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霸言》:“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欲图天下大业者必须首先争取到优秀的人才。管窥世界著名企业,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管理经营策略,你会发现其无一例外的秘诀,就是“选才”。人才是企业的基根,是企业不断做强做大的源泉所在。世界名企都有着各自在用人方面的大智慧、大气魄,他们利用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形成一套成熟的标准,目标选才,聚集各界精英,铸造了企业的辉煌。
微软为自己寻找的人才规定了十个标准:
1.对自己所在公司或部门的产品具有起码的好奇心是极为重要的一点。你必须亲自使用该产品。对于身处计算机行业的人来说,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当然,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其他知识密集型领域,因为在这些领域内技术与应用发展更新极快,对其技术的掌握很难做到一劳永逸。如果对这些产品没什么兴趣,你将很快落伍,并被淘汰出局。
2.在与客户交谈如何使用产品时,需要以极大的兴趣和传道士般的热情和执著打动客户,了解他们欣赏什么,不喜欢什么。同时必须清醒地知道本公司的产品有哪些不足,或哪里可以改进。
3.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后,必须乐于思考如何让产品更贴近并帮助客户。
4.作为一个独立的员工,必须与公司制定的长期计划保持步调一致。员工需要关注其终身的努力方向,如何提高自身及同事的能力。
5.在对于周遭事物具有高度洞察力的同时,必须掌握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一些大公司,他们要求员工迅速掌握专业技术。没有人能保证他目前拥有的技能仍适用于将来的工作,所以,好学精神是非常关键的。
6.非常灵活地利用那些有利于发展的机会。微软通过一系列方法为每一个人提供许多不同的工作机会。任何热衷参与微软管理的员工,都将被鼓励在不同客户服务部门工作。
7.一个好的员工会尽量去学习了解公司业务运作的经济原理,为什么公司的业务会这样运作?公司的业务模式是什么?如何才能盈利?员工必须了解导致本行业中企业盈利或亏损的原因,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
8.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那些随时注意整个市场动态的员工往往更受欢迎,他们会分析竞争对手的可借鉴之处,并注意总结,避免重犯竞争对手的错误。
9.好的员工善于动脑子分析问题,但并不局限于分析。他们知道如何寻找潜在的平衡点,如何寻找最佳的行动时机。思考还要与实践相结合。好的员工会合理、高效地利用时间,并会为其他部门清楚地提出建议。
10.不要忽略了一些必须具备的美德,如诚实、有道德和刻苦,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在此无需赘言。
那么,微软到底怎样招人呢?
微软搜寻人才的方式也很特别。当微软的用户在进行联机检索时,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就会收集他们检索的有关信息,然后通过一个专用程序统计出用户所使用的关键词。从统计结果中可分析出此人是否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技能(如:他(她)是否会使用C语言),并将其列为招聘对象。
通过了微软系统认证工程师考试的人员也会被录进微软的人才数据库,如果成绩比较好,微软公司也会根据得分情况决定是否让他来公司参加招聘考试。
对于那些得到宝贵机会的人来说,想要进入微软公司需要经历一次笔试、两次(四轮)面试,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有工作人员对你说遗憾了。
笔试部分:由于微软公司录用人员采用的是普遍撒网、重点捕捞的策略,所以每次都会通知很多人来应试(通常是400~500人),而最终只录用3~5人,这就需要在笔试过程中进行第一次筛选。整个笔试的内容主要针对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知识面(20%)、编程能力(50%)和智力(30%)。
1.在考察应试人员知识面的时候主要要求能够知道一些常用的术语,比如XML、NET、ASP、AOD等等,一方面要知道这些缩写词完整的英文含义,同时还要将其翻译成中文。一般说来,了解这些词语最好的方法就是查看微软相关的资料,比如每个月最新版本的MSDN,或者平时多留心注意。
2.因为微软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当的编程能力,所以应试者必须要对微软的VB、VC等编程工具非常熟悉,同时还要具备在短时间之内写出一段符合要求的程序,或者是在现有的程序中查找错误的能力。需要提醒应试者注意的是,编程方面的题目占据了50%左右的分数,所以这部分是成败的关键所在,一定要引起特别的重视。
3.由于微软公司所需要的工作人员在各方面都是高素质的,因此必须要具备足够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与常人所不同的思考方式,而智力题就是对此最好的考察方法了。通常这些智力题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要求应试者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比如“一个房间门口有3个按钮,对应着房间内的3盏灯,要求打开一次房间门就可以判断出哪个按钮对应哪个灯”、“有12个球大小外观完全一样,其中有一个重量和其它的不一样,怎样用天平称3次找出这个球”、“男孩走2步的时候女孩需要走3步,现在男孩和女孩同时迈出左脚,问走到第几步的时候会再次同时迈出左脚”。此类题目数量一般在4~5道左右,有时候在别人的点拨之下很快可以找到答案,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紧张的气氛中就显得稍微有些难度了。
第一次面试:
笔试之后,微软公司会组织专人进行阅卷工作,然后确定分数线并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通知部分成绩优秀的应试者参加第一次面试。和一般的面试不同,第一次面试需要你通过三轮五位面试人员的考察,而整个面试时间也很长,全部面试完毕需要大约4~5个小时左右。
第一轮面试:第一轮面试是由微软公司现有的三位软件工程师对应聘者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这其中包括简单的网络组建、系统故障分析,也有涉及到Windows 2000的Active Directory特性的问题,还有Windows XP各方面新增特点与使用,这些对于经常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并且善于捕捉新事物、接触新产品的应试者来说倒也不是难事。
同时,工程师还会询问应聘者一些关于微软其它产品的使用与编程方面的问题。比如设计一个Outlook和Exchange联合使用的方案、怎样将Visual Studio。NET的功能发挥到极限等等;至于编程方面的问题则多半是关于调用数据库、设计存储文件之类的,只要有实际编程经验,通常都不会觉得难。
在这轮面试的时候是很多人同时在一个大房间里进行,所以周围环境的干扰比较大,这要求应聘者回答问题的时候音量高一些,遇到一些比较繁琐的问题可以用文字形式辅助回答。但是如果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最好直截了当地明说,否则会给面试人员留下不好的印象。
第二轮面试:通过第一轮面试之后,还会有一位资深软件工程师对应聘者进行再次考察,他的提问范围仍然不超出前面三位工程师的范畴,但是难度要大大增加,比如说通过实际案例说明Windows 2000 Active Directory的使用、说明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对现有一段程序的优化等等。也就是说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里才最能够体现应试者的各方面综合素质。
第三轮面试:通过了前面两轮面试之后,可以说微软应试之旅难度最大的部分已经完成了,但是下面的考察也并不轻松。微软公司怎么说也是一个知名的外企,员工怎么能不说英文呢?所以接着就轮到一个外方人员进行英语方面的测试。他的测试就是听与说,主要通过自我介绍进行提问,比如家庭状况、现在工作、为什么要到微软公司、对微软公司的看法等等。其实这主要就是一些日常对话,涉及到技术方面的内容很少,一般只要具备了英语6级水准,并且平日注意英语锻炼,通过这关并不是难事。
在和老外面试之前,应聘者最好进行一些准备,将有可能涉及的问题事先准备好,这样说得会流利一些,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通过服饰、包箱等物品进行辅助说明。有人在微软面试时,在自己的手机上制作了一个Microsoft的图标,然后以这个图标为例向老外讲解如何在电脑上制作、然后将其发送到手机里,结果老外非常感兴趣,当然印象分也就不错啦。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第一次面试的时候直接面对老外,这是因为在前两轮面试的时候,所有的工程师都会在提问之后给你打分:Passed或者Failed,如果得到了3次“Failed”就彻底无缘微软公司了。
第二次面试:
通过第一次面试之后,就意味着大半只脚已经踏入了微软公司的大门。之所以是大半只脚,是因为在最后一次面试之前每个应聘者都还有将近20个左右的竞争对手,但是最后所需要招聘的人数只有4~5个,因此第二次面试就是能否进入微软公司的关键所在。
第二次面试是微软分公司的老总和应聘者直接对话。微软在招聘时很注意不给应聘者造成压力,而是让应聘者成功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这一轮谈话通常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面试者会询问一些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以及对待工作和人生的问题,基本上也都是和技术无关的。
面试之后,微软公司会综合考虑应聘者的笔试成绩与两次面试得分,整个招聘过程至此才算是告一段落。
微软认为,在一个信息社会里,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能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作为全球最强大的软件公司之一,微软对优秀人才的标准无疑是十分严格的,以上十条定义了微软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其面试程序和内容更是让人眼花缭乱,通过如此严谨的标准和程序,我们就能知道他们选出来的人才是多么的高端。因此,在人才的招聘上,更是以此为目标,打造出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和严密的体系,想要进入微软公司需要经历一次笔试、两次(四轮)面试,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有工作人员对你说遗憾了,这样选出来的必然是百里挑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