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900000007

第7章 近代居士佛教的复兴与社会组织化运动(5)

但是,如若撇开宗教实践特性,把握近代佛教转折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从时代思潮的大视野来考察,则近代佛教“革新派”与“保守派”之分又在无形之中顺理成章、脉络可鉴。那么,什么可以成为划分近代佛教新旧派别的基本依据呢?大醒法师曾有这样的回答:“一般僧徒自以为身居丛林就以旧派自居,同时看到从事新办僧教育的僧伽,则一律目之曰新派,这个界限分得太有趣了!如果说办僧教育的人都是新派,或者会做文章以及提倡整理僧伽制度者皆是新派,那么释迦牟尼佛就是新派的领袖了。可是真真实实地讲,新旧派无形中是有了的,但是那个界限绝不是在年龄上与智愚上去分界的。如其一定有人要分派,那可以这样说:主张‘整理僧伽制度’的是新派,主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是旧派,这才贴切。”大醒:《十五年来之整理僧伽制度运动》,《海潮音》第16卷第1号(1935年元月),第108页。所谓“整理僧伽制度”,就是改革旧有的传统佛教丛林制度。是否愿意革新传统佛教丛林制度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弊端这一核心问题,确实是划分近代佛教“改革派”与“保守派”的重要依据。后来,由于新旧之间的对峙趋于激化,大醒还将新派与旧派的特征作了以下区分:其一,新派主张读书明理,修学并重,并注重教化;而旧派主张离绝言语文字,闭户修行,或即随世浮沉。其二,新派想自利利他,而旧派只想自利。其三,新派求实行和合众(僧伽)的生活,而旧派属于自私的、讲阶级的。其四,新派主张佛教徒在国家社会中的权利及义务均等,而旧派依赖社会,只享权利,不尽义务。大醒:《中国佛教讲话·中国佛教新旧两派之趋势》,《现代僧伽》,第41、42期合刊(1929年12月1日),第35—37页。

由此划分标准来看,民国以来的僧界之中,太虚无疑是佛教改革派的先锋激进人物。1912年,太虚与仁山一起希望创办佛教大学、改革旧有丛林制度,但由于保守派暗中勾结诸山长老百般阻扰,其努力终在“大闹金山寺”后付诸东流。1913年,太虚在其师傅寄禅的追悼会上,为挽救佛教危机,以悲愤的心情提出了佛教的“三大革命”:1.教理革命;2.教制革命;3.教产革命。所谓“教理革命”,就是旨在革除以往佛教中鬼神的迷信、遁世的思想,代以五戒十善的理智信仰、积极入世的理念来增进人类道德、美化人生。所谓“教产革命”,就是要使佛教财产成为十方僧众公有,不为少数住持独霸据为己有,从而打破剃度派、法派继承遗产的私有私占的恶习,并兴办各种佛教教育。最后,所谓“教制革命”,就是要改革僧伽制度,使其适应时代发展所宜。诚如太虚所说:“辛亥革命成功,中国既成立了共和立宪的国家,僧伽制度也不得不依据旧制,加以适时的改变,使之成为今后中国社会需要的佛教僧寺。”参见太虚:《我的佛教改革运动史略》,《太虚大师全书》第57册。由此可见,太虚敏锐地看到,只有革除在帝制背景下形成的中国佛教丛林制度的恶习,才能使佛教在民国背景下再现生机。如果说太虚1913年提出的佛教“三大革命”主张,主要是受当时革命新思潮影响而略带冲动之说的话太虚自己曾说:“偶然的关系,我与许多种的革命人物思想接近了,遂于佛教燃起了革命热情,在辛亥革命的侠情朝气中,提出了教理(那时叫学理)革命、僧制(那时叫组织)革命、寺产(那时叫财产)革命的口号。”(太虚:《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台北善导寺,2000年,第61页。),那么1914年至1917年太虚在普陀山闭关期间,其关于“整理僧伽制度”的思考则已经非常理性而系统了。如太虚自己所云:“(此时)对于教理,作了佛法导论,又批评了教育、哲学、进化论、一神教、周易、墨子、荀子等,成为‘从佛教中心,以采择古今东西学术文化而顺应现代思想的新佛教’。对于僧制寺产,作了整理僧伽制度论,成为‘从中国汉族的佛教本位,而适合时代需要的新佛教’。”太虚:《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第61—62页。

事实上,“教制革命”必然会涉及“教产革命”,即整顿僧伽制度必然会要打破庙产的宗法私有继承。太虚的“三大革命”主张,无疑已将矛头直指当时的佛教丛林寺院。因此,1913年,此论一出很快有保守派人士在《佛学丛报》上撰文猛烈抨击,而他的“佛教革命名声,从此被传开,受着人们的或尊敬、或惊惧、或厌恶、或怜惜”同上,第61页。。此后,太虚应式海之约到宁波延庆寺创办佛教弘誓会,并新撰缘起与章程推行佛教改革主张,但最终败给当时的宁波长老派人物谛闲。后来延庆寺的观堂被谛闲接手后改为天台宗法派门庭,这显然与太虚及弘誓会的改剃派、法派为佛教公有的主张相违背,故“二老(谛闲与太虚)之异议自此始”同上。。由于推行佛教改革的主张屡屡受阻,1922年太虚怀抱佛教改革的理想,于武昌建立了“僧俗兼收”、“八宗平等”的武昌佛学院,将精力放在办学与理念宣传上来。在武昌佛学院期间,太虚聚集一些青年学子,发起“佛化新青年运动”,致力于佛教改革。及至1924年,太虚身边的弟子们改革佛教的精神高涨,并向丛林长老们发起舆论攻势,对此于凌波记述道:“这一年自春至夏,先是湖南旅鄂的沙门漱芳和居士唐大定(唐大圆之弟)等,发出‘上湖南省诸山长老檀护书’,以兴办佛学院为请;次之为佛学院浙江同学,发出‘致江浙丛林寺院启’、‘再致江浙诸山长老书’,以三事为请,即要求江浙诸山长老‘组织江浙僧界联合会,办有系统之佛学院,设慈儿院’。江浙诸山长老领袖圆瑛、禅斋等虽然‘复函赞勉’,但内心不安可知。”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第151页。同年7月,太虚发起的佛化青年会骨干人物宁达蕴、张宗载在北京假以一些僧界代表名义发出快邮代电,呼吁佛教改革。佛教青年会在发表通电时,还提出了“改革佛教八大使命”,其中一些激烈的言辞触怒了当时的佛教丛林,其中如:“第一件使命,在革除数千年老大帝国时代旧佛教徒的腐败习气,露出新世运非宗教式的佛教精神……第二件使命,在打破一切鬼教、神教中西新旧偶像式、铜像式的陋俗,圈牢式的物质迷,使同志工作的人,得着一条大解脱的平安觉路,走入真实无烦恼的清净世界。”“八大使命”具体内容参见《佛化新青年》第2卷第4号页首。在当时的保守派僧界来看,打倒偶像、破除迷信出自唯物论者之口尚可理解,但出自佛教徒自身则有大逆不道之感。于是,北京僧界首先致书太虚表示:“(此主张)有关佛教大局,万难承认。”这份电文甚至还触怒了一向不喜张扬的近代净土宗大师印光,他致书唐大圆称:“妄造谣言,遍发传单。光生而愚拙,概不遇社会诸事,妄受彼等诬谤,加以第一魔王之嘉号。而谛闲为第二,范古农为第三,以马一浮为破坏佛法之罪魁。其传单有三数千言,想亦早已见过矣!光一无门庭,二无眷属,三不作一事,纵诬语翻天,固无所得失,而亦藉此消罪增善根。”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第152页;释东初:《中国佛教之重建》,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民国佛教篇》,第67页。由于反对声音太大,自此一事件之后,太虚发起的佛化新青年与佛教革新运动宣告失败。

太虚一生都在为近代佛教改革奔走呼告,可是在中国近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与丛林制度的顽固保守性下,除了其“人生佛教”的理念逐渐被接受外,其“教产”与“教制”主张虽经多次修正,都无法真正实行,并以失败告终。对于自己的失败,太虚曾作过自我检讨,他说:“我的失败,虽然也由于反对方面的障碍力深广,而本身的弱点,大抵因为我的理论有余而实行不足,启导虽巧而统率无能,故遇到实行便统率不住了……我失败弱点的由来,出于个人的性情气质固多,而由境遇使然亦非少,例如第一期以偶然而燃起了佛教革命热情,第二期以偶然而开了讲学办学的风气,第三期以偶然而组织主导过中国佛教会,大抵皆出于偶然幸致,未经过熟谋深虑,劳力苦行,所以往往出于随缘应付的态度,轻易散漫,不能坚牢强毅,抱持固执。”太虚:《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第62—63页。太虚的自我批评虽有道理,但客观地说,近代佛教革新运动的失败几乎是历史的必然。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近代佛教革新运动虽有其现代理性化的背景,但主要还是应对“庙产兴学”而进行的被动性改革;2.革新派的势力相对于保守派在佛教丛林的影响力要小得多,其成员大多为当时的年轻僧人,且鼓吹有余行动不足;3.僧伽制度改革触动了关键的“庙产”问题,触犯了千年来封建帝制下形成的丛林宗法制度,其传统的抵抗性复杂而顽强;4.民国以来的政教分离政策,使得政府不可能支持一个强有力的佛教自身管理组织,因此寄希望于佛教组织的佛教革新运动无法有效地展开;5.对于佛教的宗教信仰实践(证)与义理学术化(学)之间的不同理解与分歧,导致佛教革新运动的理念无法在广大信徒之中形成广泛的认同;6.无逃于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佛教丛林人际关系,使得佛教新旧派别之间的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可以说,这些因素决定了近代寺僧的佛教革新运动必然会失败。

近代佛教革新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在僧界处于积重难返的局面下,佛教运转系统的内部规律又显现出来——那就是需要居士群体来扭转佛教的颓势。因此,在僧团寻求自身组织以及谋求僧伽制度改革的努力失败以后,僧界已经意识到走向社会基层,以及在居士中弘法的必要性。于是,走出寺庙,面向广大居士进行弘法活动,几乎是近代高僧们的共识。以太虚为例,1908年,太虚就毅然进入杨文会于1908年在南京创办的“祗洹精舍”学习,这几乎开僧人拜居士为师的先河。此后,满怀激进改革思想的太虚又与自己的“祗洹精舍”同学——青年学僧仁山一起发起“佛教协进会”。1918年,太虚又与章太炎、蒋作宾、王一亭、刘仁航等上海居士共同组织“觉社”,以蒋作宾任社长,太虚任主编。觉社成立后,出版《觉社丛刊》历时两年多,后将此刊改名为“海潮音”,成为太虚鼓吹佛教革新的重要阵地。1919年,上海佛教居士林的建立也得到了太虚法师的指导意见。1920年前后,汉口佛教的居士佛教组织——“汉口佛教正信会”成立。此后,太虚又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佛学讲演活动,并与学术界进行广泛联系。1921年,太虚在北京为广大居士讲《法华经》,远在武汉的居士李隐尘、陈元白等闻风而至,力邀太虚到武汉弘法。1922年,在李隐尘、陈元白等三十位居士的极力帮助下,太虚在武昌成立了“武昌佛学院”。武昌佛学院不仅僧俗兼收,而且教员之中还有唐大圆、唐畏三、张化声等一些著名居士。与此同时,1923年以来,太虚发动广大青年居士,极力推动“佛化新青年运动”,并在青年居士中宣讲佛法。在此期间,太虚还在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青岛等城市的居士中开展讲经说法活动。可见,太虚此时已经将振兴佛教的期望主要倾注在居士之中。甚至在1927年,太虚还在上海商人玉慧观等人的资助下在上海发起成立了“法苑”组织,并依据其《整理僧伽制度论》的思想,来建设一个新型的弘法场所,并聚集上海大量的居士名流活动其中。事实上,无论是在“觉社”、“武昌佛学院”还是“觉苑”之中,太虚都不曾将寺院里的经忏、香火以及其他拜忏仪式带进去,甚至都很少谈论修持。太虚意识到,近代佛学的发展必须依靠知识分子的传播,必须与现代科学理性以及日常生活相融通,而这种思想后来一直贯穿到他的“人生佛教”思想之中。民国以来,不仅太虚这样的激进改革派僧人,就连有些号称“山林派”的僧人也都走出山林寺院,前往都市凡尘,广泛联络居士。虽然这些人联络居士的目的各不相同,或为化缘、或为广招门徒、或为讲经说法、或为避难,等等,但他们与居士之间的密切互动,在客观上无疑促进了近代居士佛教的复兴。

近代居士佛教复兴思潮与居士社会组织化运动

及至晚清,本已衰微的寺院佛教只能依靠经忏香火延续形式上的传承,而这样多少带有迷信化色彩的佛教根本不可能适应时代新思潮的挑战与内外交困的挤压。在此背景下,以杨文会为代表的近代有识居士以及当时的思想家们,将佛教文化的振兴与民族危亡联系起来,掀起了“佛教救国主义思潮”。总体来看,晚清至民初阶段的佛教救国思潮与佛教复兴思潮,主要还停留在佛学思辨的层面与知识精英化的层面。民国以后,由佛教知识分子倡导的佛学复兴思潮,终于逐渐演变成一种群众性的居士佛教复兴运动,并进而发展为整个社会化层面的佛教实践活动。与此同时,由居士自己建立的各种形式的佛教社团组织更是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可以认为,近代居士佛学思想变革与近代居士佛教社会化运动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内”与“外”、“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交互关系,两者一体两面,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了中国佛教的近代转型。

一、杨仁山与近代居士佛教复兴思潮

同类推荐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新纪来袭

    新纪来袭

    诡异的元气,疯狂变异的生物,让人变为丧尸的病毒战争,人类该何去何从,又由谁来引领新的纪元?新书《全球武道进化》! 全新的世界,不一样的故事,欢迎阅读。
  • 别在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

    别在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

    一本充满斗志和积极向上力量的暖心读物。不仅适合初出校门踏入社会的学子阅读,更适合每位职场人士翻阅、品读、收藏。在当下,“奋斗”是一个被多次谈及的话题。如何奋斗,如何坚持奋斗,怎样的奋斗才是真正的奋斗。在每个崭新的日子里,是选择安逸且过还是积极上进,是每个活在现世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书中用各种生动的例子讲述了这样的道理:在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安逸。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收获更好的未来。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所以,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本书从不同角度,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剖析和说明,旨在告诉读者:每个人,不管你的处境多么艰难,不管你的前进之路几多坎坷,只要用心努力,都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一个守望者的幸福

    一个守望者的幸福

    一个曾经从人生的寒冬走过来的人,找到了一个温暖的自我,也终将温暖世界的方向……《一个守望者的幸福》超人气作家联袂奉献,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和激流,十年典藏,精彩巨献!
  • 魅力谎言

    魅力谎言

    陶克先生:第一张明信片我想你已经收到了。正是你那篇《魅力谎言》的小说让我遭受了四年牢狱之苦。起初我并不知我们为什么会被警方缉捕,特别是我还受到来自同伙们那样猛烈的攻击。后来当我在百思不得其解中偶然读到了你的这篇小说,我才恍然大悟。所以我很想见到你。再见!
  • 王者无敌海贼王

    王者无敌海贼王

    本人萌新,宁愿烂尾,绝不太监,虚心求教,拒绝喷子。一个宅男,穿越海贼,能干什么?要是有金手指——王者荣耀呢?(英雄被适当削弱,要不然很快就会崩,小风也驾驭不了,多谢读者大大海涵)
  • 舌尖的缠绵(聂作平美食语录)

    舌尖的缠绵(聂作平美食语录)

    这是一本能让那些不会吃也就是不会活的人,把吃这种人生最低端的需求,升级为最高端享受的舌头指南,堪称享乐主义者的生活教科书。它关乎舌头,更关乎生命,关乎世道人心,更关乎人生享乐。
  • 食戟之特级烹饪大师

    食戟之特级烹饪大师

    这是一个既逗比又立志的故事,江云枫是新进国家级烹饪大师,浑身的光环都掩盖不了他逗比的性格,他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神。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有喜怒哀乐。抱着侥幸心理带VR眼镜洗澡一下就洗到食戟的世界,从而开始了漫长而有趣的从逗比变成牛X继而装X的过程应读者要求建了个群:601403400欢迎来提意见,或者骂我都可以,只要能让我写作进步。
  • 重生邪魂

    重生邪魂

    六神大陆亿万宇宙,叶天启三魂同一体,守护挚爱之人
  • 我志凌云

    我志凌云

    生在江湖,身在江湖。年少时得知身世,成年后闯荡江湖,身负的残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少年这个江湖的血腥。随着一件又一件江湖旧事被揭开面纱,在得知更多事情的真相后,当年的那些事情却多了一些新的解释......
  • 喜欢你不放手

    喜欢你不放手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公主梦,期待着爱她的王子出现。韩以希一个爱做梦的女生,时常幻想着某天醒来会有一位宠爱她的王子突然出现在她的枕边,将她紧紧抱在怀里,低头亲吻她的额头,抚摸她的脸颊,告诉她:“希希,此生我只等你一人,只爱你一人,只宠你一人、只护你一人。”肖泽涵,互联网精英巨贾,18年前的一见钟情,心中刻下了韩以希的名字,18年来日夜思念、到处寻找她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