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的远程狙击手
战列舰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为特色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这种军舰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末期逐渐式微,这期间一直是各主要海权国家的主力舰种之一,曾经一度被称为主力舰,但“二战”后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因此这样的称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
战列舰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庞大、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在其极盛时期——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列舰是唯一具备远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军强国的重视,“战列舰”起源于帆船时代的“战列线战斗舰”。当时海战方式为交战双方的舰队各自排成单列纵队的战列线,进行同向异舷或异向同舷的舷侧方向火炮对射。凡是规模足够大,可以参加此种战斗的舰船均被称做战列舰。1638年建成的英舰“海上君王”号便是这种战舰的第一艘,它有3层舷炮甲板,102门火炮,这时的战列舰都是木制的帆船。
19世纪中叶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造船工业的发展,风帆动力战列舰逐渐让位给蒸汽动力战列舰,战列舰进入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钢铁军舰时代。1849年,法国建造出世界第一艘以蒸汽机为辅助动力装置的战列舰——“拿破仑”号,成为海军蒸汽动力战列舰的先驱。它以蒸汽机为主动力,但仍挂有作为辅助动力的风帆。克里米亚战争奠定了蒸汽装甲战列舰在近代海军舰队中的统治地位。1859年法国建造了“光荣”号战列舰,1860年英国建造了“勇士”号战列舰。这两艘军舰外面包覆铁质装甲,被视做世界上最初的两艘蒸汽装甲舰。“勇士”号仍挂有作为辅助动力的风帆,战舰上的风帆直到20年后才逐渐消失。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北方海军的小型装甲炮舰“莫尼特”号首次采用了封闭的回旋式炮塔,它与南方海军的“弗吉尼亚”号装甲舰之间发生了首次近代意义上的海上炮战。1862年,法国建造了第一艘装有旋转炮塔的战列舰“阿尔贝王子”号,由于炮塔式舰炮可向任何方向攻击,排成一线纵队的战列战术似乎过时了,所以在一段时期里装甲舰的称谓取代了战列舰。1892年,英国人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全钢质舰体的战列舰——“皇家君主”号,该舰随后成为各国战列舰设计的样板。它采用4门双联装主炮,以前后各配置一个炮塔的方式安装在舰身纵轴线上,加强了副炮群的数量及射角分配,能将所有火力集中于侧舷,战列舰的称谓又恢复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俄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国的海军纷纷建造或进口大批战列舰,战列舰已经成为海军强国实力的象征。此时的战列舰大多装备两种口径的主炮,一级主炮布置在舰体纵向中轴线上,用于对抗敌方主力舰,二级主炮布置在舰体两侧,用于对抗巡洋舰及轻型军舰,动力多采用往复式蒸汽机。
1906年,一种全新的战列舰——无畏舰出现了。无畏舰的名字来源于英国海军的无畏号战列舰,它采用了统一型号的重型火炮,以及高功率的蒸汽轮机。其设计实现了意大利著名工程师库尼贝迪上校的构想,它比当时最大的装甲舰的火力还要强1倍以上。无畏号的下水,加快了各国海军的竞争。列舰的主炮有效射程不断增大,主炮炮塔都布置在舰体水平纵向中轴线上,减少或取消中部的主炮塔,排水量增加到25000吨以上,这种战列舰通常被称为“超级无畏舰”,日本称为“超弩级战舰”。英国的猎户座级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德国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美国的内华达级战列舰、日本的扶桑级战列舰,及其后续战列舰都可以视为典型的超级无畏舰。
1916年,英德两国海军之间爆发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战——日德兰海战,成为战列舰主宰海洋的“大舰巨炮制胜主义”理论的历史顶点。根据这次海战的教训,主要的海军国家改进了无畏舰的设计。主要改进措施包括:增大主炮口径,改进炮塔、火药库等部位的防护;采取重点防护措施,加厚重要部位的装甲,减少或取消非重要部位的装甲;重视水平防护以及水线以下对鱼雷的防护。改进后的战列舰通常被称为“后日德兰型战列舰”,例如英国建造的纳尔逊级战列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的失败告终,根据1918年的停战协定,德国公海舰队向协约国投降,并集中在英国北部奥克尼群岛的斯卡帕湾,等待作为战争赔偿分配给战胜国。但是其中的大部分军舰在1919年6月21日被德国水兵凿沉。由于航空母舰和潜艇成为海军作战的主要舰种,战列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逐渐沦为次等的海军主力舰。在大西洋战场,英国海军围绕德国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展开了大规模的围剿行动。其余的时间里,盟国的战列舰主要从事护航任务。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英国和美国的旧战列舰曾经担任炮轰岸上目标的任务。
在太平洋战场,美国海军的8艘旧式战列舰大多在珍珠港事件中受到损失,其中打捞起来的6艘在本国修理后,担负起支援两栖作战、轰击岸上目标的任务。而新建造的高速战列舰则担任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的舰队警戒任务。美国的战列舰队在1944年莱特湾海战中,与日本战列舰队展开了历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炮战,击沉了日本海军两艘扶桑级战列舰。1945年8月15日,日本代表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订了投降文件。战列舰在海军中的光荣生涯达到了顶峰和终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战列舰纷纷作为废钢铁出售给私人公司。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4艘已退役的“依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加装各种新型雷达、导弹、防空、电子对抗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重新编入现役,分别部署于太平洋和大西洋,独立进行海上作战、支援登陆和攻击岸上目标等任务。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曾使用其中的“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对伊拉克目标进行炮击和发射巡航导弹。但在此后的1993年,美国的4艘战列舰又再次退出现役,“战列舰”这一级别也正式从美国海军现役舰船分类中撤销。
目前,世界各国只有美国的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两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和北卡罗莱纳号、得克萨斯号战列舰,以及日本的三笠号前无畏型战列舰作为浮动博物馆得到永久保存,战列舰的辉煌时代已成为回忆。
军事链接
护卫舰
护卫舰是以舰炮、导弹、水中武器(鱼雷、水雷、深水炸弹)为主要武器的中型或轻型军舰。它主要用于反潜和防空护航,以及侦察、警戒巡逻、布雷、支援登陆和保障陆军濒海翼侧等作战任务,又称为护航舰。在现代海军编队中,护卫舰是在吨位和火力上仅次于驱逐舰的水面作战舰只。护卫舰和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一样,也是一个传统的海军舰种,是世界各国建造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参战机会最多的一种中型水面舰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