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2000000001

第1章 器具篇

故事:卞和献宝——给错了人

春秋时期,有个叫卞(biàn)和的人,在山里头得到一块玉璞(pú)。卞和认为它是稀世之宝,便先后把它献给了厉王和武王。可是,厉王和武王都不识货,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并说卞和是诓(kuānɡ)骗,先后砍掉了卞和的双脚。楚文王即位后,卞和又抱着那块玉璞,在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见了,问他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卞和呜咽着回答说:“我的玉璞明明是块稀世珍宝,却被人认为是块普通的石头,我明明是个诚实的人,却被厉王和武王说成是骗子,所以我才这样伤心。”文王听了,立即让工匠剖开这块玉璞,仔细辩别,里面果然是一块从未见过的宝玉。于是,这块玉被称为“和氏壁”。

“卞和献宝——给错了人”,比喻作事没有弄清对象,或对某人认识不够,好心却被别人当作恶意。

板上钉钉——没跑

【释义】比喻事情已有了着落和把握。

【例句】既然校长都同意让你贷款上学了,那就是板上钉钉,没跑的事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汽锤打夯——扎扎实实

【释义】本指用锤把地基砸实,转指为人老实,不浮躁。

【例句】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很不错,乒乓球运动员从小就开始练习,而且基本功都象汽锤打夯,扎扎实实的。

钢锤砸铁砧——硬碰硬

【释义】指双方态度都强硬。也指人不畏惧严峻的考验。

【例句】今年村里大旱,刚上任的村长小李性格刚烈,老队长幽默地说:“今年对小李村长来说真是钢锤砸铁砧,硬碰硬!”

金刚钻穿透钢板——过硬

【释义】本指金刚钻穿过硬钢板,转指有一定才能,经得起考验。

【例句】别看我们入伍才半年多,可知识水平和技术都是金刚钻穿透钢板,过硬的。

烙铁上的热气——很快散去

【释义】指事情很快过去。

【例句】他就是脾气大了点,人一点也不坏,他说的那些话你也别往心里去,他的怒火如烙铁上的热气,很快散去。

电烙铁——一头热

【释义】本指烙铁一端热一端冷;转指一方热情,而对方冷淡。

【例句】我看我哥是电烙铁,一头热,人家姑娘对他总是爱理不理的,光他热情有啥用?

打掉牛角做墨斗——正合心意

【释义】指正好符合心里的想法。

【例句】我正要买台电脑,结果弟弟把他新买的电脑送给了我,真是打掉牛角做墨斗,正合心意。

胸口挂秤砣——心里沉重

【释义】秤砣:称物品时,用来使秤平衡的金属锤。指心情复杂,思想压力大。

【例句】他高考落榜了,一定是胸口挂秤砣,心里沉重的很,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劝劝他。

扁担上睡觉——想得宽

【释义】本指扁担很窄,在上面睡觉,希望宽一些;转指人心胸开阔,或讽刺人想美事。

【例句】你就那万把块钱,还想盖房娶媳妇,我看你是扁担上睡觉,想得宽。

荷叶包钉子——个个都出头

【释义】本指钉子刺破荷叶露(lòu)出来;转指每个人都出面,或从逆境中走出来。

【例句】王大妈的四个儿子真可谓是荷叶包钉子,个个都出头了,他们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木匠的折尺——能屈能伸

【释义】折尺:一种可折叠的尺。本指折尺能弯曲和伸展;转指人失意时振作,得意时冷静。

【例句】大丈夫有如木匠的折尺,能屈能伸才行,怎么能为这么一点小事和自己过不去呢?

木匠的刨子——抱(刨)打不平

【释义】本指刨子用来刨平木材,转指人看到不公平的事就出面管理。

【例句】我这人没有别的本事,就是木匠的刨子,抱(刨)打不平有两下子,路见不平,就要管。

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

【释义】指什么话也说不上。

【例句】他们俩讨论得很激烈,我在一旁则是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只有听的份儿。

桑木扁担——宁折不弯

【释义】本指桑木坚硬,做的扁担压断了也不会弯曲;转指人刚强、坚定,不怕牺牲。

【例句】在战争年代里,许多革命先烈是桑木扁担,宁折不弯,为此他们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搬起碾盘打月亮——自不量力

【释义】讽刺人做事不识轻重。

【例句】以他那样的体力,要挑二百斤的担子,未免有点儿搬起碾盘打月亮,自不量力。

生铁秤砣——老实疙瘩

【释义】本指秤砣是硬疙瘩,转指人规规矩矩,不惹事。

【例句】老李是个生铁秤砣,老实疙瘩,一生谨谨慎慎,从不惹麻烦。

口吞秤砣——铁了心

【释义】比喻心意已决,永不更改。

【例句】在《西游记·三借芭蕉扇》中,因为孙悟空与铁扇公主有害子之仇,所以铁扇公主是口吞秤砣,铁了心,发誓不借给他芭蕉扇。

金簪落海——永无出头之日

【释义】本指金簪再也无法从海中捞出,转指人永远不可能走出困境。

【例句】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很多读书人虽然才华横溢,但因出身卑微,他们也只能是金簪落海,永无出头之日。

金子当作黄铜卖——屈才(财)

【释义】指浪费了人才。

【例句】国家怎么把一个商业高材生,送到偏僻的地区拔弄算盘珠。这分明是金子当作黄铜卖,屈才(财)嘛!赶快给上级打报告,把他调到重要的岗位上来。

铜铃打鼓——另有音

【释义】指话中有话,另有其他的意思。

【例句】老赵听出她说的话是铜铃打鼓,另有音,预料不到下面还有什么文章,因此,不敢掉以轻心。

铜盆撞了铁扫帚——谁也不让谁

【释义】指人做事以自我为中心,彼此不谦让。

【例句】不知为什么,这两人吵起架来了。两人互相骂着,拉扯着,不管别人怎么劝,他们还是铜盆撞了铁扫帚,谁也不让谁。

铁人戴铜帽——保险

【释义】指更加信得过。

【例句】胖子工头望着伪装好的工地,笑地合不拢嘴,抢着说:“高级,高级,这下啊,真是铁人戴铜帽,保险啦!”

铁嘴豆腐脚——能说不能行

【释义】指光说不做。

【例句】我们需要的是实干家,不需要象他那样的铁嘴豆腐脚,能说不能行的人。

铁硬木头软——各有各的性儿

【释义】指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

【例句】你也别想不开,铁硬木头软,各有各的性儿。咱不可能要求什么都整齐统一的。

铁钉铆在钢板上——扎扎实实

【释义】本指铁钉穿过眼固定钢板,转指人守规矩、稳重踏实,做事牢靠。

【例句】他是个非常认真的人,干起工作来有如铁铆在钢板上,扎扎实实,从不敷衍了事。

铁丝儿裹脚——没这么馋(缠)的

【释义】指没有这样纠缠的。“缠”也可以谐“馋”,指人嘴馋,光想着吃好的。

【例句】去去去,铁丝儿裹脚,没这么馋(缠)的。每次看到吃的比谁动手都快。

钢板上铆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释义】铆钉:铆接用的金属零件,圆柱形,一头有帽。形容人做事一丝不苟。

【例句】老王说话从来就不虚夸,总是钢板上铆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钢水倒进模子里——定型(形)了

【释义】比喻人的性格、事物的特点逐渐形成,不能改变;或事情已经确定,难以更改。

【例句】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这事交给我,就算是钢水倒进模子里,定型了。

娃娃拿到新玩具——爱不释手

【释义】释:放开。指极其喜爱,不忍放手。

【例句】琼瑶的作品《还珠格格》一书风靡(mǐ)一时,令读者象是娃娃拿到新玩具,爱不释手。

橡皮筋——越扯越长

【释义】本指橡皮筋很有弹性,转指说的话越来越远。

【例句】我们姐妹俩三年没见面了,一见面便争着抢着说,从家乡风貌到外地见闻,如橡皮筋,越扯越长。

积木搭高楼——一碰就倒

【释义】指外表强大,其实很虚弱,不禁风雨。

【例句】他刚刚大病一场,身体虚弱的很,现在可谓是积木塔高楼,一碰就倒。

大皮球被捅了个窟窿——一肚子气都跑了

【释义】本指大皮球的气被放跑了,转指人心里的气全部消尽。

【例句】听他这么一说,我也想开了,象大皮球被捅了个窟窿,一肚子气都跑了。

长线放远风筝——下过大功夫

【释义】指人为实现远大目标而付出的行动和努力。

【例句】他能有今天的骄人成绩一点也不足为奇,他可是长线放远风筝,下过大功夫的。

半天云里的风筝——半点不由己

【释义】本指风筝由人牵着或控制,转指不能自己做主。

【例句】要学会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可别象半天云里的风筝,半点不由己,若真是那样的话,生活就没有意义了。

断了线的风筝——下落不明

【释义】指不知在什么地方。

【例句】他儿子自从去年去了上海,便似断了线的风筝,下落不明了。

爆竹上天——想(响)得高

【释义】讥讽人想美事,不切实际。

【例句】凭他的本事,连买几头奶山羊的款子都凑不齐,还搞什么“开发”呢,纯粹是爆竹上天,想(响)得高。

二踢脚——两响(想)

【释义】二踢脚:一种爆竹。本指二踢脚一点燃,就飞到空中爆炸;转指两样事情都想做。

【例句】暑假期间,王小明既想挣钱,又想好好利用假期学习功课,真是二踢脚,两想(响)。

肥皂泡——吹得再大也要破

【释义】本指肥皂泡破裂,转指说大话总有被识破的一天。

【例句】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要吹嘘。记住:肥皂泡,吹得再大也要破。

同类推荐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沈从文有许多散文经典,主要介绍湘西的世界,充满了真情和美好。本书精选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注重乡土抒情氛围,突出优美的文笔,呈现了一个宁静悠然、淳朴自如的“湘西世界”。在他的笔下,自然生命生动形象,自然风光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意,让读者沉醉其中,获得美好的阅读感受。
  • 小小演说家

    小小演说家

    《小小演说家》由郑丽杰老师作为主编,共选录100位少年儿童的演讲稿,后附导师点评。小朋友们的演讲稿以成长故事、亲情、友情、环保、生活习惯、智慧故事等为主题,内容健康向上,故事生动有趣,文稿具备条理性且不失童真。本书旨在培养中国少年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从说话之道培养孩子们自信独立的特性,为中国少年儿童树立新的榜样。
  •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本书是针对我国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中缺乏班级管理教育及其教材的现状,为建设“全面推进高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需要而编写的,密切结合教师教育专业实际,突出学术性、实用性,为广大师范生提供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和班主任、班级管理目标与内容、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等。本书的特点贴近班主任工作的实际,以介绍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指导和提高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实效性为重点,具有可读性和操作性,是当今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创新之作。
  •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国政治史速读

    中国政治史速读

    历史总是让人回顾,让人想一探究竟。本书纵横交织,为我们介绍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以时间为线索,从王朝更替说起,分类而谈,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那已逝的历史。
热门推荐
  • 遗忘之前说再见

    遗忘之前说再见

    “何倪,你会娶我吗?”青梅竹马二十年,她等来的不是他的求婚,而是他的不告而别。再次见到那个男人的时候,站在他身旁的女孩儿有些刺眼。后来他说:“安暖,我爱你,所以我不能娶你。”当他撞死了她的妹妹,当她换了另一颗心脏,乔安暖忽然觉得,那些昨日才发生的爱恨情仇,遥远的像是前尘往事。“何倪,我们分手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四教颂

    四教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上)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上)

    一直生活在外公溺爱中的罗琦琦并没有想到,这样的生活有一天会彻底改变,她回到父母身旁,失去了曾经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宠爱,一切都要让着妹妹,迷茫不知所措,变得孤僻,也渴望着得到别人的关爱。青春期的她游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作业、考试、小团体的校园;游戏机房、歌舞厅、小混混斗殴泡妞的社会。她看着中国第一代歌舞厅开起来,第一批港台娱乐来到身边……这不只是一个女孩的情感记述,更是一代人的成长经历。
  • 出息

    出息

    我这人,打小身板就熊,刘发他爹说我像个“秧子”。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啥叫“秧子”,从他的语气和旁人的笑声里,我猜测可能不是一个好话。于是,我就骂他,说你儿子才是“秧子”,你是“老秧子”。大伙听我这么骂,都哄堂大笑。等我稍大些,才知道“秧子”是一些农作物移植前的幼苗,比如茄子秧子、地瓜秧子。刘发他爹说我是“秧子”,并没啥恶意,只是笑话我体格不好,弱不禁风罢了。十六岁那年,我怀揣着公社中学的毕业证,乐颠颠地回家当了社员。
  • 命运指引者

    命运指引者

    命运的长河奔流不息,未来的方向上有着无数支流,而没有人可以真正地预测它的最终流向。真的是这样吗?齐恩思不这么想。至少,他要往自己讨厌的那些支流上筑起大堤。
  • 异世灵控师

    异世灵控师

    这片陌生的大陆上,灵师是所有人仰望的职业!从灵徒、灵士、灵师、灵使到灵圣,每一步都异常艰辛!沐风原本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无奈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既然你要我不平凡,那我就不平凡给你看!且看沐风如何步步成长,震惊大陆!
  • 平民建筑师:齐康传

    平民建筑师:齐康传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碑轴线;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农业大学金陵研究院;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扩建工程…… 建筑大师齐康的设计善于运用中西方建筑传统手法,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建筑理念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建筑设计中重视空间的处理,就是要“留出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强调转化与创新。 《平民建筑师(齐康传)》是齐康先生的传记。本书生动叙述了平民建筑师齐康的人生经历和如何成为建筑大师的经过。
  • 三生缘:绝色将军

    三生缘:绝色将军

    朋友妻,不可欺!那么,妹妹呢?!他是龙族逃婚少主,前有老娘逼娶侍女,后有真爱投怀送温暖!可国仇家恨在身,他岂能深陷温柔乡?忍辱负重,爱情和仇恨是他活着的理由,穷途末路,可大仇未报,偶遇仙缘,看他如何逆转乾坤......
  • 重生之黒狡妖王

    重生之黒狡妖王

    曾经的灾祸妖王,昔日的巅峰强者,渡劫失败且遭仇敌算计而死。所幸以人体重生。既然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上一世的遗憾不能再重演,这一世,那怕是天资再废,也要飞升成仙,斩尽仇敌!从头再来,重回巅峰!
  • 总裁的绝命爱人

    总裁的绝命爱人

    程绾绾对程南一见倾心,再见钟情程南对程绾绾步步为营,阴谋算尽痛苦时,他说,“你们到底要怎么样才肯放过我,”绝望时,她说,“至此,我再不欠你的了,从此,我们一别两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