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4000000011

第11章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曹操荥阳一战,败退河内之前,他那句“竖子不足与谋”,反映了内心的一种觉醒。这个以天下事为己任的枭雄,已经意识到朝廷衰落,日暮途穷,无力中兴。同时,他曾寄予重望的诸侯领袖人物,所谓的四世三公、名门之后、有相当号召力的袁绍,只是庸碌无能之辈。其他则更等而下之,不屑一提:遍顾宇内,有大志向、有大作为者,舍我其谁?这肯定是曹操在兖州养精蓄锐时的精神状态。

这是曹操一生中重要的思想转折点,他在《蒿里行》一诗中是这样回顾的:“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说明他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审视自己在历史的这一页中,该扮演什么角色。

他不满足于做兵强马壮、举足轻重的一方诸侯,在逐鹿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盟主,代替袁绍的位置。他的力量,他的雄心,他面临的大好机遇,和董卓挟天子威令群臣的启示,使他把目光注视到一个新的高度,身在山东,西望长安,问鼎九五,已不是什么非分之想了。所以,他不参与袁绍、公孙瓒、韩馥的夺地抢权之争,而是在一旁冷眼旁观;也不像马腾、韩遂兴勤王之师,讨贼杀敌,宁可坐等其变。那种十八路军马会盟,把袁绍推为盟主的事,他是不干的了。

曹操由此招贤纳士,扩充实力,心存远略,励精图治,帐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俨然一番立国气象。当荀文若弃袁绍投奔他时,他说的“此吾之子房也”,就分明表现了他思想飞跃后的一派以汉高祖自许的胸襟。

此时刘备也好,孙吴也好,立脚未稳,焉谈立国!连想都不敢想的,更甭说去做了。

却说李、郭二贼欲弑献帝,张济、樊稠谏曰:“不可。今日若便杀之,恐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李、郭二人从其言,按住兵器。帝在楼上宣谕曰:“王允既诛,军马何故不退?”李傕、郭汜曰:“臣等有功王室,未蒙赐爵,故不敢退军。”帝曰:“卿欲封何爵?”李、郭、张、樊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勒要如此官品。帝只得从之,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假节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屯弘农。其余李蒙、王方等,各为校尉。然后谢恩,领兵出城,又下令追寻董卓尸首,获得些零碎皮骨,以香木雕成形体,安凑停当,大设祭祀,用王者衣冠棺椁,选择吉日,迁葬郿坞。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复如是。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天之怒卓,可谓甚矣。

封建之封,即是封官。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官本位,以至于今,官,仍是一种强有力的诱惑。因此伸手要官做,和此四人在城楼下张嘴要官做,完全不必奇怪。

俗云,恶人天也怕,此话不假。当初董卓那样胡作非为时,为什么不用雷击他?

且说李傕、郭汜既掌大权,残虐百姓;密遣心腹,侍帝左右,观其动静。献帝此时,举动荆棘;朝廷官员,并由二贼升降。因采人望,特宣朱隽入朝,封为太仆,同领朝政。一日,人报西凉太守马腾、并州刺史韩遂二将引军十余万,杀奔长安来,声言讨贼。原来二将先曾使人入长安,结连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三人为内应,共谋贼党。三人密奏献帝,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韩遂为镇西将军,各受密诏,并力讨贼。当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闻二将军至,一同商议御敌之策。谋士贾诩曰:“二军远来,只宜深沟高垒,坚守而拒之。不过百日,彼兵粮尽,必将自退。然后引兵追之,二将可擒矣。”李蒙、王方出曰:“此非好计。愿借精兵万人,立斩马腾、韩遂之头,献于麾下。”贾诩曰:“今若即战,必当败绩。”李蒙、王方齐声曰:“若吾二人败,情愿斩首。吾若战胜,公亦当输首级与我。”诩谓李傕、郭汜曰:“长安西二百里盩厔山,其路险峻,可使张、樊两将军屯兵于此,坚壁守之,待李蒙、王方自引兵迎敌可也。”李傕、郭汜从其言,点一万五千人马,与李蒙、王方二人忻喜而去,离长安二百八十里下寨。

西凉兵到,两个引军迎去。西凉军马拦路摆开阵势,马腾、韩遂联辔而出,指李蒙、王方骂曰:“反国之贼,谁去擒之?”言未绝,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原来那将即马腾之子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岁,英勇无敌。王方欺他年幼,跃马迎战。战不到数合,早被马超一枪刺于马下。马超勒马便回。李蒙见王方刺死,一骑马从马超背后赶来;超只做不知。马腾在阵门下大叫:“背后有人追赶!”声犹未绝,只见马超已将李蒙擒在马上。原来马超明知李蒙追赶,却故意俄延,等他马近,举枪刺来,超将身一闪,李蒙搠个空,两马相并,被马超轻舒猿臂,生擒过去。军士无主,望风奔逃。马腾、韩遂乘势追杀,大获胜捷,直逼隘口下寨,把李蒙斩首号令。

《三国演义》是一部讲计谋的书,自然也是一部讲谋士的书。但谋士也有良莠之分、好坏之别、高低之差、善恶之异,以及成败之不同、命运之顺逆、结局之悲欢、后世之褒贬毁誉不一等等。在三国谋士逞雄的局面中,唯有这个贾诩是不可等闲视之的人物,也是这部书里唯一大获全胜的谋士。诸葛亮,应该说是谋士中最光辉的典型,但他并不是最成功的谋士,“出师未捷身先死”,便是最大的遗憾。只有这个贾诩,从助纣为虐开始,到为张绣出谋划策反曹,到为曹操、曹丕父子效力,计无不立,谋无不成,在杀掉那么多谋士和文化人的曹操手下,能平安活到耄耋之年,功成名就而逝。这位最懂得在“伴君如伴虎”的环境下求生存的谋士,才是最杰出的谋士。

李傕、郭汜听知李蒙、王方皆被马超杀了,方信贾诩有先见之明,重用其计,只理会紧守关防,由他搦战,并不出迎。果然西凉军未及两月,粮草俱乏,商议回军。恰好长安城中马宇家僮,出首家主与刘范、种邵外连马腾、韩遂,欲为内应等情。李傕、郭汜大怒,尽收三家老小良贱,斩于市,把三颗首级直来门前号令。马腾、韩遂见军粮已尽,内应又泄,只得拔寨退军。李傕、郭汜令张济引军赶马腾,樊稠引军赶韩遂,西凉军大败。马超在后死战,杀退张济。樊稠去赶韩遂,看看赶上,相近陈仓,韩遂勒马向樊稠曰:“吾与公乃同乡之人,今日何太无情?”樊稠也勒住马,答曰:“上命不可违。”韩遂曰:“吾此来亦为国家耳,公何相逼之甚也?”樊稠听罢,拨转马头,收兵回寨,让韩遂去了。不提防李傕之侄李别,见樊稠放走韩遂,回报其叔。李傕大怒,便欲兴兵讨樊稠。贾诩曰:“目今人心未宁,频动干戈,深为不便。不若设一宴,请张济、樊稠庆功,就席间擒稠斩之,毫不费力。”李傕大喜,便设宴请张济、樊稠。二将忻然赴宴。酒半阑,李傕忽变色曰:“樊稠何故交通韩遂,欲谋造反?”稠大惊,未及回言,只见刀斧手拥出,早把樊稠斩首于案下。吓得张济俯伏于地。李傕扶起,曰:“樊稠谋反,故尔诛之,公乃吾之心腹,何须惊惧!”就将樊稠军拨与张济管领,张济自回弘农去了。

在历史上,统治者在提倡出首、告密以维护其政权方面,从来是不遗余力的。连坐,族诛,戮及妻、子,知不举者同罪等等措施,就是胁迫大家出卖灵魂,像狺狺然的疯狗一样,随时在准备咬谁一口。为了自己活命,或分一杯残羹,用他人的血肉垫路,谁也用不着于心不安。于是整个社会陷入一片疑惧与恐怖之中,互相猜忌,人人自危,以邻为壑,防不胜防,这样,还有什么生机和发展可言。

李傕、郭汜自战败西凉兵,诸侯莫敢谁何。贾诩屡劝抚安百姓,结纳贤豪,自是朝廷微有生意。不想青州黄巾又起,聚众数十万,头目不等,劫掠良民。太仆朱隽保举一人,可破群贼。李傕、郭汜问是何人,朱隽曰:“要破山东群贼,非曹孟德不可。”李傕曰:“孟德今在何处?”隽曰:“见为东郡太守,广有军兵。若命此人讨贼,贼可克日而破也。”李傕大喜,星夜草诏,差人赍往东郡,命曹操与济北相鲍信一同破贼。操领了圣旨,会合鲍信,一同兴兵,击贼于寿阳。鲍信杀入重地,为贼所害。操追赶贼兵,直到济北,降者数万。操即用贼为前驱,兵马到处,无不降顺。不过百余日,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操择精锐者,号为“青州兵”,其余尽令归农。曹操自此威名日重。捷书报到长安,朝廷加曹操为镇东将军。

《三国志》说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是一个头脑比较清醒的谋士。这个时候,他的作为,也就只能如此。

曹操打的是政治仗,收买民心,笼络帝心,是他的目标。撇开后人“镇压农民起义”这样一种看法,他奉诏破青州黄巾,较之袁绍等争来夺去,显得高明多了。

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有叔侄二人来投操,乃颍川颍阴人,姓荀名彧字文若,荀昆之子也;旧事袁绍,今弃绍投操。操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遂以为行军司马。其侄荀攸,字公达,海内名士,曾拜黄门侍郎,后弃官归乡。今与其叔同投曹操。操以为行军教授。荀彧曰:“某闻兖州有一贤士,今此人不知何在。”操问:“是谁?”彧曰:“乃东郡东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操曰:“吾亦闻名久矣。”遂遣人于乡中寻问。访得他在山中读书,操拜请之。程昱来见,曹操大喜。昱谓荀彧曰:“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公之乡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当今贤士,何不罗而致之?”彧猛省曰:“吾几忘却。”遂启操征聘郭嘉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郭嘉荐光武嫡派子孙,淮南成德人,姓刘名晔字子阳。操即聘晔至。晔又荐二人,一个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曹操亦素知这两个名誉,就聘为军中从事。满宠、吕虔共荐一人,乃陈留平丘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曹操亦聘为从事。又有一将,引军数百人来投曹操,乃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操见其人弓马熟娴,武艺出众,命为点军司马。一日,夏侯惇引一大汉来见。操问:“何人?”惇曰:“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惇出射猎,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今特荐之于公。”操曰:“吾观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惇曰:“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操即令韦试之。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操曰:“此古之恶来也。”遂命为帐前都尉,解上身锦袄,及骏马、雕鞍赐之。

李卓吾评至此,不禁感慨:“今人平居相聚,深知某某贤,某某才,亦自降心,亦自相下,不惟不能荐也。见同党连翩而进,且巧以抑之毁之,阴以妒之嫉之者有矣,可叹也。”这仅仅是他个人的感触吗?

先从精神上武装起来,建设他自己的高级智囊团;然后,充实军事力量,训练队伍,渐渐地羽翼丰满,该振翅起飞了。

他最擅长邀买人心这一手。

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乃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邪郡取父曹嵩。嵩自陈留避难,隐居琅邪;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道经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向欲结纳曹操,正无其由,知操父经过,遂出境迎接,再拜致敬,大设筵宴,款待两日。曹嵩要行,陶谦亲送出郭,特差都尉张闿将部兵五百护送。曹嵩率家小行到华费,时夏末秋初,大雨骤至,只得投一古寺歇宿。寺僧接入。嵩安顿家眷,命张闿将军马屯于两廊。众军衣装都被雨打湿,同声嗟怨。张闿唤手下头目,于静处商议曰:“我们本是黄巾余党,勉强降顺陶谦,未有好处。如今曹家辎重车辆无数,你们欲得富贵不难,只就今夜三更,大家砍将入去,把曹嵩一家杀了,取了财物,同往山中落草。此计如何?”众皆应允。是夜风雨未息,曹嵩正坐,忽闻四壁喊声大举。曹德提剑出看,就被搠死。曹嵩慌引一妾奔入方丈后,欲越墙而走。妾肥胖不能出,嵩慌急与妾躲于厕中,被乱军所杀。应劭死命逃脱投袁绍去了。张闿杀尽曹嵩全家,取了财物,放火烧寺,与五百人逃奔淮南去了。后人有诗曰:

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

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曹操与黄巾战,是他在军事上的一个深谋大略,与他网罗人才的政策一致,立足于更远大的目标。他此时已不追求诸侯争城略地的满足,而把目光放在汉王朝的最高权力上。《魏志》称:“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战,举军皆惧,太祖被甲婴胄,亲巡将士,明劝赏罚,众乃复奋,承间讨击,贼稍折退。”由于他“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三国志》说他:“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一个政治上人才济济、军事上实力充沛的曹操,自然是振翅欲飞之势了。

当下应劭部下有逃命的军士,报与曹操。操闻之,哭倒于地。众人救起。操切齿曰:“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遂留荀彧、程昱,领军三万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余尽杀奔徐州来。夏侯惇、于禁、典韦为先锋,操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雪父仇。当有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交厚,闻知徐州有难,自引兵五千来救。操闻之大怒,使夏侯惇于路截杀之。时陈宫为东郡从事,亦与陶谦交厚,闻曹操起兵报仇,欲尽杀百姓,星夜前来见操。操知是为陶谦作说客,欲待不见,又灭不过旧恩,只得请入帐中相见。宫曰:“今闻明公以大兵临徐州,报尊父之仇,所到欲尽杀百姓,某因此特来进言:陶谦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乃张闿之恶,非谦罪也。且州县之民,与明公何仇?杀之不祥。望三思而行。”操怒曰:“公昔弃我而去,今有何面目复来相见?陶谦杀吾一家,誓当摘胆剜心以雪吾恨。公虽为陶谦游说,其如吾不听何!”陈宫辞出,叹曰:“吾亦无面目见陶谦也。”遂驰马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忠孝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特殊的地位,是为人的根本之道,也是衡量人的一个基本标准。忠君报国,孝亲事家,也是巩固封建社会千秋赖以不坠的伦理基石。所以这两面旗帜,经常被正义的或不正义的人举起来吊民伐罪。曹操为其父兴报仇之师,理正辞严。然而实际上是他在兖州养精蓄锐、集结力量后的一次小试锋芒的出击,恰好陶谦为他提供了一个口实罢了。

且说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陶谦在徐州闻曹操起军报仇,杀戮百姓,仰天恸哭曰:“我获罪于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难。”急聚众官商议。曹豹曰:“曹兵既至,岂有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陶谦只得引兵出迎。远望操军,如铺霜涌雪,中军竖起白旗二面,大书“报仇雪恨”四字。军马列成阵势,曹操纵马出阵,身穿缟素,扬鞭大骂。陶谦亦出马于门旗下,欠身施礼曰:“谦本欲结好明公,故托张闿护送。不想贼心不改,致有此事,实不干陶谦之故,望明公察之。”操大骂曰:“老匹夫杀吾父,尚敢乱言!谁可生擒老贼?”夏侯惇应声而出。陶谦慌走入阵。夏侯惇赶来。曹豹挺枪跃马,前来迎敌,两马相交。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皆乱,各自收兵。

曹操在铲除政敌上是一点也不手软的。而且罪及无辜,大肆杀戮。这次徐州的大扫荡,连官方史书《三国志》也说他“所过多所杀戮”。裴松之注言:“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轨。罪谦之由,而残其属部,过矣!”

陶谦入城,与众计议曰:“曹兵势大难敌,吾当自缚往操营,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言未绝,一人进前言曰:“府君久镇徐州,人民感恩。今曹兵虽众,未能即破我城。府君与百姓坚守勿出,某虽不才,愿施小策,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众人大惊,便问计将安出?正是:

本为纳交反成怨,那知绝处又逢生。

毕竟此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

曹操决定自己干自己的,挥师出东,跳出是非地,与这帮狗咬狗一嘴毛的合作者拜拜分手。这大手笔也只有曹操敢想敢干。

一个有志者,必有不怕孤独的勇气,才能突出重围,别开生面。有雄图大略的人物,不但要有超凡脱俗之思路,去陈趋新之行径,敢作敢为之胆略,不拘一格的作为,还得有逃避庸俗包围,不与竖子为谋的决断。曹操所以能成大事,就在于他的及时觉悟,另谋出路,否则,他和那些鸡争鹅斗的诸侯,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同类推荐
  • 韩非子

    韩非子

    先秦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子,秉持“以霸王之业教君”的宗旨,归纳整合出一套“凭势、用术、行法”的治国理念,中国第一个极权皇帝,欣赏他,自然也疑忌他;第一个全国的权相,畏忌他,害死他,但更贯彻、执行他的计策。汉以后历朝政治莫不阳儒阴法,于是韩非死了,而又还没有死。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论语·孟子》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热门推荐
  • 嘿,喵大王

    嘿,喵大王

    “来自异界的恐怖存在,听从吾黑暗之女的呼唤,降临于这罪恶而堕落的世界!撕裂吧!毁灭吧!将所有敌对者吞噬殆尽吧!”黑衣少女挥舞着魔杖,念着奇奇怪怪的台词。把她围在中间的白袍战士们额头上满是黑线。“她在干嘛?”“不知道,大概是……某种召唤仪式?”“我们为什么不上去打断她?”“鬼知道哇……”少女身前的空地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黑暗漩涡,里面充满了扭曲的时间与空间之力。下一秒,一只巴掌大的毛茸茸的黄毛小兽从里面掉了出来,所有人都无比紧张地盯着它。这只小怪兽在地上滚了好几圈才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它被众人的视线吓了一跳,歪着头萌萌地叫了一声:“喵?”……我是一只猫,不会说人话,更变不了人。
  • 橘子味的愚蠢青春

    橘子味的愚蠢青春

    “喂,徐放,问你个事儿,青春是什么?”“哈?青春……我也不知道。”“哈哈哈哈哈,蠢蛋,青春等于一腔热血?愚蠢?憨。”“呵呵,作业写完了吗?没写完赶紧滚去写作业!”“哦,晓得了,徐学霸!”
  • 逍遥女剑仙

    逍遥女剑仙

    新书《快穿之男配大佬上线中》求支持(无男主)乔羽以为自己消失了,但是她发现她居然直接投胎成了一个男的?!而等乔羽修仙后她以为她是幸运的,结果她居然是一个女主修仙文的男配!乔羽以为她只要远离女主就能仙路可期,但是那个法则又要闹哪样!仙路遥遥,乔羽不想挡着任何人的路,但也不想当他人手中的棋子,如果不能退让,那便问问手中剑,执剑逍遥一世,问鼎大道!读者群号551903604
  • 农家弃妃

    农家弃妃

    她是一个山村里走出来的农家女孩,平凡充满爱心,富有正义感,因下晚班在回家的路上,抱不平而遭遇横死。再次醒来,她身为王妃,可却被丈夫幽闭囚禁,休妻驱逐。净身出户后,这才发现居然怀孕,本决定独自宁静的生活在一片山水之间,可是有一天,宁静终于被闯入的前夫再次打断,被强行的带回了王府。【书房】“这次算你赢了。”东方明昊说道。“那是当然的,为了赢你,我可是好不容易才说服柳雪儿,让她能配合我的计划。”“你确定,你现在真的没有爱上她?”“我会爱上她?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赌约就是赌约,我已经和万花楼的婆子说好了,只要等她生下孩子之时,便是她真正悲催生活的开始……”门外的她,悲痛欲绝的悄悄离去。生下孩子后,为了逃离前夫的掌控,正准备中途用计逃离时,却被柳侧妃勾结的山贼劫走了,为了自保,最后走投无路的她,无奈的跳进了一个黑洞,世人传说那就是通往地狱的死亡大门。三年后“萱儿,原来你还活着……”湖边的美男一脸欣喜的说道。“nnd,我当然是活的,你丫才是死的,大过年的,你居然敢诅咒我,邪!!!他诅咒我,揍他。”失去记忆的她,怒极的对身旁一脸宠溺看着她的男子说道。于是,美男瞬间就变成了国宝大熊猫,还被扔进了进湖里成了落汤鸡,而她,却开心的靠在叫邪的男子怀里,潇洒的任凭男子带着她飞离湖边飘然离去。繁华的大街上,一个绝世美男此时就像一个男保姆,背上背着一个小女孩,左手抱着一个小男孩,右手还牵着一个一脸表现不爽的男孩,只见绝世美男一脸深情的走到一个天仙般的女子面前,一脸温柔凄惨兮兮的说道:“娘子,你不记得我了,这是我们的孩子,求你不要离开我们,要是你走了,可让我们父子四人怎么过……”面对前夫的苦苦哀求和三个孩子,是回心转意吃回头草,还是选择对她无条件付出,视她为珍宝的男人呢?本文故事曲折,此文有些许慢热,请亲们耐心往下看。
  • 论语集注

    论语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药神

    药神

    药师慕闲表示压力山大,年纪轻轻本来前途无量,却倒霉的穿越到了万年之前。好吧,在这武道荒芜的时代,还好自己可以用前世的渊博知识和技能去开拓未来。不过却发现自己这一生更苦逼,没钱,没实力,没地位,更坑爹的还是自己天生绝脉,不能修炼。慕闲中指竖天,既然老天这么对待他,那他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钱不够,炼成圣丹无尽财富收入囊中!没实力,极品圣药锻骨塑脉逆天改命碎虚空!没地位,那就踏着万千尸骨登上属于自己的至尊宝座!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本书采用分类编排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名家著作,让你在一本书中了解百余部名著,跨时代、跨地域地感受一次心灵震撼。书中收录名著涉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宗教六个大类,是迄今为止市场上收录名著最多、最全的一部全集。不论你是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不管你是读书、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可以从这些伟人的著作中受益,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素养,汲取心灵智慧,享受一次愉快的名著之旅!
  • 萌宝娘亲闯天下

    萌宝娘亲闯天下

    一朝穿越,她成了相府大小姐,还附赠一对儿天才萌宝,穿一送二,值了!but,俩娃一个是花痴,一个是财迷,这不坑娘嘛!哪个挨千刀留的活宝!纳尼?孩儿他爹是个高富帅and官二代?!走开好咩!她带着萌宝闯天下,美男挨个儿送上门,忙还忙不过来呢……
  • 黑郁金香(译文名著精选)

    黑郁金香(译文名著精选)

    《黑郁金香》以十七世纪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动荡生活为背景。主人公科尼利厄斯·范·贝莱是个完全不过问政治的青年医生。他爱好培植郁金香,并在试着培育一种没有一点杂色的大黑郁金香,因为第一个培育出黑郁金香的人能获得一笔可观的奖金。范·贝莱的邻居博克斯特尔为了得到这笔奖金,也想培育出黑郁金香。他对范·贝莱很忌妒,生怕范·贝莱捷足先得。他不择手段地监视规范·贝莱的行动,暗中破坏他培育起来的郁金香。尔后,他又诬告范·贝莱藏着有损于荷兰总督制的信件,致使他无辜锒铛入狱,险些被送上断头台。全书围绕黑郁金香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魄而又催人泪下的场景。
  • 胃病百问百答

    胃病百问百答

    《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