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九岁那年,正式出台为他父亲王风卿先生伴奏胡琴。风卿先牛唱的是汗桂芬先生一派,像《文昭关》这出戏就不容易拉。伍子胥复仇救国的心情,不但要在演员的悲壮声腔和激越神情上表达出来,而胡琴的衬、托、垫、补也应该为演唱者增加强烈的气氛。一般有经验的琴师对这出戏尚且感到不易措手,而少卿以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琴师由于具有耳快、心快、手快的天才,却居然能够应付裕如。当时场面上的前辈都赞许他是后起之秀,前途未可限量。
1923年,我排演《西施》,当时我感觉到,京戏的主要伴奏乐器只有一把胡琴,显得有些单调,要想使它丰富一些,就采用了古乐中的大小忽雷以及我们自己创制的各种形式的弦乐器,经过试验,效果都不够好,最后觉得只有“二胡”比较柔和。二胡是南方的乐器,过去京剧舞台上,只有像《荡湖船》等属于滩簧系统的小戏里才用它伴奏,一般京剧里是没有用过的。我们决定把它加进去,就由少卿担任二胡伴奏。在当年,场面上加进一件乐器,是一桩引人注意的事,少卿和我的琴师徐兰沅先生互相切磋研究,在这两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上,做了缜密的安排组织。例如胡琴和二胡相差八度的关系上和繁简单双的交错配合上,都是通过不断实验而达到相得益彰的地步。《西施》演出后,当时有一部分较为保守的观众,曾用讽刺性的文字来反对这个新的创举,把它说成是“破坏成规”和“靡靡之音”。场面上的内行也认为二胡的声音掩盖了弹拨乐器的音响。但这些论调抵不过广大观众的日益欢迎,因此很快地就在各剧团当中得到推广。几年之后,大部分的旦角戏里都采用了二胡伴奏。二胡运用到京剧场面里来,少卿不但是创始者,而且在托腔方面也起了示范作用。抗战前,我所灌的唱片,都是徐兰沅先生拉的胡琴,少卿拉的二胡,至今为内外行所一致称赞,说他们是珠联璧合。
大家都知道我当年喜欢排演新戏,每排一出新戏,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编制唱腔,少卿在这方面给我的帮助最大。我们在集体创造过程当中,徐先生是经验丰富,见闻渊博,少卿是思想敏捷,往往能够独出新意,敢于创造。经验告诉我们:有些唱腔在小声试拍时,听上去很好,到了台上并不合乎理想;相反的,有些腔在低唱时并不出色,到了台上反而很能动听。有时候由少卿操琴,我在屋里唱,徐先生到院子里去听,用这种方法来判断这段唱腔是否完美;也有我唱的时候,就发现一些问题,然后三个人再一起研究进行修改。总之,少卿所设计的新腔,基本上都是能够适用的,并且还有突出的地方,例如《生死恨》末场,他主张用[四平调],有人认为这种调子不适用于悲剧的高潮中,而他很坚持,同时他对编剧执笔的许姬传同志说:“请您在写词儿的时候,尽量用长短句,越是参差不齐,越能出好腔。”剧词编成之后,经他在唱腔的安排上很巧妙地把反调与正调交错使用,表达出韩玉娘如泣如诉的哀怨情绪,连我这个扮演者都被这种凄楚宛转的唱腔所感动了。
少卿为我伴奏胡琴,是1948年开始的。我在抗战时期停止了八年演唱,后来重登舞台,就觉得在唱时气力运用不如从前,因此我在换气、偷气方面下了工夫,和当年有很多不同之处,少卿能体会到这一点,在托腔时尽量使我不感到吃力。1953年的春天.我在天津工人文化宫演出,有一天演《别姬》,那天唱得很痛快。散戏后,我对少卿说:“今天感到调门高一些。”他说:“这一阵子我觉得您的嗓音很有富余,所以给您长了一点。自从去年由东北回来到现在为止,您已经长了一个调门,但我是一步一步试着给你长的,您已经六十岁了,不能不多加小心。”以上这些,可见他在工作中,对于我的表演随时密切注意着,根据实际情况来伸缩运用,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
少卿的指法、弓法,是深厚灵活兼而有之,有力量,有气派。他常对我说:“每个音都要按得‘鼓’起来,才有弹性,显得圆满好听。为什么有些人会拉‘蹩’了呢?这就是由于指、腕的力量没有找到重心,所以听上去觉得呆板单调。”还有,操琴者讲究带字,譬如拉一个“工”字,能够借出别的音,就显得丰富有味,但要带得自然,如果为带字而带字,拖泥带水,堆砌臃肿,就没有意义了。少卿在这一点上是做得不多不少,干净大方。他的伴奏技巧,并不专在一字一音的细节上着眼,而是从整体出发,巧妙地烘托着唱腔的韵味,表现了精力弥满,大气磅礴的风格。
少卿的胡琴,在掌握速度方面也是有独到之处的。他有两句话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他说:“慢不等于‘坠’,快不等于‘慌’。”这就是行话所谓“坐得住尺寸”。他不单是唱腔托得好,就连拉个牌子如《醉酒》里的[柳摇金]和《别姬》里的[夜深沉],也的确起着辅佐烘托的作用,增强了舞蹈气氛。总起来说,他在快的时候是从容匀净,慢的时候是紧凑绵密,特别是由快转慢、由慢转快的时候,都能够衔接无痕,使演唱者得以尽量发挥,毫无顾虑,达到血肉相连、舒畅和谐的境界。
少卿曾对我说:“我们在台上合作了这么多年,有时候唱的、拉的、打的几方面的心气都碰在一起了,这一出戏拉完了,那种痛快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但这种境界也不是每次都有的,还有时候想要格外卖力讨好,反倒显得矜持而不自然。”他这几句都是从甘苦中得来的,我也何尝没有这种感觉呢?因为京剧的各种腔调,虽然有板位严谨地管住它,但这里面的快慢尽寸,抑扬顿挫,还是要由演员根据剧情的要求来灵活运用,不是千篇一律的。如果鼓师、琴师对演员的表演、歌唱不热悉,就很难恰当地表达出剧中人的情感来。少卿的胡琴艺术,是继承梅雨田(我的伯父)、孙佐臣两位大师的琴艺而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的。他虽然尊重传统,但不迷信前人,所以一开始就有自立门庭的志愿,他不断地吸收了滦州影、大鼓的曲调,运用到京剧胡琴里,丰富和发展了胡琴艺术,当时曾引起一部分内行的非议。其实他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能够消化运用,有所抉择取舍的。在初期他的创造中,当然不免有矜才使气的地方,由于他的天资聪明和深入钻研,使这些外来的曲调逐渐成为自己的东西,而听众的耳音也习惯了。在戏曲界他有许多学生和同好的传播,影响也是不小的。解放后,有我所灌的唱片和电台保留的录音胶带,大家可以从这些资料里听到他的胡琴艺术已经由绚烂渐归朴素,达到炉火纯青的阶段。今天,像他这样富有创造力的戏曲音乐工作者,在培养下一代和示范演出等方面,正可以做许多事情,却不幸以恶疾终止了他的可贵的舞台生命,这不仅是我个人失去了一个好的合作者,也是京剧音乐界难以补偿的损失。
少卿同志虽死,广大的听众还在想念他的精湛艺术。我希望从事京剧音乐的同志们继承他的遗志,学习他大胆创造的精神,把艺术推向前进,为迎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而努力!
父子不和睦,兄弟不谐调,即使想要富余,也必然会贫困而日趋衰落。
志摩是人人的朋友
方令孺
再有什么比这个消息更惨烈?这真像是处在迷离的梦境,不信志摩会这样忽然失去!不管他是在天上融化,或是摔碎在岩石上,那情景只有他自己知道。唉,他带着人类所有的创痛去了!今后再看不见志摩,所有他的朋友,谁的心中不失去那蕴育着的和谐的韵调?所有知道他的年青人,谁不哀悼?只有志摩的心是永远同年青人的心合拢,而以生命注挹的。昨天下午在凌叔华家里。
沈性仁、张奚若夫人同叔华都在座,大家都哀悼志摩。叔华说,几年前他们有一个快雪会,是在雪天里同很多朋友游西山,后来志摩做一篇文章纪游,叔华把他这篇文章抄到一个本子上,头一页上写一副对联,(我不会背原文)意思是俯临高处看溪壑里的云雾的景致,上面戏题志摩先生千古。这次志摩将离北京的时候,叔华无意中给他看了,他还说,“哪就千古了呢?”。谁知道竟成谶语!他们都叹赞志摩有温存的性质,肯为朋友间的事尽心,并且他又是那样有兴致有毅力,能同世界的文艺活动衔接。
张奚若夫人垂泪说:“我们这一群人里怎么能缺少他呢!”沈性仁黯然,说,“这都是造化的安排!”
那时候,房里已浸透了青蓝的光,半轮冷月挂在带几片残叶的树枝上,一阵乌鸦飞过,一室的人都沉默了。
“人事真是无常吗?”梦家来信这样伤感。我想去年在南京看见志摩,是比这时候早三个月的天气吧,记得虽然感到一点秋意,可是在葱茏的梧桐树上才缀上几片黄叶,有一天刚上灯的时候,梦家,玮德,同一个聪明的女孩子,在我家里等着志摩。一会他来了,穿一件灰色的长袍,那清俊的风致,使我立刻想到李长吉杜牧之一班古代的诗人。我们登园后的高台,看河水印着暮云,志摩同我家老仆谈那一道古桥的历史。晚上我们都在橘子色灯光下围坐,志摩斜靠着沙发,在柔和的神态中,讲他在印度时的事。说,晚上睡在床上看野兽在月光下丛林里乱跑,又有獐鹿绕着他卧床行走。那时候我们都忘记了自己——成年人的心——同孩子一样笑乐。门外有一架藤萝,他走的时候对我说:
“在冬天的夜里,你静静地听这藤萝花子爆裂的声音,会感到一种生命的力。”
其后我往来上海北京,总是看见他有灵活的精神,不衰的兴致。对着他,这沉重的心减却分量!所以有一次我给玮德信上说,我们悄悄的看,志摩背上不是也蹁跹着一双小翅膀?想不到他真的在天上飞去!
志摩去了,第一的打击,是此刻新诗的前进,鸟瞰中国诗歌的变迁大势,新诗运动是现今颇重要的时期,志摩是这时期最起劲,而且号召有力的人,这就是因为他肯得吹喇叭,加以他自己的笙箫又吹得异常嘹亮,我常想,像他那样无限无边的写作力,是因为他有一个不衰老的心,轻和的性格,同火热的情感。从自己心里烧出的生命,来照耀到别人的生命,在这种情态下吐出来的诗歌,才能感到灵活真诚。读志摩的诗,像对这壁炉里的柴火,看它闪出矢矫上升的火焰,不像那些用电光照出的假火炭。读他的文章,使人想到佛经上所载的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有彩色的羽毛,有和悦的声音,听的人没有不被他感动。现在听不到他新颖的歌声!可是,不消灭的是他的心。藏在文字里,永远传给后人!
虽说在这衰颓的时候,在横蛮抑压底下,志摩是超脱了。我相信,在那最后一刹那,他决没有想到地上,只惊叹着大自然的威猛。但是他的生存的朋友们,这黝黯的生活,谁再能给他激励!
1931年11月22日
贫困并不是人生的祸患,应把和睦作为最可贵的。
傅雷二三事
刘海粟
从欧洲返沪,傅雷便住在我家,职务是上海美专校长办公室主任兼西洋美术史教授。他对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学生纪律以至人事安排,都一一过问,教职员对他都很器重。
我和他都属猴,他比我小十二岁,感情却不亚于手足。他的审美能力,钻研精神都使我佩服。初到巴黎不久,我跟他学习法语。他毕业于上海徐汇中学,底子好,又用功,到法国后,巴黎话说得更加流畅,他教了我两个月,便指出我们见面老讲上海话,这样不好,你应当找一个不懂中国语的太太去学,才有希望。”接着他为我介绍了一位女教师,从这件小事就可看出他的认真和严肃。
为了翻译《贝多芬传》,他曾经与罗曼·罗兰通过信。这些信就印在卷首,为了弄清巴尔扎克名着《贝姨》、《邦斯舅舅》等书中一二处用语,他和法国友人反复通信,直到搞清楚之后才定稿,必要时还加上注释。
今天,安徽省出版局印行他的译文集,是一件极有意义极有见地的工作。几十年来,他翻译的文学作品在我国读书界享有很高的信誉,对后学有很多启示。译罗曼·罗兰写的几本传记,质朴流畅,信、达、雅三条都具备。《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说是部长达一百多万字的散文诗,但译者没有造一个生僻的怪词,文笔之美,足以醉人。伏尔泰的小说以哲理见长,又是18世纪的名人,写过很多诗和哲学着作,文字纯净机智,很有回味。他把梅里美译得优美生动,风格性很强。虽然只有两种,也使人百读不厌。傅雷译得最多的是巴尔扎克的作品,浑厚、俏皮、准确,对话更见性格,我拿译文和部分原作对照过,也算得旗鼓相当,铢两悉称。很难相信四个人的作品出于一支译笔。
傅雷的老家在浦东,父亲只活了十八岁,留下小片土地,出租勉强可供衣食。他虽是遗腹子,母亲管教甚严,对他性格的形成颇有影响。他在学校念书成绩始终很出色。40年代初,祖传的几亩地便卖掉了,多少年都是靠译书维持其清贫的生活。
我与傅雷在1929年相识,那时他正在法国巴黎大学读文学,也常去梭旁恩听艺术讲座,到卢浮宫美术史研究院学习艺术史,异国订交,立刻成为知己,常常一起到卢浮宫去观摩世界名画。卢浮宫的美术作品,按时间地区分别陈列,看画的过程,很容易了解各种流派的变化、时代的特征、作家的风格,从古希腊、埃及、中世纪欧洲,15世纪的意大利、16世纪的法兰德斯、17世纪的荷兰、18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法国,都比较全面。他的分析能力很强,不仅看画,而且读了大量的美学、美术史、音乐理论论着。他在作画、作曲、弹钢琴方面都作过努力,无奈他的审美水平比他的创作能力高出很多,所以对自己的绘画和曲子以至弹奏技术都很不满意。
看到他很为这件事苦恼,我就说:“怒安!你不要把时间再花在创作方面,还是研究美术理论、美术史吧。一样可以成为出色的学者。”
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天天来讨论学问的还有诗人梁宗岱,三个人不是娓娓清谈,便是争论不休,往往把我的妻从睡梦中吵醒,使她不得不下令逐客,他们才恋恋不舍地告辞。第二天晚上又是那样。友情给人的安慰和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尤其是生活在异邦的穷苦青年们。如写法文诗的何如来、画家王济远、庞薰琴、张弦、陈人浩、汪亚尘、女画家张荔英,还有研究历史的黎东方,一坐咖啡馆里辩论起来,就是几个小时,非常热烈。今天荔英已去新加坡,健在的只有薰琴、亚尘和宗岱了。
我们和另一位留学生,后来也到美专执教的刘抗一起,拜访了巴黎美术学院院长裴那、教授阿芒、约翰、雕刻家龙杜斯基(孙中山像作者)、画家梵钝根等,并曾同去凭吊过米勒的故居、梵高的寓所、莫奈美术陈列馆。我作了一些速写。他则耐心看画,不停地写笔记。不久,傅雷和刘抗住在巴黎近郊的一个家庭宿舍中去了,两个人更加亲密。他曾吟过苏子由的名句赠给刘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缘。”这种友情后来一直保持着,终生不衰。
1929年盛夏,傅雷去瑞士度假,住在莱梦湖边一间小别墅里。主人是他的朋友,他便写了信约我和刘抗、人浩也去作画,下榻在一起。记得碰头的第一夜,傅雷躺在床上,翻身打滚睡不着。
“你怎么失眠了?”我扭开了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