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0600000010

第10章  台湾,生命的最后归宿地

1948年下半年,随着国民党军队在解放战争中被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执掌了中国数十年的蒋介石开始准备撤往台湾。当年12月,蒋介石决定让傅斯年出任台大校长一职,因为他的学术水平和人格品质都堪称是学界的楷模。

傅斯年在听到这一消息之后的第一反应却是拒绝,因为他知道当台湾大学校长无疑是一件苦差事,要想把台湾大学筹建好,除了要有很强的学术水平和组织筹备能力,还需要一个强健的身体。但是,当时的傅斯年身体并不好,因为肥胖和容易动怒,一直是小恙不断。所以,他选择了拒绝出任台湾大学校长一职。

可是,傅斯年的拒绝并没有让蒋介石改变初衷,随后蒋介石又派遣教育部长、傅斯年的老领导朱家骅连番游说。最终,傅斯年碍不住朱家骅的情面,于1949年1月20日动身赴台,正式接任台大校长一职。

傅斯年执掌台湾大学之后,并没有因为身体的原因而放松对台大的规划和建设,他摒弃了民国初年以来建“大学堂”的观念,继承了胡适等人在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办学观念,尊重个人、注重人性、提倡正义,并将追求真理当作大学存在目的与发展方向,力求以具体行动矫正当时教育制度的流弊。

傅斯年的个人魅力对于台大学风的形成亦有很大的影响,他不畏权贵、发愤治学的精神成为了台大之“魂”。1949年,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访问台湾之时,蒋介石亲自带着一帮军政大员前往迎接。在麦克阿瑟下了飞机和蒋介石坐在一起的时候,前来接机的那一些军政大员都恭恭敬敬地站在两旁,唯独傅斯年一人翘着二郎腿叼着烟斗,坐在蒋介石和麦克阿瑟旁边的沙发上吞云吐雾,以台湾大学校长的身份与蒋介石和麦克阿瑟平起平坐。这件事情传开来之后,便一直被台大学生当作学校最引以为傲的“典故”向别人讲述。

傅斯年虽然贵为与蒋介石平起平坐的人,也是随时能够向国民党财政部要来钱的人,但是他却两袖清风,生活十分清贫。在出任台湾大学校长之后,有时候他的妻子买米还需要向别人借钱,好几位比他更穷的朋友在急需用钱的时,他都会拿自己的藏书出去卖了换钱救急。

出任台湾大学校长之后,傅斯年的健康状况也因为忙碌过度而急剧下降,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是愈来愈严重,后来还患上了胆结石。为此,他的夫人对他的饮食严加约束,每天除了给他吃一些青菜和半碗米饭之外,再也不给他吃任何东西,为了防止他偷吃,夫人从不给他零用钱。但是,就是在这样严格的控制下,傅斯年的身体情况并没有变得更健康。

1950年12月中旬的一天,傅斯年在和朱家骅的闲聊中,突然说道:“你把我害苦了,台大的事真是多,我吃不消,恐怕我的命欲断送在台大了。”在听了傅斯年的这句话之后,朱家骅虽然感到很突兀,但是却没有放在心上,毕竟在他看来,五十余岁的傅斯年正处于干事业的大好阶段,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令朱家骅没有想到的是,傅斯年发出的这句感慨竟会一语成谶。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上午先参加蒋梦麟主持的农委会会议,下午出席位于台北市南海路的台湾省议会第五次会议之后,突然昏迷跌倒。蒋介石听闻傅斯年出事之后,马上派行政院长陈诚前去指挥抢救,动员台湾所有名医,不惜任何代价抢救傅斯年,他本人亦是一直守在电话机旁。抢救一直持续到深夜十一时,可是傅斯年最终还是因严重脑溢血而抢救无效死亡,时年55岁。

1950年12月31日,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里,傅斯年的追悼会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礼堂举行,礼堂正中挂着蒋介石亲笔写的“国失师表”的挽幛,旁边放着数不清的挽联和花圈,当日仅是进入礼堂祭奠的人就多达5000余人。

在傅斯年的追悼会上,他一手创建的“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的同仁送来了这样一副挽联:

廿二载远瞩高瞻,深谋长虑,学术方基,忍看一瞑;五百年名世奇才,闳中肆外,江山如此,痛切招魂。

台湾大学的学生与老师们也为他们敬爱的校长送来挽联:

早开风气,是一代宗师,吾道非欤?浮海说三千弟子;忍看铭旌,正满天云物,斯人去也,哀鸿况百万苍生。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傅斯年的追悼会上送来的挽联,则可以说是傅斯年一生最好的评价:

是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

为自由,为正义,为时代青年。

傅斯年的骨灰被安葬在了台大校门旁的一小块儿空地上,而这座小型墓园就是现在的“傅园”——最初,“傅园”是由知名建筑师吴炎操刀设计的,由十六根大圆柱组成的希腊式纪念亭、埃及方尖碑和几何形水池组成,呈现出一派西方古典气息。现如今,“傅园”和台湾大学校园融合在了一起,台大学子们每天上课下课之时听到的钟声就是从“傅园”中的大钟传出来的,每次上课和下课的时候都会传出21声,因为傅斯年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在一天24小时,要留下3小时作为沉思”。

“他人评价”

罗家伦评价傅斯年说:“孟真贫于财,而富于书,富于学,富于思想,富于感情,尤其富于一股为正气而奋斗的斗劲。”

胡适对于傅斯年的评价:“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他的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功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他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他的情感是最有热力,往往带有爆炸性的;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这都是人世最难得合并在一个人身上的才性,而我们的孟真确能一身兼有这些最难兼有的品性与才能。”

台北中研院副院长、中研院历史语言所特聘研究员王汎森评价傅斯年:“傅斯年是一个时代的表征。傅斯年从学生时代起便属于学问型的人物,而不只是口号型人士,所以他在《新潮》的发刊旨趣书一再强调,要知道西方的学术‘美隆如彼’,而中国的学术‘枯槁如此’,用一句现代人的话说,‘学术的落后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这句话其实不只是傅斯年的想法,它表达了戊戌以来许多人心中共同的想望。”

§§第三章 林语堂——三度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幽默大师”

他一生运用“幽默”这个“独家兵器”与封建思想和落后的旧文化做斗争,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一生中三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但都遗憾地与之擦肩而过,一直渴望能够终老故乡,却最终埋藏在与家乡一水之隔的台湾——这,就是林语堂,新文化运动中的旗手,享誉世界的“幽默大师”。

“林语堂的一生”

生平:1895年10月10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的一个贫穷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为语堂。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35年,林语堂创办了《宇宙风》杂志,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后逐渐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林语堂既有非常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着非常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许多部经典著作。分别于1940年、1950年和1975年三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66年,林语堂定居台湾,1976年3月26日逝世于香港,享年82岁。

著作:《京华烟云》、《唐人街家庭》、《逃向自由城》、《吾国与吾民》、《欧风美雨》、《生活的艺术》、《新生的中国》、《道家是个幽默派》、《最新林语堂汉英辞典》、《中国新闻舆论史》、《信仰之旅——论东西方的哲学与宗教》、《苏东坡传》、《武则天传》、《中国文化精神》、《浮生六记》、《不亦快哉》、《孔子的智慧》、《语堂文存》等数十部著作。

任职经历: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4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因其与南洋大学校董发生严重分歧,仅上任半年后就辞职离开。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同类推荐
  • 有效用人的81个关键细节

    有效用人的81个关键细节

    当领导当到最后也只有“用人”两个字,因为只有用对人才能成大事。本书集结国内外大量成功的用人案例,提出领导者在用人、御人方面要注意的70多个关键细节,让您用人无忧。
  •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马企业会计准则比较》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马来西亚现有的会计准则,试图揭示中国与马来西亚在企业会计准则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吸引马来西亚投资提供会计技术支持。同时,本书也为国际会计比较理论研究者、会计专业学生等提供帮助。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目前国内对中国与马来西亚会计准则比较的研究空白。
  •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为什么领导已经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企业的发展还是缓慢?为什么下属只想被动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主动地拿到成果?为什么你的激励措施有很多,可下属就是不买账?如何避免以上问题,让企业快速拿到成果,是每个企业领导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绝对有效的解决之道——研读本书,您将知晓其中的一切!
  • 外资企业公共关系:一位外企公关总监18年公关笔记

    外资企业公共关系:一位外企公关总监18年公关笔记

    根据作者在不同跨国公司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亲身经历,对企业公共关系在中国市场的实践及中国的企业公共关系环境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讨论。对企业公共关系各个功能在市场实际操作中的理论依据、实作指导、注意要点、人员要求、面临困难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论述和观点分享;并对所从事过和接触过的十二个行业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公共关系面临的挑战和工作方向进行了务实分析。
  • 卖产品不如卖服务

    卖产品不如卖服务

    时代在变化,服务的意识也在发生改变。作者认为,服务不再只是做产品的简单售后,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从销售到售后,所有的产品链条都要以顾客为中心,但凡与顾客挂钩的内容,都应该属于服务的体系。在市场交易中,顾客不仅期望买到优质的产品,而且希望得到更优质的服务。本书从多个方面讲述了好服务的内涵、表现、要求、作用等,启发商家以及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应该重视服务,把服务当成是工作的出发点,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热门推荐
  • 教你打乒乓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乒乓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球类体育运动的起源很早,中国在2300年前,即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足球运动,当时的足球叫“蹴鞠,至汉代,蹴鞠运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了专业足球队、竞赛规则,还设立了裁判员。汉代,我国的踢毽子运动也十分盛行,至清末,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仅用踢毽子锻炼身体,而且还把它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相提并论,可见对其的宠爱程度。
  • 十里锦花十里丝

    十里锦花十里丝

    “升级吗?” “不去” “撩美男吗?” “考虑下” “赚钱呢?” “不去…等等,去去”注:本文无男主,本文可以说是种田玄幻,但大多数是主角升级路本文很吊,入坑者慎入
  • 邪帝归来:盛宠绝世妖后

    邪帝归来:盛宠绝世妖后

    祸起屠城,他救她出尸山血海;缘续谋杀,她救他于阎罗殿旁。本以为,乱世之中,我主沉浮;到头来却发觉,一切都只是一道天局,所有人都是局中的棋。他说:惊眸一瞥,情难自禁;她问:这些就是你利用和算计我的借口?他说:日月同辉,鸾凤和鸣;她怒:鸾凤早已死绝,不然你寻一只来瞧瞧!他说:其实我最愿,帝后情深。她答:我帝你后,我便不嫌。他终于笑得谄媚,曰:依你,都依你。
  • 情满洛杉矶

    情满洛杉矶

    本书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言情伦理系列之四,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言情伦理中篇故事资源。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感人肺腑,让热爱言情伦理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几乎每一个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责任”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和商业精神,它可以让一个人在所有的员工中脱颖而出。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地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不容错过的一本书:现代成功企业中的员工培养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理念的培训读本和参考用书;一本使每一个员工认清职业态度,把握人生成功先机的必读之书。
  • 废柴的日常生活

    废柴的日常生活

    我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抽烟,今天阳光很好,气温适宜,天空也很蓝。我给张顺打电话,打了两次都没人接。我从包里拿出水杯喝了一口,然后看着周围,人挺多的,有大人也有小孩。在我前面的不远处是个水塘,一个小孩坐在旁边玩,她的母亲在十几米远的地方站着,拿着手机在打电话。我盯着那个小孩发笑,然后又看了眼她的母亲,刚好她也正在看我,充满警觉性的眼神令我只好将脸上的笑容收起。池塘对面的空地上有一拨人在跳舞,周围聚集着不少观看的人。我走过去,十几棵粗大的松树下面有许多石凳,人们或聚在一起打扑克或聊天歇脚。我找到一个空位,坐下来。
  • 龙吟剑道

    龙吟剑道

    太平盛世,却隐藏着惊人的逆流。我,肖飞扬,却要向这些逆流宣战。为了人类的平和,为了家园的安宁,我要出战。我靠的是什么?剑道,龙吟,龙吟剑道。
  • 骨灰级傲娇总裁

    骨灰级傲娇总裁

    雇佣王者,错手杀心爱之人,许下承诺:帮她建世界最大集团,完成读高三梦想。回归都市,却被各种利益纷争连累,感情更是一团糟乱,最后被迫无奈,上演流氓总裁之路。对人时冷时热,让人捉摸不透。
  • 农女有田

    农女有田

    一朝穿越到古代,竟是因病重被退回的童养媳,家贫受人欺,带着家人发家致富奔小康,正当日子红火之际,权贵竟然上门逼迫去冲喜,否则家无宁日,这可怎么办?且看贫家女如何发家致富、斗智斗勇斗权贵,最终成就美好幸福生活。
  • 神道帝尊

    神道帝尊

    少年秦尘,星门被夺,修为被废,可却因此觉醒九生九世记忆,开启逆天的第十世征途。万界为书,我手执笔,谱写大千世界。百域为山,我心为海,走出通天神道。手擎天,脚踏地,这一世,我为帝尊,谁,敢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