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8800000008

第8章 “从来多古意”——兖州诗情

公元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杜甫第一次东游时,24岁,登泰山,作《望岳》诗。虽然当时,他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青诗人,但开首两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便显示出高标卓识、问鼎诗坛的雄厚实力。尤其结尾两句,令人击节赞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胸襟之博容,视野之宽肆,气势之磅礴,情怀之豪迈,这十个字,堪称古往今来以岱宗为题的绝唱。

随后,诗人来到兖州,省亲小住,因为他的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研究杜诗者通常把他的《登兖州城楼》与姊妹篇《望岳》相提并论,为曹丕《典论》所述“文以气为主”的代表作,以气韵见长。诗只八句,这座历史名城便訇然跃出纸面:“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此诗以史为经,以地为纬,将古城处于燕赵江淮、河海山湖之间的地理位置,所起到的传承南北、贯穿东西的要冲作用;将有史以来,即为“九州”之一的兖州,其古老久远的历史沉淀、深厚积累的人文资源;将在黄河流域的沿革变迁中、在中原文化的形成发展中、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过程中的这个“从来多古意”的兖州,写得情深于中,韵溢于外,言简意赅,词近旨远,也称得上中国诗歌史上以兖州为题的一首绝唱。嗣后,不知有多少人咏唱古城,但谁也无法超越。

说实在的,正是儿时读过的这首杜诗,使我对古城有着永远的向往。

一千多年过去了,诗人笔下之城楼,不知经过几度战乱兵燹,几番继绝兴废;遗址踪迹,或许桃花依旧;人面旧物,自是难觅难寻。但是,这首不朽的诗,却将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域之一,蕴藏着古老中华英魄精魂的兖州古城,浓缩在诗韵中,却能地老天荒、海枯石烂地长存下去。

这就是文学胜过时间、胜过历史的不朽力量。

使我对兖州刮目相看的原因,除了杜甫,除了那首登楼诗,还有李白,以及李白写兖州的诗篇。我不止一次亲自观察过与别的城市并无什么差别的兖州,我也游历过古城内外的风景名胜、奇山异水,似乎不见得比其他地方拥有更多的优势。以今而观古,我纳闷,我想不出究竟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公元6世纪,竟然同时吸引了两位中国诗歌史上顶尖级的巨星,落脚在兖州,一住多年,成为这座城市文化史上足可以傲视群伦的辉煌一页。

诗仙诗圣垂青于兖州,不是短暂驻足,而是以此为家园,以此为诗境,以此结下终生不渝的友谊,就凭这种诗情,也使古城平添几许风雅、几许斯文,而拥有他处绝不能有的独特优势。

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甚至还要更早一些,四处游历的李白,就选中兖州,为他那疲惫的身心,觅得“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的佳处,为长住之地。从他在兖州期间所写的“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诗句看,诗人已经厌倦长安的淡漠,枯坐终南的冷遇,权贵们逢场作戏的虚伪,士人们应酬唱和的无聊;于是,兖州成为他心灵上的一块净土。在这里,他得到了自由、快乐和躲避庸俗远离尘嚣的大清净,何况,在长安结识的杜甫,再一次来到兖州,对诗人来讲,还有比这更完美的境界吗?

“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李白这首诗题为《鲁中都东楼醉起作》,不知是否为杜甫登临过的那座城楼,但是,无论李还是杜,这两位诗人,显然在这个“从来多古意”的城市,获得了精神上的大放松,故而也就得到了身心上的大自在。呜呼,人之为文,文之求真,至此境界,夫复何求?

在李白和杜甫的诗集中,我们从《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两首相对应的五言长诗,看到他们在兖州生活的一斑。“……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李白写出了放浪形骸的愉悦;“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似弟兄……”,杜甫则道出来两位诗人的交往情深。这段诗歌史上难得的佳话,偏巧与兖州联结在一起,也是使后人心向往之的原因,也是我好几次为这份诗情而来古城的原因。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杜甫33岁,第二次东游,到兖州与李白相聚,时李白44岁,两人对于古城的认知,可谓志同道合,一往情深。他们在这里游山玩水,走马畋猎,畅饮高歌,怀古访旧。毛泽东诗曰,“诗人兴会更无前”,恐怕就是对诗仙诗圣聚会的描写了。杜甫是公元746年(天宝五载)离开究州的,李白要待得更长一些,据校注《李白集》中考证,从天宝三载到天宝十三载,李白在兖州一住十年,似乎这座古城,更令他沉醉迷恋。

李杜在兖州结下的情谊,从李作《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和稍后一点的《沙丘城下寄杜甫》中“思君如汶水,浩荡寄南征”,以及杜作《春日忆李白》中“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来看,很清楚,也很明晰;这种文字交,格调之高蹈,情感之执著,是建筑在他们精神上的共鸣,文学上的相知,共同命运的惺惺相惜之上的。

尤其读到杜甫“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的《梦李白(二首)》,就更加心为之动,情为之感了。

当我们从历史回到现实,就不禁想起时下的文学同行了。固然也曾风雨沉沦,一路前行,烟云苍莽,心气相濡过的;但或许由于新潮之所趋,古意之日薄,实用精神之流行,市侩主义之蔓延,大家似乎更在意于利益的互动。于是,根本无所谓朋友,更谈不上同志,只顾垒自我的丰碑,哪管拿他人垫脚者;于是,蝇营狗苟,心猿意马,弗洛伊德,如我这等越老越糊涂者,也渐渐不乏其人。

因此,不禁感慨,如李白、如杜甫那种古人之间真正的文学友谊,也许真的要成为难得的空谷足音了。

幸好,诗情的兖州,留给文学许多美好的想像。

同类推荐
  •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在叙述中,说者先要被说,然后才能说。主要靠主体意识回向自身才能出现。《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由赵毅衡所著,本书介绍了叙述行为、叙述主体、叙述层次、叙述时间、叙述方位、叙述中的语言行为、情节、叙述形式的意义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读者阅读学习。
  • 中国意象:旅夜书怀

    中国意象:旅夜书怀

    古代的风,水,火,土,它们构成了一个绵长而浩荡的心灵空间,影响着我们现代都市人的思维,心灵。这四种元素是古中国的根基,衍生的水草,粟米,它们是万古尘埃聚合、汇流、分割、抵达生死,新生的所在。风兮,雨兮,你我苍生同生共死;木兮,火兮,大地莽莽,黄土,云朵,这是古代世界留给我们的想象。每一个古代的意象,经过时间的淘洗,穿越河流,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

    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

    《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各章略依时序讨论:由晚清京师大学堂《章程》与现代“文学”学科观念的建立,以至与“文学史”草创期书写的关系开始,到“五四”前后胡适以“白话文学运动”建构影响深远的文学史观,再到40年代林庚以“诗心”唤起“惊异”的《中国文学史》,转到由中原南迁的柳存仁和司马长风在50年代及70年代香港进行的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学史书写,最后以两种“进行中”的书写活动为对象,看“中国文学史”要添加“香港文学”部分时,或者“香港文学”要进入“文学史”的过程中,所要应付的各种书写问题。
  •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中国古典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所选取的初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61篇就是其中的精华。本书对这61篇古诗文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赏析,并附有译文、考点总结和易混辨析,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并针对考点有计划地进行分析和指导,真正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热门推荐
  • 命丧谁手

    命丧谁手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聪明投资者的第一本金融学常识书

    聪明投资者的第一本金融学常识书

    金融学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我们每天都在跟金融打交道,从银行储蓄到刷卡消费,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股票投资到贷款买房、买车……我们的生活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可以说,金融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聪明投资者的第一本金融学常识书》讲述了最常用的金融学知识,从必知的金融理论到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从通货膨胀到利率、汇率;从金融危机到金融融资;从金融投资到负债理财,将这些金融知识有机地串联到一起,系统讲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这些常识性的金融知识,能够让我们正确处理自己的金融事务,规划自己的生活,解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金融现象。
  • 十吻之缘

    十吻之缘

    他,一位家世显赫、仪表非凡又高学历的年轻总经理,戴着“花花公子”的假面具在茫茫人海中寻觅自己的另一半。等他找到时,心爱的姑娘却因为他的出身豪门,因为他的花而拒之于千里之外。经过几多坎坷,几多努力,他们终成眷属。
  • 地下独酌

    地下独酌

    传说,地狱有一种颜色奇异的彼岸花,如果用你的血与之契约,它便可以实现你一个愿望,若愿望达成,便必须解除契约,否则,契约者将会被其抹杀,以此解除契约。一滴血,一颗心,一段任务,一个阴谋,仇恨,爱意,她与他又将何去何从。额,新手上路,请多关照。
  • 根本利益

    根本利益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当城市里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带着欢笑,忙碌着去那些风光名胜之地旅游的时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梁雨润告诉我,他必须去处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的心就发揪”。他用这词形容内心的急切与愤慨。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中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中卷)

    本书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这套丛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 光年外的爱人

    光年外的爱人

    一年前,剩女李小微在大雨中捡到了一个绝世俊美的男子,此人自称来自木星。什么鬼?新世纪的骗局能不能有点新意啊拜托。我还秦始皇后代咧!可是,以为只是一段闹剧,却牵扯了她的整个一生。
  • 金玉良言:年轻人成大器必知

    金玉良言:年轻人成大器必知

    一句箴言就可以浇灌一个人的心灵,一句箴言就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未来,一句箴言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无论你相信与否,这都是事实。本书收录了百余篇名人小故事,记录了名人成长的脚步。每一个标题都是影响名人一生的经典名言,其内容妙趣黄生,其体例别出心装。无论是烟雾飘渺的早晨,还是阳光灿粒的午后,再或是华灯初上的夜晚,翻开安,都如同驾一叶轻舟,通往世外桃源,渐入佳境……
  • 绝世后爸

    绝世后爸

    他,慕烨霖,有史以来最年轻有为的少将,生于红色之家的他,却不是骨子里传统的男人,霸道,狂野,蛮不讲理,尤其是遇到了她以后,费劲心思的娶回家,百般心思的宠溺着,在外他是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在家却是一个老婆说一不二的妻奴。她,黎梦宛,一个大学毕业就被成为“新闻神话”的人物,先天的新闻天赋,一个典型的温文尔雅的小女人,智商至高,情商低下。在第一次收到天降的为未婚夫以后,她的生活注定不平凡。婚礼上,自己的姐妹挺着肚子说孩子的父亲是她的未婚夫,他从一边站出来给她解围,本以为只是一场演戏,没想到他闯进她的世界就没打算再出去,抢婚,骗婚,再加上军婚,让她无从选择,只能乖乖的顺从。蜜月里,带着她看遍世界上最美的花海,让她感觉幸福到了忘记呼吸。宠溺的抱着她“到我的世界里,我就会让你体验,幸福到牙疼。”他的心上人归来,她要离开,慕二少大怒“黎梦宛,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是我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一天一夜未归的慕二少,害怕被惩罚悄悄的进了客房,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脱惩罚,谁知,女王大手一挥,跪搓衣板的干活,直接跪了半个小时,背了五十遍三从四德,才被老婆“心疼的”拉起来,声音甜甜的说,老公,我是爱你的。丫的,看你下次还敢不敢跟别的女人夜不归宿!看一个娇小的小家碧玉怎么变成一个成熟妩媚的女王范,看一个霸道强势的年轻少将,怎么磨练成一个“小家碧玉”的妻奴。典型的宠文,腻到你牙酸嘴疼,宠到你神魂颠倒。一个霸道腹黑的年轻少将,一个智商高,情商低的,新闻神话,当奥特曼遇上小怪兽?不,他们俩是当大灰狼遇上起司猫。最终谁是谁的宿命,谁是谁的克星,谁被谁征服。都有着命中的定数。
  • 囧囧少女穿越:抗旨王妃

    囧囧少女穿越:抗旨王妃

    本文讲述一个嘴巴毒辣、奸诈搞笑的女子抗旨当狗皇帝的老婆,却最终沦为某王爷的囧妃。此女恶作剧百出,调戏美男,捉弄奸妃,怂恿丈夫出墙,闹得风国人仰马翻,美男为她大打出手,被誉为史上最牛公主。最牛公主的愿望其实很简单,但求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可那却是世间最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