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1800000005

第5章 东北英文

我是1979年24岁时,在吉林市铁合金厂参加全国高考的。1979年高考,外语分只算10%。就是说,你英文得100分,只有10分算入高考总分。临高考前半年,我才决定参加考试。一边上班,一边复习,考一分算一分的地理历史数学都没时间看,外语只能放弃了,考试也没参加。我的高考复习策略是英明的,因为,只有阑尾炎开刀时,我才得到两个星期脱产复习的时间,其余复习时间只能在下班以后,我居然考了吉林省文科第八名。

我挑了当时最热的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业经济专业,美滋滋地到了北京。一入学才发现,我是我们班35个学生中外语惟一得零分的人。这下完了,刚爆炸的自信心一下子给憋回去了。外语入学摸底考试,26个英文字母只认识前面四个ABCD,我被分在第六班,也就是全年级英文最差的一个班。第一天上课,前后左右一打听,外语考分也只有我一个人是零分,就是说,我是最差班的最差生。别人问:你怎么考零分?我说:我没考。人家说:你真傻,怎么不考?我说:我只认识ABCD四个字母,考,也是零分。还不如休息体息。别人又说:不会英文,也不能得零分。我问:为什么?人家说:英文考试是选择题。选择题就是你闭着眼睛选,也有25%的可能性答对。你的高考白白少了2.5分。我心想,靠!看来英文真是不一般,连考试方法都这么新鲜。

刚上两堂课,我就不想学了。因为英文那26个字母,我怎么也发不准音,一不小心,就同扑克牌的发音混了。下乡没事,净打扑克赌钱,扑克牌的发音是淌在血里,不容易改的。我找到系里,说:“我想换学日语。”老师说:“为什么?”我说:“日语里面起码有点中国字。”老师说:“日语可是小语种,用的范围窄。”我心想,日本电器世界第一,学了日语,能跟世界第一电器沾上边也不错。我说:“小语种就小语种吧。”第二天,老师告诉我:“日语班已满,要不你学德语?”我曾看过一本《共产党宣言》的封面,那上面有一行德文字。我一想,德文同英文都是一样的勾勾字,算了,美国比德国厉害,我还是学英文吧。

一个学期有六七门课,别的课都好懂,因为讲的是中国话,最多老师有点口音。可是,英文可真混不过去,不懂就是不懂。没办法,学吧,既然英文最差,就给它最多时间。

本科前三年,我有一半时间是学英文。什么招儿都试过了,背字典,背书,大声喊,连说带比画,睡觉前背三句话,上厕所背五个单词;买一个一块砖那么大的半导体收音机,放在书包里,走路听,吃饭听,听报告听,上街听,听了四年。

别的班的人说,你们班那个外语疯子,是不是受过什么刺激?不仅如此,我还读小孩的英文书,就是一页只有两句话,剩下就是唐老鸭的那种图画书。总之,到大三的时候,我连滚带爬地冲进了英文最快班。第一天坐到快班,环顾左右,尽是那些刚入学时看着特有学问,特可望而不可即,特高深莫测的脸。看着,看着,我的脸也绷成了高深莫测。有点庆幸,有点忐忑不安。心想,一不留神也混进这帮子里来了?!

学校公园有个英语角,天黑以后人才多起来,可能是夜幕有助于掩盖我们这些先长胡子后学英文的人的羞涩。

一天晚上10点多,我在英语角讲得口干舌燥,但仍兴致勃勃,摇头晃脑地回到寝室。一推门全屋的人哄堂大笑。我问,怎么了?一个北京同学说:“我正跟他们讲,你在英语角大摆擂台呢。我在那儿偷听了一会儿,就听着你那东北英文的声最大。”全屋人又是一阵大笑。

同学的嘲讽不仅使我难受,还搞得我心里没底了。我真搞不清老外是不是能听懂我这带东北口音的英文?我的英文是不是像中国武术似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是接不上火。到英语角去的总是那么几个人,真就跟中国武术比赛一样,谁得第一,谁得第二,只有那几个裁判知道。如果是这样,我这英文不是自学了吗?咱同中国人不用讲英文啊!我的东北话是土点,可是中国人毕竟明白。看来,我还真得找真讲英文的人过过招,看人家懂不懂我这东北英文。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不像现在,全中国一共就那么两三种中国人编的英文教材。农村都包产到户了,教材里还在教人民公社和义务劳动呢。单独练听力和口语的教材几乎没有,要想练习,只有找活人练。北京那时的外国人也不像现在这么多,我只有星期天到颐和园门前去等。外国游客一下车,看着哪个面善,就冲上去问:“你是哪国的?”然后问:“第几次来北京?”然后又问:“你喜欢北京吗?”这是我的三板斧,到这时候,一般游客就该不理我了。没事,要学英文只有不要脸,再说,老外知道我是谁呀?于是,我接着堵下一队。

一天,我堵到一个美国老头,他腿脚不灵,没跟大队走。我趁机坐在他旁边,那前三句已说完,得变招了。但从书上背的不管用,只能自己编。当时是美国大选,我在脑袋里想了一会儿,组织了一个完整的句子,一个字、一个字地问:“你认为谁能当美利坚合众国的下任总统?”

他说:“我支持里根,我认为他一定赢。”

哈哈!!!他听懂了,他听懂了我自己编出来的东北英文!我真兴奋,那种快感真是语言难以形容。

我又问:“我的英文是不是有东北口音?”

他不解地问道:“你是说,你是不是有波士顿一带的美国口音(波士顿在美国东北部)?”

“不是,是中国东北口音!”

那时,我熟悉的世界就是北京以北的中国,以为全世界也都应该知道。可是,那老头面带困惑地问:“中国东北在哪儿?”

我说:“靠近苏联。”

“北京不就靠近苏联吗?看地图挨得很近。”

什么?那是我第一次同一个外国人坐在一起,我感到这个老外是从月亮上下来的,那么大个东北,他都不知道,难怪他胳膊的汗毛都是黄的。那天,我恍恍惚惚地从颐和园出来。从此,星期天没事就往颐和园跑了。

七年后,我从人民大学毕业,被招聘到香港做生意。我的第一单生意,有幸和李嘉诚的二公子李泽楷联手做。那时,他是刚从斯坦福毕业的洋硕士,我是人民大学的土硕士;他不能讲普通话,我不能讲广东话,因此,我只能用我的东北土英文同他的美国英文沟通了。他在加拿大,我在香港,每晚10点整通电话。因为,多伦多股市是在香港晚间才开市。我结结巴巴的东北英文和对股票的第一次实际接触,一定使他很烦。没办法,那也是华润集团第一次越洋收购上市公司,没人指导我,我只有白天看股票的书,晚间就用。慢慢地,我们毕竟说明白了。通了一个月电话,我们最后放弃了收购,可是,无意中赚了70万元加币,那是我为公司赚的第一笔钱。

读到此,可能有人问,你凭什么那么幸运,一毕业就能到香港;一到香港,就能同李嘉诚的儿子做生意?一定有大后门。

是的,我有,这个大后门就是我的东北英文。因为1986年,中国在香港最大的中资公司华润集团,恰恰到全国最好的大学招收应届毕业生,我恰恰在那年研究生毕业。招聘考试英文时,我的英文又恰恰是非英文、非外贸专业毕业生中最好的。于是,我同二百多名毕业生一道来了香港。到了香港,我恰恰被分配到华润集团的企业开发部,因为我的专业是企业管理。我的英文和讲英文的胆量,又恰恰使我成为华润集团那年招来的管理专业中,惟一能张开嘴说英文的。当时企业开发部一共8个人,只有两个英文比我好,恰恰又都是我的老板。老板不可能天天上夜班,同在加拿大的李泽楷通电话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通着通着,恰恰杀出来一家芝加哥的公司,跟我们抢着收购那家上市公司。于是,我们决定放弃收购,卖掉了手中的股票,幸运地赚到了钱。这么多“恰恰”加在一起,促成了我到香港的第一单生意。从此,我知道了我的东北英文能用,它打开了我另一只看世界的眼睛。

读到此,你们一定以为我的英文很好。实际上,我到现在还不能完全看懂和听懂原版的英语电视、广播和电影。为此,我每天还要坚持听一个小时的英文新闻,来维护这个不太灵光的英文耳朵。我讲英文和写英文,超过三句,别人就知道是外国人的英文。读英文算是我的强项,不用查字典,囫囵吞枣能读懂新闻、小说和专业文章。然而,即使是这样残缺不全的英文,我使用起来也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为,我从不吝啬说:“对不起,我的英文不好,没有听懂你的意思,你能再讲一遍吗?”

同类推荐
  • 雏鹰展翅

    雏鹰展翅

    在国人的记忆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第一次正式公开亮相是在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194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全体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将近30万各族群众汇集天安门广场,透过头顶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他们目睹了声势浩大的开国阅兵式。阅兵式的高潮是:当地面的炮阵分队和汽车坦克分队经过主席台上,天空中同时出现了飞机方阵,人民空军共有26架各型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稍稍了解一些空军历史的人们都会知道,人民空军正式成立的时间是在1949年11月11日,也就是说是在开国大典一个月之后才正式建立。
  • 解说·信康

    解说·信康

    忆起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不少人都会有多少的惜春感觉。时值百废俱兴,现代艺术如强劲的风,使我们都陶醉在它的沐浴之中。穿着磨破的靴子、冻疤尚未褪尽的我,那时对自己教养中的欠缺,有一种很强的补足愿望。回到都市我觉得力气单薄,我希望捕捉住“现代”,以求获得新的坐骑。那时对形式、对手法和语言特别关心,虽然我一边弄着也一直在琢磨:这些技术和概念的玩意究竟是不是真有意味的现代主义。裹挟的时代,把我们从六十年代投入了蜕变更新的八十年代。我从一个职业牧民,变成了一个职业写作者。“现代”冲淘着那时的中国文学界。
  •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
  •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狮城探儿记

    狮城探儿记

    我说,儿啊,你知道中外的差别就好。比如新加坡,它是高度福利社会,老百姓生老病死没有后顾之忧,当然可以做“月光族”啦!而中国人,仅住房、医疗、子女教育这三项,就把你压趴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放弃这里的白领,想回国,过什么平淡的生活。你觉得在这里辛苦,可回到国内,还不是更辛苦!你知道国内找工作有多难吧?你听说过没有,找工作比找老婆还难!没有好工作,找了老婆也保不住。……
热门推荐
  • 走向太空

    走向太空

    人们对神秘的太空一直都很向往,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对探索扣了解太空充满了兴趣。本书从宇宙的产生、太空世界的物质、奇特的宇宙空间和现象、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之旅、未来的太空建设等方面切入,为阅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太空世界。
  • 娇宠娘亲

    娇宠娘亲

    女主神经卖萌,暗地害人。嬉笑怒骂之间,步步高升。纠结一:夫君的书房门口,秀儿高兴的玩跳皮筋。“唔……咱们这次跳茅坑。”噢!侍卫痛苦的看着面前这疯子跳进跳出……反反复复,惨不忍睹。纠结二:秀儿给九儿子手里塞上三根香蕉。“拿着,娘吃不了”看着儿子要进书房,“唔,要不然给你爹一根。他老了,尝尝鲜就好。”结果儿子出来时,手上空空如也。纠结三:秀儿看着面前的老十和小十一,莫名其妙的开始美滋滋起来。小十一擦掉娘亲嘴边的口水:“娘亲,你……”秀儿用星星眼望着他。忠犬攻和腹黑受。嘻嘻,乖。秀儿——少妻老夫,相处起来是不是会像祖孙俩?众多少爷,后台相差,秉性错乱,性格迥异。咦?老皇上该死了?康王——老牛嫩草,要相处多久才不会轻易放手?他是夫君,是父亲,但更是康王。是要自私,还是要自伤?清冽——长子小娘,是否也能不动神思淡然相处?权威父亲,神经娘亲,他会因为谁送上一生。权衡两重,云淡风轻。曾经的玩伴,反目成仇;曾经的依赖,天人永隔。没有谁,可以不长大。
  • 入主中宫

    入主中宫

    她因一道圣旨入主中宫,本想守好本心,安分度日,却被他的温文俊雅,体贴入微迷失了心魂,步步身陷,可当有一天,她忽然发现,原来他对每个人都如此,原来她亦不过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原来皇家无夫妻,原来他已有心爱之人。自此,她为他广纳嫔妃,与他虚与委蛇,抛开情爱,誓要保住她的中宫之位。但是,他却发现,原来,她早已在他心中深种,还好她还不知道这一切,还好还有挽回余地,殊不知,她早已抽身而退。 如果他没有天下,没有江山。 如果她没有家族,没有使命。 如果他们都能赌一把…… 可惜他们都是胆小鬼,谁也不敢赌一把……
  • 瀚海神魔传

    瀚海神魔传

    七千年前神龙作祟为祸人间,女娲指引着人间勇士打败了神龙,将其尸身钉在了山里,并告诫人们山不能被打开,更不能移动宝剑,否则恶魔临世,人类将永无安宁之日。人们谨遵女娲祖的告诫,派人世代守护这九座大山,然而随着时光推移,后代们渐渐将其遗忘,厄运也悄悄来到人们身边。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史上最真实穿越

    史上最真实穿越

    献祭主角,法力无边。万界穿越,主角弱鸡。
  • 我,关键先生

    我,关键先生

    兄弟的脸,父亲的心,一对史上最养眼的别样父子,两代人热血跌宕的圆梦之旅,演绎最温暖人心的骨肉情深。
  • 旅游记

    旅游记

    一部生趣盎然、充满哲思的小说。以旅游者的视角将自然山水、人文胜迹、民风民俗与人的本性、命运相结合,以此反映社会的变迁,人心的浮沉。《旅游记》可谓旅游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漫长的旅程中,与旅伴们一起,或骑毛驴骡马,或乘轮船飞机,时而若一个行者,随遇而安;时而又像一条航船,经受着大风大浪。作者于旅途中目睹耳闻了沿途景致和异闻趣事,领略了个中哲理,依着旅程的顺序,每到一处,是怎么看的,何样想的,就怎样写,便写成了这几十万言。《旅游记》主人翁胡艳丽美丽善良、年轻单纯,在旅途中,在旅伴的诱逼下与之发生关系怀孕,不得不与其结婚,而婚后丈夫却背叛了她。胡艳丽断然与背信弃义的丈夫离了婚,却陷入了生存困境。
  • 日式幻想

    日式幻想

    这是一本不那么完美,不那么聪明且自娱自乐的书。
  • 从黎明到黄昏

    从黎明到黄昏

    安生以其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段又一段的感情故事,或有关爱情,或关乎友谊。这部安生的小说集《从黎明到黄昏》囊括了安生七部中短篇小说,故事跌宕,情感深刻,不论是浅夏还是莫言都在安生爱情的小巷子里兜兜转转,最终却又是跟爱情擦肩。这是命运的玩笑,还是美好的爱情就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