回首

    爱过头,难回首

    他听信家中佣人所言,认定她和父亲有不伦的奸情,为此残忍将她封入棺材,生生活埋。而她为了孩子,不惜做最卑贱的佣人,伺候自己丈夫和闺蜜的夜夜欢愉。那无望的煎熬,最终却只等到孩子的死讯……赫然回首,他才发现,那些本是仇恨的悲鸣,细听竟是爱情的声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非礼

    非礼

    招生面包车开到这个叫柴胡沟的村子时,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村上有一个叫范惠敏的女孩子,因为她没有在我们的招生名单上。说实话,我们的招生名单有点像《林海雪原》里栾平手里的秘密联络图,上面写满了驿马镇初级中学没有考上高中的几乎所有学生的名字。我们知道拿着这个名单有点不地道,就像一个偷窥者,随时准备着把一个人的隐私公之于众。但我们没有办法。因为许多招生单位都带着这个“联络图”。据给我们提供“联络图”的熊校长说,为从县招生办弄出它,颇费了周折。
  • 先婚后爱:腹黑总裁的蜜制妻

    先婚后爱:腹黑总裁的蜜制妻

    在夏安二十岁生日时,收到了一份生日大礼——家族集团的一夜覆灭。一时之间父亲心悸去世,母亲与其断绝关系,而青梅竹马的陆誉欺身上前,以她为代价换取集团的复生,却在一夜过后收购夏氏归于陆华集团下,而她却蓦然消失在众人眼前……五年之后带着一身傲气重归故土,陆誉本以为能够看到她昔日眼中的爱恋,只是,她身边俊逸的男人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 沉浮

    沉浮

    你在这个世上的孤独,被人称作什么?只有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才会明白,什么叫做死亡,什么叫做意义。可惜,我也不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不过,我是为了去找另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而变成了黑暗的孩子,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总有一些人和事无法忘怀。我们一定要善待自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最疼爱自己外别无他人。夏天的风,是应该把我们吹醒了,我们终究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梦中,因为有一种残忍,叫做现实。亦梦亦幻,亦真亦假。无所谓了,总之还活着。能写多久就写多久吧,放弃,还早着呢。
  • 变身九阴江湖游

    变身九阴江湖游

    一次意外,一名宅男穿越到了《九阴真经》的武侠世界,成了一名古墓派女弟子,一场劫难让她失去了师傅,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她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寻找九阴真经的江湖路。初出茅庐的少女,面对江湖中的恩,诀,情,仇,痴,缘。她会如何?
  • 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阿·托尔斯泰认为:“微型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奥佛法斯则总结出微型小说的三个特点:一是立意奇特,二是情节完整。三是结局出人意料。微型小说讲求新、奇、怪、辣、深。一些像雨果、歌德、列夫·托尔斯泰等这样的文学“巨匠”,一些如海明威、斯坦倍克、伯尔、川端康成、马尔克斯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优秀作家,都为读者留下了精彩的微型小说。
  • 三世盛宠不负你

    三世盛宠不负你

    这一生,赢了天下,夺了江山,唯独负了你......前世我是你的丫头,今生我是你的王妃,来世定还做你的妻......我什么都不曾害怕,只是阴阳相隔,让我怎牵你手......我最大的劫,是忘了你之后还能再爱上你......于我,你就是天下......做我的女人,你可曾后悔?我这一生最无悔的,就是嫁给你!你若敢死,我便要整个天下为你陪葬!我为你戎马半生,你却终不愿放过我的女人。
  • 这个重生有点嘹

    这个重生有点嘹

    一朝重生,十六岁!还获赠一个神器玉神,无所不能。玉神空间内更是有10亿巨款,得此神器,幸甚!以前的所有遗憾,所有做不到的事,这一次林斦要全部做好。当初16岁不可能遇到的人,你见不了我我去找你!当初遇见了不敢撩,这次我让你试试我的十八般招数,让你无路可逃!一次重生,嘹咋了!
  • 重生之王者之歌

    重生之王者之歌

    一个少年,一首传奇历史,他就是楚雄。右拿诛仙剑,左持亡灵盾,斩天地,斩宇宙,斩乾坤。上打各种不服,下流各种美女。
  • 益寿全书

    益寿全书

    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各地区、各民族益寿的经验和方法、集益寿资料、验方、益寿经验之大全。该书从人体基本知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到人体的衰老及寿命都作了详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