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200000007

第7章 6月6日(2)

对美国寻找韩战和越战中美军遗骸工作,中国和越南都曾给予帮助。

昔日战场上血腥厮杀的对手,对于逝者,有着同样的人道情怀。只是,这人道情怀来得太迟了些。

有人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我希望,政治家决定开战前,都应到这样的地方来站站,面对这已成过去的成千上万无言的碑,扪心自问,真是正确的选择?

天渐渐阴,公墓占地很大,山丘上还有李将军宅邸、肯尼迪总统墓,后面还有圆形剧场纪念碑,南北战争同盟纪念碑等等。

雨落了下来,人们纷纷往回疾走。我们回望,乌云之下,整个公墓了无人迹,只留下满眼的白色墓碑,庄严肃穆。风起,群树低下了头,一面美国国旗在山顶

飘扬,一片寂静。

神秘的五角大楼

我们出地铁站,一幢体态庞大的五层楼建筑立在眼前。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所在地,因建筑为正五边形而得名。

大楼用铁栅栏拦住,不能靠近。这栋楼,电影电视里常见,一个俯视镜头,五边形特征明显。往往是战事一触即发,或面临一个巨大阴谋,涉及国家存亡危机,一群国防部高官神情严峻,甚至总统亲临,运筹帷幄,从此发出一道道命令。

这里,总是与紧张联系在一起。听说,先前这大楼部分可以参观,游客在楼内走廊上,从开门的办公室,可看到里面忙碌的男女军官。“9o11”遭袭后,停了一段时间。现在能不能参观,不知道,我们也无时间在此久留。

我用相机给大楼拍外景,远处一个黑人军警对我们嚷了句:这里不许拍照。

切,一个神秘而权重的机构。闪。

何为历史的真实

乘地铁,我们往硫磺岛战役纪念碑而去。出站,潆潆细雨仍在漂着。一路几无行人。

攻打硫磺岛,是二战间美日太平洋战争后期的一场战役。该岛位于日本南部,在海空方面已无力与美国抗衡情况下,成为日本守卫本土的最后一个堡垒,也是美军对日发动全面攻击的最后障碍。一方志在必守,一方志在必夺,1945年2月,恶战就此上演。

记住这场战役,与一张照片很有关系。任何一本介绍二战经典战例的书中,有图片,必定会有这张《星条旗插上硫磺岛》。

曾被美国摄影机构评价为“那一刻,照相机记录了一个国家的灵魂!”这张在摄影史上堪称“不朽之作”的照片,不仅让美联社记者罗森塔尔获得1946年的普利策奖(美国新闻最高荣誉奖项,获奖作品在世界新闻界都具影响力),而且为他赢得一生荣耀。

照片里,几个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扶着一杆纪念碑建在一片平展的草坪上,一眼望去,正是以此照片为蓝本做的雕塑。我想象不出,不如此,硫磺岛战役还能以什么形式纪念。整座雕塑高约10米,台基上,6个士兵挤在一起,身体前倾,协力将挂有美国国旗的旗杆插进乱石堆中,旗杆后斜刺向天空,待竖未竖,整个构造呈三角形,紧张而有力度。

硫磺岛之战堪称惨烈。日军守将一改惯常的死拼战术,令部下在岛上大量构筑工事,混凝土坑道与岩洞相结合,坚固而隐蔽,层层布置强大火力网,给攻岛美军造成极大伤亡。美军原计划5天攻占的小岛,足足打了36天,付出了2万多人伤亡代价。也因此成为登陆与抵抗登陆的经典战例。

此战胜利,不仅使美军获得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还打开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的通道。

看这组雕塑,觉得不仅仅是纪念硫磺岛战役,这几个士兵(接下来的战斗里,照片上的六个中又有三个牺牲了),更能代表参加太平洋战事的全体美军。中途岛之战、瓜岛绞杀战、冲绳岛之战及莱特湾大海战,哪一场胜利,不是靠一个个血肉之躯拼杀而赢得。

天空乌云翻滚,星条旗在旗杆上随风轻扬,士兵们仿佛重现战场,凝固而绷紧的身躯充满生机。为国家而战,为正义而战,为荣誉而战,高扬的国旗及浴血的战士,是最高也最适合的胜利象征。

许多年后有人说,那张《星条旗插上硫磺岛》照片是摆拍的,并拿出了有力证据。其实,这种新闻性证伪已不重要了。就像《苏军将红旗插上柏林国会大厦》、《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等照片一样,事后都确认为摆拍,但画面精当地反映出历史的那一瞬,具有真实的意义,而为人们所牢记。

反映历史,总得有一定的承载物,任何承载都只是折射,而不可能还原。绝对真实的历史,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

建碑,就是让人来想象,来纪念,来咀嚼过去的历史……

浮云或水渍

返回华盛顿中心,时间还早,又看了一个艺术展,现代的。不让拍照。印象较深的有两个:

楼上一面墙上挂着许多幅抽象画,红的、蓝的、黑的……,颜色驳杂,看不出名堂。再往前走,墙上电视屏幕里播放着作画过程,从影像效果看,有年数了。

几个赤身裸体的女子,被人在身上刷上不同颜料,然后躺在平放的画布上滚动,留下不同痕迹。这种行为艺术多年前曾听说,当做资本主义腐朽艺术介绍过。原来如此。

抽象艺术真是难得说清,作者弄个极端的东东出来,观者看着什么就是什么。看不懂,那是你不懂艺术,素质低。未必不如天上的浮云,墙上的水渍,盯着也可遐想一二。

如此说来,看流程比看作品有意思得多。正好切合现代理念,重过程,不重结果。

楼下一间黑房里正循环放着电影,看着像是东南亚某地。镜头正对一栋大楼,大楼充满银幕,为一层层长走廊式的,反映大楼一天的生活景况。

清晨,人们起床洗漱、上班上学,一番热闹后,几个主妇在家料理,楼上楼下边晒被子边相互招呼。走廊上,时不时有人走动。午间,大楼归于平静。到了晚间,出去的人纷纷回来,大楼又重现生机,烧火做饭,点灯学习、看电视……喧哗一阵后,一家家熄灯就寝。

整个时间表述,就是日光的转换。镜头一直未动,只看到楼内人物在同一时空内活动。情节表达,通过不同声音放大。让观者在楼内发现出自何方。有点趣味。

电影不长,完全颠覆了传统理念,没有故事及主题,也是让观众看着什么就是什么。

好玩,有趣,固然是艺术本原的部分,但过于单调,缺乏回味品鉴的余地,则难为人看好。如同各种玩意,太简单,不免让人很快乏味而舍弃。所谓艺术品的反复把玩,一次次欣赏,实则是心态上的不断发现与兴奋。

这里的作者,兴许就是让观者有那么一点触动即可,或者,根本就无视观众的存在。不让拍照,是因为作品太容易摹仿与复制?搞不懂。

行,华盛顿就这么地转了转,匆匆一览,该离开了。回酒店取包,到中国城吃饭,买面包,乘地铁,转下午6点25分火车,到巴尔的摩国际机场,待乘第二天清早6点05分的飞机赴费城。

择木而栖

因为是清晨的飞机,今晚得在机场过夜。我们来到航班办理处,还有上十个小时等待。大厅有靠椅,只能坐着休息,熬一晚的。

慢慢地,来往的乘客少了,餐厅酒吧也打烊了。候机楼开着冷气,我们拿出衣服加上。

清静,闲聊正好。对钊回国发展问题,我们曾在网上多次讨论。我尊重他的选择,也知道他的考虑,但总觉得出国不易,特别是到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如果能留在此发展,将来是不是更有前途?虽然一时工作不好找,或延后一年毕业,静观其变?针对我的想法,钊再次认真地为我分析了利弊。

美国建筑业,一是早已过了高峰期,发展成熟,市场有限;二是美国经济目前十分不景气,许多建筑公司处于休眠状态,相应地,一些建筑师面临失业或转行的窘境。这些现状,网上早有反映。他曾找教授咨询,毕竟他们长期与建筑业交道。也发出许多求职信,但只有极少公司回应。有面试,最后也无结果。先前德国建筑事务所曾有意向,但开出待遇太差,他也不接受。哪里发展,得看诸多因素,都是市场决定的。

如果像他的大部分同学那样,选择在校多读一年,不仅费用更多,何况一年后,情况未必有所改观。空耗一年,不值。

如果转行,只为待在美国,随便找点其他事做做,混口饭吃,那这几年学习有何意义?一旦离开这行当,再回头,几乎是不可能。仅仅满足于打工端盘子类,没有尊严地生活,他不愿意。

确实,他们这代与我们这代相较,从生活方式和眼界上,已有很大不同。我们这代人,经历了贫瘠的生活,二十多年前能奔到发达国家,看到这种物质与精神的丰富,有可能眼花缭乱、目瞪口呆。那时国内资讯还不发达,初入花花世界,看什么都新鲜,如农村人进城,想方设法也要留下来。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有了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在国内大城市,条件稍好的与国外比,生活差距并不那么明显。他们在去留选择上,自然会有所掂量。

钊说,现在国内正大兴土木,建筑市场如火如荼。曾有人称,全世界有一半的建筑工地在中国。国内工作的同学,手头项目做不完。建筑是个需要实践的行业,回去,才是发展的好时机。夜渐渐深,候机厅里灯火通明,空落得已

没人走动。钊笑说,放心吧,回国只看在哪里发展。今天累了,睡哈咧。

看着他抱臂坐在椅上,一会便睡得沉实。到底成人了,方方面面有所考虑,有了自己的安排,我很欣慰。也是,哪里都是工作,什么环境都是事在人为。良禽择木而栖,只要他有思想准备就行。路,总是自己探寻,自己选择,自己行走。何处又无风景?

有了两年的留学经历,得许多良师指导。放假期间,美国转了一圈,随教授去德国实习,游了科隆,去了瑞士,逛了巴黎,建筑及艺术品真迹看了不少,虽然都是行色匆匆,多少还是开了眼界。实习一个月,与同学共同辛劳,平地建起一座小教堂,主要设计思路由他提出。后来,教堂被德国数家杂志刊载介绍,较国内读几年研究生,他的收获想必更多。

有此基础,对他,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将来前程靠他自己闯荡。仍是那句话:走一步看一步。

夜深了,我也可闭目小憩。

同类推荐
  •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是作者三年以来驾车游历西藏、新疆的彩色旅行日记。书中以优美的文字、色彩斑斓的风土照片、切身体会的真情实感,以及车轮印制的翔实自驾咨讯将每个人带入那神秘的佛国净土和广阔的大漠戈壁。
  • 梅关

    梅关

    《梅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本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防伪职责和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要点。全书分为餐饮概论、包括前期经营规划、厨房管理、服务现场管理、原料采购管理、菜单设计管理、营销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餐饮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
  • 胡马北风

    胡马北风

    站在长城线外,向中原大地瞭望,你会发觉,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二十四史观点,在这里轰然倒地。从这个角度看,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的一种形态存在着的。这就是,每当那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走到十字路口,难以为续时,于是游牧民族的踏踏马蹄便越过长城线,呼啸而来,从而给停滞的文明以新的“胡羯之血”。这大约是中华古国未像世界有几个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路途上的全部奥秘所在。
  • 宝瓶菩提

    宝瓶菩提

    “菩提十书”之《宝瓶菩提》:佛教经典把人比喻成“宝瓶”,在宝瓶里有着最清明的空性,只可惜被妄想与执著的瓶塞,无法回复到清净的面貌。本书是菩提系列的第七部,希望能开启我们的宝瓶,不但使我们自净,更让我们体验法界的清净。林清玄用感性的风格,表达即使在炉火中燃烧,用高温锻炼、上釉上彩,一个人也要永留清白,在人间!
热门推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二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穿越的正面主角对战反面主角

    穿越的正面主角对战反面主角

    唐龙走进一个穿越的时空,他的对手不在是土著,而是穿越者。唐龙说我选择崇祯,是因为我不想华夏的文明倒退。我选择项羽,是不想让武力绝世无双的男人成为悲剧。我选择杨康,是不想让他的亲生父母绝望的死去。这一切都要活着才能完成。
  • 浪淘沙二首

    浪淘沙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核斗天

    星核斗天

    “什么,你说道德经没用。”“我告诉你,用什么东西跟我换我都不换。”秦天如是说,他发现道德经不在只是一篇古文那么简单……地球青年秦天来到了星核世界,觉醒原核,他发现人们都是一个原核,而他自己却身负两个原核……煅经骨,九星圆,真核动,神冲天。这是一个异常残酷的世界,异常凶险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人类修炼,排山倒海,崩山断水。
  • 乾坤剑神

    乾坤剑神

    景言曾是景家最优秀的天才,十六岁突破武道九重天踏入先天之境,整个东临城无人能比,却莫名其妙在进入神风学院后境界跌落,成为笑柄。解开乾坤戒封印,重新崛起,最终制霸天元大陆,成为无数武者仰望的存在。
  • 山里汉子甜宠妻

    山里汉子甜宠妻

    (新文《农门萌妻:山里汉,会疼人》已发,求支持)穿到古代,她成了又丑又瘦,命带灾星的农家女。爹失踪,娘软弱,大哥憨厚,幼弟病弱,处境堪忧。被退婚?秒变小福女,让眼瞎的渣男后悔去吧。欺负她家人?略施小计,让对方哭爹喊娘。她一身本事,怕个啥?赚钱养家斗极品,其乐无穷。本想安稳种田,发家致富奔小康,哪晓得即将和她谈婚论嫁的忠犬山里汉身世不简单!
  • 金口才·青少年卷

    金口才·青少年卷

    每一个青少年都希望自己能说会道,妙语连珠,但在现实中,每个人的实际说话水平却是层次迥异、高低有别、优劣参半的。有的人说起话来口若河,滔滔不绝;有的人则扭捏木讷,吞吞吐吐;有的人能够舌灿莲花,字字珠玑;有的人则词不达意,语焉不详:有的人言谈锋利,巧发奇中:有的人说起话来则是似是而非,不着边际。
  • 8分钟的温暖

    8分钟的温暖

    《萌芽》2008—2009主打连载,夏茗悠跨年度青春大作《八分钟的温暖》,贴近你的脉搏,收藏年轻的心跳与感动,倾心打造最温暖最贴心最受瞩目的校园青春小说!你听说过么?如果太阳此刻熄灭光芒,地球上的人要八分钟后才会知道。
  • 我欲修仙称帝

    我欲修仙称帝

    我欲修仙称帝!天下间种族林立,妖界妖王横行,魔界魔尊主宰,狱族狱王掌权……极北寒冰族称霸,炎火域焚月灵族威震一方……而如今天下正是多事之秋,少年夜凡从而开始他的修仙之路,修仙路上不断突破自我,看破红尘,最终修仙称帝!!
  • 大学攻略

    大学攻略

    新学期在一场春雪中拉开序幕,仅一夜,校园就“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了淡淡的那么一点诗意。因为冬天没怎么下雪,封加进被满园的雪景迷住了,以至上课时忘了一件事——关手机。课上到一半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马上把手机关了,还对同学们抱歉地说:“对不起,今天早上被雪景迷住了,流连忘返,忘了关手机。”学校明文规定,老师上课必须关手机,封加进以前上课时,一般将手机放在办公室里,开着,假如有电话来,来电显示上有记录。封加进上完三四节课,才打开手机,看见来电显示记录的未接电话号码很陌生,他打过去,没想到对方关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