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拥有丰富多变的地理环境,而受这种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的影响,使得土耳其境内的众多河流,不是直接流入地中海,便是经过黑海和马尔马拉海间接地注入地中海,而东部地区的河流大多经过伊拉克直接注入波斯湾则是一个例外。那些流入黑海和地中海的河流大多短小而流急,陡降的河流与沿岸的山脉构造线横交,而注入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的河流一般都河面宽阔,水流缓慢。在土耳其众多的河流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非腊特河。众所周知,世界上著名的幼发拉底河就源自土耳其,但它在土耳其境内并不叫幼发拉底河,而名之曰“非腊特河”。非腊特河在突厥语中意为希望之河。非腊特河的北部源头出自土耳其东部重镇埃尔祖鲁姆以北的洼地,被称为卡拉苏河;其东部的源头则穿行在凡湖和阿勒山之间的高山峻岭中,被称为木腊特河。两股源头在克班附近交汇后,穿山越岭,湾湾南下,在流经阿拉伯地谷时,则切入地面很深,堪称奇观。在非腊特河的两岸,景色奇特,变幻莫测。它时而像一把利剑劈开重峦叠嶂,奔腾在高山峻岭的峡谷之中;时而又徜徉在平原、洼地之间潺潺而流,低声吟唱。就地形而言,非腊特河的北端和东端有广阔的盆地和深水湖泊,南端则与东托罗斯山纵横交错,河水切入地表,造就了许多峡谷。
土耳其著名的大阿勒山是一个大火山堆,既是土耳其境内的最高峰,又是非腊特河的东部源头。大阿勒山的峰顶终年披银盖雪,山腰间挂满冰川,大自然的神功让人们叹为观止。非腊特河流域是土耳其的主要高原地,空旷的山坡上长满了牧草,一直延伸到无限美丽的孔亚大平原。高原地带水草丰美,居民多以放牧马、牛、羊为生,并以此赢得了“山地土耳其人”的美称。他们过着春季居草原、夏季住山麓、冬季移山坳的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生活。放牧时,他们个个身穿厚毡做成的长袍,袍长过膝,双肩向上高耸,远远望去犹如身披战袍的侠客。非腊特河哺育的山地土耳其人,男人不仅尚武善骑,而且也同妇女一样能歌善舞。每逢重大的节日,白天人们举行赛马或摔跤,夜晚身穿色彩绚丽民族服装的男男女女,手托点燃蜡烛的木盘,伴随着萨兹琴和唢呐欢快的节拍,跳起蜡烛舞蹈。百年来,他们一直遵循着自己独创的艺术和娱乐传统,保留着古代仪式的痕迹。此外,在土耳其,不论什么地方都有该地区独特的民间舞蹈,民间舞蹈的种类多达1500种之多。这些舞蹈大多数是表现大自然的美妙、各种动物的形态、村落生活的模样、旅行见闻等内容。这些民间舞蹈不仅受到了国内广大民众的喜爱,而且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好评。
在非腊特河北源附近的埃尔祖鲁姆东北10公里处的托普山上,1877年10月曾发生过土耳其民众不畏强暴,英勇抵抗沙俄侵略者的动人故事。为缅怀纪念为国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如今在托普山上高高耸立着一座名为阿齐耶的烈士纪念碑。它由三根巨大的方形石柱组成,石柱下粗上细,犹如三柄长剑直入云端。纪念碑的底座上镶嵌着一块铜牌,刻有一组浮雕,再现了当年土耳其人民抗击沙俄侵略者的英勇场面。纪念碑后长眠着土耳其历史上的抗俄女英雄哈顿,她那精彩通俗的传闻轶事至今仍然在土耳其人中间广为流传。
除了著名的非腊特河之外,土耳其东部的凡湖另有一番景色。风景如画的凡湖面积为3760平方公里,湖深大约为25米,湖面海拔1720米,是土耳其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土耳其主要的水产养殖基地。此外,在土耳其东部还有美丽的图兹湖。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总体而言,土耳其境内的一部分地区,尤其是爱琴海和地中海地区,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很大,河流资源不利于航运的发展,却非常有益于水力发电。不仅土耳其的河流湖泊受其复杂多变的地形与地貌的影响,而且交通运输也和其地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土耳其的爱琴海沿岸地区地形起伏,呈东西走向,给进入内地提供了通道,但南北向的交通却非常困难,只能靠海运发展交通运输业。在安纳托利亚的中部,虽然地形变化不多,但人口聚居的地方多在边缘地区,大多数贸易通道自古都是沿着南北边缘绕行,而极少穿过中部,使其中部交通运输受到限制。在庞延山脉的中部,耶库尔河相继穿过克泽尔河谷和杰克雷克,如同一条走廊,是迈向内地的极好通道。土耳其的东南部,地形以高原为主,自古就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与地中海地区之间的黄金通道。安纳托利亚东部,东西走向的交通虽然在到达伊朗边境以前要经过很高的山口,但毕竟有路可走,南北间的交通则相对困难得多。
作为地处欧亚两大洲交汇点的土耳其,是世界海陆交通要冲,具有欧亚大陆桥的美称。从19世纪末开始,欧洲一些国家开辟的亚洲通道都横贯土耳其,然后伸向波斯湾、高加索和巴基斯坦;在海上,土耳其扼守黑海海峡,此海峡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的惟一出海口,也是独联体西部国家通达海外的重要通道。因此,土耳其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交通,把交通运输作为一个主要的投资部门。通过数十年的努力,目前土耳其的交通已经形成相当完整的体系,建成了世界上最具规模地连接欧洲与中东地区之间的交通网。土耳其在1973年建成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吊桥,像一条巨蟒横贯海峡,把欧亚两大洲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大桥全长1560米,宽33米,高64米,桥面可同时并行六辆汽车,任何巨型轮船均可从大桥底下安然通过,每天平均通过大桥的汽车为6万辆左右。从1988年以来,土耳其又投巨资,相继在黑海海峡上又架起了三座大桥,使欧亚两大洲相互之间的往来更加便利通畅。土耳其铁路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奥斯曼帝国时期。1858年奥斯曼帝国政府在英、法等国的帮助下,通过贷款修建了第一条铁路。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时,一条主要的国际铁路干线已经从西北到东南穿行于土耳其全境,并建有通往梅尔辛、安卡拉、伊兹密尔和班德尔马等铁路干线。通过70多年来的努力,土耳其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但又较稀疏的铁路网。近年来,由于受到公路运输的冲击,国内铁路运输的能力已经退居到了第二位。
土耳其的海洋运输在其国内远距离大宗货物运输和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土耳其的主要港口有黑海海峡的伊斯坦布尔、爱琴海的伊兹密尔、地中海的梅尔辛、黑海的萨姆松和特拉布松等。目前,土耳其的外贸物质几乎全部都是通过海运,陆运只占2%。贸易口岸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地方,其中伊斯坦布尔的货物吞吐量占整个货物吞吐量的1/3.除了公路、铁路和海洋运输外,土耳其的航空运输也比较完备发达,具有相当的规模。在土耳其,国内外航线的空运业务主要由国有土耳其航空公司经营,每年的客运量大约为650万人次,每年的货运量大约为76万吨。土耳其的各大城市之间,以及首都与部分边远省会之间都有定期的航班。目前,土耳其共有30多条国内航线,70多条国际航线,主要机场有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和伊兹密尔、安塔利亚等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