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2400000006

第6章 托钵乞僧(1)

古佛青灯,放鸭砍柴,学佛人无异于佣工。亵渎神像,报复师父,“老实和尚”并不老实。大灾荒殃及皇觉寺,朱重八托钵走天涯。寄宿无所,充饥无粮,托钵和尚尝尽人间悲凉。荒村遇险,桐阴结缘,亡命路上初尝红袖禁果。

教讲究世法平等,然而,在钟磐鸣响、佛香龈氳的红墙里,和尚们非但不平等,而且等级森严。最高一级是住持长老,即寺院方丈,次一级的职务有维那、首座、书记等。各项庙务,由僧侣分别担当。管财务的叫监寺或提点,招待来往僧众香客的叫知客,管理经藏的叫藏主,管理殿堂的叫殿主:管化缘的叫化主管浴堂的叫浴主。这是中等职事。还有管塔的塔头,管饭堂的饭头,管茶水的茶头,管茅厕的净头,管菜园的菜头等,涠于末等职事。各种管事的头头之下,则是普通和尚,他们分担着背米砍柴,挑水做饭,打扫殿堂,撞钟击磐等杂务,被称作使役僧。

皇觉寺规模小,只有不到二十名和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杂务一项也不少。照样老和尚压大和尚,大和尚压小和尚。最脏最累的活儿,少不了都落到了小和尚们身上。

那年月,出家当和尚,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条出路:穷人孩子多,养活不起,舍到庙上,免得冻死饿死。有的人做了坏事,认为今生不可赎,出家礼佛修来生。有的是杀人放火的强盗,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躲进庙里弄一身官不究、府不查的袈裟,以逃避王法的惩罚。真正相信舍身出家能成佛作祖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难怪当时就流传着一句话:“好孩子舍不到庙上。”

俗话说:“和尚道士吃十方。”坐落在繁华地方的寺院,庙产多,租米吃不完,善男信女的施舍用不完,便拿来开当铺,放印子钱。一些六根不净的出家人,甚至用金钱勾引良家妇女。皇觉寺虽处穷乡僻壤,但庙产不菲,加之有不少额外的收人:给遇到丧事的人家念倒头经,给祈福祛灾的善男信女做佛事,都能得到不少施舍。虽然不是天天山珍海味,却是一日三餐,饭香茶酽,衣食无虞,淸闲自在。

可惜,朱重八来的不是时候。接踵而来的旱、蝗、瘟疫,四乡百姓死的死,逃荒的逃荒。皇觉寺的庙产,十成租米收不上五成。尽管接二连三地死人,请去做法事的却寥寥无几。有流无源,坐吃山空。米仓里的存粮一天天减少,近二十名和尚,眼看着陷入困境。高彬将三餐斋饭,改成了两餐。过了一些日子,又将大碗米饭,变成了小碗稀粥。老方丈恨不能让徒儿们修炼得个个能“避谷”,徒儿们却天天盼着吃顿饱饭。从早到晚,肚子里咕咕叫,礼佛的虔诚自然大打折扣。他们能偷懒则偷懒,许多杂活便都压到了小和尚思惠的肩上。他要背米砍柴,打扫殿堂,撞钟上香,还要担任高彬长老的家庭仆役。

其实,高彬长老之所以收留“一脸恶相”的小重八,就是想得到个不用支付工钱的仆役。那年月,舍身当和尚,无异于卖身做奴仆。只有进的方便,没有出的自由,让你干什么决不准有丝毫的违抗。高彬是个有家室的方丈。许多不便支使和尚们干的事,像扫地、烧火、喂鸡、放鸭等家务活,都成了思惠和尚的“日课”。集和尚与仆役于一身,朱重八每天从黎明忙到深夜,一刻也不得闲。他敢怒而不敢言,只能把愤懑藏在心底。难怪,等到他成了大明天子,立刻降下一道圣旨:“出家人娶妻纳妾,乃是对于神道的叛逆。尔后敢有以身试法者,妻妾充公,发配沙漠海岛服苦役!”从此以后,寺庙里妻嘻儿啼的奇特风景,方才绝迹。

心里有气,对活人不敢使,便把一肚子恶气发泄到木雕泥塑的神像身上。有一天,重八砍柴归来,已经疲劳得很,殿主却逼着他打扫殿堂。他东一笤帚,西一笤帚,没好气地挥扬着,一不留神,被伽蓝神绊了一个大跟头,跌得脑袋生疼。一气之下,他挥起笤帚朝着伽蓝神的头顶狠狠打下。这一打不要紧,神像头上一块彩泥做成的发眷,掉到了地上,露出了巴掌大一块白花花的头皮。打坏神像,非同小可。倘若被长老知道了,只怕要被赶出庙去。他急忙将“发番”从地上捡起来,按到原处。可是,手一松开,又掉了下来。他想去斋堂偷点米饭将发鬌粘上,又害怕被人发现。索性擤了两筒稠鼻涕,粘了上去。此法果然不错,一直过了许久,并没有人发现伽蓝神头上多了一块伤疤,重八方才放下心来。

他每天一大早,就要起床打扫庭院、殿堂。早餐后,还有许多累活等着他。为了打扫方便,重八恨不得把神像统统赶到院子一角,省得打扫时碍手碍脚。可是,正殿偏殿的神像高大搬不动,他便把耳房里的一些小神像,统统搬到屋角堆了起来。

重八正在得意,高彬长老派人把他叫过去,满脸怒气地问道:“思惠,耳房里的佛像,为何都到了墙角上?”

“师父,我也正在纳闷呢。”他略一犹豫,立即作答,“那么多神像,怎么都到了墙角上呢?”

“怎么?这事不是你干的?”

“师父,没有你老人家的吩咐,徒儿哪有那么大的胆子!”他一脸庄重神色,“头一天我扫除时,神像还好端端地坐在原先的位子上,第二天

就都跑到了墙角上,你压我、我压你地堆了起来。我正想问问你老人家是咋回事呢。”

“一派胡言!佛像乃是木……”高彬本想说“佛像乃是木雕泥塑,怎会自己走动?”一想不妥,立即改口道,“要是没有人移动,佛像怎会离开座位?”

“师父,徒儿也是这么想。”他装出一副思考的样子,“说不定是哪位师兄千的。”

“不可瞎猜疑!”高彬一拍椅子扶手,“我主持皇觉寺二十多年,从来没有人敢惊动神佛。你来到之后,居然发生了如此对神佛大不敬的事。只有你敢惹是生非,别人没有这么大的胆!”

“师父,要是徒儿干的,用不着不说。徒儿吃了东家的牛,都没有隐瞒过,挪挪神像,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阿弥陀佛!亵渎神佛还说不是大事,足见是个胆大妄为的孽种。”

“师父别生气。这事确实不是徒儿干的。”重八一副满腹委屈的样子。“那能是谁干的?你倒是说呀。”

“俺寻思……”他欲言又止。

“知道是谁干的,就照实说——佛门弟子不可说谎。”

“一定是徒儿得罪了哪位师兄,为了叫俺惹师父生气,好受发落,特意把神像搬走的。虽然徒儿没有亲眼看见,但越想越是这么回琪。”见师父沉默不语,他急忙说道,“师父,你也别生气啦。别管是谁干的,反正神像也没有损坏,徒儿把他们搬回原处就是。”

“不是‘搬回去’,是请回去!当心,不准碰着、磕着。”

“是。徒儿马上把神像都请回到原来的地方。”

“哼,查出是哪个荸种干的,我饶不了他!”

重八急忙站下说道:“师父,你老人家千万别追问。不然,他们拿徒儿出气事小,再冒犯了神佛,可就做大孽啦!”

“唔,说得也是。”

思惠摇动三寸不烂之舌,轻而易举地骗过了老方丈,并且替别人求了情。老和尚觉得,这个新徒弟,不但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个偷牛贼、惹祸精,而且颇有几分佛家的宽恕之道。

可是,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使他对新徒弟的看法,又发生了动摇。

知是米仓里没有了可偷的米,还是老鼠们想换换口味,这天早晨,和尚们发现大殿神案上供的大红蜡烛,被老鼠啃去了一大块。高彬认为是思惠偷懒,没有关好门户,放进了老鼠。于是把他叫过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通。

;连老鼠的都算到自己的头上,思惠心里大喊冤枉。他想,韦驮、伽蓝是守护宇,看家菩萨不管住老鼠,却叫一个新来的小沙弥承担罪责,实在枉。肚子的气,不敢朝人出,便在神像身上发泄。他借来一笔,蓝的背上写了五个铜钱大的字:“发配三千里”。

不料矢便被人发现,告到了高彬长老那里。亵渎神灵,那还了得!高彬没着再跟他费口舌,罚他在石阶上整整跪了半夜。直到参星西斜,才命他回屋睡觉。不看他是把干活的能手,肯定要被赶出庙去。

偷鸡不成蚀把米。思惠不过写了短短五个字,而且是写在神像的后背上,却招来半宿跪石阶。他长到十七岁,从没受过这样的委屈。自己一天到晚,忙这忙那,舍命地干,到头来却成了全寺人的擦腚砖、出气筒,连高彬长老也下得如此的狠心。他越想越气,在心里暗骂:“哼!等着吧,谁欺负老子,谁就要得到报应!”

他在寻找报复的机会。

俗话说“机会满地跑,看你找不找”。聪明无比的小沙弥,很快找到了机会。

这一天,高彬命思惠替自己的老婆去放鸭。他将二十多只鸭赶到濠水里,将驱鸭的长竹竿扔到一边,百无聊赖地坐到岸上胡思乱想。只见那些白鸭、灰鸭自由自在地追逐戏水。一会儿钻到水底下捉来一条摇着尾巴的小鱼,急忙吞进肚子里。然后伸着长脖颈,向天高唱几声,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相形之下,他这个出家敬佛的和尚,不如一只下蛋和供人吃肉的肥鸭,活得逍遥自在!一天到晚,给方丈家忙这忙那,看着人家煎炒烹炸,吃香喝辣,自己只能远远躲在一旁闻着香味流口水,不住地往肚子里咽唾沬……

越想越气,思惠慢慢来到水边,冷不防捉住一只鸭子的脖颈,提到了岸上。鸭子拼命挣扎,他一手握着脖颈,一手握着鸭头,用力猛拧,鸭子很快停止了抖动。他拿出当初吃牛犊的本事,找来一些枯枝败叶点上,把鸭子架起来放在火上烤。不多久,一股肉香味便扑鼻而来。他边烤边撕,大嚼起来。不过一顿饭的工夫,一只半大鸭子,被他吃了个精光。他用袖子揩揩嘴角上的油腻,把碎骨头踢进水里,哼着小曲,赶着鸭群往回走。临近高彬住处,他加快了脚步,装出一副惶急的样子。一进门便大喊:“不得了啦,小鸭被狐狸叼去了一只!”

高彬夫妇闻声跑出来,问是怎么回事?他满脸恐惧地答道:

“天快黑的时候,俺正赶着鸭子往回走。半路上,突然跑来两只狐狸,冲进鸭群就咬。俺急忙用竹竿狠打。可是,赶开了这只,那只又跑过来。俺一个人做不得两头的事,到末了,咳,到底被叼走了一只!”

高彬怒喝道:“你为啥不去追回来?”

“俺刚刚追了几步,又赶快跑回来啦。”

“那是为啥?”

“师父你想:俺要是尽着追下去,另一只狐狸岂不是要返回来,叼走一只更大的鸭子?”

高彬想想也在理,咕噜了两声“倒运”,便没再追究下去。

思惠的即兴编造,轻易地骗过了高彬长老,出了憋在心里的恶气。可是,高彬嘴上不说,心里却恨着他。思惠不仅时时被驱使、被轻贱的处境丝毫没有改变,还遭到了更加无情的报复。

了烤鸭的第三天,高彬命思惠到二十里外的一座山头上砍一担干柴。而且厉声叮咛说:“记住,柴捆的高度,要跟你的肩膀一般高!”

眼下,山上绿树成荫,到哪儿去找那么多的枯枝干柴?即便是找到了,柴捆跟肩头一样高,怎么挑着走山路?分明是故意出难题,他恨不得拖过高彬狠揍几拳。但是,思惠一声没敢吭。他知道,眼下饥荒遍地,丢掉了庙里的饭碗,等于绝了生路。他只得忍下满腔愤懑,拿起扁担和砍刀上了山。

可是,暮钟早已敲过,晚斋已经用毕,却不见砍柴和尚的影子。管山门的和尚,知道是长老故意定下超乎常情的规矩。当家方丈不喜欢的人,得罪了又有何妨?到了关门的时间,他照样闭门、插关、上顶杠,然后回去蒙头困觉。

这一夜,寺里静悄悄。人人拥被大睡,既没听到有人叫喊,也没听到开门声。

第二天早晨,几个年轻的出家人,躺在被窝里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喂,那个丑家伙,怎么没回来困觉呢?”

“咳,他要是砍的干柴不够数,怎么敢回来见长老?跪台阶的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天旱,旱死庄稼,可没旱死树,他到哪儿找干柴去!说不定,这会儿还在山上搂着青葱葱的大树哭鼻子呢。”

“嘿,哭鼻子就能找到千柴?一宿不见人,八成是叫野狼哨了。”

“胆大包天的家伙,啃了正好——再没有人敢把佛爷发配三千里啦。哈哈哈!

和尚们正在幸灾乐祸,外面传来了灶头和尚的惊呼声:“哎呀呀——怪哉,柴房里堆满了干柴,思惠就睡在千柴上哪!”

和尚们跑到柴房一着,果见思惠正躺在一大堆干柴上呼呼大睡。人们的惊呼叫嚷声,吵醒了沉睡的小和尚。他从柴堆上慢慢坐起来,睡眼惺忪地问道:

“咦,俺怎么睡在这里呀?”

“俺们正要问你哪。思惠,这干柴是哪儿来的?”灶头不解地问。。“俺砍来的呗。”

“瞎说!莫说是你一个人,就是两个人、三个人,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呀!”

“有人帮俺呗。”

“是谁?”

“四条大汉,俺一个也不认得。”

“又在撒谎——不认得人家能帮你?”

“没有人帮,这么多柴火从哪儿来的?不信算啦。”

“思惠,山门未开,你是怎么进来的?”管山门的和尚在一旁诘问。“嘿,你认为把俺关在门外,俺就进不来啦?”

“那,是谁给你开的门?”

“那些帮俺砍柴的大汉呗。”思惠回答得理直气壮。

“怪哉,怪哉——皇觉寺出了大怪事了!”

不到半顿饭的工夫,“人怪事”传遍了全寺上下。高彬闻讯急忙赶来,先查看了堆满半屋子的千柴,然后把朱重八叫到自己的屋内,破例地让他在自己对面坐了。和颜悦色地问道:

“思惠,你要把昨日砍柴所遇到的事,一五一十地从头说来。不说谎,乃是佛门十诫之一。如有半句谎言,不用师父我发落你,自有神灵降谴。你听明白了吗?”

“请师父放心,徒儿从来不会说谎。如有半句谎言,天打五雷轰!”

“那好,你说说到底是咋回事?”

“是。”思惠恭敬地答道,“师父叫徒儿上山砍一担干柴。徒儿跑了二十里地,到了山上一看,满山青枝绿叶,哪里有半根干柴呀。徒儿愁得没章程,趴在山坡上大哭一场。不知道是哭累了还是咋的,反正俺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忽然被人叫醒了。睁眼一看,面前站着四条大汉。”

“他们是什么人?”高彬问道。

“不知道。一个黑脸,一个青脸,一个紫脸,一个白脸。跟前殿里的四大金刚一模一样。那个白脸的问道:‘贵人,你师父叫你砍柴,你却在这儿睡觉,回去怎么向师父交代?’俺说,‘俺找不到干柴,正在这儿犯愁呢。’白脸的说:‘贵人别愁,我们来帮你。’说罢,他们领着俺来到一个地方。那儿到处是干柴,不一会儿工夫,就帮俺砍了一大担。俺挑不动,他们四个轮流着给俺挑了回来。也不知是谁开的山门,谁帮俺把柴弄到了灶房里,俺怎么睡到了柴禾上,反正俺都记不得了。”

“这么说,是四大金刚帮了你的忙?”高彬蹙起了眉头。

“师傅,不是那四位尊神还有谁?要不,别说俺一个人砍不了那么多的干柴,就是去十个人也白搭。这季节,满树林子是鲜树,到哪儿找干柴去呀?”

“阿弥陀佛。”高彬神色肃然,“思惠,神佛相助,你福气不小哇。往后更得好好敬佛。”

思惠答应一声“是”,转身离去。高彬又喊道:

“回来。思惠,天机不可泄露。你遇到神助的事,除了你知我知,不要跟任何人说起。”

高彬本想狠狠惩罚思惠,想不到,这个面目可憎的家伙竟然得到了神灵襄助。往后,对这惹祸精,还得多加小心呢。

果然,从这天之后,思惠的处境好了许多。

其实,他哪里是遇到了“神仙襄助”,跟“狐狸吃鸭”的故事一样,不过是他挖空心思编造出来骗人的。

同类推荐
  •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有人曾这样评价说:胡适是水,鲁迅是酒。酒虽好,有时却容易醉人;水虽淡,却又必不可少。纵观整部现代史,无论是文学变革还是北大复兴,胡适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正是有了胡适这汪源远流长的水域的灌溉与滋润,北大方才成为今日的北大。《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作者一路寻访胡适曾走过的足迹,在时光的荒野里捡起了他留下的点点滴滴,重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适。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热门推荐
  • 扬州清曲曲词卷

    扬州清曲曲词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术尽荣华

    术尽荣华

    一朝荣华富贵,一夕烈火焚香魂,明明身陷囹圄已是不可逆的死局。摆在栗海棠面前有两条路:一,认命,混吃等死;二,不认命,与无良师傅一起狼狈为奸,破死局为活路。她的悲催人生终于迎来逆袭的春天,谋算出一片繁花似锦的未来。—————— 胖哒老舒的读者群:136784367,欢迎进群!
  • 情深不负,前妻变新欢

    情深不负,前妻变新欢

    ——要不要等我?——你觉得呢?——可以试试。——然后镜花水月一场空?——不会。
  • 嫡女惊华之倾世小魔妃

    嫡女惊华之倾世小魔妃

    相府有女,惊世绝华,得此女者,得天下!一朝穿越,成为相府嫡长女,却是个痴傻受气包,姨娘庶妹当道,受尽欺压!惨遭退婚,抢婚者正是庶妹?拿去,她不屑要。异能在手,她乐得逍遥,装傻充愣的外表下藏着聪慧狡黠之心;什么?送异能,附赠光荣使命一项,她正是那预言中的唯一女主?只是,谁能告诉她,周遭的美男,你是要她?还是要天下?
  • 步步紧逼:总裁莫无赖

    步步紧逼:总裁莫无赖

    墨弈其人霸道温柔,是无数女人眼里的黄金单身汉,只有江子沫知道,他吖就是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某天,电视台采访影后和她幕后的boss老公“请问江小姐平常在家里喜欢做什么呢?”“运动。”某总裁邪魅一笑,“每天早上,沫沫和我一起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江子沫扶额,跳个健美操用得着这么说的这么暧昧吗?
  •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王

    武王

    远古时代,古族为皇,妖族为帝,人族为凡,人族羸弱,龟缩于东荒;王境强者秦华借尸还魂,附身于太一圣地平凡弟子身上,从此拥造物神术,灭古妖之威!
  • 清风渺渺何处烟雨

    清风渺渺何处烟雨

    听闻爱情,十有九悲,本书介绍了各种小姐姐的爱情故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 重回娱乐圈之女神临世

    重回娱乐圈之女神临世

    她,莫昕昕“专业从事龙套50年,”只因当年年幼无知,扇了某大导演一巴掌,以至于被整个圈子封杀。只能跑跑龙套,在凌晨12点,莫昕昕从片场回家的路上,不幸被一辆卡车撞飞。莫昕昕以为自己的大好时光就这么结束了,但是她一睁眼就发现自己在一个全新的家庭。这一切将重新开始,看她如何在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曾经封杀过她的导演不惧他,你爱谁谁!爱谁谁!哎!哎!哎!粉丝问我有男票没?男票这事不着急。“媳妇我着急!”(本文为架空文,一切人物,公司,剧本,电视剧都是由作者自己瞎编的,不要喷我。)
  • 买艳

    买艳

    当班车刚到村头,胡赛就下了车,他来到河边坐在草地上,想好好梳理一下自己。河南岸的麦子已收割完了,大部分地都种上了秋黄豆,在那些没有耕种的麦地里,牛和羊自由自在地吃草或休息。阳光下的河水泛着各种颜色,不时有野鸭子在河边的河柳丛里出没。胡赛想起了买艳,庆幸今天自己战胜了心魔,没有犯下不可饶恕的错。我会把对买艳的情感深深地埋在心里,他默默地对自己说。胡赛站了起来,眯着眼睛凝视着远方,他隐约看到了一个女人在地里拣着什么。于是他想起了妻子,觉得自己对妻子亏欠很多,这几年家里的活地里的活都是妻子在操心,我呢,把自己当成了甩手掌柜,可她对我还是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