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3300000002

第2章 回归灵魂的清澈(1)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在浮躁中丢失了自己,在诱惑中辨错了方向,在名利相争中离内心越来越远……与其茫然四顾,不如在纷扰的人生路上驻足片刻,调整好呼吸,聆听自己真实的内心,只有这样,你才会更淡定,才能让内心清澈如初,生命才能重新调整平衡。

做真实的自己

敢于顺从内心的人是真实的,敢于承认错误的人是勇敢的,有一颗真实而勇敢的心,你才是真正的自己。

弘一法师曾指点听他讲佛的人说,“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

忏悔不是叫你天天想已做的事,这个错了,那个错了,如再这样想就是再造罪,每想一次即再造一次。已做的过失知道了,以后不再做叫忏悔,至于究竟圆满彻底的忏悔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五逆十恶的罪业都能彻底铲除,怎能不清凉呢?

如果要获得内心的清凉,回归真实的本性,做真实的自己,除了忏悔外,还要懂得原谅,不懂得原谅的人总是纠缠于一些小事儿,从而错失了自己的本性。

朱友峰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为了赶到大佛寺参加早课,天刚破晓,他就捧着鲜花及供果赶到了寺院,可是刚踏进院门就与迎面而来的香客撞了个满怀,鲜花和水果散了一地。

朱友峰看着散落在地的东西,心疼地说:“是谁这么冒失,撞翻了我的贡品,一定要给我一个交代。”

香客看着盛怒的朱友峰说:“我又不是故意的,干嘛那么凶巴巴的!”

朱友峰见对方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于是提高了嗓门说:“你的态度太气人了,今天没有个说法别想离开。”

于是,他们争吵起来,后来甚至相互谩骂。

争吵之声惊动了广圄禅师。于是禅师循声找到了他们,并问起争吵的缘故。

听完他们的叙述后,广圄禅师解劝道:“莽撞自然不应该,但是不接受道歉同样不对,能够相互包容对方的过失,寻找自己的缺点并诚心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原谅是善的本心,这位居士与香客的争吵就错失了两人的本心。弘一法师在讲述本心时就说,本心即禅宗讲的真如本性,教下讲的菩提心,《大乘起信论》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观经》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儒家讲的诚意、正心。大乘佛法通常讲的四弘誓愿、六度——布施心、持戒心、忍辱心、精进心、禅定心、般若心,这都是大乘菩萨的本心。净宗所讲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是本心。就净宗总括来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心。这个心要是失掉,立刻就要忏悔。真心悔改,心地即清凉。

居士与香客的争执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让他们的心境更加繁杂,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所以,如失本心当即刻忏悔,内心没有繁杂才会清凉,清凉之心才能保持坚定,我们才找到真实的自己。

跟随内心的感觉

当我们面临多重选择时,总是左右衡量,反复对比。其实当你权衡不下时,必定是在为取舍而烦恼,然而真正剔除烦恼的根本就是跟着自己内心的感觉走,只有这样,你才选择了心灵的宁静,这就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弘一法师在讲经时说,“泥塑木雕的佛菩萨像只是一个象征,能启发我们的本性,所以见到佛要尊重。”《华严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无量寿经》说:“一切众生皆成佛。”所以随顺供养尊重承事一切众生就是随顺供养尊重承事诸佛。

现在问题来了,假如这个众生无恶不作,思想行为都是违逆本性的,也要随顺吗?佛在世时弟子们已经代我们请示,佛说不可以随顺,善行善事应随顺,恶行恶事不随顺。见其作恶,以真诚慈悲心劝导之,如其不听即随他去,不再说,佛法称之为“默摈”。

曾经有一个小沙弥问无名禅师:“大师,您曾经教导我们要慈爱,普度众生,如果是大恶之人,那么还要超度他吗?”

禅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个“我”字,并故意将字写的正反颠倒。他指着字问小沙弥:“你看看,这是什么?”

小沙弥看了看说:“这是个字,只是字写反了。”

无名禅师问道:“这是一个什么字?”

小沙弥说:“这是一个‘我’字。”

无名禅师继续问道:“那么这个写反的‘我’字到底算不算字呢?”

小沙弥想了想说:“不算字。”

无名禅师继续追问说:“那既然不算字,又为什么说是个‘我’字呢?”

小沙弥愣在那里,不知该如何作答。

无名禅师说:“正写是字,反写也是字,你认得它是反写的‘我’字,是因你心里认得那是反写的‘我’字,相反,如果是你原本不认识的字,就算是我写反了,你也无法辨认出来,只怕别人告诉你反写的‘我’,遇到正写的,你倒要说是反写的了。”

小沙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无名禅师接着说道:“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最重要的是你要认得人的本性。当你认得恶人的时候,依然会立刻将他的善恶分辨出来,并唤出他的‘本性’,本性明了,就不难普度了。”

禅的艺术是表达平等的精神,宇宙平等,一切事理平等。善人要度,恶人也要度,我们要平等地对待他们,越是恶人,更要拿出慈爱来感化他们醒悟,让他们弃恶从善,得到解脱。

当然,如恶人恶事一时难度,随他而去,有一天他将行至边缘,那个时候,你的度化将从他心中闪现。佛度人,是度人心,心念转则行为转,只有跟随内心的感觉,人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让心灵不迷失

怨起于心,结于心,所以当了于心。以一颗淡定的心去面对一切惹人烦恼的事儿,以一种低姿态与那些惹你烦恼的人擦身而过,抬手相让只为求一份简单,不要沉迷于那些繁杂的小事儿而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要迷失了一路走来的方向。

弘一法师教诲:“嗔是三毒之根,烦恼起于嗔心,起了嗔心必与众生结怨。平时对人、对事、对物常犯此病,必须深自悔责。为什么自己智慧不开,功夫不得力没有进步,其主要原因即是贪嗔痴未断。”

除上述教诲外,大师在给善友们讲经说佛时也曾提到:“《华严经》是佛对法身大士所说,菩萨立志存心是自度和度他,如还有嗔心,结怨于人,则自度和度他的目标就达不到了。对于多嗔的人,佛菩萨在想,‘此人欲求菩提,为什么还会生嗔心与人结怨?’这与他的心愿恰恰颠倒,有嗔心即不能断烦恼,也不能解脱得自在。”

有一个小和尚最近感觉异常苦恼,因为他觉得师兄师弟们老是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所以即使是在念经的时候内心也烦躁不安。

终于,小和尚无法忍受这种痛苦,来向师父哭诉:“师父,师兄师弟们常常说我的坏话,中伤我,不论我走到哪里,都有人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这让我无比羞愧。”

师父双目微闭,轻轻地说:“是你自己说别人的坏话,为什么赖给师兄师弟呢?”

小和尚一听急了,跺着脚说道:“师父,我没有说别人的坏话,是他们胡乱猜忌。”

小和尚不服气。

“不是他们胡乱猜忌,是你自己胡乱猜忌。”

“他们无中生有。”

“不是他们无中生有,是你自己无中生有。”

“师父为什么这么说?我管的都是自己的事啊!”

“说坏话、乱猜忌、管闲事,那是他们的事,就让他们说去,与你何干?你不好好念经,领会佛法,老想着他们说坏话,不是你在说坏话吗?老说他们乱猜忌,不是你在乱猜忌吗?老说他们管闲事,不是你在管闲事吗……”

小和尚茅塞顿开。

“世上本无事,忧人自扰之”,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嗔心未断。

凡人要断嗔心,就要保持淡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以不动治百动。保持沉默,再大的毁谤和中伤都会不攻自破。嗔心不起,心灵就不会迷失,这是大智慧。

心开阔你才从容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还是很在意。我们会对某些人恨之入骨,其实这种恨是对自己的束缚,你恨他与否对他并无影响,但恨却在你心里,所以剔除对别人的恨实际上是剔除自己心中的恨。没有恨心境才开阔,心境越开阔你就越从容。

弘一法师自入佛门以来,把一切众生都看作佛,他曾教化世人:“心中有佛性,众生皆为佛,其效果生平等心。有人问我如何修平等心,我说你家里一定有佛堂供有佛像,把你最恨的人写一长生牌位供在佛像旁边,每天香花供养他如佛。他说这样不行,我见到他就讨厌。此乃功夫不够,应再用功修,几时见到此人不觉讨厌,还要尊敬他,自他平等,心就清净了。清净、平等、觉是三而一,一而三,一个得到了,其余两个也得到了。”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堪称中国文坛上的奇葩。他有一个相知甚笃的方外之交,名叫佛印。平日里,二人在佛学、文学上总会相互切磋,所以难免会发生争执,但每次都是佛印占上风,苏东坡心里自然不是滋味,在心里暗暗寻思,想让佛印下不了台。

一天,苏东坡和佛印相对坐禅,苏东坡计上心头,问佛印:“你看我坐禅的姿势像什么?”

佛印神情严肃地答道:“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之后暗自窃喜。

之后,佛印反问苏东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什么?”

苏东坡毫不犹豫地脱口而答:“一堆牛粪!”佛印微微一笑,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苏东坡回家后,很得意地向妹妹苏小妹炫耀今天发生的事情。苏小妹听完原委后,不以为然地说:“哥哥!你今天输得最惨!因为佛印六根清净,心中全是佛,所以众生在他眼里皆是佛,而你却恰恰相反,因为心中有污秽,所以才把佛印看成是牛粪。”

听完苏小妹的此番话,苏东坡羞愧不已。

脚下的地势不同,眼界就会不一样,有些人,总是喜欢夜郎自大,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强中自有强中手,在现实生活中千万别像故事中的苏轼一样,把输赢看得太重。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只是眼界的不同而已。

最通透的智慧

丝毫必争,己对人错,是很多人对某些事情的第一反应。但有时候吃亏是福,这福说的就是智慧,是一种大气。人只有大气才能达到心境通达,心境通达是一种通透的智慧,这种智慧能让你摆托心灵上的束缚。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何必去跟别人解释你为何代人受过,修炼心境就是修炼人生。

弘一法师在和他的善友们沟通时,一向主张多审视自己的言行。在讲解经文时他曾提到:“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

事实上生活中有些人是本着这个原则去做的,但往往有时候人们缺乏修为,无法坚持到最后。

有一位绅士,急着去处理一些事情,但是在途经一座独木桥时遇到了麻烦。

到了独木桥之后,绅士刚上桥走了几步,就看到桥的对面来了一个孕妇。于是绅士很礼貌地退了回来。

孕妇过了桥后,绅士再次上桥,急忙向对岸赶去,但是走到桥中央时,一个挑着两大担柴火的樵夫匆忙地迎面走来,绅士什么也没说,又退了回来,让樵夫过了桥。

有了这两次的经历,绅士在上桥之前,等了几分钟,桥对面确实没有人时,才又上了桥。上桥之后,绅士迅速地向桥对面赶去,眼看着马上就要过桥了,谁知这时候,桥对面赶来了一位推着独轮车的农夫。

绅士觉得自己马上就要过桥了,而且已经让过两个人了,不应该再让了,于是摘下帽子,非常有礼貌地向农夫说道:“尊敬的先生,你看我马上就要下桥了,能不能先让我过去呢?”

农夫生气地说:“难道你没有看到吗,我正急着去集市呢!”两人协商不妥,于是争吵起来。

这时候,河上驶来了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个胖和尚,于是二人同时叫住和尚,让和尚来评评理。

和尚两手一合,看了看农夫问道:“你真的那么着急过桥吗?”

农夫说:“我真的很着急,晚了怕赶不上集了。”

和尚说道:“既然你那么着急赶时间,为什么不给绅士让一下路呢?只要你稍微让一下,绅士过去了,你不就可以早点到集市了吗?”

农夫无话可说,但还是不愿意让路。这时,和尚对绅士说:“你为什么要让农夫给你让路呢,仅仅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绅士感觉到非常委屈,辩解道:“在此之前,我已经给两个人让过路了,如果这样一直让下去的话,我可能永远也过不了桥。”

和尚反问道:“那你现在过去了吗?你既然给那么多人让了路,给农夫再让一次又何妨呢,既然过不了桥,至少应该保持绅士风度啊,你何乐而不为呢?”绅士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让一让别人又有何妨呢?做人不能太自私,如果总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人与人之间永远都不可能和解。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不要看别人的罪恶和过错,要多审视自己的言行。

同类推荐
  • 刻骨铭心的瞬间

    刻骨铭心的瞬间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套装共4册)

    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套装共4册)

    你是不是时常莫名其妙地得罪人?你是不是在为自己的笨嘴拙舌烦恼?你是否担心自己会一不小心说错话?别害怕,现在一开口就让你“声入人心”!为什么现代人这么看重说话?因为现代人太需要沟通了,而说话正代表一个人的沟通能力。所谓的“说对话”,不是“实话实说”就一定没问题,难听的实话不如藏在心里。一时冲动逞口舌之快,可能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虽说沉默是金,也可能让自己缺乏存在感……说话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生活离不开说话。说不好话会让生活一团糟,而懂得说话不仅可以交到朋友,甚至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将敌人变为朋友。如此有利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 哈佛社交课

    哈佛社交课

    《哈佛社交课》总结了哈佛先进的社交经验,汇集了人脉建设的经典案例。阅读此书,百年哈佛教你重新塑造自我,以无形的人脉换有形的成功。
  •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六度分隔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指的是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因而可以说,其实我们与美国总统以及与任何一个我们想……
  • 职业礼仪

    职业礼仪

    “本教材从我国中高职院校和本科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出发,针对职业礼仪的特点,设计了五个单元:职业礼仪原理,职业形象塑造,基本职业礼仪,职业礼仪的延展,境外职业礼仪。教材以一个学期十八周的教学时限为依据,设计了十七章,预留适当空间,利于课堂教学灵活安排。本教材2013年8月通过教育部评审,获“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立项;2014年6月被教育部评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教材适合作为中高职院校和本科职业院校“职业礼仪”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一线秘书和礼仪研究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向北,向北

    向北,向北

    新世纪的曙光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在这新的世纪交替的历史时刻里,人们都在筹划着用什么姿态或者准备什么礼物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我们的这一套“黑马长篇小说丛书”,也是一份献给新世纪的礼物。因为它从现在起将陆续出版,一直持续到下一个世纪之初,可以说也是一项跨世纪的文学工程。
  • 君墨九天

    君墨九天

    千年前她为他散尽修为,孤身投入轮回之中,而千年后,他来了,他不愿她在受折磨,一切都由他来偿还吧!
  • 星空之翼

    星空之翼

    在未来的宇宙纪元,人类基因图的破解进度进入了全新高度,基因工程的产物——从试管期,就接受了基因调整的全新人类。因为一颗能源星球的探掘,在一个平静的夜晚,基因人和自然人的关系,发展成了真正的武力冲突。作为一名精英机师的后代,少年虽然只是海行星上一名普通人类。但是,活在这片星空下,他的心中埋藏的是无尽的大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似空白晴染墨

    情似空白晴染墨

    那年,五个人,我们是“何陆施丁林”,悲欢喜怒都一起。那年,四个人,象牙塔内的世界崩塌,缤纷色彩沦为黑白。那年,一个人,怀抱着旧时光一遍遍回忆,你们都是我的独家记忆。若不是那场猝不及防的意外,若不是那个胆小懦弱的我,也许,现在我们依然能手牵手,嬉笑地打闹在我们永远的象牙塔内。时光流逝,悲伤不止。如今,你的回归,是拯救还是摧毁?
  •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推出这部文集,一是要让宝贵的财富得以传承;二是要激励后来者奋发有为;三是在感恩中前行。
  • 快穿之陈幸运

    快穿之陈幸运

    [读者群:337881366,悄悄地告诉你们进群有福利哦!]一个倒霉了25年的人,突然听到只要去别的世界完成十个宿主的愿望,就能去掉一身的霉运,从此成为一个被上帝宠爱的人!面对如此诱惑,你能抵挡得住?抱歉臣妾做不到!
  • 古滇迷国

    古滇迷国

    在中国西南边陲曾诞生过一个被人们称做古滇国的文明古国,然而这个古国却在几千年前神秘地消失了。时至今日,这个谜题仍然没有被解开,直到一部女书的突然出现,引起了多方的争夺和一系列的探险,才让人们逐渐接近了谜题的答案。
  •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宗玄先生文集

    宗玄先生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仲景伤寒补亡论

    仲景伤寒补亡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