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8800000007

第7章 芥末堆

若和一位南方人谈北京这味小吃——芥末堆,他肯定感到茫然。

然而,这是一道很不错的开胃菜,当得上“价廉物美”四字。1949年我从南京到北京后,参加土改,首次在京郊老乡家尝到此味时,还没有细嚼,就眼冒金星,不能自已。芥辣之辣,是一种攻击型的辣,有一种被一拳打中鼻梁的痛苦感,从那以后,尽管每次都被击倒,但对此物却十分钟爱。

北京人说芥末堆的时候,我总在想,“堆”应该是“垛”或者是“墩”,由于儿化韵的缘故,才读成这种样子的。这是北京独有的餐间小菜,属北京风味小吃的,不怎么登大雅之堂的一种。老北京一说这三个字,就咂牙花子,露出很来劲、很过瘾的神气。

芥末堆的做法,似乎不复杂,在秋天,大白菜开始上市的时候,价格比较公道,水分比较饱满,取那种白帮白叶,包裹紧绷的菜;去掉根蒂,往上十五公分处,整棵切下来;上段留做别用,下段洗净,用开水略一焯,浇上芥末,置干器皿中;隔日即可食用。储存大白菜,总是深秋季节,早晚已经很有凉意,中午阳光充足时,还是蛮暖和的。饭桌上,有这一碟冷得冰牙、脆嫩可口、香辣冲鼻、直奔脑门的芥末堆,要是再来上一口小二,也可算是一件赏心乐事了。

芥末堆是平民食品、家常食品,尤其是大杂院内能够冬储大白菜的老百姓,而且必须是原住民,才有功夫和闲心,才有经验和体会,做出这道惠而不费的吃食。芥末堆上不了大场面,满汉全席没有它列席的资证。我也不记得北京哪家上档次的饭店酒楼里的菜单上,有芥末堆这一说。而且,非原住民,也就是外来的移民,不管在北京住多少年,也许喜欢吃芥末堆,但做芥末堆,未必有这份好兴致。

林斤澜先生常常自诩,他在北京已经住了五十年,深信自己怎么算也是地道的北京人了。这恐怕是属于他个人的自我感觉,即使他再住五十年,在旁人眼里,也还是个温州老乡。正如他写了不少他那种京味儿小说一样,大家最记得住的,还是他的《矮凳桥》系列。

北京有矮凳,绝无矮凳桥;那种桥,只是在他浙东老家那里,许多小溪流上才架着的。汪曾祺先生也在北京住了许多年,还写过革命样板戏,京腔京韵,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别人也许听不出来,我原籍是苏北人,最初几次见面,老先生那一口高邮卖梨膏糖的韵调,依稀可辨,马上产生出来“乡音无改鬓毛衰”的亲切感。乡土,对作家来讲,如小孩的胎记一样,是一辈子也抹煞不掉的。

可以这样认为,芥末堆是北京特味小吃。有的来京住久了的外来移民,若是也属于小胡同、大杂院、旧平房、筒子楼的民众,对卤煮火烧、麻豆腐、羊杂碎、炒肝、灌肠、艾窝窝、驴打滚、茶汤、油饼、果子(如今已不多见)、薄脆(现在似乎专门用于从天津引进的煎饼,不单独出售了)等等佳味,也会渐渐地由接受、习惯发展到欣赏、留恋,而且吃起来和原住民一样地香。与芥末堆相匹配的另一特味儿,大概就是豆汁了。这是老北京人的可口可乐,一个外来移民,要是能够吃芥末堆时甘之如饴,喝豆汁就焦圈时如饮醍醐,这说明他在北京住的年头够多,口味相当程度地北京人化;但一口气能喝下三大碗豆汁,不等于就是地道的北京人。

地域的隔膜,至少得三代五代以后才会完全消除。在巴尔扎克的小说里,怯生生的外省人,是被社交场合中的那些巴黎人看成乡巴佬的。可笑话外省人的首善之区的绅士淑女,上数一百至二百年,老祖宗不也是从外省来到巴黎闯世界的吗?中国也如此,晋人南渡,像王、谢这样的豪门望族,在江南贵族眼里,蔑称之为“伧”,认为他们粗野卑陋,饮食是不堪入口的。有一次,南人到北人家做客,喝了一口乳酪,回到家,恨不能洗肠。但到了后来,这种地域差别也就逐渐淡化了。

北京的小吃,说实在的,我不敢恭惟,就以早点来说,在花式品种上,北京不如上海,上海不如广州。早晨上班,万变不离其宗的豆浆油饼,我也快有半个世纪的“吃龄”了。尽管那厚如毯、软如绵、味同嚼蜡、永远也炸不透的大油饼,营养价值和卫生状况都不十分理想,但却是北京上班族的至爱。一路走,一路吃,有时还举得高高地往公共电汽车上挤,那没有沥尽的油珠,从纸上往下滴,真够呛。

小吃,由于地域所形成的特点,人们对它的癖嗜,说到底,是感情,而不完全是由胃口在起作用的。尤其当你离得生你养你的这块地域很远,想吃而吃不上的时候,更觉得那是一份无与伦比的美味。

于是,我想起了曹禺先生的《北京人》里的江泰,一位志大才疏、好吃懒做、夸夸其谈,抱着满腹经纶,无人赏识,而怨天尤人、深感委屈的北京人,是当年北京城、小胡同、四合院中吊儿郎当大少爷的典型。他的本事就是好吃、懂吃,知道到什么地方去吃。他认识北京任何一家馆子的掌柜,也认识任何一家馆子的跑堂,他能一口气说出北京城里十七种风味饮食正阳楼的涮羊肉,便宜坊的挂炉鸭,同和居的烤馒头,东兴楼的乌鱼蛋,致美斋的烩鸭条,灶温的烂肉面,穆柯寨的炒疙瘩,金家楼的汤爆肚,独一处的炸三角,以至于月盛斋的酱羊肉,六必居的酱菜,王致和的臭豆腐,信远斋的酸梅汤,二庙堂的合碗酪,恩德元的包子,砂锅居的白肉,杏花村的花雕。说实在的,我在北京也呆了半个多世纪,江泰一心向往之京城美食,大部分也欣赏过,不过如此而已。

抗战胜利后,我在南京读国立剧专,很诧异那里的教职员工和高班的同学,一律亲昵地称呼曹禺大师为万先生;原来,他曾在这座学校内迁重庆北涪和江安时教过书。教我们理论编剧课的沈蔚德老师,曾在当年《蛻变》首次演出中,担任主要角色丁大夫,讲了一些曹禺先生在学校教书写作的情况;于是,我也渐渐理解剧作家的一番苦心孤诣了。

显然,沦陷了的古都北平,对万先生而言,那思亲返乡之念,那国破家亡之感,是流亡在大后方的北京人和相当程度北京人化的外省人,一个共同的解不开的心结。所以,他才在剧本中,如数家珍地、一五一十地报出菜谱。这对每一位吃过、尝过、听说过、见识过的人来讲,那被拨动的心弦,会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的。

所以,小吃虽小,它是一种文化,一种感情,一种地域的独特精神,一种使人们燃起生活欲望的催化剂。小吃蓬勃,证明生活美好;小吃丰富,说明日子充实。假如北京的小吃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如同巴黎人那样夸耀他们有上千种奶酪而自豪,我想,芥末堆一定会像朝鲜泡菜一样走向世界。

北京的芥末堆,的确是道可口的小吃。

同类推荐
  • 一种精神

    一种精神

    本书收录“一种精神”、“兴隆之本”、“从吴起开始”、“山林的界碑”、“大地震:卧龙人和熊猫”等报告文学。
  • 杜高档案:你也有一份

    杜高档案:你也有一份

    这篇访谈录,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口述历史》主持人陈晓楠先生采访杜高先生的文字整理稿,也是《口述历史》“杜高档案”节目台词的记录稿。访谈时间是2005年3月16日。此文本由杜高先生提供给本刊。题目为编者所拟,意思有两重:一、只要社会生活不正常,造成杜高灾难的,你也有一份责任;二、你也可能有这样一份档案,所以没有酿成杜高事件,只能说是侥幸,不能说是必然。至于时间,当然是指那个已过去的年代。陈晓楠:在中国大陆,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档案。档案里记载的是“组织”对一个人成长过程的鉴定和评价。而每个人的档案都按照级别、系统等等储存并保留。
  •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一本好书,一生的财富。从远古的回顾到今天的眺望,经典的国学依旧熠熠闪光。《成语故事》这本书不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殿堂里绚丽夺目的瑰宝,几千年来广为流传。深刻的思想情感与内涵,让你在不知不觉间增长智慧,净化心灵。在这里,一篇篇精美的文字娓娓道来。回望经典,让昨天、今天与明天衔接成一条光滑的弧线,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
  •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公共食堂

    公共食堂

    不管大工业和家务劳动社会化两个前提条件具备与否,让妇女们在农业集体劳动与家务劳动之间择一而事,是符合恩格斯二者选一之观点的。而1958年骤然兴起的大办公共食堂运动,不由分说地让妇女们摆脱日事三餐等家务劳动,不能不说是人类自家庭诞生以来的一个伟大奇迹。这一年,我经过一场糊里糊涂的考试,成了米山初中的首届学生。在一个周六下午,我经米山茶棚往北,顺新修的土公路回家,途经岔进下冯庄的大路口时,发现路边堆着一堆由老百姓家收缴回来的各式各样的铸铁炊具,像是让拉去当废铁卖的。据族弟安生最近回忆,当时他在南朱庄完小读书,也见该村的路两旁堆集有从各家收来的这些炊具。
热门推荐
  •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父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父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行走的姿态

    行走的姿态

    亚军听到李天的表白,情绪更加激动。争吵时间长了,就有了动静,亲戚朋友都来劝说,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陈一飞和他老婆也在劝说的人员之列。陈一飞劝说,既符合他的身份,也符合他温文尔雅的性格特征。他说,李天以前不是那个样子,现在也不像你说的那个样子,摒弃前嫌是过好日子的前提。陈一飞老婆也在旁边帮腔说,现在有事业的男人都那样,有那点爱好不值得计较。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窗自纪

    小窗自纪

    《小窗自纪》原书四卷,明朝万历年间有刻本行世,全书数百则,内容以修身养性为主,兼顾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看法和评说,议论的范围几乎涵盖了人生的各个方面,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籍。作者下笔洋洋洒洒,舒展自如,文字清新疏朗,哲思深入浅出。通览一册《小窗自纪》,满怀馨香四溢。
  •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纵横捭阖金融市场,谈笑间大鳄飞灰湮灭。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神秘莫测的巅峰存在。他是桥水最大的投资者,他的收益打败文艺复兴科技。他指点了约翰保尔森,他绞杀了长期资本管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他就是金融之子,对冲之王!
  • 我的灵异笔记

    我的灵异笔记

    自认为史上最流弊的神棍,遇上被五鬼缠身的美女,倒霉催的生活从此开始了,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尽在《我的灵异笔记》!
  • Done Dirt Cheap

    Done Dirt Cheap

    Tourmaline Harris's life hit pause at fifteen, when her mom went to prison because of Tourmaline's unintentionally damning testimony. But at eighteen, her home life is stable, and she h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her father, the president of a local biker club known as the Wardens. Virginia Campbell's life hit fast-forward at fifteen, when her mom "sold" her into the services of Hazard, a powerful attorney: a man for whom the law is merely a suggestion. When Hazard sets his sights on dismantling the Wardens, he sends in Virginia, who has every intention of selling out the club—and Tourmaline. But the two girls are stronger than the circumstances that brought them together, and their resilience defines the friendship at the heart of this powerful debut novel.
  • 无耻之徒

    无耻之徒

    “世界上只剩下五个人时,他们开始自相残杀。其中最无耻之人,活到了最后。”社会上引起一番讨论的少女分尸案件得到圆满解决,伊藤武郎在没有提前打电话告知父母的情况下,回了趟老家。他家在京都郊外的小镇上,换了两次火车,又搭乘了巴士才辗转到达。母亲在看到他时,激动得说不出话,眼眶立即红了。父亲在木工店回来后见到了坐在客厅里和母亲说话的伊藤,嘴唇上下动了几下,用苍老又沙哑的嗓音支吾着对他说道:“回来了啊。”是毫无特色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话不带半分曲折,甚至有些生硬。
  • 风向绝恋

    风向绝恋

    不过是军训时要求一个“公平”,她就被所有人记恨,好在有好朋友的帮助,谁知好朋友却另有目的!好不容易接受她的好,却发现她的好朋友是他曾经追寻的“小天使”,疏远她,去追求她的好朋友,却发现原来一切都错了!“小天使”原来正是她!他重新追她,还来得及吧?
  • 枭宠娇妻:总裁,我拒绝

    枭宠娇妻:总裁,我拒绝

    她一心爱着商家大少,甚至不惜放弃千金生活,甘愿作为他心爱之人的骨髓供养,也要嫁给他,只是这么多年的朝夕相处,都没打动他那颗心,甚至在她要临盆之际,杀她骨肉,取她骨髓,只为了她心爱之人做移植。这一次换她,不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