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对某地400名初中生调查显示:中学生的理财方式较单一,大多都选择存款,其占总比例的60%,这种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受父母理财观念的影响,而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当中往往没有涉及理财方面的教育,因而造成了许多中学生理财知识的空白,所以许多中学生选择存款这一项理财方式,而选择投资这一类的理财项目仅占总比例的23%。
据学校对学生的调查得知,现在的学生虽然对自己的零用钱有一定的预算,每个月都固定地用一部分零用钱去买一些课外读物,但除此之外,“剩下的钱我就不知怎么稀里糊涂地给花掉了”。可见中学生中即使有对自己的零用钱进行部分定期支出的同学,对“怎样理财”的理解也不是很完整。
正如在调查中有些同学所说的“钱是身外之物”、“出手要潇洒大方”,也有人认为“算来算去烦死人”、“省来省去省不出几个钱”、还不如“今朝有钱今朝花”。所以,中学生的零花钱很大一部分都在不正确的理财观念中被浪费掉了。
“故事解读”
理财意识淡薄是导致中学生理财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也将进入金融投资的时代,为了让我们的学生适应未来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形势,同时减少或避免“月光族”现象的进一步扩散,我们应当从小培养投资理财的意识与能力。
第一,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孩子从小正确使用和管理自己的零花钱的能力并按月给孩子零花钱,这样可以使孩子更好地进行理财。
父母要教会孩子有计划地把自己的零花钱进行分开管理:一部分进行活期存款,以供日常开支;一部分进行一年的定期存款,可以保证资金的稳定增值;一部分进行投资,如:投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期货、投资邮票、投资艺术品或古董等。目前适合学生的投资项目我们认为有:基金投资、邮票投资、艺术品投资。
第二,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消费,懂得必要的消费规矩。形成正确地花钱、算账的观念以及更加合理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生活中需要购买东西时,要明白哪些该买,买哪些划算。
第三,孩子要懂得钱来之不易。要正确认识钱的作用和地位,懂得钱是劳动成果,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第四,父母要让小孩尽早学习理财,培养金钱概念,避免以后过度花费;父母要改变那种不应该让小孩子太早接触金钱、担心因此打破孩子应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观念。
当今社会,许多孩子不仅有平时的零花钱、春节的压岁钱,就连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甚至做家务都可以得到一定数额金钱的奖赏。有调查显示,城市中小学生90%左右平时都有零花钱,每月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孩子手中有零花钱并不是坏事,可是零花钱多了仍旧缺乏对孩子如何花钱的教育和引导,则是非常危险的。
父母要认识到未成年人理财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为了让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学习理财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首先要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或者完成了额外的任务来获得每一笔零花钱,而不是随要随给。其次,还应教会孩子对零花钱做出预算,尤其对过节时孩子得到的大笔零花钱更要把关。逐渐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与理财习惯,是养成节俭生活作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