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5400000008

第8章 从“轧”米到“踏”米

江南人的食粮以稻米为主。“八一三”后,米粮的问题,一天天的严重起来。其初,海运还通,西贡米、暹罗米还不断的运来。所以,江南的米粮虽大部分已为敌军所控制、所征用,而人民们多半改食洋米,也还勉强可以敷衍下去。其时米价大约二十元左右一担,但平民们已有亟亟不可终日之势。“工部局”开始发售平价米,平民们天一亮便等候在米店的门口,排了队,在“轧”米。除了排队上火车之外,这“轧”米的行列,可以说是最“长”,最齐整的了。穿制服的人,“轧”米有优先权。他们可以后到而先购,毋需排队。平民们都有些侧目而视,敢怒而不敢言。

有些维持“秩序“的人,拿粉笔在每个排了的衣服上写上了号码。其初是男女混杂的,后来,分成了男女两队。每一家米店门前,每一队的号码有编到一千几百号的。有的小贩子,“轧”到了米,再去转卖。一天可以“轧”到好几次米,便集起来到里弄里去叫卖。以此为生的人很不少。

后来,主持平卖的人觉得这方法不好,流弊太多,小贩子可以得到米,而正当的籴米的人却反而挤不上去,便变更了方法,不写号码,而将每一个购过米的人的手指上,染了一种不易褪色的紫墨水。这一天,已染了紫色的人便不得再购第二次米。

但这方法也行了不久。“工部局”所储的米,根本不能维持得很久。洋米的来源也渐渐的困难起来,米价飞跃到八十余元一担。

“轧”米的队伍更长了,常常的排到了一两条街。有的实在支持不住了,便坐在地上。有的带了干粮来吃。小贩们也常在旁边叫卖着大饼、油条一类的充饥物。开头,“轧”米的人,以贫苦者为多,以后,渐有衣衫齐整的人加入。他们的表情,焦急、不耐、忍辱、等候、麻木、激动,无所不有,但都充分的表示着无可奈何的忍受。因为太挤了,有的被挤得气都喘不过来。为了要“活”,什么痛苦都得忍受下去。有执鞭子或竹棒的人在旁,稍一不慎,或硬“轧”进队伍去,便被打了出去;有的,在说明理由;有的,只好忍气吞声而去。强有力的人,有时中途插了进去,后边的人便大嚷起来,制止着,秩序顿时乱了起来。为了一升米,或两升米,为了一天的粮食,他们不能不忍受了一切从未经过的“忍耐”、“等候”与“侮辱”。

米价更涨了。一升米的平售价值,也一天天的不同起来。然而较之黑市价格还是便宜得多,所以“轧”米的行列,更加多,更加长。

有办法的人会向米店里一担两担的买,然已不能明目张胆的运送着了。在黑夜里,从米店的后门,运出了不少的米。但也有纠纷,时有被群众阻止住了,不许运出。

最大的问题是“食”,是米粮。无办法的人求能一天天的“轧”得一升半升的米,已为满足;有办法的人储藏了十担百担的米,便可安坐无优。平民们食着百元一担,或十元一升的米时,有办法的人所食的还是八元十元一担的米。

有许多“轧”米的悲惨的故事在流传着。因为“轧”不到米,全家挨饿了几天,不得不悬梁自尽的有之。因为“轧”米而家里无人照料,失了窃,或走失了儿女的有之。因为“轧”米而不能去教书,或办事,结果是失了业的,也有之。携男带女的去“轧”米,结果还是空手而回。将旧衣服去当了钱,去“轧”米,结果,那仅有的养命的钱,却在排队拥挤中为扒手所窃去。

大多数的人家,米缸都是空的,米是放在钵里、罐里或瓶里,却不会放在缸里的。数米为饭的时候已经到了。有的人在计数着,一合米到底有几粒。他们用各种方法来延长“米”的食用的次数。有的搀合了各种的豆类——蚕豆、红豆、绿豆、黄豆,有的与山薯或土豆合煮。吃“饭”的人一天天的少了。能够吃粥的,粥上浮有多半的米粒的,已是少数的人家了。

如果有画家把这一时期的“轧米图”绘了出来,准比《流民图》还要动人,还要凄惨。那一张张不同的、憔悴的面容,正象征着经历了许多年代的痛苦与屈辱的中国人民们的整个生活的面容。

到了后来,“工部局”的储粮交了,同时,敌人们的压力也更大,更甚了,便借着实行“配给制度”的诱惑力,开始调查户口,编制“保甲”;百数十年来向来乱丝无绪的“租界”的户口,竟被他们整理得有条有理。

所谓“配给制度”,便是按着户口,发给“配给证”,凭证可以购买白米及其他杂粮和日用品。开头,倒还有些白米配给出来,渐渐的米的“质”“江河日下”了,渐渐的米的“量”也一天天的少下去了,渐渐的用杂粮来代替一部分的白米了。米的“质”变成了“糠”多“米”少,变成了泥沙多,米质有臭味,不能入口,变成了空谷多于米粒。这些,都是日本人所不能入口,所不欲入口的,所以很慷慨的分了一部分出来。至于我们所生产的香糯的白米呢,那是敌人们的军粮,老百姓们是没有份吃到的。

有几个汉奸,勾结了管理军粮的敌人们,窃出了若干白米或军粮,在黑市上卖了出来。上海人总有半年以上,能够在黑市上买得到真正的白米或杜米,那不能不归功于那些汉奸们的做弊之功——从老虎嘴里偷下了一小部分的肥肉出来。后来这事被他们发现了,两个汉奸——侯大椿和胡政,便被他们枪决。从此以后,白米或杜米,在市面上便更少见到了。“一二·八”珍珠港事变以后,海运完全断绝了,连日本本上的白米也要“江南”地方来供给,白米的来源,便更加艰难,稀少起来。

上海区的人民们,如果有力量,不愿吃杂粮或少吃杂粮的,只好求之于少数的米贩子,那便是所谓“踏”米的人们。“踏”米的人,不过是一个代表的名词,指的便是那批用自行车偷偷的从敌人的封锁线上,载运了少数米粮过来的人,他们都是年轻力壮的汉子,冒着生命的危险,做着这种黑市交易,其他妇孺们和老年的人们也常常带了些米粮来卖。身上穿了特制的“背身”,“背身”前后面都有的,其中便储藏着白米,很机警的偷过了敌人的“检问所”——其实,还是用金钱来买“过”的居多。他们常常的发生“麻烦”,最轻的处罚是将食米充公。封锁线的边缘上常见有许多的“没收”的白米堆积着,有的是“没收”后还被“打”被“罚跪”。遇到敌人们不高兴的时候,便用刺刀来戳毙他们,如此遭害的人很不少。友人程及君曾绘了一幅《踏米图》,那幅图是活生生的一幅表现得很真切的凄惨的水彩画,是沦陷区人民的生活的烙印。

为了食米的输入一天天的艰难起来,敌人们的搜刮,一天天的加强加多起来,米价便发狂的飞涨着。从伪币一千元两千元一担,到四千元八千元一担,后来便是一万元五万元的狂跳着。最后,竟狂跳到一百万元左右一担,最高峰曾经到过二百万一担的关口。平民们简直没有吃到“白米”的福气,连所谓“二号米”、“三号米”也难得到口。许多人都被迫改食杂粮,从面粉到蚕豆、山薯,只要是能够充饥的东西,没有不被一般人搜寻着。饭店里也奉命不许出卖白米饭,有的改用面食,有的改用所谓“麦饭”,白米成了最奢侈的、最珍贵的东西。“配给制度”也在无形中停顿了。——从半个月配给一次,到一个月两个月配给一次,直到了“无形停顿”为止。

食粮缺乏的威胁,不仅使一般平民们感受到,即有力食用白米者们也都感受到了。肉和鱼和蔬菜还有得见到,白米却都到了敌人们的“仓库”里去了。前些时,听说烟台的人请客,食米要自己随身带去。江南产米区的人们,这时也有同样的情形。历史上有一个笑话,说有一个皇帝,遇到荒年,饥民遍野,他提议说:“何不吃肉糜?”这时,倒的确有这样的“事实”了。吃肉糜易,吃白米饭却难。

假如胜利不在8月里到来的话,在冬天,饿死的人一定要成坑成谷的,然而江南产米区并不是没有米。米都被堆藏在敌人的仓库里,一包包,一袋袋堆积如山,任其红腐下去。他们还将米煮成了“饭”,做成了罐头,一罐罐的堆积着,以备第二年、第三年的军粮。

什么都被掠夺,但食粮却是他们主要的掠夺的目的物。我常经过几个大厦,那里面的住户都已被赶了出去,无数的卡车,堆载着白米,往这些大厦里搬运进去。雪白香糯的米粒,漏得满地,这不是白米!然而沦陷区的人民们是分配不到一粒的!德国人对占领地的许多欧洲人说:“德国人是不会饿死的;你们不种田,不生产,饿死的是你们;最后饿死的才是德国人。”这话好不可怕!日本人虽然没有公开的说这句话,然而他们实实在在是这样做着的。

假如天不亮,我们是要首先饿死了的!好不可怕的一场噩梦!

同类推荐
  • 晚清谴责小说传播研究

    晚清谴责小说传播研究

    晚清谴责小说的滥觞与兴盛,是“特缘时势要求”、“以合时人嗜好”的结果。谴责小说呼应了小说界革命和现实主义创作思潮,对晚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揭露与批判,具有史学的价值和思想的意蕴,为人们了解晚清社会的原貌提供了资料,并成为近代思想史上重要的文献;小说形式上的雅俗流变,引导了白话文的进一步发展,也引发了小说的变革与发展,在中国小说史上体现出从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特质;而谴责小说还在文学市场化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对当下市场化小说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仅如此,晚清谴责小说还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它运用重复叙述艺术构建起媒介传播的“拟态环境”,能产生聚合效应,能够促使人们形成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形成社会舆论,并使舆论波一直回旋、回响,促发人们行动的产生,对社会的变革甚至革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控诉集

    控诉集

    这是巴金在国家和民族遭受外敌侵略的时刻所发出的痛切控诉,收录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激战正酣这段时间的诗文。他说:“这里面自然有呐喊,但主要的却是控诉。对于危害正义、危害人道的暴力,我发出了我的呼声:‘我控诉!’”
  • 呼愁

    呼愁

    本书系长篇日记体纪实散文,记录了40余天的实况与作者的心路历程:2001年,作者年轻的父亲在毫无征兆下,突患癌症。作者举家投入了一场徒劳的营救活动。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医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社会乱象让作者应接不暇。整个作品充满忧愁、焦虑、彷徨、无奈、叹息和作者欲哭无泪的悲怆。从而照观出人在极端痛苦的状态下思维的敏锐性和活跃性,尤其是对“活着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 感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感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这本书是周作人的散文集,在他的早期同人如胡适、陈独秀、鲁迅等纷纷选择了各自的政治立场时,唯独周作人选择了生活本身,试图耕耘“自己的园地”。周氏散文一般为闲话式的,“大至宇宙,微如苍蝇”,无所不谈。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乎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平和、淡泊、娓娓说来、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他认为,平实、自在的个人生活,才是真实的、应然的,他相信近切实在的生活本身,更相信个人生活的完成。周作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渴望微妙地美地生活,这些都表现在了他的散文里。
热门推荐
  • 浅凤长歌

    浅凤长歌

    (本书暂停更新,新书《丞相大人赖上门》已发,求支持)沐轻歌男装的时候,九王爷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等知道沐轻歌是女子的时候,九王爷依然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因为某个家伙太喜欢招蜂引蝶,红颜、蓝颜一大堆,惹得他时时刻刻都要防着她哪天会被哪个小婊砸给拐跑。
  • 仙路之大阴阳师

    仙路之大阴阳师

    张稳曾一直过着十分平静的生活,虽然人缘和成绩一样差的要死,有基友却无对象,除了被人欺负嘲笑和同情,大概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了。直到那三秒的出现……(本文又名《一切从那三秒后开始》)
  • 果园飘香之独宠医妃

    果园飘香之独宠医妃

    杜晓璃,人人瞻望的传奇人物,却抵挡不住可笑的命运!再次睁眼,坚定如她还是被自己枯枝一样的小手,和眼前四处漏风漏雨又漏鼠的景象惊得嘴角直抽!父母双亡,三餐不继,唯一的财产便是一座破房子和一个可爱的小哥哥。这都叫什么破事!买山头,种果树,开酒厂,酿果酒,发展产业链,从此财源滚滚来,带着哥哥发家致富!交知己,拐王爷,斗牛鬼蛇神,农家女也能混得风生水起,一朝笑看天下!咦?这个小哥长的不错,来给我种果树吧!顺便再定个娃娃亲怎么样?白眼一翻,正在被奴役种树的小娃娃给了她一个酷酷地背影。一别几年,看到眼前这个名副其实的高富帅一脸冰冷地说自己和他已经定亲,并且早已一吻定情,让她负责的面瘫王爷,真的是当初那个小帅哥?!杜晓璃无语望天:不想当王妃啊,可不可以退货?!!冷面王爷一脸委屈:你说过一经出售,概不退货,几年前我就已经乖乖从了你,这些年一直谨遵你的教诲,为你守身如玉,你现在怎么能狠心抛弃我?杜晓璃下巴快落到地上:好吧,看在你这么乖的份上,跟我回家吧!某爷魅惑一笑:为夫遵命!
  • 涅槃魔君

    涅槃魔君

    一位失落的少年,意外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那里,他将成为特殊的存在......打破人性七罪,突破成魔自古阴阳终须平衡,神魔两道终须共存光明笼罩的世界必定会被打破人为主观的光明将会被重写,虚伪的世界将会消失。涅槃之时,即魔君降临之日,万魔齐聚,与命运抗争!
  • 幽冥之帝王花

    幽冥之帝王花

    天界的神仙,但凡上了点年纪的,多少都经历过两万年前那一场神魔大战。那一战可谓惊天地泣鬼神,震撼三界,最后以天界之遥公主和魔界沧澜皇子同归于尽而结束,惨烈至极。战争的场面如今已没有人能够记得清楚。然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百年前一段因已故之遥公主而起的风花雪月之事。传说寻烨帝君恋慕之遥公主,对她用情至深。公主陨灭后,帝君整日借酒消愁,整整两万年没有出过宸凰殿。好友灵澈帝君看不下去了,连哄带骗终于把他弄出寝殿。又担心他看到天界景色,触景生情忆起伤心事,便暗中命令东海龙王举行宴会。这就找了个由头,让寻烨帝君下界散散心。不想半道出了点意外,寻烨帝君没有去东海赴宴,消失了三天。三天后,他重回天界,还是一袭白衣胜雪,冷峻邪魅,唯一不同的是,身边多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和之遥公主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和灵魂一起守夜

    和灵魂一起守夜

    《和灵魂一起守夜》为短篇小说集。作者于建新从一个医生的角度,写了行医二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泪笑掺杂,悲喜交织——有冒险违规用偏方从死亡线上拉回病人却受到院方处分的人情味医生,有公费医疗考虑到单位效益不好硬挺半年不入院而加重病情的倔老头,有偷换医疗器材从中牟利而致严重后果的黑心医生,也有不被利益诱惑坚持揭发中药供应商假药的“储疯子”,有太平间工作人员不为人知的辛酸过往,有违规帮病人完成遗愿的良心大夫……写尽人生百态,世事无常。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兔子潜了窝边草

    兔子潜了窝边草

    我是一根杂乱无章随风而长的杂草,有一天,我这根杂草在沙堆旁玩耍时被一只兔子发现。然后让殷勤的照顾着我,说要等我长肥后,然后吃掉。杂草就是杂草,长的再肥,也未必能够填报兔子的胃。因缘巧合,我被一只黄鼠狼看中,怪哉怪哉,这只黄鼠狼也吃草,不吃鸡。终于有一天,杂草长肥了,可是我迟疑,我应该给谁吃呢?【蓬莱岛作品】
  • 一品神探夫人

    一品神探夫人

    【悬疑简介】:父丧无骨,母葬无骸,突如其来的绝门大火,莫名其妙身中剧毒。两副白骨,旧址新府,二十年已过,为寻真相峥嵘归来,却落得一年三娶,三条人命丧黄途。是巧合?是意外?命硬不详,天寡孤独。究竟是天意弄人还是人心阴谋?四块精雕玉牌,三个毫无关系的人。厚禄高官,得道高僧,失忆孤女,他们之间有何关联?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疑云重重的案中案。毫无关系的线索织就没有头绪的真相。究竟谁才是推动一切的幕后黑手?【神探简介】:一双素手,抽丝剥茧,还真相现,申逝者冤。一双鬼眼,捕风捉影,言逝者言,尽生者事。迈过陈尸,跨过鲜血,揭开重重谜团,当一切掩饰瓦解,繁华落幕,水落石出。真相,从来只有一个……【领衔简介】:父死母亡沦为遗孤,世袭一品,却疑云缠身,怪异事件频频发生,背后之人究竟意欲何为?背负双亲血海深仇,蛰伏二十载,他,王者归来,搅动风云,掀起朝堂腥风血雨,只为查出凶手是谁。记忆碎片如潮水,噩梦缠身十五载,那丢失的记忆究竟是什么?她不知道,茕茕求索,终一日打开尘封记忆,一切却再回不去原来模样,揭开真相的她,又该何去何从?“如果有重来,我绝不会再踏上这条路。”她说。【律诗简介】:一步走错步步错,步步为营步步输阴谋诡计刁炸天,血腥暴力玛丽苏亲情爱情闺蜜情,交情友情手足情逗比女主挑大梁,傲娇高冷女神经【对联简介】:上联:团队协作基情满满,谁是女主?下联:腹黑毒舌撕逼大戏,赢者是谁?横批:请看正戏【类别补充】:本文发生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女主武氏为后的背景下,悬疑带点小清新,正主纯情一对一,不搞笑不搞基,是篇很严肃的断案文。(认真脸)〖注〗本文作者对历史一窍不通,恶补三个月的大唐历史,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本文纯属胡编滥造,只为博君一笑,莫考,莫考!!
  • 玫瑰太子妃

    玫瑰太子妃

    龙宝珠做了一场长梦,梦里自己不但成了古代的权臣之女,还意外卷入了储位之争。她以为太子洛昭言是个傻白甜,替他操碎了心不说,还渐渐被太子的温柔所打动……然而新婚当晚,洛昭言却仿佛变成另一个人……他根本不是她以为的温柔暖男,而是步步为营,答应娶她也不过是为拉拢龙家势力。太子妃的生活正式拉开序幕,你以为错爱渣男的龙宝珠会就此消沉?错!她啊,干脆事事与太子洛昭言对着干,当街骑马遛狗,洛昭言不喜欢什么她就偏要做什么,看他能奈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