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0500000002

第2章 给生命加点盐(2)

一天,孔子问子路:“你为什么过一段时候就请假回家?”子路见先生问起这事,忙向前行礼回答:“先生不知,学生的二老最喜陬邑的白米饭,学生过一段时间就得去陬邑背米,孝敬双亲。”

孔子听了,深为感动,并夸赞他说:“子路真是个大孝子啊!”

子路常对人说,背着沉重包袱走远路的人,休息时从不选择地点,因为太累呀!双亲年迈家里又很穷的人,找工作会不管挣钱多少,因为急需钱花啊!

二位老人去世以后,子路去了南方到了楚国,受到楚国重用,曾高贵一时。跟随他的车子达到一百多辆,积攒的谷子有几十万担,坐车铺的垫子,一层接一层,吃饭的时候,摆着多少个鼎看着吃。

穷贱之时,子路孝顺双亲尽心尽力,富贵之日,子路更时刻怀念双亲。他说,我真愿意回到同父母一起享受欢乐的时刻,可是不能再得到了。“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弗及”,二位老人寿数有限,孝子想要孝敬老人,可是二位老人不能等啊。就像草木想着不凋谢,可是霜露不允许啊。我没能及时孝敬老人,时机一过,后悔也没有用了。

贫亦孝,富亦孝。子路孝顺父母的深切情感,打动了多少孝子的心啊!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乐正子春闭门思过

乐(yuè)正子春,春秋时代鲁国人,曾参的学生。

一天,他从高台阶上走下来,刚好有一群大雁从头上飞过,望着远去的大雁,乐正子春陷入了对人生的沉思之中,忘了自己正在下着台阶,一下子踩空了,跌倒了,崴(wɑi)了脚脖子,疼得直叫。

家人闻声跑来,将他扶起,搀到屋里,让他倒在床上,便跑去请医生。看着乐正子春满是冷汗的面孔,母亲心疼得直掉泪,埋怨儿子毛手毛脚,不知爱惜自己,这么大了还让父母操心。儿子崴脚,母亲流泪,真是十指牵心啊!乐正子春好后悔,为什么自己思想溜了号,崴了脚,让父母跟着操心。

经医生的推拿,又吃了两副药,脚很快就好了。人们奇怪的是乐正子春还是不出门,而且见了家人脸上还现出惭愧的脸色。一问才知道,他是在闭门思过呀。他说:“我听老师讲过,当子女的应当爱惜自己的身体,父母生下完完全全的身体,就应完完全全地保存下来。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才能说是孝敬父母,不该无缘无故地毁伤自己的身体。这是孝敬父母的起码要求啊。我想,凡是能够做到恭敬谨慎孝敬父母的人,就不会使自己的身体无故受到损伤。我没做到处处事事恭敬谨慎,走路还把脚崴了,辜负了老师的教导,也忘记了对父母的孝敬啊!”

乐正子春走路不小心崴了脚,竟一连几个月没有出门,在家闭门思过,悔恨自己没做到处处事事恭敬谨慎,忘了孝敬父母。人们听说了都很感动。他的老师曾子知道了这件事也赞扬他能从各个方面去思考孝敬父母,处处恭敬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修养自己。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卞庄子采蜜伺母

卞庄子出生在春秋时代的鲁国卞邑,他不仅是一位英勇的壮士,而且还是一位德行很高的人。

没有出外做官的时候,卞庄子家住在卞桥东北十几里的蜂王山下。蜂王山上有一窝非常大的蜂群,它们经常成群地到窝外袭击人畜,人们惧怕蜂蜇,都不敢上山打柴、打猎。

一次,卞庄子的母亲得了重病,疾病折磨得老人饭吃不香,觉睡不着。母亲得病后,急坏了卞庄子,他天天伺候母亲,在病榻前喂水喂药,端屎端尿,从不厌烦。还想尽一切办法为母亲做好吃的。老人在卞庄子的精心照料下,病减轻了许多。

一天,卞庄子到母亲床前问安:“母亲,今天您想吃点什么?”“娘的嘴总是觉得苦,想吃点甜的!”母亲有气无力地说。卞庄子为难了:“方圆数里,只有蜂王山蜂巢里的蜜是甜的,别的食物都不甜,怎么办呢?”

“既是这样,我儿就不必发愁了!”母亲躺在床上安慰儿子说:“我只不过说说而已,其实不吃也行。”

卞庄子立即从母亲床前站起来说:“娘,您放心,孩儿一定给您割来蜂王山的蜂蜜,让您老人家吃到!”说罢,扭头就走了。

“不!孩子,你不能去!”母亲从床上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来制止儿子。“我听说,蜂王山的蜂可毒啦,你要被蜇坏的!”

卞庄子安慰说:“母亲放心,孩儿晓得,我一定要弄来蜂蜜!”说完,就背上筐子,拿起柴刀,不顾一切地向蜂王山冲去,荆条划破了他的手指和衣衫,他全然不顾。进了蜂王山,一个硕大的蜂巢附在山石上,群蜂铺天盖地向卞庄子袭来。卞庄子扑通跪倒在山坡上:“尊敬的蜂王啊!请可怜可怜我病重的母亲吧!她想吃点蜂蜜!”

群蜂像是听懂了卞庄子的话似的,向四面八方飞散而去。卞庄子连连道谢:“谢蜂王殿下赏蜜!”他从腰间拿出柴刀,从巨大的蜂房里割了一块蜜,然后离开了蜂巢。

卞庄子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母亲正惦记着儿子的安危,没想到他平安回来了。

卞庄子一进门就说:“妈!我去了蜂王山,向蜂王为您讨了蜜,您快吃一点吧!”他用汤匙为母亲舀了一勺蜜,送到母亲嘴里,母亲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蜂蜜滋补了母亲的身体,母亲的病渐渐好了。

卞庄子不顾危险为母亲割蜜的故事在泗水卞桥一带流传下来,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孟子提倡孝悌

孟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思想家。受业于子思。在儒学分化中,被称为孔孟学派,代表孔门正统学术思想。

孟轲提倡孝悌。

在一个秋雨连绵的夜晚,孟子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孝悌和修养的关系问题,爱提问题的公孙丑首先提问:“老师,您为什么那么重视孝悌呢?”

孟子解答:“因为要实行尧舜的仁政,必须立足于孝悌。”

公孙丑接着问:“那么,什么是孝悌呢?”

孟子解释说:“孝顺父母为孝,尊敬兄长为悌。孝和悌是仁义的基础,只要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兄长,天下就可以太平。”

孟子谴责不孝顺父母的人,他认为不孝有五项内容。

学生公孙丑问他有哪五项内容时,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的事情有五件:四肢懒惰,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喝酒,不管父母生活,二不孝;好钱财,偏爱妻室儿女,不管父母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因此受耻辱,四不孝;逞勇敢,好斗殴,危及父母,五不孝。”

孟子还认为,父母死后,应当厚葬久丧。孟子老母死了,孟子给以隆重的送葬,棺和椁,都选用上等的木料,还专门派学生监督工匠制造棺椁。事后,他的学生也觉得选用的棺木太好了,便带着疑问对孟子说:“前几天,大家都很悲伤、忙碌,我不敢向您请教,所以今天才提出来。您看,用的棺木是不是太好了呢?”

孟子解释说:“对于棺椁的尺寸,上古时没有一定的规定;到了中古,才规定棺厚七寸,椁要与棺相称。从天子一直到老百姓,都这样做了,才算尽了孝子之心。古人都这样做了,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我给你们讲孝悌时,不止一次地对你们说过:在任何情况下,可不应当在父母身上省钱啊!”

公元前325年,滕国的国君滕定公死了,太子(即滕文公)派然友去请教孟子怎样办丧事。孟子主张厚葬久丧。他对然友说:“父母的丧事,尽心竭力去办就是了。曾子说过,当父母在世时,应按照礼节去奉侍;他们去世了,应按照礼节去埋葬和祭祀,这就是尽孝。诸侯的丧礼,我虽然不曾学习过,但也听说过,就是实行三年的丧礼。从国王一直到老百姓,三年中,都要坚持穿孝服,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办的。”

然友回到滕国,把孟子的话向太子汇报了,太子觉得孟子说的有道理,便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但是,命令下达后,滕国的父老和官吏都不愿意,有人说:“三年丧礼,连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历代国君都没有实行过,我们何必去实行呢?”

又有人说:“这样做,耗费太大了。”

当时议论纷纷,众说不一。

太子也觉得难办,又把然友找来,对他说:“我过去不曾搞过学问,只喜欢跑马舞剑。今天,我要实行三年之丧,百姓和官吏都不同意,恐怕这一丧礼我难以实行,请您再去替我问问孟夫子吧!”

然友受太子的委托,又匆忙坐上马车去请教孟子。孟子听了然友介绍后,严肃地说:“唉,这么一件事,太子何必老问别人呢?孔子说过:‘国君死了,太子把一切政务交给相国,在孝子之位痛哭就是了。这样,大小官吏没有人敢不悲哀的,因为太子亲身带头的缘故啊!’国君的作风好比风,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自然向哪边倒。这件事,太子的态度一定要坚决。”

太子听了然友的汇报后,坚定地说:“对,这应当取决于我。”

于是,太子在丧棚里住了五个月,不曾亲自颁布过任何命令和禁令,这样一来,官吏们和同宗族的人都很赞成,认为太子知礼。

五个月过去了,到举行殡葬的那天,各国都派使者来吊丧,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观礼,太子面容悲哀,哭泣哀痛,参加吊丧的人也都哀之。

后来孟子宣扬的厚葬久丧,已没有人尊奉了,但他提倡的尊敬父母兄长,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已成为美好道德风尚。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缇萦上书救父

缇(tí)萦是汉文帝时太仓长淳于意的小女儿。他父亲淳于意,是个精通医道的有名医生。后来他回家专门行医后,治好了不少疑难病,有钱没钱,他都给细心地瞧脉看病,因此,远近患者,应接不暇。

一天,淳于意要出门办点急事,就在大门外贴了一个告示:“这两天有事出门,暂不看病,请谅。”不巧有个地方上的大官得了个急病,老远的慕名而来,竟不在家,便立即派人去找,差人刚走不久,那官人就在淳于意的大门外病死了。这可吓坏了那官人的几个手下人,为了推卸责任,他们竟编了一个故事,回禀说:“看错了脉,耽误了病,不然不会死的。”这可气坏了病人的家属,他们仗着官势,也不问个青红皂白,第二天便领着县里的公差登门抓人。

淳于意到家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妻室,就被公差抓走了。公堂上不容申辩,硬说他行医害人。判为“刖刑”(古时肉刑的一种,割去脚)。

因为淳于意当过太仓长,是朝廷命官,判罪需有皇帝的批准,才能最后定罪行刑。这样就得把淳于意押解到京师去。

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其中有一个名叫缇萦。别看她年纪小,又是个女儿身,可从小就与众姐妹不同,特别刚烈,又有心计。她想,这不是以势压人,颠倒黑白吗?病人来看病时父亲不在家,有墙上的告示为证,怎么谈得上行医害人呢?我要到京师去说个明白。她把自己的想法和众姐妹说了一遍。大家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可想到小缇萦的倔强,谁也没出面阻拦,大家只是说了些一路上要十分小心的话。

父亲被押解进京那天,小缇萦早早地便起床了,洗了把脸,找齐了必备的用品,打了个小包,辞别了众姐妹便上路了。

在一个十字路口,她等待着父亲。终于看到父亲了,几天不见,父亲苍老多了,又戴着刑具,小缇萦心疼地哭了起来,一下子扑在父亲身上,抽泣着说:“我护送您上京去,路上我一定照顾好您!”父亲愣住了,忙说:“你还小呢,又是个女儿家,怎能受得了路途的艰苦呢?”小缇萦坚持要去,毫不犹豫地说:“我就是要去替父亲申冤。”说完便径直朝前走去。

解差们明明知道淳于意是冤屈的,本来就抱有同情,小缇萦的孝心和勇气更使解差感动,一路上没有为难他们。小缇萦又聪明机警,一路上照顾父亲确实是很周到,父亲少遭了不少的罪。

到京后,小缇萦就给皇帝写了信,诉说父亲的冤屈,要求免除父亲的“刖刑”。信中说:“我父亲为官清廉,行医有术,现被人诬告受‘刖刑’。人一受‘刖刑’,不死也得残废,有罪,则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无罪,则无法弥补了。我甘心情愿卖身为奴,替父亲赎罪。请皇帝明察。”

汉文帝见缇萦人不大,对父亲的孝心却不小,说的道理也挺深刻,一时动心,就赦免了淳于意,让他领着小缇萦回家了。

后来,汉文帝也发现使用“刖刑”的坏处,常常冤枉好人,而无法纠正,就下令废除了“刖刑。”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薛包对继母的孝行

薛包,字孟尝,汉安帝时汝南人。

他年轻时就勤奋好学,对人厚道,懂得礼貌。母亲常年疾病缠身,卧床不起,薛包求医煎药,端水送茶,问冷问热,伺候得非常周到。于是他孝敬老人的名声,便传遍了乡里。

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娶了一房妻子。为了讨个好名声,继母对薛包大面上总还过得去。但时间一长,就容不得了,开始在父亲面前说薛包的坏话。天长日久,父亲信以为真,就叫薛包出去自己过。薛包不忍抛下父母自己另过,就日夜哭泣。这下可惹恼了父亲,竟用棍杖把薛包赶了出去。

薛包无奈,只好在院外搭个棚子,晚上睡在那里,早晨起来还是回到家里,洒扫庭院。父亲还是逼他走,他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在庄外搭个小棚,住在那里,早晚还是回家来洒扫院子,干些伺候父母的零活。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大雪飞扬,一年多来从不间断。薛包的孝心终于感动了父亲和继母,又准许薛包搬回家住了。

薛包回家住之后,更加孝敬继母,关心体贴,竭尽孝心。在继母病重时,他问病求医,煎药送水,时刻不离。白天,渴不思饮,夜晚,衣不解带。直到继母去世,从无倦怠之意。

父母双双过世之后,继母生的弟弟要求分家。薛包一再劝阻,仍是无效,便主动把好的房屋、田地、器物、能干的佣人,留给了弟弟,自己把老得不能干活或无家可归的佣人领去,他说:“这些老人和我同事多年了,你不能使用他们啊,跟我去吧。”田地,他拣荒芜贫瘠无法耕种的要,房屋,他拣破旧要倒坍的要,他说:“这是我年轻时所经营的,我很留恋这些土地和房屋啊!”器具物品,他捡破烂的要,他说:“这些器具物品是我平素吃穿用的东西,适合我的身体和口胃啊!”

弟弟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不久,就把分得的家产全卖光了。薛包就经常周济他,不袖手旁观,也不埋怨挖苦。乡里人有的说:“你弟弟游手好闲,对你又不好,也不是一母所生,有钱也不能给他呀!”薛包笑着回答说:“兄弟团结友爱,也好让九泉之下的老人放心哪,这也是尽孝心呀。”

汉建光年间,薛包的孝行,传到了京城,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公车特召他当侍中官。

父母者,人之本也。

孔奋孝母

孔奋,汉代扶风(陕西凤翔)人。他从小就懂得事理,听从父母的教导,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活,从不惹父母生气,不叫父母为自己操心。少年时就以孝敬父母闻名州里。

父亲去世之后,他为了减轻母亲的思念、悲痛和孤独感,侍奉母亲更加周到,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更加谨慎,以免母亲为自己操心,或觉得生活不便。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屋里去请安,问寒问暖,问睡问食。直到母亲说:“忙去吧!”才肯离去。之后,他便和妻子一起安排好母亲一天的饮食。总不忘嘱咐妻子一定要把饭菜做好,香甜可口,好好让母亲吃得高兴。每天晚饭后,不论忙或闲,都要到母亲房里去坐坐,谈谈家务,说说见闻,为母亲解闷,听母亲教导,了解母亲起居和身体情况。邻里们常在孔母面前夸孔奋孝顺,孔母听在耳里,乐在心里。孔奋对母亲的孝心在当地影响很大,他在当地的名望越来越高。

同类推荐
  • 可不可以不加班

    可不可以不加班

    本书是一本适用于每个人的时间管理经典。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工作常加班令许多人困惑、矛盾,甚至对生活感到失望。本书作者不仅仅讲述一些利用时间的技巧和忠告,以幽默和智慧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应该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享受生活,同时也向读者提出了对生活的挑战:如何关注自己每日的生活?如何满足自己真正的欲望?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
  •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孔子有道:“礼者,敬人。”所谓外事礼仪,即人们在其涉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依照中国古代典籍《素书》的说法:“礼者,人之所履。不安于理,便多乖违之象,故以安礼结之。治身、治家、治智,舍此不可。”
  • 你为什么还没成功

    你为什么还没成功

    本书站在成功学的角度,从要给自己准确定位、树立自信心、打造坚持的意志、高度自制、勇于冒险、抓住机遇、创新思维、学会学习、发掘潜能、充分利用时间、成功推销自己、利用人际关系、积极行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论述了要成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成功追不追你,在于你对书中这些问题做如何回答。
  • 好口才从孩子抓起

    好口才从孩子抓起

    本书从平台设施、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三个角度,对少年儿童应该掌握的语言技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

    知错就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知错就改的美德故事。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热门推荐
  • 诸天之虹始洪终

    诸天之虹始洪终

    不知怎的想起童年,重温虹七,想胡乱写点什么。三步踏出,超凡脱俗。不老还童,长虹火舞。天行寻剑,仙秦降临。斗罗溯源,众神黄昏。暂定虹猫蓝兔七侠传,天行九歌,斗罗一。始于虹七,终于洪荒,一场诸天行。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6:阿里斯托芬喜剧(上)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6:阿里斯托芬喜剧(上)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 Criticism and Fiction

    Criticism and Fic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娇妻是总裁
  • Magic and Other Misdemeanors (Sisters Grimm #5)

    Magic and Other Misdemeanors (Sisters Grimm #5)

    Daphne, Sabrina, and Puck's most magic-filled mysteryThe latest addition to the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series, which Kirkus Reviews calls "memorable and madcap"In book five of the series, Sabrina and Daphne Grimm are ready to tackle their own case: Who is stealing the magical possessions of the most powerful Everafters in town? With Granny distracted by Mayor Heart's campaign against human residents, the girl detectives are on their own. Puss in Boots (now an exterminator), Cinderella (a radio relationship counselor), Sleeping Beauty (owner of a coffee shop), and their old enemy, Prince Charming, are among the many suspects, and one thing is for certain: The villain's plans mean a grim future for the Grimms—truly!
  • 初始原道

    初始原道

    神域:只有拥有最强的力量,才可以改变世界。佛界:十方妙因作善根,净心七缘化莲池。法界证果披弘誓,三途苦报尽空门。玉剑仙宗:宇宙之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而不殆,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故曰——道。天罡道界:三界本应道为首,时机一到,天下易主!问江山豪杰谁主沉浮,看今朝少年称霸天下。
  • 民国演义(现代白话版·上册)

    民国演义(现代白话版·上册)

    《民国演义》是《历朝通俗演义》的民国部分,由蔡东藩、许廑父编著。该书前一百二十章由蔡东藩原著,后四十章由许廑父续写,共一百六十章。《民国演义》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华民国的历史,问世后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
  • 也说西游

    也说西游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通过连环画、电视剧的演绎、推介,其人物和主要情节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作者对这部名著情有独钟,深入钻研,并把自己的解读和体会写下来,成就了《也说西游》这本专著,这是一项文化成果和赏心乐事,书中颇出新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古词:词苑文学奇葩

    古词:词苑文学奇葩

    词是一种配合新兴音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琴趣”、“乐府”、“诗余”等,因为词的句式长短不一,因此又有“长短句”之名。词按调填写而成,调有调名,又称“词牌名”。每种词调一般都分为上下两章,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还有分为三片、四片的长调。词的形成经历了由民间到文人创作的长期过程,一般认为,词孕育于南北朝后期,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以后文人创作渐多,晚唐五代日趋繁荣。
  • 宝贝归来,傲娇麻麻腹黑爹

    宝贝归来,傲娇麻麻腹黑爹

    秦楚楚在结婚前,遇“渣男”出轨,带着孩子跑路了。几年后,她重新归来,为了报复陌寒,用了他教给她的一切设计他,结果某男人潇洒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将他压在了墙角,“楚楚,只要你要,只要我有,都给你,别离开我,好吗?”在秦楚楚没说话的时候,一只小包子出来了,“你个老男人,欺负我麻麻没男人吗?虽然我粑粑的坟头的草已经很高了……”陌寒看到了和自己那么像的小包子,咬牙切齿,“楚楚……”……男强女强,打渣渣,欢脱甜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