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游侠的皇帝人生
自从秦朝名存实亡之后,天下就开始动乱起来。很快,大秦江山的最有力争夺者只剩下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开始,项羽在战场上出尽风头,没有人怀疑项羽的实力。因此,大部分人认为项羽能建立新王朝。但是,刘邦是个仁义天下的侠士,他用仁义将天下人的心笼络过来,并做出表率。在4年的楚汉相争中,刘邦节节胜利,并以弱胜强,书写了中国军事史和政治史的神话。不得不说,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才。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谥号高祖,字季(传说小名刘季),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生于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父亲名叫刘瑞。刘邦兄弟4人,自己排行老三。老大名伯,老二名仲,幼弟名交。
小时,刘邦读过书,但他钟情于游侠生活,喜欢舞刀弄枪,声张正义,所以学习上很不用功,充其量脱离文盲身份。秦朝统一天下之后,他以一名游侠的身份报考了秦王朝境内的官方考试,顺利通过,当上泗水亭长。在这段时间,刘邦纵情声色,沉迷于堕落与世俗之中。此时,人们怎么也想不到,刘邦会成为推翻秦王朝暴政的君子,更想不到他会是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被历史永远铭记。
早年的刘邦给人的印象是胸无大志,但他自己很不服气,总认为自己是天下奇才,有一天一定能成为出人头地的人物。在泗水亭长职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了10年,依然没有风吹草动,他少年憧憬的游侠人生也渐渐淡化。一次,他随一干徭役前往秦都咸阳服徭役,站在大街上,偶然碰到秦始皇的仪仗队经过,气势宏大,让人肃然起敬。刘邦自然要发表感慨,并重温起当年的梦想。
一段时间之后,刘邦从咸阳归来,听从父母的旨意,完了婚。这妻子就是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吕后。吕后是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吕公的女儿,名叫吕雉。关于刘邦与吕雉的婚姻情况,还有一段颇具波折的故事。传说刘邦的乡里有条蛟龙,谁也不知道这条蛟龙会降临到谁头上。当时的刘邦名不见经传,谁也不会想到他。但是,吕公跟他交往了两三次之后,认为刘邦面有贵相,出口不凡,胸中有鸿鹄之志。吕公二话不说,就将女儿嫁给了他。正是这次慧眼识才,让吕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大名,甚至让他们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刘邦结婚之后,妻子为他生了一男一女,女儿后来被封为鲁元公主,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结婚之后,刘邦与父母分开住,为了照顾父母,他常常从泗水回来,为父母种地。一次,吕雉和公公婆婆地里干活。一位老人路过想讨碗谁喝,便走到地头道:“你们都生得贵相。”吕雉很高兴,马上送他一碗水。然后将事情告诉了刘邦。刘邦很高兴,上前让他给自己相面。这老人微微一笑道:“他们有贵相,都是因为你有贵相。”说完,就转身离去了。
正是这种天命,让刘邦对自己的前途深信不疑。由此才有了后来揭竿而起的一幕。他将押解在路上的囚犯释放,并决定反秦。其中有十几个愿意跟随他,连夜从大泽里逃出。大家一路飞奔,在漆黑一片的夜晚,前面有俩人开道。一个人突然转身回来,对刘邦说,前面有一条大蛇当住了去路。此时刘邦有些着急,大声说道:“你们那么多好男儿在前面,怕什么?”说完,他就冲上前去,举起佩剑,将大蛇斩成两段。
走了一段路之后,刘邦酒性发作,再也跑不动了,于是就躺在路旁。这时,后面赶路的兄弟走到斩死大蛇的地方,看到一个老太婆在哭。于是他们上前问她为什么哭?老太婆悲伤地道:“有人杀了我儿子。”他们急忙又问:“你儿子为什么被杀?”她说道:“我儿子是白帝的儿子,他变化成蛇,横在路上,刚才被赤帝的儿子斩杀,所以我哭。”大家都认为这老太婆在说瞎话,嘻嘻哈哈不当真。但一会儿,这老太婆一阵风就不见了。这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认为这是真的。
在古代,白帝和赤帝是家喻户晓的神仙,说刘邦是赤帝的儿子,自然贵不可言。后来的人带着这个故事,飞奔向前,终于追赶上刘邦。这时,他已酒醒。大家一起说起这故事。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认为刘邦是天下唯一的神人。表面上,刘邦故作镇定,说这只是故弄玄虚,让大家不要相信。但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自己终于可以与天子一样尊贵了。
很多事实都说明,刘邦是当时至尊至贵的君子。虽然这与见到过他的人的看法有些出入,但后来的故事说明,刘邦的贵相不是偶然的编造,可以说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在秦王朝建立之初,秦始皇就听众人说“东南有天子气”,这让他很是担心,寝食难安。天下芸芸众生,谁也不能确定谁就有那“天子相”。为此,秦始皇曾多次东巡,祈望能镇压住这股锐气。
此时,刘邦反叛朝廷,并在路上斩杀大蛇,引出一段离奇故事,让天下人相信刘邦就是天子。而秦始皇又一次东巡,不得不让他警觉,于是就带着一帮流亡者藏匿于芒砀山地区,终日在山涧林水中游走。本来,他们的行踪是无人察觉的,但刘邦妻子吕雉和父母不放心,来到芒砀山到处寻找。不过几天,他们便见到刘邦。这让他很不解:自己每天游走山间,家人怎么这么快就找到自己呢?于是他问妻子吕雉,吕雉告诉他道:“我们一路走来,看到天上有一朵祥云,不停地移动,我断定一定是你走到哪祥云就跟到哪。所以我们很顺利就找到你了。”
刘邦听了,激动异常,这次家人也知道自己的贵相。回到沛郡,刘邦声名鹊起,所有沛郡人都认为,只有刘邦有君王相,将来推翻秦朝暴政的一定是他。就这样,天下人都慕名而来,愿意跟随他打天下。
后来,所有到沛郡来的人,都听说这里有“蛟龙”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当然就是刘邦。因此,刘邦不但成为一个地方上的标志,而且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无冕之王。以这些传说为卖点,刘邦在沛郡全面地宣传自己,将一大批英雄豪杰聚拢到自己身边,等待机会揭竿而起,发动农民起义。
因为世人都认为刘邦是赤帝的儿子,他就将自己的大旗染成红色,意思是赤军,是赤帝派来的天兵天将。此时,刘邦正式宣布起义,反秦大旗由此拉开。紧跟着,萧何、曹参、樊哙等人分头出发,在沛郡不同地点,以不同身份招兵买马。短短几个月时间,刘邦大旗下就聚集了两三千军士。这一年,是秦二世元年九月,高祖已48岁。对于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人生已经定型,根本无多大发展,尤其在古代,这个年龄的人有可能三世同堂了,根本没心思再在社会纵横捭阖。但刘邦是个例外,他在将近五十岁时才开始自己的事业,而且发展迅速。在古代大器晚成者中,刘邦是最突出的代表。就像世人说的那样,不论年龄,不论资历,不论背景,只要你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而刘邦就是这样的人。
对于刘邦来说,“成才”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他认为,只要自己胸中有大志,是否会实现,就要看你的能力,而这能力就是人才的表现。在年青时,他走过弯路,但他善于伺机而动,善于收买人心,天生拥有一颗爱人、仁义的侠义心肠。这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这也是他的弱点,长期渴望游侠生活,让他不得志,并走向堕落的深渊。好在他善于自我调整,能在中年时浪子回头,重新找到年青时的定位,并为之奋斗不已。这就是刘邦与众不同之处。
这就是刘邦的游侠人生,也是游侠式的皇帝人生。经过推翻秦朝统治,再到楚汉相争,刘邦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让天下人景仰自己。当时,项羽是形式上的霸王,而刘邦却是百姓心中的无冕之王。最后,他真正地成为了皇帝,创建大汉王朝。这是刘邦的伟大功绩,是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也是他贵气逼人的表现。
刘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能用谋略于千变万化之中,能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在那个需要强权的时代,刘邦更喜欢民主。虽然概念不是很清晰,他的倾向上却能表现出这一点。我们崇拜刘邦是因为他精明过人,是仁义君子的表率,是大器晚成者的最佳代表。
一个个机会、一次次胜利和一件件政绩将刘邦推向皇帝宝座。这是他的无上荣耀。
第二节 定国与养民生
在刘邦的一生中,最值得炫耀的当数他的品格。他为人宽厚,讲义气,不轻易食言,这都是他的优点,也是他渴望在百姓中树立的形象。在长达8年的战乱中,刘邦不是依靠刀戟胜利的,而是凭借自己的手段和人品征服天下的。正因此,刘邦赢得了天下,获得了天下人的景仰。
本来,刘邦的实力就不太强,加上项羽这个劲敌的消耗,等汉王朝建立时,国家经济已停止发展,百姓生活水平节节倒退,甚至不如秦朝时的状况。在国内,因为长期的征战,劳动力越来越稀缺,这让本来就大量需要劳力的农业生产很难大规模展开。刘邦认真看完关于劳动力缺乏的奏折之后,心情十分沉重,站在宫殿上沉思良久,不说话。大臣和谋士们认为问题可以解决,只要皇帝有一颗恤民爱民之心。
刘邦听了很是激动,他热切的眼神马上转到张良身上,于是张良首先开口,发表一番议论。之后,每位大臣都发表观点。高祖刘邦听了很是高兴,面带春风地淡淡一笑道:“我已有主张。”说完,他就下令,释放监狱中所有的囚犯,让他们戴罪立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然后,他又下令外地流民全部回乡,接受农业生产任务,凡是回乡之流民,皆有土地耕种。其三,高祖下令军人复员,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措施。大量军人退伍之后,回到家乡从事生产活动,充实了家庭的经济实力,也为百姓精神上带来了无尽的动力。其四,高祖下令地主、豪绅解放大部分奴婢。这对贵族来说是个噩耗,但对广大老百姓来说,却是个无比快慰的消息。常年在贵族家受剥削的奴婢大部分回家了,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种地、生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发挥,同时,荒废的土地也再次被利用起来。最后,高祖下圣旨,鼓励百姓生育。针对这一点,朝廷采取了种种措施,鼓励百姓一家多生几个孩子。一来提高家庭收入,二来增强国家实力,于私于公,都是有利可图之举。
以上主要政策有条不紊的实施着,为了能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高祖刘邦还将全国土地政策重新调整,将地主的土地削减,全部分给农民,一些非农业用地也渐渐引导到农业生产上来。在这种情况下,汉王朝的农业渐渐开始复苏起来。
在激励措施上,高祖刘邦也用尽心血。首先,他在延用秦朝赋税制度的基础上,实施了轻徭薄赋的政策,这就意味着,劳动者在生活上解放了,他们可以少工作,但能获得日常生活费用。就这一点来说,高祖刘邦的政策是英明的,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其次,为了激励农业生产,高祖还实施了“赐爵”和“复爵”的方式,更大程度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只要是农业生产的积极分子,大部分都会得到地方上,甚至朝廷的赏赐。这就让农业生产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头等大事。
在高祖的人生中,农业是最重要的,这与古代其他帝王并无差别,但高祖的第二大振兴计划是工商业。在古代,真正重视工商业的王朝不多见,但汉高祖刘邦就是杰出代表之一。在发展工商业方面,高祖采取了诸多措施,目的在于放宽工商业者活动的交易范围。这些措施实施之后,汉王朝经济得到明显起色,工商业活跃了国家的经济能力,而且带动了农业的增产,为高祖时代的汉王朝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正面作用。
内部环境基本得到安定,这是高祖刘邦振兴国家综合实力的第一步。也许有人会问,这是第一步,那第二步是什么呢?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高祖刘邦以上的行动都是处理内部环境,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外部大环境,那振兴国家的美好图景依然会破灭。在这一大背景之下,高祖刘邦又采取了控制北方匈奴的措施。一开始,高祖打算以武力使其屈服,但实践证明,匈奴强大,不可硬拼。为了能稳定外部环境,高祖刘邦可谓用尽心机,一系列尝试之后,他决定采取“和亲”的方式与北方匈奴达成和解。首先,他将宗室女子装扮成公主,远嫁给当时匈奴大单于冒顿,并赠送大量金银财物,表示万代修好的情义。
这一招果然奏效,匈奴不但大规模减少南侵,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国交往密切。这为初建的汉王朝经济建设提供了极为有利条件。
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下,汉王朝的经济渐渐复苏起来,农业生产越来越的繁忙,工商业也得到一个黄金发展期。到惠帝和吕后时代,国家已是“衣食滋殖”。到汉武帝初年,汉王朝已富盖天下,出现“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的景象。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时期之一,它成为一个神话,让后人赞叹不已。这神话的第一笔就是汉高祖刘邦书写的,它必会成为一幅美妙的人文和历史画卷。
第三节 王侯将相真不少
经过8年的血战,刘邦终于战胜了秦王朝和西楚霸王项羽。这其中的滋味只有刘邦和他身边的将士们能深刻体会。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与他长期并肩作战的将士们受到他的特殊礼遇。很多人认为,刘邦是大汉朝最伟大的人物,这话不过分,但在他身后,有无数像他一样的伟大人物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因此,在建国之初,刘邦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对自己“伟大的将士”们论功行赏。
公元前202年12月21日,号称高祖皇帝的刘邦开始坐上洛阳宫廷,为所有打过天下的功臣封赏。萧何第一个受封,爵位为酂侯,获得的封地和金银最多。其他功臣有些不乐意,有的甚至站出来向高帝发出质问,称:“我们身披铁甲,手执武器,手提着脑袋在战场上拼命杀敌,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也经历过几十场战斗,天下是我们真刀真枪拼出来的;萧何从来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操持文墨发发议论的文人,他的封赏却在我们之上。我们实在不服。”
高祖刘邦见大功臣发出这样的诘问,没有防备,心中一震,但他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极强。高祖转了转眼珠,然后轻轻地一合双手,一边思考一边笑道:“大家误解了,请听我解释。”高祖见众臣慢慢停止了议论,已安静到极点,他便开口道:“诸位都知道打猎是怎么回事吗?在打猎时,围追猎物的是猎狗,但解开猎狗绳索的是猎人,下令猎狗围捕猎物的也是猎人。现在诸位就像只能捕捉到猎物的猎狗;至于萧何,他是解开绳索、指示捕捉目标者,他的功劳就像是猎人。”
功臣们听完这番精辟的论述,个个面面相觑,有的点头,有的露出羞愧的神色,有的皱起眉来……刘邦继续道:“大家没意见了吧!请注意听,你们都会有爵位,我是很公平的。”这时,所有功臣都镇定下来,齐声道:“谨听陛下安排。”很快,张良受到封赏,让他拥有齐地三万户。张良受宠若惊,根本不想受用如此丰厚的奖励,主动站出来道:“当初我在下邳起兵,同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天意让我给陛下做将领。陛下采用了我的计划,让我受宠若惊。好在上天保佑,能让我偶尔算准战局。我希望陛下能封我为留县之主就行了,不敢接受三万户。”刘邦见张良在此刻依然能表现出豁达、淡然的性格,很是佩服,于是就收回了三万户,封其为留侯。
之后,高祖刘邦封陈平为户牖侯。陈平也很高洁,忙站出来推谢道:“这不是我的功劳。”高祖刘邦哈哈大笑道:“我打仗时经常采取先生的计策,克敌制胜,这不是你的功劳,又是什么人的功劳呢?”陈平谦恭屈身道:“如果没有魏无知的引荐,我又怎么能拜见陛下呢?”听了这话,高祖打心眼里敬佩陈平,暗暗夸赞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君子。于是,二话不说,高祖刘邦重谢了魏无知。此时,陈平才接受了封赏。
功臣封赏了好几天,刘邦最后终于将他们安抚过来。这时,又有一个问题摆在高祖刘邦面前。当时,刘邦的儿子年龄幼小,兄弟也未成人。他想封一批亲王为王侯,但不能实现。这让刘邦很烦躁。他认为,如果自己的亲族势力不够大,自己百年之后很可能被功臣的势力蚕食,更让刘邦耿耿于怀的是,当年秦王朝的灭亡,就是因为孤立无援,亲族没有树立起来,导致外姓王侯争夺天下的局面。
当时,嫡亲都未成熟,为了扩大刘氏江山的势力范围,高祖刘邦于正月二十一日,对刘氏家族成员大加封赏,并将原属楚王韩信管辖的地方划割为两国,即淮河以东53县称荆国,封他的堂兄将领刘贾为荆王;薛郡、东海、彭城等36个县称楚国,封他的弟弟文信君刘交为楚王。
这样一来,东南一隅已无失控的可能。起码在一段时间内,会牢牢控制在刘氏家族手中。刘邦认为,楚地是最敏感的地方,它是项羽发迹的地方,有很强烈的反汉意识。一旦能将此地控制得严严实实,那其他地方就不会费太大气力了。从经济方面来说,淮河与长江一带物产丰富,农业生产极为发达,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将这一带控制在刘氏家族手上,自然是刘邦的首选。
正是出于以上考虑,高祖刘邦又对代地一带进行了政治重组,把云中、雁门、代郡等53个县封给他的哥哥宜信侯喜,称代王。这完全是出于刘氏利益所为。当天(正月二十七日),高祖又将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等七十几个县统治管理,称为齐国,封他还是平民时的外妻生的儿子刘肥为齐王。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齐国周围操齐国方言的居民都统归齐王刘肥管控。
南方边陲向来是军事重镇,高祖刘邦更渴望自己把守。但无奈刘氏家族军事奇才稀缺,所以一直由骁勇善战的大将领韩王信领导南方的韩国。它北临巩县、洛阳,南面紧挨宛城、叶县,东面拥有淮阳,这些地方都是军事要地。高祖刘邦认为,这样的地方一定要控制在刘氏家族手中,就是自己的亲属不能控制,自己也要亲自控制。为此,他精心筹划,终于想出一个好计策:采取过去的手段,将地方划分开来,再将韩王信调离。具体实施时,高祖将太原郡31县划出,成立韩国,封韩王信为韩王,抵御北方匈奴人。而且,刘邦钦定都城为晋阳。韩王信一看,感觉不对,要求高祖刘邦改换都城,理由是:韩国位于北方边陲,匈奴人屡次进犯,晋阳离北方边陲遥远,无法管理好北方军事。请求高祖将都城设在马邑。高祖见这建议很有建设性,而且是为国家着想,于是就应允了。
一连忙了几十天,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基本上封赏完毕,其中得力干将和谋士有二十多人,下面的小兵小将不计其数。大家整天聚在一起,互相争吵,标榜自己的功绩,恨不得人人都像萧何、张良等人那样。一时间,洛阳都城成为有功之臣争权夺利的战场。因为牵涉到的功臣过多,他们互相争吵,以至于这批中下层功臣的封赏一拖再拖。
一天,高祖刘邦坐着车队,前往洛阳南宫休养。走在阁道上,看到一群一群的将领坐在沙地上,交头接耳的交谈着什么,显得很诡异。高祖问随行的张良道:“他们这是在说什么呢?”留侯怯生生地道:“陛下不知道啊!这些人是在议论谋反啊!”高祖一惊,道:“我好不容易让天下太平下来,这些人什么缘故又要造反啊?”留侯躬身道:“陛下从平民起家,是靠这些人争夺天下的。如今陛下做了天子,但你封赏的都是陛下身边亲近喜爱的老朋友,诛杀的都是陛下平生怨恨的人。如今军吏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地方已不够封赏;这些人担心陛下不能全部封赏他们,又害怕你记起他们往日的过失而杀他们,所以聚在一起图谋造反。”
高祖顿时惊恐不已,觉得自己的江山不够稳固,有种大难临头的危机感。他睁大眼睛问张良道:“留侯,能告诉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吗?”张良一抬头,有些自信地道:“陛下平生最怨恨谁?”高祖张口就道:“我平生最恨雍齿,我们积怨很深,他几次窘困羞辱我,我想杀他,但无奈他功绩太高,找不到理由。”留侯连忙道:“那好,您就赶快封赏雍齿吧!这样就万事大吉了。”高祖不解地道:“为什么?”张良此时才淡淡一笑道:“你连最痛恨的雍齿都封赏了,那些有功的小官吏就不会怕了,一定相信自己能被封赏。”高祖听了有道理,于是大摆筵席,将雍齿请来,封其为什方侯。之后,他再次催促丞相、御史下文书,继续封赏中下层有功之臣。群臣此时才放下心中的石头,再也不在公共场所聚拢了,都认为自己一定能被封赏。
到此时,汉王朝的封王封爵工作基本已结束,通过这件事,刘邦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明白点,就是没有一个严明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礼仪,自己的江山将难以维持长久。在此背景之下,刘邦决定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封建礼仪制度,并从制度层面上加以确立。
不得不说,刘邦是一个大才,他不但善于打天下,而且精于管理天下。这就是他与众不同之处。随着朝议制定事宜不断被提出,高祖刘邦认为,一个真正的封建时代即将开始,它是属于刘氏家族的,是中国历史的骄傲。
第四节 朝廷中“礼”的正名
在刘邦的一生中,最大的优点是能宽仁对人,最大的缺点是不能登大雅之堂,喜欢过游侠一样的生活。而今,他已贵为天子,缺点当然应该要收敛,但问题出现了,因为他不喜欢各种制度约束。众人都知道,汉王朝基本上承袭了秦帝国的国家制度,唯一的创新就是实施分封制,大的框架基本上未变。在这种情况下,秦朝的礼乐制度当然也要承袭下来,而高祖却不想受用。理由很简单:秦朝礼乐制度过于繁琐,不但文武百官做不到,就是高祖刘邦本人也无法完全落实。就这一点,高祖刘邦的心里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自从建立大汉江山以来,高祖刘邦整天被封赏功臣的事情苦恼着。由于功臣过多,国内的土地都封完了,一大批心怀不满的臣子们跑到皇宫里,与之争吵,根本看不出君臣之别。有时,高皇帝宴请群臣时,大家在席位上狂饮狂叫,宣泄心中的不满,甚至有的人还争执不下,自诩功劳盖世,无人能及。这还不算什么,有的功臣因输了气度,怕高祖刘邦不赏赐他们,竟然还拔剑相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面对这样的局面,刘邦感觉制定礼乐制度是一个朝代必须的。他此时才意识到,秦始皇制定的礼乐制度是很不容易的,那是为了确立皇帝的权威,让天下人自然而然地景仰皇帝。想到这些,高祖刘邦开始酝酿制定礼乐制度的构想。初期的想法是:一定要有礼乐制度,但须比秦朝的简单、实用,这样大臣们更容易遵守,自己也更容易掌握。制定礼乐制度之后,如果还有谁敢肆意妄为的话,那就有制度约束他们,甚至会受到法律处分。
一天,高祖刘邦将叔孙通等人请到宫廷中,问他们大汉朝的官员是否太散漫了。叔孙通首先站出来道:“这是因为国家没有一个系统的礼乐制度,如果指定了礼乐制度,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高祖刘邦连连点头,道:“你继续说下去。”叔孙通躬身道:“我知道,儒家学者最讲礼仪,陛下想指定礼乐制度,我可以去鲁地一趟,请大儒生来,为朝廷制定威严的礼乐制度。”刘邦听了,心中有所顾虑,因为他明白,儒生们指定的礼仪很繁琐,自己可能做不到。于是有些尴尬地道:“大概不会很难吧?”叔孙通摆了摆头道:“五帝的音乐不同,三代的礼制也不同。礼仪制度是适应时代、人情而给人们的言论行为作出规范的。我愿意结合古代的礼制和秦朝的礼仪,指定出一套当代的新的礼制。”高祖还是有些疑惑地看着和叔孙通道:“你可以去试着办,但一定要让大家都能理解、运用,在我能做到的情况下去制定它”。
鲁地是儒学泰斗、圣人孔子的故乡,这里儒学研究氛围浓厚,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儒学英才,孔圣人的学术得到传承与弘扬。在叔孙通心目中,鲁地的儒生们只会背诵经书,不达时务,根本不懂得政治的本质,只会纸上谈兵。但是,这次制定朝仪是大事,就是从书本上和前朝的礼乐记载中总结、实践,制定出本朝的、更简单、更实用的礼仪制度来。叔孙通与他们相媲,显得更实际,更有洞察力。他能猜透高祖刘邦的心思,主动请求去鲁地聘请儒生,为朝廷制定礼乐,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洞察力,更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因此,叔孙通道鲁地之后,用三寸不烂之舌将一批儒生说动,请他们出山,为国家效力。最后,有30位大儒生决定一起前往长安。叔孙通的能力得到展示,但这其中依然有不足之处。在游说儒生时,有两位与他针锋相对,认为叔孙通只是个能说会道的小人,并不能为大汉江山带来什么好处,跟着他是没什么好结果的。他们这样诘问叔孙通:“你叔孙通服侍的君主有将近十个了吧,你都是靠当面阿谀逢迎才得到亲近、富贵。现在天下刚刚平定,有些死去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安葬,受伤的人海卧床不起,你又想指定礼乐了。你走吧!不要侮辱我们了。”叔孙通淡淡一笑道:“你真是腐朽的儒生,根本不懂得时代的变化”。
第二天,叔孙通就带着那30名大儒生上路了,一路向西奔驰,远处等待他们的是长安城中的高级官员们。在长安城里,高祖刘邦并未直接接见他们,而是让他们的馆驿中好好吃饭,休息,然后与高祖皇帝钦点的拥有深厚学术修养的学者以及叔孙通的一批弟子,共一百多人,日夜不停地研究新礼乐制度,然后一起在野外进行练习。大家都熟练掌握之后,请皇帝亲自观摩。刘邦有些紧张地走过来,看着礼仪师们穿戴整齐,迈着威严的步伐走动时,很是好奇,并在心中不停地念叨着:“这我能做到。”等礼仪演示结束时,高祖刘邦一拍双手,高兴地道:“好!这些礼仪很不错,我能做到。”说完之后,他便下令文武百官各自归去练习。公元前200年,长安城中长乐宫建筑落成,为了庆祝这一喜事,高祖刘邦决定在宫中举行朝廷仪式。这也成为中国历史最早有翔实记载的朝廷礼拜仪式。
相传,在长乐宫落成庆典当天的清晨,太阳还未出山,朝廷仪式就正式开始了。文武百官个个穿红戴绿,精神抖擞,列着整齐的长队站立在宫门外,队列份文、武两列,武官列于西边,文官列于东边,丞相站在队首,大小官员依次往后排列。廷中设置有车骑步兵卫队,车上都竖立各色各样的旗帜。一声传呼令下,文武百官分别列开,整齐划一,都举着旗帜,左右侍卫高呼:“皇帝驾到”,于是诸王侯以下依次奉贺。这天,刘邦也特别打扮了一番,身穿崭新的龙袍,刚刚修过的胡须微微往上翘起,面色庄严,迈着八字步向宫廷上走来。看着台下的群臣,个个严肃正步,场面很是壮观。诸王侯、文武百官无不震惊。
大礼完毕,高祖刘邦在宫殿里大摆龙宴,诸王侯和百官按官衔大小、尊长顺利有序进入席位,大家互相谦让,毕恭毕敬,彬彬有礼,再也没有往日那混乱的局面。高祖刘邦坐在大殿至尊位置上,心中起伏不停,这场面是他第一次见到,而且自己是主角,他第一次感觉到尊者的威严。群臣按顺利入席之后,刘邦请大家喝法酒。当然,这法酒是小杯,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请群臣一醉方休。高祖举起酒杯,大声地道:“众臣满饮此杯。”在席之臣无不将酒杯举过头顶,齐声道:“谢酒!敬祝皇帝万寿无疆!”这里所说的“万寿无疆”就是指皇帝长生不老的意思,是典型的礼仪上的敬言。
在整个朝拜过程中,御史都会派人在席间走动,如发现礼仪动作出错,或不施礼之官员,都会被侍卫带出去,进行惩罚。这让文武百官不敢越过警戒线,谁敢有不轨行为,必然会被侍卫拉出去,所以他们做起礼仪来认真异常,无有失误者,场面显得井然有序,威严庄重。
长乐宫朝拜仪式顺利完成,高祖刘邦大为快慰,他感受到礼仪给皇权带来的重要作用,认为礼仪是国家的面貌,是重中之重。他一高兴,下令封叔孙通为太常,专门负责大汉朝礼乐的制定。这时,叔孙通为参加礼乐制定的弟子和儒生们求官,刘邦满口答应。本来,刘邦对儒生没什么好感,认为他们只会舞文弄墨,空发议论。这次,他看到儒生的力量,很高兴,就破例赐官给他们,称为“郎”。
这以后,叔孙通在儒生中的地位陡升,从前认为他是招摇撞骗的儒生们也改变想法,认为叔孙通是一代圣人,是孔子的继承者等等。后来,叔孙通官至太子太傅,成刘盈的老师。在刘盈继位问题上,叔孙通大胆进谏,誓死捍卫太子的地位,对刘邦的政策方针产生不小影响。
刘盈继位之后称惠帝,叔孙通继续担任太常之职,负责汉初时期礼乐制度的建设。说叔孙通是大汉江山礼乐制度的开创者实在不为过。难怪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很是精准、到位。
高祖刘邦通过叔孙通建立了汉室礼乐制度,好比给刚刚出生的孩子穿了一件美丽的衣裳,无论怎么样,他已有了自己的形象。汉室江山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健全,与叔孙通的礼乐制度上的贡献是分不开的。通过礼乐制度的建立,汉朝江山才有了真正的官方形象,让汉朝政府官方声音更有权威,更有推动力。有了“礼”,汉高祖刘邦才有了名正言顺的官僚制度,这为他的政治前途铺上了红地毯,为后来者提供了精神和权威的双提升。
第五节 出生入死的兄弟
刘邦与项羽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他善于用人,善于结交人才。在刘邦一生中,只要发现某人有长处,他都会与之称兄道弟,并给予他许多好处,让他为自己打天下。正是这样,刘邦手下有一批能征善战、有勇有谋的将领。在战场上,这些人都是刘邦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正是刘邦爱才惜才,才让刘邦成就了“贤明之主”的美名。萧何、张良、韩信等等更是他不遗余力争取的对象。
刘邦自己是游侠无赖出身,对三六九等这样的概念很是模糊。这就让他养成平易近人的品行。在用人上,只要人才能突出一种特长,他会不问年龄、学识和社会背景,大胆地任用,不拘一格降人才。其中最为有代表性的人物当数对萧何的信任问题。
本来,萧何是高祖刘邦的同乡,具有非常的政治眼光和执行能力,让高祖刘邦深信不疑。在争夺天下的战争中,萧何的才能更是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当刘邦大军攻入秦朝都城咸阳时,所有将士都在城中寻找金库,抢财夺物,只有萧何一人率领一支人马,闯进丞相府、御史府,将里面的图书律令和文书档案接收过来。这些资料的接收,让刘邦全面了解了秦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就军事方面来说,萧何将秦朝界内的所有名山大川、河流湖泊的地理形势掌握在手,为刘邦大军在战略上占据有利地形,战胜项羽大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可贵的是,高祖刘邦建立大汉江山之后,国家政治人才稀缺,这些资料成为汉王朝政治框架形成的基础,政治价值无法估量。
萧何不但是一个有眼光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个精于后勤事务的能手。当刘邦率领主力出汉中,与项羽展开楚汉相争时,萧何奉命以丞相的身份固守汉中大后方,并为前方提供粮草、兵员等后勤补给。刘邦认为这项任务事关重大,担心萧何不能胜任。但萧何却没有让刘邦失望。当时,刘邦在战场上打了几次败仗,粮草接济不上,兵员大量削减。千钧一发之际,刘邦只能将希望放在萧何身上。
还没等项羽大军再次发动进攻,萧何就将大批军粮和兵员输送到前方。刘邦喜出望外,对萧何的组织才能赞不绝口。从此,刘邦更将萧何看成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愿意与萧何一起并肩打天下。天下统一之后,刘邦便拜萧何为丞相,使他成为大汉江山中仅次于皇帝的第二号人物。这都是萧何立下的功劳的回报。
萧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不但表现在他的政治才能和后勤执行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他对人才的重视上。在与刘邦打天下的时间里,刘邦宽仁爱才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萧何也受他的影响,对人才也是特殊照顾。事实上,没有不失蹄的良马,在刘邦的一生中,有过一次对人才的误判。那就是在对降将韩信问题上,刘邦的判断过于武断,没有拿出明主的姿态来。好在他手下有贤良的萧何,才让他没有失去一员改变汉王刘邦未来的大将——韩信。
韩信本是项羽麾下的一员小将,但他有雄才大略,是独当一面的将领,项羽偏偏不重用他。为了能生存、发展,他曾经忍受过胯下之辱。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后来,韩信实在看不到前途,就偷偷与萧何联系,表示要投汉。萧何早就听说韩信的大名,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军事人才。二人商定日期后,韩信带着小队人马投奔汉营来。萧何盛情款待,俩人相见恨晚。
萧何答应,全力在汉王面前举荐韩信,让他施展抱负。韩信受宠若惊,但是,事实并不像俩人想象那么顺利。萧何向刘邦介绍一番韩信之后,并未受到重视,只是被封为一个小将,与在楚营时的情况差不多。萧何告诉韩信,先耐心等等,有机会一定再举荐。几次举荐之后,刘邦依然不愿重用韩信。
韩信渐渐明白,汉王也不会让自己施展抱负,前途依然渺茫,他收拾行装,打算偷偷地出营,远离刘邦。韩信离开几个时辰之后,有人将情况告诉了萧何。他大吃一惊,认为韩信太心急,只要等等机会,汉王一定会重用他,而且汉王要想成为天下之主,没有韩信做左膀右臂,是不可能成功的。想到这里,萧何赶紧到马房寻了一匹快马,带上佩剑,飞奔而出,追赶韩信。
一路上,萧何扬鞭策马,跑得飞快,心中还不时地思考着:韩信不能失,否则汉王将很难夺得天下。他越想越紧张,越紧张越加速,像是至宝就要失去一般。很快,天色渐晚,月亮也升起来了。萧何奔驰在月下,已精疲力竭。但一想到汉王会失去韩信,心中的疲倦顿时烟消云散。他明白,现在如果休息一会,那第二天就更难追上韩信了。他马不停蹄,皮鞭拼命地在马屁股上拍打着。此时,马儿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就在这深夜里,寒溪涨水,韩信的去路被阻挡,在寒溪旁左右徘徊。这时,萧何才有机会追赶上来。他在寒溪旁走了一圈,终于看到漫步在溪边的韩信,于是大声喊道:“韩壮士,留步。请听我说。”韩信听到,并未继续奔跑,他知道,萧何是欣赏自己的领导,这次来,一定是挽留自己。于是他站住,看着萧何。萧何气喘吁吁地走上来,跳下战马,拉住韩信就道:“韩壮士,不要走,我会让你在汉王面前大展宏图的,放心!”韩信见萧何一片诚意,非常感动,于是就跟他回去了。这就是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如果没有萧何的这一追,后人可能就看不到大汉江山的壮丽局面,真是“不是寒溪一夜涨,哪得汉朝四百年”。
萧何回来之后,将情况向刘邦汇报了一番,刘邦依旧不以为然,疑问道:“现在逃走的将军那么多,没听说丞相去追谁,为何偏偏要追他韩信?”萧何恭敬地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韩信就是这样难得的将才。如果大王想长期居住在汉中,那就用不着韩信;如果大王想争夺天下,就非用韩信不可,缺了他,大王的愿望可能难以实现。”
听完这一席话,刘邦很是震惊,他意识到萧何这些话的分量,开始明白韩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当下就下令左右传旨,拜韩信为大将军。受封仪式结束之后,刘邦高兴地拍着韩信的肩膀道:“韩将军,将来的军事重任就托付在你身上了,千万不要令我失望啊!”韩信自信满满,谦和的笑容让刘邦感到一种安全感。为了让刘邦心中的顾虑彻底消除,韩信分析了天下大势。他认为,天下能与刘邦抗衡的只有项羽,但项羽不能成为天下之主,因为项羽不是仁主,嫉贤妒能,表面上能和善相待,但内心时时防备别人,这不是帅才应该有的品行。所以项羽得不到左右将士的拥护,这是他致命的弱点。更可怕的是,项羽已失去民心。在长期的征战中,项羽大军给百姓的印象很差,奸淫掳掠,坏事干尽。而汉王不同,汉军每到一处,首先安民定势,让百姓万分景仰,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关于这一点,韩信对汉王刘邦成为天下之主深信不疑。
从此以后,刘邦让韩信指挥全军,由他操练军马,汉军的战斗力成倍增长。汉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楚军在以多战少的情况下,渐渐失去有利地位。由于是韩信的军事谋略,汉王得到天下人的赞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一个杰出的例子。在韩信的建议下,只要汉王找准时机,大举东征一定会马到成功。韩信把握时机的能力也受到刘邦的赞赏。正是韩信的征战,汉军才在天下争夺战中所向披靡,最后成就了汉王的一世功业,也成就了韩信一世英名。
萧何与韩信是铁血战友,而刘邦则是他们的坚定领导。正是萧何、韩信和张良这的人才为刘邦赢得天下统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们都是刘邦出生入死的兄弟,爱才是一个帅才必须拥有的品质。同样,施展抱负是一个将才必须拥有的抱负,刘邦权力集团正是拥有了以上因素,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实现了他们长盛不衰的历史神话。
如果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那就不会产生一气呵成的400多年汉室江山。刘邦的功业也不会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萧何、韩信以及张良都是刘邦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更像一个集团,而不是一个政治组织。他们讲义气,论实力,这是出生入死的集团必须具备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