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3300000002

第2章 诗人小传:象征派诗人瓦列里·勃留索夫

普拉什克维奇作谷羽译

诗人瓦列里·勃留索夫是俄罗斯象征派的领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他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勃留索夫是才华卓著的艺术家,他具有鲜明的个性,对于人类的精神活动领域兴趣广泛。他的学术视野开阔,曾经说过:“假如我能够活一百次,一百条生命也难以满足我烈火一样的求知欲望。”

卢那察尔斯基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阅读勃留索夫的作品是一种巨大的精神享受……他迫使你拨响你的全部心弦予以回应,不然他就会陷于沉默,他让读者尽可能自己呼唤人物形象出场,最好能达到如痴如幻的境地,让人物在你和你的听众面前闪耀出火一般的光彩。只要你打开勃留索夫的作品浏览几页,随时就能感受到这些形象的丰富多彩,宏伟的场景万花筒一样奇幻。”

勃留索夫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这赞誉源于他的诗行严谨,源于他的诗歌所蕴涵的完美,源于作者渊博的文化修养,源于他对历史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艺术细致入微的了解。勃留索夫的作品表明他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无怪乎高尔基称赞诗人说“他是俄罗斯最有文化素养的作家”。他是诗人、翻译家、历史学家,精通希腊罗马、俄罗斯、法兰西、亚美尼亚等民族的诗歌及诗歌理论。进入苏维埃时代,他热心文化建设,是出色的教育家,筹建了莫斯科文化艺术学院,并且为学生开设了几门很有特色的课程,可以说,他的创作和活动领域极其广阔,并且每个领域,都并非泛泛的了解,而是深入其中,钻研精微,把握规律,开拓出暂新的探索道路。

诗人勃留索夫从来不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积极向上,充满创造激情,是他的性格特征。他探索生活,力求理解全新的事物。他的创作道路符合发展逻辑。勃留索夫被公认为象征派领袖,十月革命后,他第一个态度鲜明地站到获得政权的人民一边,1920年还加入了共产党。从卢那察尔斯基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词句:“他向我们伸展开双臂,对我们说:‘接受我吧,把我当作一个普通工人,当作一个泥瓦匠,我喜欢劳动,会在你们的大厦上添砖加瓦’。”1920年他以诗句表现了内心的想法:

也许我最终看不到

远方闪闪发光的结局,

但是我幸福,因为度过了

大地上最为辉煌的节日。

对权威和教条保持独立不羁的立场,对生活保持清醒客观的目光,勤劳刻苦,相信理性和创造力——所有这一切都在诗人的生活与创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年莫斯科大学历史语文系的大学生,1894至1895年在三本《俄罗斯象征主义》诗集中发表处女作的年轻人,最终踏上了一条坚实的创作道路。诗人年轻时曾经迷恋魏尔仑、兰波、波德莱尔,这使得他一度倾心于法国象征派。不过,与其他象征派诗人不同,勃留索夫对人世间的生活具有炽热的情感,对“朦胧虚幻的彼岸世界”相当冷淡。他对“日常生活锻造出来的粗鲁语言”情有独钟。有关劳动和劳动者的主题(如《人的颂歌》、《工作》,1917)在他的笔下展现出心灵的健康和创造力的旺盛。耐人寻味的是,还在20世纪初期,诗人就歌颂了人类飞向宇宙的梦想。今天,当宇宙飞行已经成为现实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佩服诗人勃留索夫的先见之明。

历史题材在勃留索夫的文学遗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历史学家的渊博学识与艺术家鲜明生动的想象力相结合,使诗人驾驭题材得心应手,来自古希腊罗马、来自东方、来自埃及、来自古代的斯堪底那维亚半岛、来自中世纪、来自文艺复兴时期,来自中世纪的一个个人物形象,经过诗人的描绘刻画,全都变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诗人热爱生活,展望未来,怀着热切的信念,相信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写于1922年的诗句表现的正是这种心情:

未来岁月:

长篇小说中最有趣的一部!

我不必阅读的一本书!

笼罩着层层云雾的国土!

宏伟殿堂,刚刚开始建筑!

《石匠》(1901)是勃留索夫城市题材诗作中的名篇,这首诗在流传中变成了民歌,也是当年地下革命者最为喜爱的作品。诗人欢迎新生力量摧枯拉朽,涤荡陈腐的旧世界。不过,诗人在这种扫荡旧世界的力量中看到的仅仅是毁灭性的自发力,是野蛮的“匈奴人”的铁流,这种力量摧毁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切阻碍,“用燃烧的血浪激活老态龙钟的肌体”。勃留索夫亲眼目睹了革命的成功,接触现实为诗人开辟了全新的道路。正如卢那察尔斯基所言:“每次听到革命的召唤,他的心都会颤动,就如同接触到亲切的自然力一样。黑暗时期,他在政治上有迷茫的时候,但是只要他看见一线光明,他的心立刻就会燃烧。那时候他就毫不犹豫地热爱革命,热爱英雄主义的革命,坚定不移而又具有创造性的革命。”

诗人勃留索夫在苏维埃时代创作的《我在喑哑的时代成长……》、《第三个秋天》、《惟独俄罗斯人》、《给知识分子同志》、《列宁》等诗歌作品都成了俄罗斯抒情诗的瑰宝,成了现代俄罗斯诗歌的经典。勃留索夫与马雅可夫斯基、勃洛克、叶赛宁都是苏维埃诗歌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24年10月12日,为诗人举行葬礼的日子,出版了他的最后一本诗集《赶快》。

1923年,勃留索夫荣获亚美尼亚人民诗人光荣称号,因为他精通亚美尼亚诗歌史,把上起古代下至20世纪的亚美尼亚诗歌作品翻译成了俄语,提高了亚美尼亚诗歌的地位,扩大了它的影响。勃留索夫对普希金作品研究有素,《我的普希金》论述深刻,见解独到,受到专家和诗歌界好评。他的诗歌理论著作《诗歌创作基础》曾经是年轻诗人的必读教材。诗人叶赛宁说过:“我们全都向他学习。我们都知道,在俄罗斯诗歌发展史上他的地位和作用。”

《勃留索夫文集》(七卷集,莫斯科,文学艺术出版社,1973—1975.由诗人安托科尔斯基作序)是迄今为止最全的文集。读者从中不仅能读到他的最有影响的作品,还能看到他写的文学批评,其中对普希金、丘特切夫、勃洛克、巴尔蒙特、谢维里雅宁、别雷、瓦洛申等诗人都有精彩的分析与评论。(参见《遥远的与亲近的》)。

马克西莫夫撰写序言的《勃留索夫抒情诗与长诗》(列宁格勒,苏联作家出版社,1961.910页)收入大型的《诗人书库》丛书。诗人的作品集收入各种丛书出版,比如《经典作品文库》(诗集,序言由巴宁可夫撰写,莫斯科,现代人出版社,1972.400页)。《俄罗斯——我的祖国》(诗选,莫斯科,文学艺术出版社,1967.79页)等。

批评家肯京的书评《瓦列里·勃留索夫的诗歌》(莫斯科,1973.64页)对诗人的创作给予了中肯的评价。马克西莫夫的著作《勃留索夫。诗歌和立场》对于深入分析诗人的作品很有帮助。卢那察尔斯基在他的回忆录中论述了勃留索夫创作的一般倾向(文集第一卷,莫斯科,1963.430-463页)。雷巴科娃在其著作《女委员》(列宁格勒,1971.170-185页)中论述了诗人的个性特征,分析了勃留索夫1907—1909年期间一系列诗歌作品的创作过程。作为出色的女演员,她曾经与诗人几年保持密切关系,这本书不仅对诗人的创作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诗人表现出强烈的情感。

2004.2.9日译

同类推荐
  • 院墙

    院墙

    吴佳骏是当代散文新俊,本精品集以幽微的洞察、冷静的笔调,叙写了生活卑微者的血泪与悲歌,写到了人的局限与可十白。这里,没有田园的牧歌,没有抽象的抒情,只有实实在在的苦难与困境,其中充满宗教情怀的思索,以及颇具深度和诗意的人性开掘。让人看到在生存的磨难和耻辱面前,如何有尊严地活着。同时,书中还充满了作者对物性的体悟,对于人之外的动物和生物的体恤与深情,这是中国作家最为缺乏的。这反映了作家的天地情怀,一种“天容地载”的担当与超越性意向。
  •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假如这样生活

    假如这样生活

    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述古今典籍及现实故事,展现深奥伟大的净土宗智慧,启迪人心。本书从揭示人生和生命的真相开始,介绍佛教对世界的认知,最后落脚到追求幸福人生、做好终极关怀、建设和谐社会。帮助快节奏生活中烦恼的现代人找到心灵的安宁和归宿。
  • 中国,少了一味药

    中国,少了一味药

    愚蠢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工制造出来的。我有一个希望:让常识在阳光下行走,让贫弱者从苦难中脱身,让邪恶远离每一颗善良的心。世上最大的恶不是杀人放火,而是制造愚蠢。愚蠢本身不是恶,却可以把恶放大无数倍。聪明人只反对愚蠢,愚蠢的人什么都反对。聪明的人自己思考,愚蠢的人让别人替他思考。不会思考是可耻的,而更可耻的是,这群不会思考的人正在教我如何思考。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热门推荐
  • 史莱姆研究者

    史莱姆研究者

    这是一个漫漫黑夜即将过去,而启明星尚未升起的时代。这是一个神灵威光开始黯淡,而人类自身价值尚未被充分认知的时代。这是一个法师已走下神坛,而科技依然被称为炼金术的时代。刚刚入职的年轻警员,用饱含深情的稚嫩目光打量在王权与神权重压下挣扎的芸芸众生,而命运女神的目光,同样落在他的身上。神秘的炼金术,诡异的未知生物,光怪陆离的城市……面对这一切,试图扭转命运之轮轨迹的年轻人,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坦途吗?
  • 如水心城

    如水心城

    唐如水大学毕业后在心城里做个小文案,过着平静如水的生活。一次去客户公司接洽时,一眼看到了沉稳极富魅力的李亦然,这一眼便是一生……本书主要讲美丽且充满神话色彩的心城里,女主角唐如水与李亦然的倾世之恋,但唐如水的特异之身引发了一连串奇妙的奇幻之旅,故事美好浪漫又奇幻神秘,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议,让人意料之外,唐如水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她来人世间化解什么样的仙缘?唐如水最终能否与李亦然在一起并白头偕老?一切都是未知数,敬请期待。
  • 随缘集

    随缘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俏甜心:恋恋爱成殇

    俏甜心:恋恋爱成殇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爱情,友情。遇上作为社长的阿皓,她突然心跳的很快,一次次的误解,关心,让他们相爱,但闺蜜突然的背叛,阿皓是否依旧爱着她……
  • 怦然心动

    怦然心动

    父母是生意场上的成功人士,但竞争对手、眼红着同样为数不少,而我也很不情愿的被卷入其中,对面老师、校长的无事生非,投奔爷爷成了唯一的选择。一个神秘人物的电话让我进入了全省最好的高中。但这里的关系并不像一般高中那么简单,心烦意乱时噩耗却接二连三,曾小雨坠楼,林志为蒸发;残酷的现实让所有人措手不及。转瞬高考近在眼前,神秘人物却在此出现……
  • 幽都夜深梦红莲

    幽都夜深梦红莲

    云端墨家,忘川夜家,北地风家,巫山蛮族,天山源家乃修真界五大世家。五十年一次的龙首大会落幕,夜家如愿当上仙首。“很好,这一切都在按我的计划进行。”来自五百年前的恶灵奸笑道,“五百年前你从我这里拿走什么五百年后我还是照样拿回来了!”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来……这一次,结果会如何?(看不懂简介就对了!因为简介要读过小说内容才能看懂啊~)
  • The World's Desire

    The World's Desi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桉然无恙

    桉然无恙

    初见,唐桉桉就像是一朵向日葵,给莫然带来了阳光。至此以后,他非她不可。再见是在五年后,彼时,唐桉桉已经忘记了莫然,她认为的初见却是他期盼已久的再会。学术讨论会上,她被他点名起来问问题,顶着全班女生期盼的目光,她只好一咬牙,问道,“学长,您有女朋友了吗?”莫然只是轻笑,“还没有,不过我很期待有。”大脑短路的唐桉桉不知道要说什么,只能顺着他的话接了下去,“祝学长早日脱单!”他笑,“借你吉言。”交之于心。几个月后,实在是忍无可忍的莫然在校园的长椅吻了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伐

    情伐

    古人说“以情伐者帝”,擅于诛心的人可得天下。难怪……莫笑想笑,泪却薄喷,难怪她的世界坍塌、人生尽毁,难怪她疼得这一生都爬不起身来。当那个男人把他成就商业帝国的心机城府全用在她身上,她哪里逃得掉?原来,他时不时上演一出英雄救美,又时不时玩一把若即若离,全然无关爱情。她只是那年圣诞雪夜,那匹北极狼眼里志在必得的猎物。缘来是仇,可惜,知道已是太迟。一场情伐,谁是胜者?伐的是心,罪的是爱。谁都逃不掉……
  • 东轩笔录

    东轩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