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0800000002

第2章 日月并升——鹰窠顶

在离浙江省杭州市82千米的海盐县,在南北湖风景区的云岫山鹰窠顶,有时可以观赏到太阳和月亮在地平线上几乎同时升起的奇妙景象,人们称之为“日月并升”。

鹰窠顶

“日月并升”现象曾在当地群众中世代传说,早在明代就有记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奇景几乎被湮没了上千年,直到1980年杭州大学的冯铁凝先生从古书中发现后,于当年农历十月初一会同武林中学的谢秉松老师来到鹰窠顶上,才有幸见到了太阳和月亮在凌晨并升的奇景。消息一传开,引起了很多游人莫大的兴趣。此后,每逢农历十月初一凌晨,都会有数千人前往观看奇景。

凌晨5时许,游人成群结伴登上鹰窠顶,远眺茫茫东海,一会儿,一轮红日从水天相连处喷薄而出,稍后同红日一样大小的淡黄色“月球”,在红日边上冉冉升起,红、黄两球同时缓缓跳动,忽沉忽浮。这时候,天空中霞光缥缥,平静的海面经晨风摇拂,像无数匹彩绸,向远处伸张,奇丽无比。

据考察,1984~1985年两年间,“日月并升”奇观曾多次出现,出现时间最短的有5分钟,最长的有31分钟,一般持续15分钟左右。

过去民间流传日月并升的奇景只有狗(戌)年才能看到,也有的说要上月(九月)大(即为30天),下月(十月)初一才能看到。但是从1981~1983年的每个十月初一均未出现日月并升的现象。然而在1984年到1985年却有不少人饱了眼福。奇怪的是,1984年(闰年)有两个农历十月,在正十月初一、初二奇景不露面,初三它却出现了15分钟,初四还可看到,直到初五仍出现了5分钟;而在闰十月初一,日月并升又出现过一次。1985年农历九月只有29天,但在十月初一仍有不少人见到了这一奇景。

有幸看到日月并升奇景的人们,对于景象的描述都不尽相同。明代陈梁看到的景象是“日月摩荡不止”。即太阳先升,随后月亮很快升起,并入太阳当中,这时候“送月印日心,二轮合体,雪里丹边相摩荡,还转不止”。大多数观看到这种情况的人,事后往往说他们看见初升的太阳中突然有个黑影出现,在日面上跃动。接着太阳的光线增强,黑影就消失了。黑影是否就是月亮则难以肯定。

有时,一轮红日先从地平线上升起,不久在太阳旁边跃出一个暗灰色的月亮,并在红日左右、上下跳动。当月亮跳入太阳时,太阳表面大部分被月亮遮住,颜色变暗。有时日月合为一体,重叠着同时从海上升起,太阳圆面略大于月亮圆面,因而在太阳圆面周围露出一圈显出血红和清蓝色的光环。有时,月亮抢先从海面升起,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太阳随之露出来,太阳托着月亮一起跃动。有时月影先在日轮之下,后又跳出日轮,沿太阳周围跃动,月影部分闪现出月牙状。也有时月影在日轮中一起升起,并在日轮中跃动,直到月影消失。

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有“日月合璧”之说,即所谓“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汉书·律历志》)。《辞海》对“日月合璧”的解释为:“谓日月同升,出现于阴历的朔日。在我国很少见。”人们把这种奇异的现象看成是祥瑞的象征。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作出科学的解释。

陈梁所谓的“月印日心”,就好像是日食一般,而日食不可能年年在农历十月初一出现。同时,日食在许多地方都可观察到,不会仅限于鹰窠顶等不多的几处。也有人认为,这是眼睛长时间注视太阳,视觉出现疲劳而造成的幻觉。

有气象学家认为。“日月并升”是一种“地面闪烁”现象,是由于自然条件比较特殊,冷暖气流垂直移动频繁,空气密度不断变化,太阳光线在瞬息变化的不同密度的空气层中传播,会产生各种异常的折射现象。这时看到地平线上的太阳,有时会呈现出奇形怪状,有时仿佛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在天边跳动着。

也有天文学家认为,云岫山上的鹰窠顶背山面海,没有任何掩遮物体,而顶峰同远方水天相连处基本保持平射线角度。由于天文因素,太阳到农历十月初一移到东南向升起,而这天月亮正好移到太阳旁,因此形成了“日月并升”的奇观。

同类推荐
  • 地里万千

    地里万千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地理万千》对地球的构造以及著名山脉、冰川、盆地的形成进行了细致的展示,对生态资源、人文环境、地球资源等方面的情况作了详尽的介绍。
  • 达尔文的妄想:一个“伟大”的科学笑话(第二版)

    达尔文的妄想:一个“伟大”的科学笑话(第二版)

    《达尔文的妄想》是作者以杂文的方式对达尔文理论的批判。在这33篇杂文中,作者从各种角度告诉人们这个被主流科学界吹捧的所谓“最伟大的科学理论”不但在科学上是荒唐的,而且在逻辑上也是混乱的。它在历史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是一个不可能证明为错误的“伪科学”。
  • 自然:在自然的怀抱里

    自然:在自然的怀抱里

    冰雹的形成和危害冰雹,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俗称雹子。冰雹常见于夏季或春夏之交,是我国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物,是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它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5毫米至50毫米,最大的可达10厘米以上。冰雹的直径越大,破坏力就越大。
  • 天上下起了七彩雨:你不知道的自然地理

    天上下起了七彩雨:你不知道的自然地理

    本书以妙趣横生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这个世界隐藏的地理秘密,告诉我们其中蕴涵的科学道理。主要内容包括:地球是怎样诞生的、地球运动的原动力、追寻地球的年龄等。
  •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这是作者十余年来在新疆野马繁殖中心亲历的养马故事,这是作者30多万字日记及观察记录整理而成的曲折心路和野马家族的悲欢离合,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热门推荐
  • 以情深换余生

    以情深换余生

    爱到最后,林蕊才看清楚对于蒋御驰来说,她不止是替身而已还是一个报仇的工具!
  • 试图与生活和解

    试图与生活和解

    《试图与生活和解》这部小说时间跨度比较大,从主人公安亦静的知青生活到现在的生活,其间,美丽的安亦静两次被强暴,一次是被权利,一次是被欲望。如果把它看作是苦难小说,那么在这两次强暴的期间,安亦静和韦冰甜蜜恋爱和结婚,女儿小矾的早夭造成安亦静精神恍惚,安亦静那惊天动地的母爱,韦冰和有权势父亲的事业,韦冰的精神外遇,安亦静被强暴后生子,安亦静和韦冰离婚,强暴者马甲和戴刚的丑陋,儿子安心的畸形身心对安亦静的打击。。。。。。小说情节充满奥妙交错,人物命运激荡着不可解释性的神秘。
  • 最强牛人吴子轩

    最强牛人吴子轩

    自从遇见她,穷困潦倒的他便开始一路财运不断,成为“这条街最靓的仔”?
  • 女警闯西汉:将军赖定你

    女警闯西汉:将军赖定你

    谁说当警花不会遇到追杀;谁说女人年华逝去不复还;菜鸟警花狗血穿越,一朝醒来,爸妈不见踪影,却成了西汉卫家的“卫昭雪”?穿越定律百试百灵,引得桃花朵朵开,左有卫青保驾,右有雷放护航。纵马长安,驰骋草原,狗血八点档开始上演,“怎么样,年轻将军,咱俩一起闯西汉!”
  • 迷人娇妻

    迷人娇妻

    被算计,白夕惹上冥城第一豪门风家大少风澈夜,人生发生改变,成为了风太太!而五年后,白夕却决定向风澈夜提离婚,谁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争与和平(全集)

    战争与和平(全集)

    《战争与和平》描写1812年俄法战争的全过程,以当时四大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为线索,反映了1805—1820年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各阶层的现实生活,抨击了那些谈吐优雅,但漠视祖国命运的贵族,歌颂了青年一代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是一部史诗般的鸿篇巨制。
  • 白露凝,秋水老

    白露凝,秋水老

    北方的秋,天光会缩短距离,并不和人商量。若是睡眠还依着老时间到来,会凭空多出一些昏暗寥落的时光,要用力气去打发才行。街道上流传的林放映爱慕街角报亭老板金枝的故事,也因之增加了许多的想象空间。一日黄昏,我调制奶茶,小芬斜着身子靠在柜台上说,都说金枝姐不喜欢林放映是因为他的沉闷性格呢。我看着小芬姣好的面庞说,芬,我们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要下评判。林放映有丰富的内心,只是人们不知道罢了。说完我给小芬倒茶,一并燃亮电灯,叹道,今天好像天黑得格外早。
  • 会定位的女人有地位

    会定位的女人有地位

    美国著名的歌手Sophie Tucker曾说过:“女人从出生到十八岁,需要好的家庭;十八到三十五岁,需要好的容貌;三十五到五十五岁,需要好的个性;五十五岁以后,需要好多钞票”。这其中,除了“好的家庭”你不能左右之外,其它都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你清楚地了解自己,认真规划,理性选择,就能准确定位,成就完美的人生。本书就是帮你做好定位,定位越早,你会越有地位,人生越精彩。
  • 灵南棠北

    灵南棠北

    乔乔拖延了好久的新书终于来了,本来想好作品名称《总裁的契约妻子》,但怕过不了审核,只能改成《灵南棠北》,把男女主角的名字都融合在里面了。对于这本小说,乔乔的想法是“虐”,但还是有温馨的,当然乔乔不是个虐心的人,所有不会是通篇虐心的。说说作品,《灵南棠北》是财阀情迷的第二部,男主隋棠,女主江灵韵,讲述的是一个……(欲知后事如何,请紧随乔乔的步伐哦!)允许乔乔先卖个关子,大家一起追问,一起看乔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