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8700000015

第15章 《纯粹理性批判》:欧洲哲学史上的划时代名著

〔德国〕康德著

“作者简介”

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出生于东普鲁士一个皮匠家庭。16岁时,他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毕业前夕,他的第一部著作《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问世,该书用理性评判了笛卡尔、牛顿等人的观点,显露出这个22岁的青年探索真理的勇气。1755年,康德到母校任教,1786年,被推选为校长,1792年起任柏林科学院哲学部主席。康德一生从事教育40年,先后担任了278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并撰写专著、论文70多部(篇)。他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在治学上从不因循守旧,这与他终生未娶、严谨刻板的私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康德哲学思想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批判期,他提出了一种发展的、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主要著作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后批判期从1770年开始,他提出了完整的先验唯心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观点,相继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真、善、美”的哲学体系。

康德对于西方哲学史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他之后哲学沿两条路线分化:一条是德国古典主义,其终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条则演化成为实证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许多流派,如现象学、结构主义也都是在康德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他的思想及其哲学的现实意义,仍是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内容精要”

“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康德为该书冠以这一名称,是为弄清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限。该书分为篇幅很不相称的两部分:“先验原理论”和“先验方法论”,其中“先验原理论”为全书的关键和主体,同时也是最难于阅读的部分。

18世纪的欧洲哲学界,认识论问题占据突出的地位,并形成了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和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两大认识论派别。康德认为认识论问题如不解决,哲学只能在歧路上徘徊,他首先批判了当时欧洲流行的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唯理论,指出莱布尼茨认为不需要感知经验,仅凭人类的理性思维便可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就可以达到真理,是“独断”和荒谬的。康德坚决认为人的心灵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莱布尼茨代表的旧形而上学是虚伪的。康德同意休谟的看法,认为人类的认识开始于经验。但他也批评了休谟否认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这实际上是否定科学知识。康德意识到了争论双方都有片面性,在批判双方错误的同时,也指出双方的说法都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康德的观点是,人类的认识开始于经验,知识来自于理性。依康德的这一观点,人类知识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后天感知经验,这些经验是混乱零散的东西;另一个是人类头脑中先天固有的带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认识能力。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对感官提供的后天经验进行整理,才能形成科学知识,因此人们头脑中任何一个科学知识都是这两方面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那么,人类是如何具有先天的认识能力呢?康德指出,人类的理性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两种“直观形式”,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并且是经验形成的前提条件。康德认为,即使人的感官没有任何实际对象,“时间”和“空间”也先天地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当人们进行认识活动时,我们体验到的外部世界就是一连串处于“时间”和“空间”形式中的过程,人们运用“先天的”思维形式对这一过程混乱零散的感觉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人们才能获得感性认识。所以只有从人类的立场,才能谈到空间与时间,它们不可能离开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属于人类的条件,是人类感知的先天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康德进一步指出,人们通过“时间”与“空间”形式获得的感性认识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感性只能认识直观材料,不能算科学,还必须经过更高一级被称为“知性”的人类思维活动。而“知性”则是运用范畴、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康德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所以必须将两者联合起来,才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他把“知性”自身规定为包括统一性、多数性、必然性、偶然性等12个概念或范畴,“知性”活动把这12个概念或范畴运用到直观形式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中去,使这些材料具有必然联系和因果关系,才能形成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科学知识。与“时间”和“空间”相同的是,“知性”也不从自然界中得出它的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加于自然界,所以正如康德所说:“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

最后,康德指出,人类通过“知性”获得的科学知识,仅仅是对“现象界”的认识。而“现象界”中的东西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能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要超出“现象界”的认识,进一步把“知性”的各种知识再加以“综合”、“统一”,把它们整理成无条件的,绝对完整的知识,这是人最高级的认识活动能力,叫“理性”。康德认为“理性”企图达到最完整、最高的统一体:灵魂、世界和上帝。康德把这三个统一体称为“理性的理念”,这些理念都是“现象界”之外的,康德把它们称为“自在之物。”康德断言说,“自在之物”是超经验的,不属于人的认识范围,因而不能用“知性的概念”去认识。然而,当“理性”去追求“理念”时,却又必须运用“概念”、“范畴”去认识他们,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康德把这一矛盾称为“二律背反”。康德利用形式逻辑的归谬法来论证“二律背反”,即事先肯定命题的反面,然后论断它不可能,以此推翻对立的反命题,来证明正命题是正确的,从而证明理性要求超出“现象界”范畴,去达到最完整、无条件的“自在之物”的认识是不可能的。至此,康德完成了他的认识论学说体系,并骄傲地声称,他在哲学界中完成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即在认识中不是心灵去符合事物,而是事物要符合心灵,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理性是无能的,“自在之物”是人的认识根本达不到的,是不可知的。在人的认识所达不到的领域,应当留给宗教信仰。正如康德所说:“我发现必须否定知识,才能给信仰保留地盘。”

“学术评价”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经过近12年的冥想,用4~5个月时间写成的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很有创造性的哲学巨著。这是欧洲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它开始了欧洲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也给宗教神学以有力的冲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最大的成就在于论述了主体能动性的思想,这是近代哲学史的一个转折点。他认为,认识的全过程都是主体思维能动地对认识材料进行综合、改造,也是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过程,并认为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虽然康德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但是,他所提出的这一哲学发展的新方向,在哲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力图将经验论与唯理论、现象界知识与本体界知识结合起来,但他并没有完成这一任务。因此,时至今日,有的哲学家仍在发挥康德有关本体论方面的理论,有的则在发展其关于现象界的理论。这充分说明了康德哲学的影响之深远。

同类推荐
  • 新时期安全教育

    新时期安全教育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共分17个主题,语言简洁,信息量大,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满足各类人士对安全教育的需要。本书名为新时期安全教育,重点突出在“新”字上,在编写前,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取其精华,兼收并蓄,但又不囿于传统。我们颠覆了传统的写作模式和手法,打破章节条框,让主题划分更科学,是一次大胆的创新。此外,我们还想尝试探索在有限容量内传递信息的极限,突出信息量大这一特点,实现安全教育无盲点,打造百科全书式的安全教育。
  •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以写作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以其艺术性、技巧性为点,实例佐证为辅,选例准确,讲明要领。
  •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现代化、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加快了“高风险社会”的来临,市场失灵、社会道德缺失等则令形势更加严峻。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都市所遭遇的治理危机的挑战更为复杂和严峻。构建高效型城市和维护城市生态文明必须强化卫生风险的监测预警,推进卫生危机的事中处置和善后修复,需要各级政府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共同重视卫生风险的防范和危机的治理,强化危机治理过程中的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热门推荐
  • 弃妃惊天下

    弃妃惊天下

    某男星眸微眯,“姑娘,我们是否在哪里见过?”某女眼角一抽,“怎么可能,小女子从未踏出这大山半步。”某男摇头,“不对,你很像我一个故人。”某女否认,“小女子从未接触过陌生人。”当某男某日忽然看到那个小小的Q版自己时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悸动,猛然一把拉下某女的衣衫,香肩上的梅花胎记赫然映入眼帘时,一把撕下某女脸上的伪装脸色幽怨的问,“你到底还要躲我到何时?”当某女知晓眼前这个昔日战场上的宿敌,原来竟然是这具身体的前夫时她蛋疼的忧桑了.当某男知晓昔日自己被休的王妃,正是眼前这个在战场上打败自己的敌国大将军时,深邃的目光凝视了她好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教你学中长跑

    教你学中长跑

    本套图书全部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相应分章且归类排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操作性和知识性,是青少年学习田径与体操的最佳读物。
  • 重生辣娇妻

    重生辣娇妻

    为了孩子健康,公婆和丈夫逼我顺产,就是不同意剖腹……并且,还在我病床跟前做出……
  • 太极英雄传

    太极英雄传

    主人公杨露禅(公元1700年—1872年)字露禅,别号禄缠,名福魁,直隶永年县人,年轻时慕河南温县陈氏拳名,往投陈长兴门下学太极拳。他天资颖异,秉性坚毅,终于尽得陈氏拳法之秘,次与陈家诸徒较量武功,皆败之,师惊其才,遂飞授秘术。数年后,以能避强制硬之力见长,“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人称“治绵拳”。后至京师,任旗营武术教习,名震朝野,有“杨无敌”之称。曾与董海川较手,名望极高。其子班候、健候,自幼秉父教,均卓然成为名拳家。
  • 王妃您要的王爷到货了

    王妃您要的王爷到货了

    一代神偷穿越,刚醒过来就被人莫名睡了!还没等情投意合就先送个宝宝,果然古人的相处方式就是霸气!惹不起,咱躲得起,只是……喂喂,这位捉住胳膊死活不放的冰山男,你是哪位?神马?五年前你被睡了?【耸肩】和我木有关系啊……神马?你有证据?宝宝和你很像……好,既然事已至此,那么……儿子,揍他!【某日】“娘亲,娘亲,我是从哪里来的?”某宝一脸天真的问道。“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你老娘我……”某女一脸认真的回忆着。“娘亲,你确定不是去打劫的?”某宝一脸狐疑。“怎么可能!”某女翻白眼。“那爹爹长的好不好看?”某宝亮晶晶的眸子看着某女。“咳咳,天太黑,没看清。”“……”【又一日】“娘亲,娘亲,爹爹现在在哪里?”某宝再一次抱住某女大腿。“小天啊,”某女语重心长的说道“你爹坟头上的草都比你高半头了。”“娘亲,你是嫌我太矮了么……”“……”这根本就不是重点好不好?!【关于某男】“当初从了本王,你为什么还要逃?”某男眯眼。“额……初次见面,没有经验。”某女凉凉的说。“很好。”某男凤眼微眯,扯开衣带。“本王和你好好熟悉熟悉!”“等……等一下!你,你要干什么?谁准你脱衣服了!不对!谁准你脱我衣服了!魂淡!撕!也!不!行!”房间外,某宝和某老头无奈的摇头叹息着“果然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挡都挡不住啊……啧啧……”
  • 星际最强女保镖

    星际最强女保镖

    雪莉为了替家里还债,当了风险高收益高的女保镖。超级巨星,霸道总裁,天才科学家,国民校草……纷纷被她吸引。雪莉:保镖守则第一条,不得和雇主谈恋爱。 本文一对一,无NP。
  • 蜀山剑侠传(全集)

    蜀山剑侠传(全集)

    还珠楼主殿堂级巨著,一部奇幻仙侠修真的百科全书。金庸、古龙、倪匡、温瑞安乃至白先勇,他们都曾在这个没有极限的世界里飞去来,并在震荡的余波中构建了自己的文学世界。《蜀山剑侠传》为还珠楼主代表作,以其海阔天空、任意所之的想象,雄奇瑰丽、变化莫测的笔法,历来为读者青睐。温瑞安有一番精当评语说:“还珠楼主运用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武侠小说带人了一个剑仙幽幻的境界,他那极为深厚的国学底子、浩瀚千变的文字能力,对道、释、儒哲思糅合的独到见解,无论写景造境、叙物述人,文采繁富典丽、奇诡纷陈,每有精彩的描写,奇句妙造,令人感觉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读来真要屏息凝神、一气呵成,又叹为观止、匪夷所思。”倪匡则将《蜀山剑侠传》称为“天下第一奇书”,足见其作为中国俗文学集大成作品之一,远非“武侠小说”四字所能概括。这一点,读者当能慢慢体会。
  • 你是天使我是谁

    你是天使我是谁

    我们的生命千回百转,我们的爱亘古不变。这个温暖又伤感的爱情故事,堪称“中国校园版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每次读完之后,不禁让人泪如雨下……一个男孩爱上了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女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极尽浪漫之能事,不断地变换着花样,直到彻底俘获女主角的心…… 可是,当他们真正走到一起的时候,男孩却收到了一张来自海边的神秘照片,原来,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这里面,原本隐藏着一段曾经荡气回肠地初恋爱情故事。
  • 缚爱成婚:总裁老公太薄情

    缚爱成婚:总裁老公太薄情

    一纸契约,她成了他的妻子。灰姑娘变豪门少奶奶,她成了所有人艳羡的对象。婚后,他对她慷慨至极,宠溺无限,她以为他真的爱他。直到……他望着她手中的孕检报告,残忍的吐出两个字:“打掉!”那一刻她心如死灰,发誓势必要他付出沉痛的代价!只是,她归来之际,他却亲手将尖刀送到她的手上……尖刀没入胸膛,鲜血绽放,她却红了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西戎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西戎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西戎小说散文集》精选他的小说和散文若干篇。他的作品重点在于表现由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中,农民与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意识作风和道德风尚方面发生的变化和旧思想、旧习惯的克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