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4000000019

第19章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拔矢啖睛

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在群雄互斗、征战不已的格局中,曹操并不是最强的,他所惧的,是比他更强的袁绍。他说过:“吾所惑者,又恐绍侵扰关中,西乱羌、胡,南诱蜀、汉,是我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为将奈何?”从实力考虑,他对于刘备、吕布、袁术、孙策、刘表等,并不是非常在意的。曹操曾经拉拢过袁绍,用献帝的名义,封官许爵,袁绍不肯买这份账,拉着架子。曹操只好把大将军的位置让给袁绍,以求暂时的妥协。

两强相峙,各不相让,操、绍决战,势不可免。

这时候,对于作为统帅的曹操来讲,以弱胜强,以寡敌众,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实力问题,进行这样一场大的战争,必须要在战略指导思想上做出通盘考虑。这时,谋士们的任务,就是循着他的一贯思路,“以道御之”的“道”,从理论上予以证实并发展之。

贾诩这类谋士,攻守有道,多有创见,知己知彼,料事如神,是很出色的战术参谋;而郭嘉、荀彧,人中之俊,是具有高度战略眼光的智囊。曹操终于决定在清除周围心腹之患后,发动这场与袁绍的大战,最后获得全面胜利。郭嘉的十胜十败说,给曹操奠定了取胜的信心。

却说贾诩料知曹操之意,便欲将计就计而行,乃谓张绣曰:“某在城上见曹操绕城而观者三日,他见城东南角砖土之色新旧不等,鹿角多半毁坏,意将从此处攻进,却虚去西北上积草,诈为声势,欲哄我撤兵守西北。彼乘夜黑,必爬东南角而进也。”绣曰:“然则奈何?”诩曰:“此易事耳。来日可令精壮之兵饱食轻妆,尽藏于东南房屋内。却教百姓假扮军士,虚守西北。夜间任他在东南角上爬城,俟其爬进城时,一声炮响,伏兵齐起,操可擒矣。”绣喜,从其计。早有探马报曹操说:“张绣尽撤兵在西北角上,呐喊守城,东南却甚空虚。”操曰:“中吾计矣。”遂命军中密备锹钁爬城器具,日间只引军攻西北角,至三更时分,却领精兵于东南角上爬过壕去,砍开鹿角。城中全无动静。众军一齐拥入,只听得一声炮响,伏兵四起。曹军急退,背后张绣亲驱勇壮杀来,曹军大败,退出城外,奔走数十里。张绣直杀至天明,方收军入城。曹操计点败军,已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吕虔、于禁俱各被伤。

有两种办法来接近想接近的对象,一种是友谊示好,一种是敌对交锋,后者也就是俗谓之“不打不相识”也。方今天下,英雄其谁?贾诩这样一个特立独行、识见卓越、谋深略远、智慧过人的大谋士,会心中无数乎?他当然不是特别爱戴张绣这样的凡俗之辈,但他一定要让曹操在与他的交锋中,打一个棋逢对手,将遇良相,才能为他最后走进曹营,先铺垫下这种在数学上“负负得正”的契合机会。

虽然现代战争的侦察手段,已到了谁也瞒不了卫星的程度,但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种兵不厌诈的基本原则,是不可偏废的。

却说贾诩见操败走,急劝张绣遗书刘表,使起兵截其后路。表得书,即欲起兵,忽探马报孙策屯兵湖口。蒯良曰:“策兵屯湖口,乃曹操之计也。今操新败,若不乘势击之,后必有患。”表乃令黄祖坚守隘口,自己统兵至安众县,截操后路,一面约会张绣。绣知表兵已起,即同贾诩引兵袭操。

且说操军缓缓而行。至襄城,到清水,操忽于马上放声大哭。众惊问其故,操曰:“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因即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亡魂。操亲自拈香哭拜,三军无不感叹。祭典韦毕,方祭侄曹安民及长子曹昂,并祭阵亡军士,连那匹射死的大宛马也都致祭。次日,忽荀彧差人报说:“刘表助张绣,屯兵安众,截吾归路。”操答彧书曰:“吾日行数里,非不知贼来追我。然我计画已定,若到安众,破绣必矣。君等勿疑。”便催军行至安众县界。刘表军已守险要,张绣随后引军赶来。操乃令众军黑夜凿险开道,暗伏奇兵。及天色微明,刘表、张绣军会合,见操兵少,疑操遁去,俱引兵入险击之。操纵奇兵出,大破两家之兵。曹兵出了安众隘口,于隘外下寨。刘表、张绣各整败兵相见。表曰:“何期反中曹操奸计!”绣曰:“容再图之。”于是两军集于安众。

曹操倒是一个极善做政治工作的领导人,动之以情,喻之以义,深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理,在此大做文章。

张绣、刘表,哪里是曹操的对手!

且说荀彧探知袁绍欲兴兵犯许都,星夜驰书报曹操。操得书心慌,即日回兵。细作报知张绣,绣欲追之,贾诩曰:“不可追也,追之必败。”刘表曰:“今日不追,坐失机会矣。”力劝绣引军万余,同往追之。约行十余里,赶上曹军后队。曹军奋力接战,刘、张两军大败而还。绣谓诩曰:“不用公言,果有此败。”诩曰:“今可整兵,再往追之。”绣与表俱曰:“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今番追去,必获大胜。如其不然,请斩吾首。”绣信之。刘表疑虑,不肯同往,绣乃自引一军往追。操兵果然大败,车马辎重,连路散弃而走。绣正往前追赶,忽山后一彪军拥出。绣不敢前追,收军回安众。刘表问贾诩曰:“前以精兵追退兵,而公曰必败;后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究竟悉如公言,何其事不同而皆验也?愿公明教我。”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操敌手。操军虽败,必看劲将为后殿,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夫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刘表、张绣俱服其高见。诩劝表回荆州,绣守襄城,以为唇齿,两军各散。

孺子不可教也!

不但要掌握对方的情况,还应掌握对方的心理,知己知彼的“知”,最好是无所不“知”,或是尽可能的“知”,方是避免犯错误,获取胜利之道。

且说曹操正行间,闻报后军为绣所追,急引众将回身救应,只见绣军已退。败兵回告操曰:“若非山后这一路人马阻住中路,我等皆被擒矣。”操急问何人。那人绰枪下马,拜见曹操,乃镇威中郎将,江夏平春人,姓李名通字文达。操问何来。通曰:“近守汝南,闻丞相与张绣、刘表战,特来接应。”操喜,封之为建功侯,守汝南西界,以防表、绣。李通谢而去。操还许都,表奏孙策有功,封为讨逆将军,赐爵吴侯,遣使赍诏江东,谕令防剿刘表。操回府,众官参见毕,荀彧问曰:“丞相缓行,至安众,何以知必胜贼兵?”操曰:“彼退无归路。必将死战。吾缓诱之而暗图之,是以知其必胜也。”荀彧拜服。

郭嘉二十七岁投袁绍,见其“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遂改投曹操,时年二十八岁,受到重用。因为,他近距离地接触过袁绍,太了解这个名望甚隆,实力甚强,谋士甚多,兵将甚众的一方诸侯,不过是个花架子,才得出“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的结论。这对曹操伐袁,以弱攻强,先做了精神动员和舆论攻势。

郭嘉入,操曰:“公来何暮也?”嘉袖出一书,白操曰:“袁绍使人致书丞相,言欲出兵攻公孙瓒,特来借粮借兵。”操曰:“吾闻绍欲图许都,今见吾归,又别生他议。”遂拆书观之,见其词意骄慢,乃问嘉曰:“袁绍如此无状,吾欲讨之,恨力不及,如何?”嘉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高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操笑曰:“如公所言,孤何足以当之?”荀彧曰:“郭奉孝十胜十败之说,正与愚见相合。绍兵虽众,何足惧耶!”嘉曰:“徐州吕布实心腹大患,今绍北征公孙瓒,我当乘其远出,先取吕布,扫除东南,然后图绍,乃为上计。否则,我方攻绍,布必乘虚来犯,许都为害不浅也。”操然其言,遂议东征吕布。荀彧曰:“可先使人往约刘备,待其回报,方可动兵。”操从之,一面发书与玄德,一面厚遣绍使,奏封绍为大将军太尉,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密书答之云:“公可讨公孙瓒,吾当相助。”绍得书大喜,便进兵攻公孙瓒。

且说吕布在徐州,每当宾客宴会之际,陈珪父子必盛称布德。陈宫不悦,乘间告布曰:“陈珪父子面庚将军,其心不可测宜善防之。”布怒叱曰:“汝无端献谗,欲害好人耶?”宫出叹曰:“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一日,带领数骑去小沛地面围猎解闷,忽见官道上一骑驿马飞奔前去。宫疑之,弃了围场,引从骑从小路赶上,问曰:“汝是何处使命?”那使者知是吕布部下人,慌不能答。宫令搜其身,得玄德回答曹操密书一封。宫即连人与书拿见吕布。布问其故,来使曰:“曹丞相差我往刘豫州处下书,今得回书,不知书中所言何事。”布乃拆书细看,书略曰:

其实,这也是曹操对袁绍的评价。《三国志·武帝纪》载:“是时袁绍既并公孙瓒,兼四州之地,众十余万,将进军攻许。诸将以为不可敌,公曰:‘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由此看,谋士与主帅所见相合,则破绍必矣!

灵感、机智,到哪里去了,直白道来,不等于骂吕布一样?可怜陈宫连变换一下说话方式的聪明都失掉了。

奉明命欲图吕布,敢不夙夜用心?但备兵微将少,不敢轻动。丞相若兴大师,备当为前驱。谨严兵整甲,专待钧命。

吕布见了,大骂曰:“操贼焉敢如此!”遂将使者斩首,先使陈宫、臧霸结连泰山寇孙观、吴敦、尹礼、昌豨,东取山东兖州诸郡;令高顺、张辽取沛城,攻玄德;令宋宪、魏续西取汝颍;布自总中军为三路救应。

刘备也是耍奸使滑之计,他才不肯真替曹操卖命呢!

且说高顺等引兵出徐州,将至小沛。有人报知玄德。玄德急与众商议。孙乾曰:“可速告急于曹操。”玄德曰:“谁可去许都告急?”阶下一人出曰:“某愿往。”视之,乃玄德同乡人,姓简名雍字宪和,现为玄德幕宾。玄德即修书付简雍,使星夜赴许都求援。一面整顿守城器具,玄德自守南门,孙乾守北门,云长守西门,张飞守东门,令麋竺与其弟麋芳守护中军。原来麋竺有一妹,嫁与玄德为次妻。玄德与他兄弟有郎舅之亲,故令其守中军,保护妻小。高顺军至,玄德在敌楼上问曰:“吾与奉先无隙,何故引兵至此?”顺曰:“你结连曹操,欲害吾主,今事已露,何不就缚!”言讫,便麾军攻城。玄德闭门不出。次日,张辽引兵攻打西门,云长从城上谓之曰:“公仪表非俗,何故失身于贼?”张辽低头不语。云长知此人有忠义之气,更不以恶言相加,亦不出战。辽引兵退至东门,张飞便出迎战。早有人报知关公,关公急来东门看时,只见张飞方出城,张辽军已退。飞欲追赶,关公急召入城。飞曰:“彼惧而退,何不追之?”关公曰:“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颇有自悔之心,故不与我等战耳。”飞乃悟,只令士卒坚守城门,更不出战。

刘备每次娶妻,都是政治联姻,他要统治这一方土地,就得和地方士族集团的主要人物构成某种血缘关系,才能相辅相保,站稳脚跟。这也是中国农耕社会里常见的一种文化现象。

张辽也非等闲人物,他既与关羽、张飞如此默契,为什么降操而不投备呢?在三国时期,主择臣,臣亦择主,是双向选择。显然,刘关张只可作互相钦慕的朋友,而曹操,才是他心目中的英主。

却说简雍至许都,见曹操,具言前事。操即聚众谋士议曰:“吾欲攻吕布,不忧袁绍掣肘,只恐刘表、张绣议其后耳。”荀攸曰:“二人新破,未敢轻动。吕布骁勇,若更结连袁术,纵横淮泗,急难图矣。”郭嘉曰:“今可乘其初叛,众心未附,疾往击之。”操从其言,即命夏侯惇与夏侯渊、吕虔、李典领兵五万先行,自统大军,陆续进发。简雍随行。早有探马报知高顺,顺飞报吕布。布先令侯成、郝萌、曹性引二百余骑接应高顺,使离沛城三十里,去迎曹军,自引大军随后接应。玄德在小沛城中,见高顺退去,知是曹家兵至,乃只留孙乾守城,麋竺、麋芳守家,自己却与关、张二公提兵,尽出城外,分头下寨,接应曹军。

却说夏侯惇引军前进,正与高顺军相遇,便挺枪出马搦战。高顺迎敌。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惇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惇不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提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夏侯惇既杀曹性,纵马便回。高顺从背后赶来,麾军齐上,曹兵大败。夏侯渊救护其兄而走,吕虔、李典将败军退去济北下寨。高顺得胜,引军回击玄德。恰好吕布大军亦至,布与张辽、高顺分兵三路,夹攻玄德、关、张三寨。正是:

啖睛猛将虽能战,中箭先锋难久持。

未知玄德胜负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这一场恶仗,读来真令人心惊肉跳!

中外古今的一切纷扰,大至国家间的战争,小至人与人的矛盾,以及帮派冲突,村社械斗,团伙群殴,地区纷争等等,无不由一方要降服,一方反降服而生。在利害面前,绝对意义的朋友,凤毛麟角,桃花源式的和平,纯系神话,每个社会人,都是根据自身的利害得失,来决定朋友的取舍,情谊的深浅。所以,曹操和袁绍,早年还算志同道合,稍有情谊,但各霸一方,势均力敌之后,谁把谁吃掉,便是他俩连做梦都放不下的事情了。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集民族传统笑话之大成者。以机趣、夸张的眼光审视世界,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反映炎凉世态、情趣人生。全书多取自明清笑话,语言风趣、文字简练隽永,是中国民间针对“世情”的幽默与讽刺之书,是民间智慧的独特展现。
  •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论语·孟子》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热门推荐
  • 人武星河

    人武星河

    万年枯骨,血肉重生,再见天日。既已重生,又世道险恶,步步生辛。自古人心殊异,善恶难分,骸骨再世为人。魔也,人也,皆在一念尔。
  • 村姑奋斗史:步步成后

    村姑奋斗史:步步成后

    穿越成村姑,谁说只能种田?宁素从来没想过自己有当帝王妃的命,一不小心竟到了后宫。遇上个残忍无道的暴君肿么破?自有法子让他百炼钢成绕指柔。后宫怪兽多,打打小怪兽升升级,宁素没想到一不小心升到顶?小村姑变高贵皇后,那可不是一日之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囧羊羊VS黑暗狼

    囧羊羊VS黑暗狼

    她说:上天造女人,就是为了要给男人数钱的,女人和男人的关系,就是一只美羊羊和无数青青嫩草的关系……他说: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傻子,这是狼的幸福——尤其是,富有的傻子,在他眼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代号:肥羊!那个二十二岁的年轻姑娘,她一身白色睡衣,吊在卧室的门上,身形单薄纤弱,长长的黑漆发丝遮住她的面目,裸着脚,脚踝细弱白皙,像朵凋零的白玉兰花。那具男尸的脸好像被人用斧头之类的利器剁过,耳朵和鼻子都不知去向,干瘪的眼球一只挂在脸上,一只不翼而飞,只剩了一个黑洞洞的骷髅,供蛆虫钻进钻出,红的白的肌肉组织稀烂如泥,下颚骨也碎裂了,几颗牙齿散落得到处都是——两具尸体,一段破碎的情事,幕后凶手是谁?暗处一闪而逝的鬼脸是真是幻?看亦敌亦友的黑暗狼与美羊羊在精彩对手戏中,为你抽丝剥茧,一层一层揭开真相的面纱!
  • 影响你一生的北大演讲(大全集)

    影响你一生的北大演讲(大全集)

    本书收录的这些演讲,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无论哪个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品读出净化心灵的语言、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它们是拓展视野、获取经验的宝贵资源。
  • 穿越僵约之僵游天下

    穿越僵约之僵游天下

    又名《僵逍遥》猪脚逍遥一个技术宅,一个喷嚏瞬移到《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世界中,还与将臣相遇,成为二代僵尸,看他的僵尸生涯,有猥琐发育,有霸气护妹,有僵生享受,有欢乐有泪点。嘻嘻,新手上路,还请指教(只是为了纪念童年的回忆,借鉴童年回忆中的各种电影,如有雷同,还请包含,因为确实有些是原著,毕竟同人小说,另外,本故事纯属虚构,不要当真!)
  • 摘星楼(上)

    摘星楼(上)

    无戒手搭凉棚,紧皱着眉头向这条黄土道东侧眺望着,六月的骄阳毒毒地刺灼着他宽厚的背脊,天际无云,周遭无风,唯有嘈吵的知了在树端上尽兴地吸吮着甘美的树汁,发出长长的锐鸣。小和尚无戒今年年方十七,圆肚圆臂圆腿子,大头大脸大耳大眼大嘴巴,唯独脸盘最中央的鼻子象个未曾发酵的干瘪小馒头,时而发痒痒,即使在最毒的骄阳下也会猝然打出一串飒爽的喷嚏。此刻,他脱去身上的短褂,扒去胖腿上的薄裤,连着自己的小包袱一股脑地围在腰际,就这样穿着一条青灰色的短裤衩,光秃秃的脑门上顶戴着临时用柳枝编的遮阳帽,大步流星地在镜州城外的黄土道上行走着。
  • 海岛算经

    海岛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

    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

    《小象奥菲》、《小伙伴》、《出山》、《没影子的故事》、《传奇》、《寻找一只红色狐狸》、《躺在童年的牛背上看天书》、《每棵树都可以托起一片蓝天》……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主编的《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为年度延续品种,是在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所有来稿基础上经过北京评委会评定而最终遴选出的获奖作品的结集。本书收录2014年度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的全部作品,题材丰富,分大奖和佳作奖两类,呈现国内儿童文学的最新佳作和前沿创作,推送文坛新人。
  • 死亡指标

    死亡指标

    南岭煤矿坐落在一条狭长的山沟里。在沟中间稍微宽广的地方,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俱乐部。这些年,俱乐部像是一个红颜已尽的风尘女子,难得有人光顾。原来的售票处已经改作饭店,租了出去,过去的接待室也变成了医疗室,成为这里职工创收的资本。不过,今天的俱乐部可以说是光彩夺目,热闹非凡。凌空悬挂着一条条彩带,俱乐部的顶端飘扬着一面面彩旗,空中的大气球上拖着两条巨幅标语,上面分别写着:全矿上下总动员,安全生产一千天;质量标志达特级,新的一年把礼献。大门口,头戴红缨帽、身着武士装、手握鼓锤和铜钹的庞大的锣鼓队在那里严阵以待。
  •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罗伯特·德尼罗(1943-)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之一,他所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不仅成为世界电影史的不朽经典,也让更多的人喜爱并迷恋上了电影。秉承方法派体系的德尼罗独创了“获得授权”的表演理论,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挑战不同的角色,其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使他当之无愧地得到同行的尊敬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