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4200000007

第7章 李斯——焚书坑儒的始作俑者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焚书坑儒,征徭敛赋,破坏文化,草菅人命,在历史上留下了“暴君”的恶名。当然,他也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开始修筑长城。他幻想建立秦代的万世伟业,以为用暴政就可以使他的帝业万世长存。殊不知,压迫越重,反抗越强,秦代终于在自己掘下的坟墓中埋葬了自己。而在秦代的兴衰直至灭亡的历史中,有一位布衣公卿一直在其中起作用,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李斯。

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人,约生于公元前284年,卒于公元前208年。(《中国文学家大词典》)李斯一生,大权大贵,大起大落。和他所参与设计创造的秦国一样,最后也埋葬在自己参与营建的坟墓中。

作为一介布衣的李斯,怎么爬到了那么显赫的地位呢?首先,他有建功立业的勃勃野心,也具有超出常人的智慧和头脑。他年轻时候,曾在家乡做过一个郡县小吏,有一次上厕所,他看见老鼠在厕所啮食茅厕秽物,后来,他又看见仓库里的老鼠偷吃粮食,这使他突然感到环境对人生的作用:同样都是老鼠,在厕所的就只能吃粪,而在仓库的就可以吃粮食。于是,他产生了改变自己地位的想法。他放弃了正在从事的郡县小吏的职务,投奔到当时的大儒荀子的门下,与他一块儿学习的还有韩非。他虽然师从儒门,但是却具有法家的思想。他后来的所作所为,实现的都是法家的主张。

其次,他善于分析形势,而且能够抓住时机。在荀子处学成之后,他准备选择一位君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服务于谁呢?按理,他是楚国人,服务于楚王最为合理而方便,可是,他认为楚王不值得他去侍奉。而其他弱小的国家他又不屑于投奔。想来想去,他选择了有称霸可能的秦国。

临行前,他向老师荀子告别说:“我听说,机会来了就不要放过,现在是各个国家竞相争斗的时候,秦国又想独吞六国,称王天下,这是我们这些布衣之辈大展宏图的时候。身在卑贱之位而不图发展的,这就像野兽见了肉而背转身去强迫自己不去吃它一样。“故垢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就是说,人生的羞耻没有比卑贱更大的了,人生的悲哀,没有比穷困更大的了。他还说,长久地处身在卑微、困苦之中,指责世俗而厌恶名利,自己以无为而高尚,这不是有识之士的追求啊,因此要去侍奉秦王。

第三,他把握了时机,制造进身的台阶。他相中了秦始皇的“仲父”——当时在秦王宫中炙手可热的吕不韦。凭着他过人的机敏,顺利成了吕不韦的“舍人”,也就是宾客。吕不韦的特殊经历和在秦廷的尴尬地位,急需培植自己的势力,于是就拜他为郎,并把他推荐给了秦王。

到了秦王身边,李斯很快便崭露头角。他的第一次进言是劝说秦王并吞六国。他说:“自从秦孝公以来……秦国乘胜战败六国,已经六代了。现在诸侯服膺秦国,就像是秦国的一个郡县一样。以秦国的强大,以您的贤明,要灭掉六国,就像从灶台上扫掉灰尘一样。成就帝业,统一天下,这只是万世中一时的事情。今天,您松懈而不马上行动,等到诸侯们强大起来,合纵连横,到那时,您即使有黄帝的本事,也不能够了。”秦王很欣赏他的这番谈话,拜他为长史。从此,他获得了秦王的信任,在秦国站稳了脚跟,开始了他飞黄腾达的生活。也可以说,开始了他走向灭亡的第一步。

秦王听了李斯的建议,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银珠玉游说诸侯。对那些爱财的则重金收买,对不能被收买的,就“利剑刺之”。离间他们的君臣,挑拨他们的是非。紧接着,秦王派良将在其后进行攻打。用这个办法,秦统一了六国。

统一六国之后,大臣们纷纷建议分封子弟为王,但是李斯反对,他说:“周朝开国以后,也是分封子弟为诸侯,天长日久之后,诸侯间互相疏远,互相攻击,使得天子无法禁止。今天应接受这个教训,对于子弟功臣,只宜酌情给以奖赏,不宜让他们拥有大权,这是使国家安宁的最好办法。”这一主张,正合秦王的意思,于是叫李斯主持,规划疆土,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而且制定了非常严酷的秦律,如不准“偶语”(两人说话),不准三人聚饮,不准私藏武器。收缴全国兵器,铸成12个铜人,每个重24万斤。为什么是12个?传说,当时有人在临洮发现有12个巨人,身长五丈,脚长六尺。秦王以为是祥瑞之象,于是命人这样制造。

可是这时,秦廷中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秦王对所养的宾客下了逐客令。因为那些宾客,成天无所事事,议论纷纷。当时正好韩人郑国来离间秦国,被发现了,秦王就下了一道逐客令,把宫中豢养的宾客一概赶走。

李斯是楚国人,也在被逐之列。于是李斯就写了篇《谏逐客书》,表明对宾客不应同等看待。这是李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立意雄辩,文采飞扬,比起李斯后来所写的那些歌功颂德的刻石文来说,那简直是天上地下,判若两人。文章说:当初秦国先人穆公、孝公、惠王、昭王都起用过各国的贤者,使秦国得以发展和强大。假使当时不引进这些人才,“是使国无富利之时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天您拥有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太阿之剑……但这些宝物都不出自秦国。假如必须出自秦国的您才用,那么“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不实外厩……”现在,您享受着他国的珠宝锦绣、玩好音乐,为什么呢?是因为“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这些您都可以不逐,而“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一番话说得秦王口服心服,立即撤消逐客令。并且加封李斯为廷尉。从此,他获得了秦王的喜爱,在秦廷享有高位二十多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子尚(娶)公主,女嫁公子,位极人臣,致使李斯自己不断发出感慨:“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税驾,停车,这里有休息、归宿的意思)也”。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的某一天,秦王置酒咸阳宫。由于秦王的严酷统治,秦廷中出现一派阿谀之风。在这个宴席上,大臣们也争相献媚,独独一个名叫淳于越的齐人不以为然,对于秦廷这种阿谀之风和秦王不封子弟为王的做法提出异议。儒生说话,三句不离师古。这位淳于越先生也不免以古为训,说加封和杜谀(杜绝阿谀)的重要。他的重要言论是“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话严重地刺痛了秦王。试想,他是天下第一,怎能容人在他面前厚古而薄他?

李斯深深领会秦王的意思,惟恐因颂古而抹杀了秦王的伟业。于是上书秦王说:“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意思是:古时,天下散乱,没有人能够统一,因此诸侯并起,言语都是称古而害今,用虚妄之语来扰乱现实。人们都以他们所学的东西为好,用来否定皇上所建立的东西。现在皇上您统一了天下,有了统一的是非标准,可是各家的学说却在这里议论纷纷。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制止,那么皇上的威望势必就要下降于上,结党的现象势必就要产生于下了。于是请求“书史非秦纪皆烧之;凡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这个命令下达后30天不蠲除的,就会脸上刺字后罚去做修城劳役。于是,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言的,都要把书送到守尉那里烧掉;有敢两人谈论诗书之事的,弃市(杀头于市而不许收尸);以古非今的,灭族;官吏见之不举报的,同罪。这就是焚书的开始。一道令下,全国官民,一致烧书,古代文化瑰宝,投入一片火海。所幸孔子后人将家藏书籍藏于墙壁之中得以保存,留下了一些古代重要文献。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罪不容赦的千古恶迹,其始作俑者,就焚书而言,乃是李斯的主张。

凭着他的善于阿谀逢迎,体情观色,凭着他得势小人的机敏心智,他为秦王的暴政起到了出谋划策、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广大人民的被屠杀和被奴役为代价,李斯头顶上的乌纱帽越戴越高。他获得了多次陪同秦王巡游的宠信,获得了在巡游中著铭记胜的殊荣。为此,在泰山之崖,在琅琊之壁,在会嵇之滨,留下了大量由李斯撰写的刻石文章。此时,李斯可说是登上了人生的颠峰。可是正如他时时忧虑的一样,物极必反,在他继续做着伤天害理之事的同时,也开始了他人生的末路。

秦始皇的最后一次巡游开始了,李斯、中车府令阉人赵高、秦王少子胡亥从行。行至沙丘时秦王患病,无治,将死。临死前遗诏公子扶苏继任皇位。公子扶苏为人仁厚,平时敢于对秦王的酷政提出异议。在秦王准备坑掉460个儒生的时候,他就极力反对,因而被始皇帝派往北关与蒙恬一起守疆。此时,秦王驾崩,赵高等人平时作恶太多,心怀恐慌,一怕扶苏不能见容,二想胡亥昏庸憨劣,容易驾驭,而且赵高平时与胡亥交好,于是由赵高导演了一出假传圣旨的把戏,假拟遗诏一道:扶苏违反父意,定为不孝,赐以自尽;蒙恬守土不力,是为不忠,命以自裁。赵高等人用这种杀害忠臣良将的办法,排除异己,立了一个糊涂昏顽的少子胡亥为帝。按理,一个阉人的险恶用心,李斯能觉察而且会反对的,但是,他虽然也作了些抗争,但终在赵高的威胁下顺了赵高的意志,竟至为虎作伥,在秦国历史的关键时刻,帮助作了一些不仁不义、垂骂千古的事情。而李斯也把自己绑在了赵高的贼船之上,最后,竟然丧命在这个奸人的手中。

秦王死于沙丘,李斯等认为“上在外崩,无真天子”,害怕引起动乱,于是密不发丧,把秦王的尸体密藏在车中。每日官员朝觐如常。时日久了之后,难免发出臭味。一代暴君,杀人如麻,弃市无数,设想到他自己也是死不入殓,尸臭路野。

秦始皇的报应还不止这些,更大的报应还在后头,那不仅是他的近臣对他亲人子女的杀戮,更是对他江山的断送。从此,秦国宫中,皇帝成为傀儡,丞相失去实权,宫内宫外,由宦官赵高一手把持。为虎作伥的李斯,命运也被赵高拿捏着。在秦国宫中,上演了一幕幕由奸贼导演的悲剧。首先是大开杀戒,大事杀伐,清除宗室,翦除威胁。这威胁首先来自前朝的忠臣如蒙恬之弟蒙毅等。其次是宗室兄弟。秦王有公子十二,公主十人,都在翦灭之中。大肆杀伐的结果,是这二十多个胡亥的兄弟姐妹,一一遭到杀戮。异己和威胁被翦除了,秦宫里剩下了阴谋家和糊涂虫。而在翦除秦宗室和大臣之后,为虎作伥的李斯就成了阴谋家的另一个牺牲品。

有一天,秦二世胡亥对李斯说,古代尧、舜、禹为国家吃苦耐劳,但是,贵有天下的人,难道愿意这样劳苦自己吗?这都是一些不肖之人所黾勉的。所谓贤德而把持着国家的人,是专门使天下来适应于自己的。所谓贤者,必定是能够安定天下而治理万民的,今天他连自己都不能得到好处,他将怎样来治理天下呢?因此想长久地享有天下而没有侵害,该怎么做呢?这明明是一派胡言,可是李斯却没有加以规劝,反而推波助澜。他引经据典,振振有词地迎合二世说:有天下而不狂妄凶暴,任意而行,把天下当成自己的桎梏的,没有别的原因,那是因为不能督责。古代尧舜以身殉天下,虽然也获得了尊贵,但是也失去了所谓的尊贵之心,这可以说是大错啊。接着他就讲了一大篇督责的道理。所谓督责,就是严加惩处。他说,明察的君主能够“深督轻罪”(轻罪重判)。深督轻罪,就没有人再敢犯罪了。在这样一番理由充足的议论之后,胡亥就实行了严酷的刑律。

李斯为什么矫言佞词,睁着眼睛说瞎话呢?那是因为李斯心中有不可告人的隐曲。当时由于秦国的残酷统治,人民已经无法忍受,陈胜吴广已揭竿而起。李斯的儿子李由被派往三川守护。但时日过去后,仍未见战绩,李斯害怕问罪,因此就屈从迎合胡亥的意思,胡说八道了一通,目的是希望得到胡亥的宽容。

这时,赵高又导演了另一出戏。他怕大臣们直接面见胡亥而揭露他的诡计,于是对胡亥说,你年少,怕有些事应付不了,遭大臣们笑话,今后你不用上朝,只在后宫与宫女们玩耍,国家的事,我帮你应承。胡亥本来昏庸愚顽,巴不得不理朝政而成日寻欢作乐。

在秦二世不上朝之后,赵高又设法离间秦二世和李斯。对李斯说,皇上不上朝,不务政,何不向皇上进谏。又在秦二世与后宫妃子们游乐时叫李斯去觐见,等李斯去朝见时被秦二世拒之门外。这样三番五次,把胡亥激怒了,他说:“我有很多的闲日子而丞相不来朝见,偏等我游乐时他来了。”赵高乘机说:“我们在沙丘的计划,丞相也参与了。今天你已成了皇帝,而他的尊贵没有改变,这大概是想裂地而为王吧。而且,丞相的儿子李由镇守三川,与贼人陈胜的根据地相去不远,因此楚盗路过三川时,他不肯出击。而且,丞相在外,权力比您还大。”胡亥听后,想把李斯抓起来,这事被李斯知道了,就上书给胡亥揭赵高的短处。此时的胡亥哪里听得进李斯的话呢?反倒把李斯抓了起来。

李斯被抓后,受了他自己主张的督责之苦,酷刑拷打,“榜掠千余”。他受不了痛苦,自己诬招了。在狱中,他还深信自己有辩才,有功劳,对胡亥还存在幻想,给他上书。谁知,这些书信都被赵高扣押了下来。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受了五刑之苦后,腰斩于咸阳。受刑前,李斯与他的次子一起被缚于刑场。李斯对他的儿子说:“我想与你一块儿牵着黄狗出上蔡东门去追野兔,还能够吗?”父子相对而哭。

李斯一生精明,功高禄厚,位极人臣,但得如此下场,不仅身受五刑,且受灭族之灾,这与时代、与昏君、与佞臣都有关系,但与他自己的人品关系更大。所以司马迁评他为“阿顺苟且”,看来是有道理的。

同类推荐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 中国古代将军传

    中国古代将军传

    这本《中国古代将军传》选取了历代将帅,为之立传,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聂士成。中国古代的将帅数目之多,不可胜计,本书所选取的是其中最着名、最具代表性的。虽然管窥锥指,不能全部囊括,但读者可以窥一斑而想见全豹。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千古绝恋

    千古绝恋

    帝妃爱情绝唱古已有之,但像光绪皇帝和珍妃这样,把自己的爱情和国家命运、民族存亡紧密相关,这更是爱情中最伟大的和最悲壮的,他们高尚和凄美的生死恋在中国帝妃爱情中堪称千古绝唱。这段爱情既让人伤心落泪,又让人肃然起敬。故事从慈禧太后给光绪皇帝指定皇后酿成了他的婚姻悲剧开始,描写了光绪帝与珍妃的相爱给光绪帝痛苦、孤独的心带来了春天。他们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共同的政治见解使他们爱得死去活来。然而,政治是无情的,正当他们生死相随要变法强国时,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珍妃被打入冷宫,一时间血腥苦雨、阴霾遮天。
  • 北洋总管段祺瑞

    北洋总管段祺瑞

    段祺瑞品质高尚,爱国有心,同时又倾心权术,迷信武力。一生毁誉参半。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热门推荐
  •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之后,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思想热潮。本书立足于把学习杨善洲同志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分为政、干事、做人三个篇章,围绕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从理论到到实践、从党性修养到个人品行,用生动可信的文字语言阐述了杨善洲精神作为我党宝贵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对于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干部示范引领作表率,用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时间会给你答案

    时间会给你答案

    我们哭过、疼过、迷茫过,但总有一天会以另一种方式得到补偿。有的人,是拿来成长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起生活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辈子怀念的。所有你苦苦追寻的,时间会给你答案。
  • 佛说诸德福田经

    佛说诸德福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情泪无殇

    情泪无殇

    初遇,他为她所打动,容颜,品行。再见,她为他所感动,奋不顾身。熟知,他懂她……“流氓!”他涨红了脸。她笑了,妩媚非常:“那不如,你从了本流氓。”……一朝倾覆,层层面具下,她冷血,她残暴,都掩不住她的柔弱,掩不住他的心疼。
  • 有叹

    有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n Unprotected Female at the Pyramids

    An Unprotected Female at the Pyrami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总裁在荒岛的101天

    与总裁在荒岛的101天

    (绝对宠文)你是我的独宠,我是你的专属!这是一对兄弟深宠着同一个女人的故事。弟弟季宇彬陪着秦小渔吃零食,路边摊,陪着她熬夜追剧,陪着她潜水爬山,他觉得爱你就是陪你一起做完你喜欢的事!哥哥季宇彦扔掉了秦小渔的泡面,拔掉了她的网线,为她报很多学习班,他觉得爱你就是让你能够成长,做正确的事。秦小渔左右为难,到底谁才是自己的真爱?推荐新文【沈少,求你别再爱我了】
  •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透过他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
  • 当修真遇上二次元

    当修真遇上二次元

    新书《在异界成为火影》上线,感兴趣还不怕毒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哦~
  • 终极龙血

    终极龙血

    一个来自修真界的灵魂,一个被封印的龙魂。一段如歌如泣的热血传奇。且看龙羽,如何逆转乾坤,凭借着神奇的龙魂,堪破生死,踏上九天,横扫各方至尊强者,成为一方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