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2岁的男孩向父母要求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出游,母亲因为他年龄小担心安全问题不同意,懊恼之中的男孩竟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剁下了自己的4根指头。
一位16岁的男孩因为妈妈拒绝给他买一双旅游鞋,男孩从楼上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一位正读初一女孩平时学习很认真。由于一次考试成绩下降后还在玩电脑游戏,父亲严厉地批评她不该浪费时间,但万万没有想到她竟赌气喝下了半瓶农药。
一位品学兼优的女孩,因为某次单元考成绩不理想,被她那望女成凤心切的父母轻轻说了几句,便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从5楼的家里纵身一跃……
触目惊心的恶性事件背后,把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
心理健康是孩子成长的先决条件!心理学家胡长兰德曾指出:在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死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现在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不生病,体格发育好,聪明伶俐就是健康,其实这是不全面的。生理健康并不等同于健康。新的健康观认为,没有生病只是健康的一个基本方面,主要是机体的正常状态,同时还包括心理健康和对社会、自然环境适应上的合谐。一个健康的孩子,不仅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健全的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对孩子的呵护,要从呵护孩子的心灵开始。
据了解,2020年以前全球孩子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在我国,孩子的精神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称,在我国17岁以下的孩子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越来越多的孩子患有心理、精神问题,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
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心理健康与否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智力和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孩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抱着“树小歪不怕,树大自然直,等孩子长了,懂事了就好”的心态,那么,孩子成人后就很难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是孩子成材的基础,缺一不可,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无不具有健康的心理。为此,父母千万不可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何引导孩子健康而顺利地度过人生最宝贵的时期,为子女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这是每一个父母的重大责任。本书即从孩子的性格塑造、情绪障碍、怪癖行为、学习困惑、人际冲突、怀春心理、心灵自助等多个方面,来帮助父母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解决孩子的成长烦恼!
这是一本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枕边书,同时更是一本着于孩子教育的神奇之书。它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份行动指南,也为父母们望子成材的希望揭开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