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4300000007

第7章 吞旃 坐牢及其他

“凤兮,凤兮,故是一凤。”(《世说新语》)

真是一凤么?谈到叶灵凤时,我想到的却是两凤——叶灵凤和郭林凤。

人们知道,叶灵凤是三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坛的作家。郭林凤又是什么人?两凤之间又有什么渊源?

这就要先提一提另一位作家,真真正正的香港作家侣伦。这位严肃地从事写作生涯六十年,今年三月底才在香港去世的李林风(他的本名),在叶灵凤一九七五年离开人间以后,在他的《故人之思》的散文中,写出了当年两凤双飞到香港的一段往事。时间是一九二九年,两人已经是夫妇,他们从上海南下,打算经香港到广西郭林凤的家乡。那时候郭林凤连带叶灵凤都成了新闻人物。上海郭家的一对男女佣工,因恋爱受到雇主家一些人的干预,愤怒中起了杀机,来了个香港人口中的“六国大封相”,广东话的“岔家铲”——灭门,用菜刀把雇主全家都杀了,然后双双远走高飞。郭林凤的母亲是女主人,不免惨死,尽管棒打鸳鸯的不是她而是别的人。郭林凤已经结婚不在娘家,得免于祸。伤心之余,就由叶灵凤陪了她还乡消愁散心,她广西的家中还有老父。到了香港,居然“流连忘返”,住了几个月,心情好了,连广西也不去,就回上海了。那时正是叶灵凤在编《戈壁》和《现代小说》时期,大约也抽不出太多的时间再去云游桂海。

不是侣伦这样怀旧,一般朋友还以为叶灵凤是一九三八年才初到香港,而后长住下来的。

侣伦在《故人之思续笔》中,又写了郭林凤一九三一年孤凤南飞回广西,叶灵凤不再同行,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是夫妇。还说郭林凤有一篇散文《别柬》谈到这件事。这就告诉人们:郭林凤也是有写作的。

说了这些,主要是想说明一下,叶灵凤早年的小品集中,第一辑就是《双凤楼随笔》,这双凤就有着这么一个背景。有人说,原名叶韫璞的叶灵凤,其所以要改名,也是由于这个缘故。是不是这样,那就待考了。

不过,从此却有了除叶灵凤以外,灵凤、凤、林风、临风、风、叶林丰、林丰、丰和亚灵、L。F。这许多个不同的笔名,全都是脱胎于叶灵凤的。虽然有这样成十个笔名,但人们熟知的却还是叶灵凤。

到了晚年,他用了霜崖这个笔名,又把所写的文字命名为霜红室随笔。他在香港是有些名气的藏书家,但却没有听他谈起,他的书斋就叫霜红室;到他家中,也从没见过写着“霜红室”的横额。霜红室是只存在于笔底纸上的。

这里说他写的文字都叫随笔,是因为他抗日战争后到了香港长住下来,尽管每天都离不开笔墨,却从此不再写小说了。他早年在上海虽然也写小品随笔,却是以小说知名于文坛,和穆时英、刘呐鸥等同是“新感觉派”的小说家。有一点还没有弄清楚:日军占领香港时期,在《香岛月报》上,他有一个长篇连载《南荒泣天录》,看这名字,像是小说。这一杂志是一九四五年七月创刊的,只出了两期日本就投降,杂志也就停刊。他的《泣天录》虽然没有写完,也没再写下去。推想这很可能是以南宋在广东抗元的故事为背景的一个历史小说。由于只看到杂志的广告,没有看到杂志本身,因此就只能推想了。

如果是这样,这显然是在日军统治之下,寄故国之思,扬民族大义的作品。叶灵凤当年不是没有写过这样的文章的。

我看到过他一九四四年写南明的一篇:《煤山悲剧三百年纪念——民族盛衰历史教训之再接受》。它发表在香港《华侨日报》的副刊《侨乐村》上。这使人想起郭沫若那篇名文:《甲申三百年祭》。他当时当然不可能看到郭沫若那篇文章,却同样的选择了这个题材。他在文章中说:“声势浩大的李自成,若是能获得吴三桂等明末诸将领的合作,以民族的立场,抵抗外来的游牧民族,则明末以后的中国历史或者会是另一番面目,也许说不定。”紧接下去又说:“可是当时的武人没有这抱负,文臣更没有这头脑,甚至当清师大军南下之际,马阮弄权,左良玉传檄申讨,偏安江南的小朝廷,为了门户权利的成见,甚至主张宁可君臣死于清,不可死于左良玉,‘北兵犹可议款,左逆若负万岁,吾君臣犹死耳’(见《南明野史》),以这样的门户见解,想要抵御外来的侵略,完成中兴局面,即使多出几个史可法,也不过历史上多几个死难忠臣,于大局是无补的。”在日军的刺刀下,能这样提倡团结抗战的主张,尽管是含蓄地借古喻今,也是不容易的事,需要一点勇气的吧。

还可以举出另一个勇气的例证。一九四二年香港的《新东亚》月刊上,刊有叶灵凤的《吞旃随笔》,一题而又有三题,是《伽利略的精神》、《火线下的〈火线下〉》和《完整的藏书票》三篇文章。首先注意到这一文章的是对香港文学有切实研究的小思(这方面的新著作是《香港文纵》)。她指出:“在总题之后,作者先引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中四句话:‘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这种安排,明眼人一看,就很明白叶灵凤的用心。”

小思进一步分析:“首先说总题:‘吞旃’,典出自《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匈奴单于为了迫降苏武,把他幽禁起来,‘绝不饮食,天雨雪,武汲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据颜师古注:‘咽,吞也。”吞旃随笔,分明就表示了取题人的处境及以苏武不屈的自况。”

这使人想起当年流行的一首歌唱苏武的歌曲,“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旃和毡是相通的,苏武当时被匈奴扣留下来,住的是用毡搭成的穹庐,要吞毡毛,是不会缺乏这“食料”的。

这又使人想起周作人来。日军占领北平后,朋友们劝他南下,他表示有家累行不得也,要留在沦陷区做个持节的苏武,不做屈降的李棱,后来他不仅没有能做苏武,而且比李陵更甚地做起“华北教育总署”的“督办”来了。叶灵凤是熟悉这件事的。当他陷身日军占领下的香港的第二年,就默默地以这“吞旃”明志,不作宣传地做起苏武来了。当时当然不可能宣传,就是抗战胜利后,他也从未以这样的文章作事后的宣传。不是小思以慧心慧眼看出,很可能就没有人知道叶灵凤当年的这一用心。

叶灵凤的苦心还不止此。小思继续分析说:“再说引用《九歌》中四句,首两句是鸟当集木颠,却在苹中;罾当在水中,却在木上,是‘所愿不得失其所也’。(见王逸《楚辞章句》)后两句是心有所思而不敢言,含意就更明显了。在日治时代,公然白纸黑字印出这些句子来,毕竟是很冒险的,万一日本人懂得这些典故,或一两个中国人不怀好意漏了风声,那就后果堪虞。”

好在日本人到底被瞒过了。正像他“利用他在日本文化部所属大冈公司工作的方便,暗中挑选来自东京的各种书报杂志,交给我负责转运到抗战的大后方,也被瞒过了一样”。这里的“我”,是曾有香港“金王”之称的香港金融界巨子胡汉辉。他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日军占领香港后,国民党负责搜集日军情报的某某人,“要求我配合文艺作家叶灵凤先生做点敌后工作”,“如是者营运了差不多将有一年之久”。这里说“配合”叶灵凤,可见叶灵凤是比他更早就接受了这样的“敌后工作”的。

不能把叶灵凤称为国民党的地下工作者。他其实也是“配合”,而不是什么专业人员。他不过是苟全性命于乱世,陷身“曹营”,不忘“汉室”,尽可能做点对得起国家民族的事,以求心安而已。和纸上“吞旃”一样,这一年之久的“情报”工作,他也是在抗战胜利后都没有向人作自我标榜以“表功”的,如果不是胡汉辉夫子自道,这件事也就湮没无闻了。

一样没有什么人知道的还有另一件事。人们都听说诗人戴望舒在日军占领香港时坐过牢,却不知道一直对戴望舒有所照料的叶灵凤也坐过牢。同样是时间不长,几个月后就出狱了。他夫人赵克臻对子女说,算命的真灵,说没有什么,不到中秋就会放出来的,果然,中秋的前一天就回了家。我是最近才听说这事,还来不及向她了解事情发生在哪一年,具体情况又怎么样。但从她们一家人从来没有把它当成一件重要的事向人们宣扬,相信这不会是子虚乌有。至于叶灵凤自己,无论口头笔底,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

从“吞旃”,到“情报”,到坐牢,很可以看出叶灵凤性格上的一种特色;为正不在多言。还可以看出,他不是志士,只是有良心的人。

但在日军占领香港的三年零八个月期间,他也不是没有可以引人议论之处的。

日军占领香港后,他工作所在的大冈公司是日军文化部的,他文章发表之处的《新东亚》月刊也是日军文化部的大同印务局的。就在《吞旃随笔》刊出的同一年,他又是日军报道部选派到东京出席“大东亚文学家会议”的两名香港代表之—。

不过,没有看到他在这个会议中发表过什么荒唐的谬论,如果有,应该少不了报道的。而在可能是他自办的《大众周报》中,每期都有署名“丰”的《小评论》,就看到的几篇来说,也多是不痛不痒的文字。这一切看来属于负面的东西,似乎并不能掩盖“吞旃”、“情报”和坐牢的正色。

旧版《鲁迅全集》(一九五七)的注文,说叶灵凤“抗日时期成为汉奸文人”,不能说它毫无“似是”的根据(连戴望舒在抗战胜利后也被检举过曾经“附敌”呢);而“文革”后新版的《鲁迅全集》(一九八一),注文中替他摘下了“汉奸文人”的帽子,就更不能说不是实事求是的平反了。

抗战胜利后,新中国建立前,当他的老朋友潘汉年在领导中共在香港的地下工作时,他是认真地做过一些“配合”工作的。他照样没有标榜过,这也很符合他的性格,何况潘汉年后来也成了多年的“问题人物”,这就更是要标榜也无从标榜了。

新中国成立后,一边是被戴上了“汉奸文人”的帽子,一边又被邀请访问北京。有趣的这都是一九五七年发生的事。五九年他又应邀到北京参加建国十周年的庆典,六五年还被邀请参加李宗仁从美国回北京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他不是以记者代表他工作所在的《星岛日报》,而是以作家的个人身份参加的。当时《星岛日报》还不会派记者到北京采访,他接受邀请也得有一点不怕别人给他戴“红帽子”的勇气。记得同他一起到北京的还有一位作家王季友,平日不问政治,左右两边都来往,都写稿,写的打油诗很有名,正经的诗词也有研究、有水平。他一到北京,感情激动,就写了一首七律,有“孤儿今日认门庭”之句,传诵一时,也因此挨了他的右派朋友的骂。

叶灵凤真可以说是一介书生。他的一生可以借用俄国出版家绥青的回忆录的名字《为书籍的一生》来作概括。他不是出版家(虽然一开始就在创造社干过出版工作),只是作家——著书家和藏书家。他从二十年代中期进入文坛,到七十年代中期离开人世,半个世纪的生涯,就是不断写书,不断买书,不断读书。如果在他的生命中把书删除,那剩下的东西就没有多少了。

他的家庭就是一个最好的物证。走进了大门,大厅中是书,他夫妇的睡房是书,他儿女的睡房也是书,一屋子都是书。他没有书房,而每一个房间都是书房。也可以说那最大的一间——大厅就是书房,厅虽大,却又小,不仅四壁图书,当中也还堆了书,剩下的地方就不多了,一张大书桌被书包围着,桌上又满是书,他坐在桌前,就真是人在书中。

那也是书在人中。他的一本本随笔、译文,就是从他这个被书籍包围着的人的脑中笔下流出来的,一字一字地流出,一篇一篇地流出,一本一本地流出。这是一个人书交融的境界。

他所著的书,前半生在上海偏于小说(译的也多是小说),后半生在香港偏于随笔(译的也多是小品、随笔)。总的来看,他的随笔的成就应该在小说之上。随笔又以读书随笔和文艺随笔为多。这些随笔既富知识性,又富趣味性,作者的渊博使读者也有了博闻之乐,文字的韵味又能使人得到美好的享受。他的一些怀乡忆旧和生活小品,也是淡而有味,隽永可喜的。

不必为我们的作家讳。像香港许多为稻粱谋而“爬格子”的作者,叶灵凤也写过一些和外国“性文学”有关的文字,介绍它们的内容,或译述其中的片段,以白门秋生的笔名在报刊上发表。白门,表示作者是南京人。《书淫艳异录》、《欢喜佛庵随笔》之类就是。有点“黄”,其实也不能算什么色情的东西,不过一般人容易另眼相看。他自己生前写了、发表了也就算了,现在听说有人搜集了准备出书。能写,也就没有什么不能出书的吧。

值得注意的当然是最新出版、上中下三册的《读书随笔》。北京三联书店不惜工本,不怕亏本,出了这近七十万字的叶灵凤的遗著,实在是一件可喜的事。两年多前,三联出了他的《香港方物志》,那是香港版的重印(香港也出过两次不同的版本)。这回的《读书随笔》却不是这么简单,不是三十年代上海版的那本《读书随笔》的重印出版,也不是六十年代香港版的那本《文艺随笔》的重印出版,它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丰富的集子,把作者半个世纪中所写的这两种随笔的文章都收进去了,当然也包括了这两本已出的书,和从未出过书的《霜红室随笔》。还有在香港出版的《北窗读书录》、《晚晴杂记》中有关的文章也都选进这本书中。对于内地的读者,这些旧作都是新作,因为从未看过。这是一本集大成的书,说它是叶灵凤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也不算夸张。

在叶灵凤的笔下,爱书家是一个很突出的词,地位显然在藏书家之上。他自己当然更愿意被人称为爱书家。这或者也可以换一个似乎不雅却未尝不雅的名字:“书淫”。《书淫艳异录》,他无异于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字。

他是一个十足的“书淫”,却不像他写的“书淫艳异”那样,有什么“艳异”不断出现在他的生活里。他虽然结过两次婚,第二次婚姻是一直维持到他生命的结束的。没有听说他有什么“艳遇”。他在上海时虽然有“惨绿少年”之称,这方面也缺乏可以成为人们谈助的纪录。当五十年代我见到他时,他已是以蔼然长者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了,稀疏的灰白的头发,一副金丝架眼镜,亲切的笑容,斯文的举止,有学问有修养的谈吐,实在和鲁迅笔下的“唇红齿白”以及“流氓气”联系不起来。

使人惊异的是他居然不吸烟,从来就不吸,而不是半路戒烟。一位著名的作家,天天都在写作,深夜也在写作,怎么可能是不吸烟的呢?而他就是。他也不喝酒,还不大喝咖啡,只爱喝茶,也爱他幼年吃过的充满乡土风味的土特产,这和“洋场才子”的洋很不相称。他虽然不写旧体诗(新体也不写),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并不缺乏研究,主要是美术方面,如古代版画和石刻之类。他有志而未能完成的心愿,为长江、黄河、珠江立传,不也正是他的一颗中国心在跃动么?

据说,中国的龙不同于西方的龙。如果凤凰也有中西之分,那就可以断言,叶灵凤是一只中国凤。

一九八八年四月

同类推荐
  • 一代谋圣:张良

    一代谋圣:张良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管宝超编写的这本《一代谋圣:张良》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这位汉朝文臣谋士的传奇人。
  • 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中国;隋的统一,促进了边境同内地、台湾同大陆的联系。然而,隋炀帝奢侈腐化,苛酷无比,弄得民穷财尽,终于爆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唐代的诗歌,在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中发展到了高峰。其中最杰出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的散文也有很大成就,韩愈和柳宗元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唐代的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不论在绘画和雕塑方面,都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
  • 雷锋1940—1962

    雷锋1940—1962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像是一个“共和国长子” 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 这个让人如雷贯耳的雷锋,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其实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 开启“视窗”的巨人:比尔·盖茨

    开启“视窗”的巨人:比尔·盖茨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美国著名企业家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成长、创业和成功的传奇经历。比尔·盖茨1955年出生于美国的西雅图市,他从少年时代开始迷恋计算机,并显示了出众的天赋。20岁那年,他与伙伴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计算机软件公司——微软。经过30多年的奋斗拼搏,微软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电子计算机软件生产企,比尔·盖茨的私人财产也达到世界第一位,成为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在世界最大慈善家排名榜上也多次位居第一。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热门推荐
  • 异界妈咪很得宠

    异界妈咪很得宠

    成年礼的那天,不经意闯入血蝙蝠部落,在好奇心的唆使下发现了惊人的秘密,才会被正在变异的血蝙蝠击昏,才会在醒过来发现完全变了样。《一》“这是什么?”小Y迷惑的望着林毅。“手”很淡定的声音。“这是什么?”好长好白啊,小Y忍不住舔了舔嘴唇。“腿”淡定中加了一丝无奈。“这是什么?”好丑啊,不过依然很白。“脚丫”不要再问这么无聊的问题了吧?这是白痴都知道的事情啊!“这是什么?”小Y突然将自己大大的眼睛睁得圆圆的有种要突出来的感觉。他不说话行了吧?“听说这个能吃是吗?”是甜的还是酸的呢?“呃,是吧?”她简直是个好奇宝宝。“你不知道?”语气中明显带着不相信。“呃,对”传说中的哄孩子就是这样哄的吧…看着她狠狠地低下头一口咬下去,他根本来不及阻止:“好痛啊。”某人彻底黑线!!!《二》“老公,我累了。”某女无耻地扒住林毅的手臂,一点不顾他的身上已经被自己逛商场逛下来的战利品挂满全身。林毅认命地将身上的东西全数挂在左右手臂上,咬咬牙说“上来,我背你”“背着不舒服,而且会被你占便宜”嘿嘿,她才不是那么好骗的呢。黑线!!“过来,我抱你”将挂满购物袋的手臂上前一伸大有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这还差不多”某女轻身一跃落入他的手臂中,狡猾的模样已经无耻到了极点。一分钟后,“老大,这样算不算换我占你的便宜”不老实的手臂扒住自家老公的脖颈露出甜甜的微笑。有妻如此再来十个袋子又何妨。《三》“你们在干吗?”男人的一声怒吼让在空中盘旋的三个人差点摔在地上,距离地面可是有十多米啊。“飞喽”某女代答。因为那俩小家伙还不太会说话。“在这里?”她还敢说?“对啊,这里很空啊?”沾沾自喜,多亏了她发现了这么一个好地方还不会被人发现。“你没见到头顶那么多飞机?”某人脸皮紧绷,有一种飞上天将她扯下来狠狠揍她小屁股的冲动。“没事,它们那么高伤不到我们的。”大条女人依然在空中和宝贝们上下玩耍。“你不怕被飞机上的人看到然后把你当作小白鼠关进笼子里面去做实验?左一刀右一刀先划破你的肚子再割断你的大肠最后看着血液流遍你的全身?”邪恶的语调带着浓浓的不悦。“恶,恶,别说了”“肿么了,你刚刚不是飞的挺开心吗?”某男开始得寸进尺。“不飞了,咱们回家吧。”恶,她又想吐了。
  • 真灵九变

    真灵九变

    他只是普通修士,在人妖之战中强势崛起。对待背叛和出卖,只有杀戮。真灵肉体难分离,那又如何?真灵九变,血战天下,星空之下,唯我独尊。
  • 我的搜查一课

    我的搜查一课

    人世间有太多的不完美,可如果重生一次,又将如何选择?熟悉而相同的世界,陌生而充满差异的世界;失败后的再一次失败,第二次重生之后,又将如何选择?——“我并不想得到更多,只想体验完整的人生。”怀着这样一种理念,他重生于另一个平行世界。一个天空仿佛永远都坏绕着阴霾,人心与人心之间仿佛隔着万重大山的世界。——重生大和皇室。对他而言,权谋,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财富,是唾手可得的事物。当红艺人,财阀公子,贵族小姐,甚至是危险的女杀手……这些一个个出现在他生命中,却又转瞬即逝的身影,最后都成为了登上最高王座的阶梯的一阶。昭和,平成;在那之后的新纪元,将会由谁来命名。烟火散去,夜空重归平静……原来最为美丽,和一直都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从来都只有那一弯明月。……
  • 绝世妖娆:毒妃,很倾城!

    绝世妖娆:毒妃,很倾城!

    一朝穿越,她穿越到架空世界。身边莫名其妙多了一个神秘贴身侍卫。一天,某女翘着二郎腿,痞气十足道:“话说,贴身侍卫,怎么个贴身法?”怎知,此话刚完她便后悔了。某男强将她搂入怀中,邪魅一笑,“所谓贴身,便是你吃饭我贴你,你洗澡我看你,你睡觉嘛……”说罢,某男一脸坏笑,某女惊恐。NO!人家不要做三“贴”小姐!
  • 暗夜寒尊

    暗夜寒尊

    一朝穿越,她附于胎儿体内,刚出生,她母亲被杀害,母亲的丫环被毒害,母亲托付收养她的人为救她沉睡不醒。最终,她阴差阳错的成为了陵境国的小王子百里暗夜,因为无法修炼,拥有丑陋容貌的哑巴闻名于云祥大陆。当她再度被陷害,为了活下去,她锋芒毕露,傲视天下苍生,最终成就一代尊主,从此,谁与其争锋。
  • 权宠元妻

    权宠元妻

    元熙公主,仗着父皇宠爱,执意下嫁白焱起,甚至将他真爱乙明凤接到公主府。眼一闭一睁,成了村姑乙元芕,是乙明凤族妹。靳澄湛,一代兵王穿越成侯府庶子,又经历数月追杀,被村姑所救。所以,靳澄湛这辈子只有三件事:撩萝莉、宠萝莉、顶着无数岳父与大舅子的压力宠萝莉。世人都说靳公子臭不要脸。一不要脸男扮女装,只为赖在乙家。二不要脸还想倒插门,气死了博陆侯。三不要脸的他扮女装、让乙元芕女扮男装、阴阳颠倒。
  • 不朽圣皇

    不朽圣皇

    何谓永恒?不死不灭!万劫不磨!天地崩而独存!宇宙灭而独生!便谓之永恒!!!圣尊李长生,在跨出修行路的最后一步时,渡劫失败,机缘之下,重回少年时代,再活一世!这一世,他重踏修行路,定要畅意纵横,喝最烈的酒,拥最美的女人,斩最可恨的敌人,一路踏歌而上,重临至高巅峰,只手攫永恒!!!
  • 暖暖小娇妻

    暖暖小娇妻

    初见时的美好,让她一直沉溺在他的世界里不可自拔。她却不知,他选择她只不过是因为她微笑时那张美丽的笑靥。三年的相守,得来的却是他的一句话,“雪千映,我们分手吧。”那一晚,她怀揣验孕报告单静静的坐在他的订婚喜宴上,亲眼看着他和未婚妻满面春风的游走在宾客之中,平静无波的面容下是一颗波澜起伏的心。“滚……”医院里遇见,他一把推开她,他却不知,她怀里的小婴儿是他亲生的骨肉。五年后,她狼狈被袭,他冷冷拈起她的下颌,“雪千映,还记得孩子的爹地是谁吗?”她言笑晏晏:“反正不是你。”他嗅着她身上发香,依稀还是从前的味道,那一瞬,他才知道原来想要的放手从来也没有真正的放下。爱情是咖啡,可苦可甜,区别只在于你加了多少糖而已。我爱你,你知不知?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推荐夏夜挽凉美文:《总裁,不做你的女人》http://m.wkkk.net/a/819875/推荐花雨完结文,粉好看哟!《不嫁总裁》:http://m.wkkk.net/a/252788/m.wkkk.net《天降爱妻》:http://m.wkkk.net/a/721654/
  • 戴东原先生轶事

    戴东原先生轶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灿烂星空:自贡当代作家评传

    灿烂星空:自贡当代作家评传

    周云编著的这本《灿烂星空(自贡当代作家评传)》以评传的形式,纪实的手法,优美的笔调,真实地记录自贡市老、中、青三代近30多名作家的创作历程,精心描述了他们献身艺术事业的风雨人生,展示了历史文化名城自贡的文化底蕴,凸显了自贡文化建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